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711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词赏析1文档格式.docx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3)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

(4)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5)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答]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

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6)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答]“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4、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似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2)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3)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4)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两句诗是:

(5)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境相似。

6、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3)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

(4)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

(5)欧阳修曾叹: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6)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7)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7、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抒发诗人初见泰山时的激动心情的诗句是:

(2)诗中描写泰山雄伟气魄的诗句是: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诗人早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6首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齐鲁青未了”既写出了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又写出了泰山的秀美。

7“钟”“割”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答: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钟”写大自然对泰山的眷顾,极言泰山之神秀。

“割”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8本是紧扣“望”字,试作简要分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所见。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所见。

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作者游览的行踪是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在描写西湖景物时,最能够体现春意的词语是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

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苏轼写西湖的名句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西湖美景令作者陶醉,以至于流连忘返的句子是:

(4)诗中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5)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

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一个“啄”字,美在通过对早莺、新燕的动态描写,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答]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

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

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⑴本诗描绘了早春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喜爱之情。

7诗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了早春景象?

从“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可以看出写了早春景象。

8诗中“渐欲”“才能”用得好,试作赏析。

“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9分析诗中“争”的妙处。

“争”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9、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0、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2)诗中引用典故,表明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的句子是:

(3)这首诗描写了三个时间的画面,请分别用三个短语概括:

敌兵压境、浴血奋战、夜袭敌营。

(4)诗的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描写,运用夸张和比喻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边关将士的威严之势。

(5)“半卷红旗临易水”最易让人联想起的一句诗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悲壮之感,可见战争的残酷。

而“半卷红旗”这一细节更加重了悲壮的气氛。

﹡11、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魂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陈毅的《梅岭三章》中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诗句,表现了诗人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

夏完淳的《别云间》中也有一句诗抒发了这种情怀: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诗中将永别家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慨叹的语句是: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生活中往往有人借酒销愁,其实酒并不能忘忧,反而会使人更忧愁,正如李白诗中所说那样:

(2)李白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3)诗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12、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异”字统领下文,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创造了一种空旷辽远的意境,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词句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词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试加以描述。

[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⑴本词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天奇异的景象;

下阙抒情,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的感情。

⑷“霜”字用的很好,试作赏析。

既点明了季节,又烘托了将军和征夫们的愁思。

20.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21.“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宇,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3.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4.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阙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2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3、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

[答]“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

(4)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小令描绘了一副满目凄凉的景象:

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

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的萧瑟的深秋景象。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引用典故来表现岁月流逝,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的句子是:

(3)诗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6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

引用典故有什么作用?

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15、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同意。

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

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5)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

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

真可谓:

“相见时难”。

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天各一方。

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

所以说“别亦难”。

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

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

说说你的理由。

[答](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

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16、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2)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6、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2)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

蒹葭、白露、道阻、水中,来表现主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

(3)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含蓄美、意境美、回环美、音乐美。

17、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词中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词中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

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李煜的《相见欢》中用巧妙的比喻写“愁”的句子:

(4)赏析下列两句词句。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答]“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

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

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答]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写仰望之景的句子是:

月如钩,写俯视之景的句子是:

(6)“剪不断,理还乱”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来比喻什么?

[答]比喻人内心的烦乱,或某些事物难以解决。

(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

[答]“滋味”是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真实感受,实是饱含辛酸,极其沉痛的伤心之语。

18、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婉约词。

(3)词中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是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

“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

好处:

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

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19、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之不可避免,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

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2)诗中阐述作者人生哲学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

(3)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

20、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中的两句诗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光落日圆。

(2)诗人自况,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

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