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城市与城市化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专题02城市与城市化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城市与城市化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建设新CBD的过程中,重庆市最需要注意规避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空置,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故B正确,CBD为商业区,都选址在交通便利、通达率高的地方,一般不会导致交通拥堵严重和住房困难增加,商业区大部分被商业和服务业占用,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故ACD错。
故选B。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从市中心前往城市不同方位,相同时间可到达距离最远的是()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5.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政府欲新建水泥厂,合适的厂址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4.A5.B
【分析】4.一个区域的交通越便捷,速度越快,距离对地租的影响越小,所以图示西北方向的等值线稀疏,反映地租受距离的影响小,交通便利,速度快,故A正确,BCD错。
5.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水泥厂占地广,会影响空气质量,在建厂时不要选择在盛行风向上,所以甲丙不能选,应选址在垂直于季风的郊外,且地价要低,乙和丁比较,乙的地价低,故B正确,ACD错。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2000-2015年间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圈。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2015年该城市占地规模最大的是()
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住宅用地D.农业用地
7.一般影响城市用地方式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原因B.历史原因C.政策原因D.文化原因
8.关于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农业发展走向衰弱B.城市中心容积率逐年降低
C.工业规模减小产值下降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
【答案】6.C7.A8.D
【分析】6.据图示意,2015年住宅用地的比例超过50%,其他的用地都小于50%,所以占地规模最大的是住宅用地。
7.由图可知,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比重加大,说明城市在扩大,城市第三产业在发展。
工业用地比重在减小,说明工业有外迁,发生了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
A正确。
故选A。
8.城市农业比重虽下降,但农业一般向高附加值的都市农业发展,A错误;
城市中心地租越来越贵,楼房的建筑高度高,容积率高,B错误;
工业用地在城市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它的产值下降,C错误;
住宅区比重上升,说明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D正确。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镇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
10.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①自然条件的可开发性②行政区划③土地利用现状④经济发展的差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9.D10.C
【分析】9.据图可知Ⅲ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Ⅰ分布范围较小,位于河流和平原区,经济较为发达,应为城市化地区,Ⅱ分布空间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故D正确,排除ABC。
10.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有自然条件、土地利用和经济差异,故①③④正确,而行政区划不属于主题功能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故②错,本题选C。
西班牙比斯开省的首府毕尔巴鄂市坐落于比斯开湾,曾经是欧洲重要的钢铁及造船业中心。
20世纪初期,因铁矿开采殆尽导致经济下滑。
80年代,为了摆脱困境,地方政府决意进行城市改造,而修建古根海姆博物馆是重要环节之一。
经过一系列改造,毕尔巴鄂市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艺术文化之城,转型为欧洲乃至全球文化旅游城市,在改造过程中还带动了当地传统制造业的发展。
下图分别为毕尔巴鄂市于滨水区改造规划图、古根海姆博物馆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古根海姆博物馆位于图中()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2.毕尔巴鄂市成功转型,主要得益于()
A.传统产业发展B.环境污染治理C.文创产业带动D.消费需求转变
【答案】11.D12.C
【分析】11.④地靠近河流、道路、桥梁,交通便利,有利于游客来往,且毗邻绿地公园、大学,距离客源地近,D正确;
①地和③地远离客源地,②地交通没有④地便利,ABC错误。
12.毕尔巴鄂市进行了文化艺术改造,通过文化旅游生产创意产品,带动当地发展,C正确;
传统产业发展是改造后的结果,环境污染治理和消费需求转变在材料中并未提及,ABD错误。
近年来,为缓解城市停车困难的问题,部分大城市开展了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业务。
错时共享停车是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在不同时段对停车位的需求量差异,鼓励提供空余停车位,实现车位的有偿错时共享。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最适于协商有偿错时共享停车的一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和文化教育区B.行政区和商业区
C.文化教育区和工业区D.住宅区和行政区
14.车位有偿错时共享主要利用了城市各功能区()
A.人口密度的差异B.人口职业的差异
C.人口流动的差异D.人口素质的差异
【答案】13.D14.C
【分析】13.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中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运用综合分析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答问题。
住宅区白天空余车位多,晚上车位紧张,而行政区则白天紧张,晚上车位大量空余,二者互补性好,故D正确。
商业区、行政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都是白天相对紧张,晚上车位大量空余,互补性差,错时共享停车难度大,A、B、C不选。
14.白天人们上班,行政区车位紧张,住宅区可提供空车位;
晚上人们下班之后,住宅区车位紧张,行政区等可以提供空车位。
车位错时共享是利用了人口流动差异的影响,而与人口密度的差异、人口职业的差异、人口素质的差异关联度不大。
故选C,ABD错。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大空间范围内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
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
下图为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错误的是()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不均衡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趋势
16.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②上海城市服务水平高于成都
③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④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5.B16.B
【解析】15.读图结合材料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
长三角地区多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大多数城市创新联系强度高,A对;
西部有经济较发达落后,创新联系强度低,B错误;
长江经济带内东部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较中部和西部少,表明了东部地区创新城市较多,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各城市间联系强度较高,城市联系强度未集中于某一城市,故长江经济带内地区城市被连接的次数不均衡,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不均衡,C对;
长江经济带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
16.上海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较中部和西部城市高,各城市间创新联系较强;
而成都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周边地区缺乏创新能级较高的城市,成都在区域城市创新联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成都市在省内形成了较强的辐射效应,创新联系较为独立,最大引力线比上海更密集,①③对,故选B。
城市中心强度等级反映了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强弱;
人口迁徙热度表示两城市间的人口流动性大小。
下图为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强度等级和人口迁徙热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在京津冀城市群中,不同城市()
A.石家庄比保定的服务等级要高B.石家庄比天津的服务种类要多
C.唐山比邯郸对周边辐射作用强D.衡水与沧州间的人口流动最小
18.北京与廊坊、北京与天津之间的人口迁徙热度差异明显,其根本原因是()
A.城市等级不同B.管辖范围不同C.地理位置不同D.经济水平不同
【答案】17.A18.D
【分析】17.石家庄为省会城市,服务等级高于保定,A正确;
天津为直辖市,级别高于石家庄,天津的服务种类更多,B错误;
唐山和邯郸级别相同,对周边辐射作用相差不大,C错误;
由图可知,衡水与沧州间的迁徙热度与其他同级别城市间相差不大,D错误。
18.北京距离廊坊要比与天津的距离近,北京与廊坊的人口迁徙热度高,北京与天津的人口迁徙热度较低,因此,廊坊与天津的地理位置不同是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热度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
三个城市中,北京的等级高于天津和廊坊,廊坊级别最低但与北京的人口迁徙热度大,A错误;
北京、廊坊、天津管辖范围均不同,且廊坊和天津都不是北京的管辖范围,B错误;
三城市中,廊坊经济水平最低,与天津相比,廊坊与北京之间经济水平差异大,导致人口往来频繁,迁徙热度更高,D正确。
斯图加特都市区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山间盆地,这里聚集了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区内各城镇分别发展了与汽车相关的特色产业。
以都市区为一个整体,城镇之间以绿地等生态空间分隔,形成了一个联系高度紧密的“分散型集聚”城市组群。
下图意斯图加特都市区各城镇规模及特色产业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关于斯图加特都市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城市服务整个都市区B.中心城市人口高度集中
C.外围城镇的经济较为落后D.各城镇间产业竞争剧烈
20.斯图加特都市区“分散型集聚”城市组群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生态空间的建设B.完善的交通运输C.山地地形的分隔D.人口的均匀分布
【答案】19.A20.B
【解析】19.区域内中心城市规模最大,且只有一个,其服务范围应覆盖整个都市区,A正确。
区域内各城镇分别发展了与汽车相关的特色产业,因此人口较为分散,B错误。
外围城镇的经济并不一定落后,C错误。
各城镇产业各有特色,不会产生竞争,D错误。
20.各城镇分布较为分散,但是相互之间有交通廊道相互连接,交通运输非常便利,具有完善的交通运输,B正确。
ACD与分散性集聚的特征关系不大,错误。
2015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数量“领跑”全国。
为解决公用充电桩的合理布局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部分区县的住宅地和工作地人数分布比例差异明显。
21.依据调研,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
A.a、c区的布局重点应在工业区B.b区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
C.近郊人口最多,布局密度应最大D.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可缓解交通
22.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逆城市化趋势使中心城区萎缩B.远郊区地形崎岖,人口数量最少
C.近郊区经济水平高,导致人口数量最多D.地价、交通变化使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
【答案】21.B22.D
【分析】21.从左图中可以看出,a、c区人口以住宅和工作为主,所以不适宜重点布局工业。
从右图中看出,b区位于市中心,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
近郊人口最多,但布局密度不应最大。
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到中心城区的车辆会增加,会增加交通压力。
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由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从图中看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并没有出现中心城区萎缩的情况。
北京城市化处于中期阶段,逆城市化不明显,A错误。
远郊区地形不会崎岖,B错误。
近郊区经济水平不高,C错误。
北京市近郊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郊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地价、交通变化使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的是郊区城市化,D正确。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
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
100%。
23.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
24.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答案】23.A24.D
【分析】23.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市化的人口本质是没有城市户口、户口在农村,而生活在城市的农民,这是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的,A正确。
城市化速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半城市化进程,但不是现象产生的因素,BCD错误。
24.读图可知,辽宁、四川、新疆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反馈出进程务工的农民数量较少。
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三省区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对农民吸引力较弱,D正确。
辽宁濒临渤海,四川新疆位于内陆地区,A错误。
辽宁铁矿、四川天然气和水能资源丰富,新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B错误。
辽宁交通便利,C错误。
综上故选D。
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
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
读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受城市之间“势差”影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城市C.城市到郊区D.中西部到东部
26.在城市之间“势差”的影响下省会城市可能会出现()
A.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城市郊区化D.再城市化
【答案】25.B26.B
【分析】25.城市“势差"是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实质就是不同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人口向拥有发展优势的高等级城市聚集。
如图中由地级市向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迁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城市之间“势差"的影响下,一省范围内人口主要向省会城市迁移,省会城市为了容纳大量的迁入人口,不得不征用郊区大量土地,城市向郊区不断扩展,B正确。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A错误。
城市郊区化是指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现象,目前该现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C错误。
再城市化发生在逆城市化阶段之后,D错误。
景观效应指数能够反映城市局部区域景观对城市热岛的作用强弱,若该指数大于1,表示景观对城市热岛有减缓作用,数值越大减缓效果越好。
下图示意某城市自城市中心至郊区的景观效应指数变化。
27.推测距该城市中心23-25km的城市景观区内,主体为()
A.林木园林景观B.水域湿地景观
C.工厂厂房景观D.广场草地景观
28.依据景观效应指数,城市规划工作重点是()
A.限定城市的服务范围B.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
C.扩大城市的服务职能D.设定城市的服务等级
【答案】27.C28.B
【分析】27.读图,距该城市中心23-25km的距离范围内景观效应指数小于1,根据材料“若该指数大于1,表示景观对城市热岛有减缓作用,数值越大减缓效果越好”可知,该处热岛效应较强,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域面积较小,主体不可能为林木园林景观、水域湿地景观或广场草地景观,ABD错;
结合该距离范围距市中心较远,地租相对较低,可能为工厂厂房景观,C正确,故选C。
28.景观效应指数能够反映城市局部区域景观对城市热岛的作用强弱,所以根据景观效应指数的变化,有利于指导和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B正确;
景观效应指数对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的服务职能以及城市的服务等级等影响不大。
地处江苏省东南部的昆山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2000年,昆山开发区征收全部农用地,并蛤失地的乡村一代居民土地补偿金和住房安置(安置小区合称群益社区),从此乡村居民开始完全从事非农产业,实现了人口的城镇化,但与一代居民相比,群益社区二代居民(一代居民的子女)的职业选择更自主。
下图示意群益社区居民职业更替过程。
29.2000年以来,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行业可能是()
A.房屋租赁行业B.农产品加工行业C.教育培训行业D.石油化工行业
30.与一代居民相比,群益社区二代居民的职业选择更自主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压力较小B.政策支持力度大C.受教育程度较高D.社会保障制度较完善
【答案】29.A30.C
【分析】29.根据材料可推知,2000年后,昆山开发区征收大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导致租房市场广阔,群益社区凭借地处开发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房屋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故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行业可能是房屋租赁行业;
2000年后,群益社区农业用地全部被征用,不适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群益社区一代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且所处地区石油资源并不丰富,故不适合发展教育培训业和石油化工业。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根据图文材料可知,2000年后,该社区居民实现了倾覆式职业更替,居民需自主择业。
2000年以后,群益社区一代居民主要从事的职业是房屋租赁,为二代居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二代居民受教育程度比一代居民高,知识技能水平较高,所以职业选择更自主。
二、综合题:
本题共3个大题,共40分。
3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4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
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
(1)文教住宅
(2)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
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东北部;
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捷的交通;
靠近工业园,公用设施基础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西南部;
地势较高,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环境较好;
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分析】
(1)注意关键词“公共事业用地”,图中文教区属于公共事业用地;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以及图示信息可知,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
(2)批发市场对交通通达度的要求较高。
同时,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较大,要求地租较低。
①②③④四地中,①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同时,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最适合大型批发市场的建设。
(3)注意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对大气和水具有一定的污染,读图可知,甲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水源污染较小。
结合图中风频图可知,甲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所以其布局合理。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选择观点并阐述理由即可。
观点1,东北部。
读图可知,东北部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等经过,交通便利。
同时,靠近甲工业园,公用基础设施较好,便于工人的上下班。
观点2,西南部。
西南部位于河流的上游地段,地势较高。
同时,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读图可知,西南部有大面积的荒地,对耕地的占用少。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G60科创走廊始于上海松江区,是指沿G60高速公路沿线的产业布局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即“产城融合”)的科技走廊,该区域有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上海松江区被称为G60科创走廊的桥头堡,未来开通沪苏湖合高铁后,沿线将联结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9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KM2,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引擎”。
甲图为G60科创走廊交通区位图,乙图为上海市松江区产业布局示意图。
(1)分析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
(6分)
(2)简述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从G60科创走廊中获得的利益。
(3)推测上海至合肥高铁开通后,对安徽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的影响。
(1)距松江大学城较近,人才聚集;
距高速公路、虹桥机场近,交通便利;
政策支持;
周边多风景区,环境优美。
(2)提高区域开放程度,提高科技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外联系;
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更多的产业向安微转移;
人口迁出数量逐渐减少。
(1)松江临港科技城发展的主要优势从科技、交通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
由图示和材料可知,G60科创走廊的发源地为上海松江区,该区域有多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其中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距松江大学城较近,人才聚集;
距高速公路和虹桥机场近,交通便利;
高科技产业园区,有政策支持;
(2)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从G60科创走廊中获得的利益可以从环境、人才、基础设施、交通、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
通过材料一可知,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可以提高芜湖、宣城、金华等城市的开放程度和科技水平,未来开通沪苏湖合高铁后,将沿线9个城市连接,不仅完善基础设施,而且会加强对外联系、增加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