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自考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
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稊米之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之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
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
本文论证很有特色,即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最后把结论推到读者面前。
这种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很有说服力。
03五代史伶官传序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本文的中心论点即: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意为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
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将人的作为和国运盛衰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是对中心论点的精辟阐释,末尾进一步将这番道理推而广之: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从伶人说开去,从更广的范围给人以启示。
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第二段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先极力赞扬成功前的发奋、成功时意气的雄壮,接着写失败时形势的衰弱,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使“皆自于人欤”的结论格外令人信服、发人深省。
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第二自然段概述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历史事实是事实论据。
第三自然段引用的《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是理论论据。
通过引用论据,使人更为容易接受本文论点。
0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台阶,因此,学生在校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
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2.本文的说理有何特点?
本文非唯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
演说中有痛心的指陈,有激越的阐发,也有设身处地的忠告。
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最后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可谓语重情长。
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诚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
06容忍与自由
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容忍为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
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中心论点:
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说明“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揭示出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
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3.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
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这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中三个层次的分论点,说明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和白话文学运动时,那种不容他人匡正的态度,都是基于“我们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更强调容忍异己的难得。
4.谈谈本文“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
文章从自身的经验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
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剀切道来,排除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障碍,极易被读者接受。
这种文笔和态度,充分体现出胡适所倡导的“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
这种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故被誉为“大家风范”。
07咬文嚼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1)中心论点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
第一,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
第二,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归纳论证法。
3.文中有些自然段的开头是这样的:
“这是炼字的好例”,“这番话不免噜嗦”,“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
试问,这些话在文章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使行文流畅而又紧密关联的作用。
08吃饭
1.“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
”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略
2.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并联系钱钟书谈比喻时说的:
“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
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
”分析本文比喻手法的特点及其审美效果。
类比论证方法,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如“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3.本文体现了怎样的散文风格?
它与作者的个性特征有何联系?
体现的散文风格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
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
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
09我的世界观
1.作者认为,人生“目的何在”“不必深思”,但却得出一个“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结论,这如何理解?
人是为别人而活着,这是对人的短暂生命价值的透彻感悟,他投身科学、参与社会的热情,是出于对人类相互依存关系的强烈责任感。
2.作者既认为“客观世界"
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却又坚执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的“宗教感情”,这如何理解?
作者探索“奥秘”、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的“宗教感情"
,是基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时也说明科学和艺术确有相通的底蕴。
3.谈谈这篇演讲词的文风与作者人格的一致性。
思理深远而言语朴实,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坦率自然而真情涌动,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根据本文所提出的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和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
要避免愚蠢的见识,首先要找到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
文章认为,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
由于自以为是,有些原本不难弄明白的问题因不去深究而造成常识性的错误。
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于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带着傲慢与偏见去认识自身与客观世界,就难免产生愚蠢的见解。
2.本文是如何通过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的?
文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避免愚蠢见解的方法。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
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
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第二层面讲听取不同意见。
除了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兼听则明’’这一层意思,作者还提出了“心理想像力"
,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第三层面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
,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谦虚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
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3.本文的行为风格有什么特点?
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行文要言不烦,论述周密严谨。
作者将一个关涉哲学认识论的大论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尤其是从头到尾使用了一般文章中较少采用的第二人称“你”,又引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论述的依托,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面对面谈话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贴切的效果。
文中还大量运用了以“如果’’开头的句式,还有“也许”、“说不定”、“设想一下”等表意委婉的虚拟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12冯谖客孟尝君
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
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
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
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盂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
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
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
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
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
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
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3.请谈谈你对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当然,对冯谖注重民心向背和孟尝君的礼贤下士,在今天也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对其中的权术观念和“士为知己者死”等意识,则还须进行现代理性分析,不可全盘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
13垓下之围
1.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
这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
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同时也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在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说到做到,展露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他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
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多角度的个性描写和心理刻画,大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2.指出文中的细节加工之处,说明其表现作用。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
“虞兮虞兮”的悲歌,成为“霸王别姬’’的典型情节。
“天之亡我”在项羽口中先后三次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
“嗔目而叱”,吓退汉将杨喜数里,在失败关口仍见出项羽的英武气势。
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既是对亭长好意的报答,又是对战马的爱怜深情。
最后自刎,对吕马童说:
“吾为若德”,则表现出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些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情致丰赡,艺术效果十分显著。
3.结合文中“太史公日”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太史公对项羽评价很高,虽然项羽没有称帝,但仍然将其列入帝王的本纪之中,可见一斑,对项羽挫败而将之归之于天命也有客观的评价和认识。
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其政不得人心,虽勇亦不能得天下。
14张中丞传后叙
1.体会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全文的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驳斥了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并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城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半部分侧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乞师于贺兰进明的英勇事迹,然后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前后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联系,前者议论是后者补叙的“纲”,后者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部分相辅相成,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2.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试作具体分析。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三个主要人物,写得生动传神。
如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刚烈和嫉恶如仇的个性。
补叙张巡轶事几乎全用细节,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
写文章不需打草稿,一挥而就;
对守城的近万名士卒,只要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
这些细节充分表现了张巡过人的记忆和非凡的文才,使张巡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作者笔下的张巡不仅是为国殉身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博通今古、文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英雄。
3.本文为什么叫作“后叙”?
本文是韩愈在读了李翰《张巡传》后,感到有所不足,用来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人守卫睢阳的英雄事迹和其他轶事,因此名为“后叙"
。
4.概括南霁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细节描写手法。
作者补叙南霁云乞师贺兰,未加一句评论,而是抓住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行动,表现南霁云气概豪壮、忠心为国、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
(1)写他拒绝宴请而慷慨陈词: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
(2)写他拔刀断指以为志: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3)写他箭射浮图以为记: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
同时文中还记叙了南霁云与张巡同时殉难的情景。
当城陷南霁云被俘,敌人劝降,南霁云初“未应”,而张巡一句话,南霁云笑答:
“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
”作者采用了精彩的场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歌颂了南霁云的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15种树郭橐驼传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借为人立传的方式,寓治国之理于种树之道,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及给人民带来的祸害,阐发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2.说明文章的类比方法。
本文的中心是借郭橐驼之口来阐发为官治民的道理,因此,作者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类比。
从总体上看,作者是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的休养生息的为官准则;
具体来说,作者是用“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的他植者来类比“好烦其令"
的“长人者”;
用使“木之性日以离”来类比使百姓“病且怠"
的扰民者;
用害树、仇树来类比那些政令重重,使民不堪其苦的害民、祸害者;
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来类比为官治民要爱护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
这样,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类比,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层次内容答: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他植者种树的态度与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马马虎虎,文章只用“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几句话带过,这是略写。
另一种则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对这类他植者,文章详写他们“旦视暮抚”、“爪其肤”、“摇其本"
等种种“虽日爱之,其实害之”的具体表现。
详写这类他植者,是为了与后面一段中好烦其令的长人者作类比。
当时政烦令乱,好像很爱护百姓,其实使人民不堪其扰,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祸。
这种情况,正与他植者对树木“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类似。
文章详写这些他植者,正是为了引出长人者的好烦其令,这就使文章的意脉前后照应贯通了。
1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
赵武灵王欲“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时,“国人皆不欲"
,群臣均反对。
面对这种情况,赵武灵王没有退缩,而是坚持改革。
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
一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二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
三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于是取得了成功。
2.赵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赵武灵王先派人去劝说公子成,说推行法令须从贵族近臣做起,否则在百姓中也难以执行,公子成未听从。
后来,赵武灵王亲自登门劝说,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说服了公子成。
其根本原因在于赵武灵王是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的。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这则故事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
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今天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17前赤壁赋
1.本文表现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胞弟苏辙及一些大臣的营救,方才得免死罪。
获释后被贬谪到黄州,为团练副使,生活艰难,行动也受到监视。
在如此重大的打击面前,苏轼感到沉重的苦闷,想从山水之乐及佛老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
写于元丰五年的这篇《前赤壁赋》,就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理状态。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在极端失意时能忘怀得失,处之坦然,是很难得的。
2.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本文将骈句和散句交错使用,用韵时疏时密,极尽变化之能事,而终归于行云流水般的平易自然。
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
主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3.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文中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描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作者借这些景物,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
4.作品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了洞箫声: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直接写箫声的哀怨悲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描写箫声的余音不断;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描写箫声荡人心魂的艺术效果。
其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用了比喻,“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用了对偶。
18先妣事略
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深情?
《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
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2.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答:
全篇文字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
刻画母亲形象,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总体说来,作者不动声色而使读者深受感动,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
3.作者记叙外祖父家的情况有何作用?
记叙其外祖父的家境能衬托其母的品德高尚,虽出身富贵之家,但贵而不娇,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善待奴婢。
19马伶传
1.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
作者写此文的意图主要是要赞扬艺术创作上潜心钻研、刻苦磨练、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向生活学习,了解生活、熟悉生活,这样艺术创作才以能成功。
另一个创作意图还在于借此讽刺朝中权奸。
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就有力地揭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
2.以今日而言,马伶的成功经验有何启示?
说明:
(1)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
(2)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3.作者为什么先写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再倒叙其取胜的原因?
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马伶第一次较量失败后,应接着写马伶的行踪,再写他返回来后与李伶的第二次较量。
但作者却将他们二人的两次较量安排成紧紧相连的两段来写,从马伶的惨败急转到他大获全胜,从而显示出情节的波澜起伏,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吸引力,使读者急于探究其原委。
20西湖七月半
1.“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这样开头对全文有何作用?
开篇这句话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
2.举例说明本文语言传神和笔调诙谐的特点。
《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形象地将市井闲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生活的情怀。
张岱的语言雅俗结合,颇见功底。
这篇小品,寓谐于庄,富有调侃意味。
诸如“明为看月而实不看月者”、“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等语,饶舌一般,富有韵味。
“轿夫擎燎,列俟岸上”、“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盛会”等语句,含带调侃嘲讽口气。
前者以轿夫之克尽职守,认真其事,反讽其侍奉的主人实乃“好名"
而已;
后者则可以从“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的描述中,见出“速舟子急放断桥”,不过是赶凑热闹,对于“看月”并不真正在意。
三言两语中,便点画出了这些人的庸俗。
张岱拓展了小品文的表现领域,各种题材、各种文体到他手中无不各臻其妙,而且获得一种表达的自由。
3.分析“杭人游湖’’与“吾辈”赏月构成的对比情景。
在作者看来,七月半看月之人有五类:
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
的达官贵人;
一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
的名门闺秀;
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闲僧;
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
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
这五类人都成了作者眼中的风景。
一般人游西湖,都是选择在白天,“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只有那些附庸风雅之人,才在夕阳西斜的时候出城。
这些人也多是达官贵人,他们成群结队,急于参加盛会。
因此二鼓以前人声与鼓乐声恰似水波涌腾、大地震荡,又如梦魇和呓语;
在喧闹中,人像聋哑了一样,既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又无法让别人听到自己说话;
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
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