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543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3)收益形式的确定

第2章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一.国有资产管理主体构成:

四层次三元主体。

四层:

(1)国务院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地级市,区,自治州人民政府(4)县及县级市人民政府

三元: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2)国有资产运营机构(3)国家出资企业

2.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的特点

(1)履行所有者职能。

(2)全面管理

(3)所有权管理

(4)占有使用权管理

(5)分工管理

3.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特点

(1)国家依法独资设立

(2)授权行使所有者和占有者的权利

(3)以国有资本运营作为主要业务

四.国家出资企业特点

(1)企业法人

(2)依法设立

(3)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4)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5)能够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

五.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经国家授权履行国有资产使用者与占有使用者的职能。

主要职能包括:

运营国有资本,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壮大国有资本实力,实施间接控制。

6.国家出资企业的职责

(1)依法经营

(2)对出资人负责(3)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5)设立监事会

(4)缴纳国有资产收益(6)实行民主管理(7)对出资企业享有出资人权益

 

第3章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1.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和国家出资企业监督管理经营国有资产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期望值。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可以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类。

2.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国家管理经营国有资产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关于国家履行职能总体意向的最高层次目标。

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可以归纳为政治目标、社会目标、经济建设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目标4类。

3.国有资产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要实现为国家履行政治职能提供物质基础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的预期目的。

a.为国家履行政治职能提供物质基础

b.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

4.国有资产管理的社会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管理要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安定和社会公平的预期目的。

a.社会进步

b.社会安定

c.社会公平

5.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建设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的管理要达到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成长的预期目的。

(一)资源有效配置

a.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

b.充分利用存量资产

c.调整产业结构

(二)经济增长

a.有效利用生产资源

b.有效扩充资本量

c.有效改进资本质量

6.国有资产管理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又称为经济总量平衡目标,是指国有资产的管理要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预期目的。

衡量经济总量平衡的主要标志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稳定物价

a.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抑制结构性通货膨胀

c.抑制独占性通货膨胀

d.有助于稳定股市价格

(二)充分就业

a.促进就业

b.提高机器设备利用率

c.促进解决结构性设备闲置和结构性失业问题

(三)国际收支平衡

a.加强国有外贸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出口

b.加强管理和经营外汇资产,进口先进设备和技术

7.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又称国有资产管理的待定目标。

它表明某项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实现的预期目的或期望值。

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资产的不同性质可以有不同的概括。

8.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有产权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国家资本金投入管理、清产核资管理和资产评估管理等。

各项管理工作都有其特定的目标。

表现分别如下:

(一)国有产权管理

A.确立产权制度

B.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

C.高效率配置资源

D.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

A.合理确定国有资产收益在国家、企业之间的分配比例

B.确保国有资产所有者获得投资收益,占有使用者获得红利收益

C.合理使用企业留利

(三)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A.优化产业结构

B.建立竞争机制

C.提高资产质量

(四)国家资本金投入管理

A.奠定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

B.调整产业结构

C.增加财政收入

(五)清产核资管理

A.清查资产

B.界定产权

C.重估资产价值

D.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

E.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六)资产评估管理

A.足额补偿固定资产

B.为依法纳税提供可靠依据

C.为确定产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D.为考核企业经营业绩提供依据

9.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

a.确保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

b.实行制度管理;

c.实行预算管理。

10.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是:

a.维护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b.实现国有资源的产业化;

c.有序开发资源。

第四章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1.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对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具体说企业国有资产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一)出资人是国家

(二)国家出资企业的总资产不都是国有资产

(三)国家出资表现为多种形式

A.货币出资

b.实物出资

c.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出资

d.土地使用权出资

(四)经营性国有资产不等于企业国有资产

(五)企业国有资产不能以实物形态来界定

2.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是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必要前提。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企业国有资产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按产业结构划分;

按产业特征划分;

按企业资产经营活动性质划分;

按国家投资的方式划分;

按国家管辖区域划分;

按国家拥有的资本比例划分;

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划分;

按经济带划分。

3.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具有以下4个特点:

(一)以国有产权为基础

(二)以保值增值为管理目标

(三)管理范围具有全面性

(四)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

A.履行所有者职能

B.完善企业经营形式

C.注意选择好经营者

4.企业国有资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层次:

(一)基本法律法规;

(二)专门性法律法规;

(三)实施细则性具体条例和规章制度。

5.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一)产权界定

(二)产权登记

(三)资产评估监管

(四)清产核资

(五)资产统计

(六)综合评价

6.企业国有资产的增量管理,又称投资管理,是指为形成和维护企业国有资产而对国家资本金投入的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增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财政预算投资的管理;

(二)企业国有资产投资立项管理;

(三)企业国有资产投资实施管理;

(四)企业国有资产投资效果考核。

7.企业国有资产存量管理,是指对已形成生产能力和已具备经营使用条件的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存量管理主要包括:

(一)企业资产经营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二)企业国有资产存量保值管理

(三)企业国有资产流动管理

8.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是指对国有出资回报的管理。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作为出资者依据国有资产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应当获得的收益。

企业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是指通过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的管理和国有资本金投入的管理。

9.重大事项管理是指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事项的管理,包括

(一)出资人机构决定的重大事项

(二)政府批准的重大事项

10.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是指国有资本的出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依据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资料,依法对列入考核范围的国家出资企业在一定期间所经营的国有资本增值、保值或减值结果进行核实确认工作的总称。

11.企业国家所有者权益,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

1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主要指标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13.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修正指标是不良资产比率。

14.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参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增长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

第五章

1、产权界定:

一发话分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使用权等权利归属,明确各类产权主体行使权力的财产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

2、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意义:

a、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市场经济的要求;

b、保护国有资产的要求;

c、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需要;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

e、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的前提;

f、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3、产权界定的原则:

a、统一所有、分级代表;

b、出资人拥有产权;

c、国家所有权受特殊保护;

d、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4、产权界定的范围:

a、与外方合资、合作的;

b、实行股份制改造与其他企业联营的;

c、发生兼并拍卖等产权变动的;

d、国有独资企业创办其他经济实体的;

e、需界定的其他情形。

5、企业财产所有权归属的依据:

a、国家原始投资的界定;

b、国家原始投资增值的查定;

c、国家优惠政策所形成资产的查定。

6、产权界定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a、产权界定的范围;

b、产权界定的程序;

c、产权界定的方法等。

7、产权纠纷:

有关当事人对财产所有权或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问题所发生的争议。

包括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因资产所有权归属而引起的纠纷,也包括国有单位之间在财产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因管辖权、经营权或使用权等权属不清而引起的纠纷。

8、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发生在国有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纠纷案件进行行政调解或裁决的行为。

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

9、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的基本依据:

a、出资人拥有产权原则;

b、行政划拨文件;

c、企业组织形式变更文件。

10、国有资产产权纠纷调处6阶段:

a、程序性审查;

b、立案受理;

c、书面调处;

d、调解阶段;

e、依法裁决;

f、行政复议。

第六章

1、产权登记:

根据我国国情,适应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需要而开展的一项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2、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等部门代表国家对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3、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揭示的产权内涵:

主体:

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

客体:

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内容:

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状况;

目的:

依法确认企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关系;

性质:

法律行为。

4、产权登记的意义:

a、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b、建立现代企业的必要前提;

c、促进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措施;

d、国有资产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

e、企业重大事项审批的必备文件。

5、产权登记与工商登记的区别:

a、登记目的和任务不同;

b、登记对象和范围不同;

c、登记的内容不同;

d、登记表、证的作用不同。

6、产权登记与工商登记的联系:

a、功能上的联系;

b、客体上的联系;

c、内容上的联系;

d、类型上的联系。

7、企业产权登记的对象:

所有各类国家出资企业,即以各种形式占有国有资产的企业都必须办理产权登记。

8、企业产权登记的种类:

a、占有产权登记;

b、变动产权登记;

c、注销产权登记;

d、产权登记年度检查。

9、企业产权登记表:

按国家统一规定设计的、用以记录企业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状况的一整套表格。

主要有:

占有产权登记表;

变动产权登记表;

注销产权登记表;

产权登记年度检查表。

10、产权登记的原则:

a、统一政策、分级代表;

b、户数不重;

c、资产不漏。

11、产权登记的程序:

a、申请受理;

b、填报审查;

c、审核认定;

d、核发证书。

12、产权登记分析报告的意义:

a、有利于政府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决策;

b、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监督管理;

c、有利于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13、产权登记分析报告的编制要求:

坚持统一领导、逐级编报、逐级审查的原则,满足客观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

14、产权分析报告的内容:

产权登记情况总结分析和产权变动情况总结分析。

15、完善产权登记工作的基本思路:

a、加强产权登记工作的规范化;

b、合理规划职责范围;

c、改进产权登记的方法和手段;

d、强化产权登记数据分析功能和监管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第七章

第1节清产核资概述

1、概念:

清产核资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一定的程序、方法和制度,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界定、估价、核实、核销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2、意义:

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有利于规范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有利于反应企业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企业基础管理;

有利于科学评价和规范考核企业经营效绩;

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我国历次清产核资概况:

(6次)

1、1951-1952:

新中国成立不久,在国家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的领导下,国家队工商

银行等各个部门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登记和估价,基本上摸清了当时国家没收、接管、恢复及投资新建的国营企业的资产拥有状况。

第一次清产核资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发挥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经济管理由供给制、半供给制向经济核算制并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提供了比较完整、翔实的基础资料。

2、1962-1964:

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国民经济进入了调整时期。

国家组织第二次清产核资,主要是清理产品积压和损失,充分挖掘物资潜力,保证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

通过这次清产核资,物资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有了显著改进,恢复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3、1971-1974:

文化大革命期间。

当时国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极为混乱,产品物资积压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通过这次清产核资,各部门各单位初步摸清家底,挖掘了物资潜力,核定了一些企业的流动资金定额,解决了一些企业一流的债权债务问题,改善了企业管理的工作。

4、1979-1981:

经济体制改革初期。

第四次清产核资范围包括全国企事业行政和基本建设单位。

通过清产核资,为整顿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

5、1992-1995:

是在我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模做大的一次清产核资工作。

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6、2003.6-2004.10:

是在我国全面深入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下进行的。

目的在于加强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规范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企业基础管理,为科学评价和规范考核企业经营绩效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依据,以推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深化,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任务。

第2节清产核资的组织

一、范围:

分为国资委指令的范围和批准的范围。

1、指令范围:

资产损失、会计信息失真、不可抗力因素、账务异常、其他。

2、批准范围:

产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动、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特定经济行为。

二、清产核资实施主体的职责: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责:

制定全国企业清产核资规章制度和办法;

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负责认定和核实;

指导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工作。

2、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

依据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办法规定负责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

负责本级人民政府所出资企业的各项资产损益认定并对企业占有的国有资本进行核实;

指导下一级工作;

向上一级报告工作情况。

3、企业清产核资机构的职责:

负责组织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向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相关资料,根据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清产核资批复组织企业本部及子企业进行调账。

4、多元投资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组织:

由实际控股或协议主管的上级负责组织,并将有关清产核资结果及时通知其他有关各方。

三、要求: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进行监督检查。

2、国家出资企业:

全面彻底、实事求是、认真清理、全面总结、明晰产权、建立账销案存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健全不良资产管理机制、积极配合中介机构。

3、中介机构:

实施转向财务审计、独立客观公正、合规评判、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四、法律责任:

略。

第三节、账务清理和资产清查

一、账务清理

1.概念:

账务清理是指对企业的个中国账户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包括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各项内部资金往来情况,以保证企业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促进企业账务的全面、准确和真实。

2、主要内容:

和对清理账务、结算内部账户、清理存款账户、清理违规账户、清查帐外现金、清理风险财产、账务调整。

二、资产清查

1、概念;

是指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2、基本要求:

全面清理、账实相符、真实准确、核实产权。

3、主要内容:

包括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清查。

第4节:

资产价值重估

是对企业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

是清产核资工作的组成部分和中心环节。

2、原则:

统一政策合理估价、实事求是客观反映资产实际价值、兼顾技术与进步,正确核算成本。

3、资产价值重估与资产评估的区别:

目的不同、范围不同、标准不同、依据不同、机构不同。

4、作用:

有利于正确反映国有资产的价值量;

有利于正确核算成本、有利于足额补偿固定资产消耗;

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有利于合理分配资产收益。

5、方法:

1、物价指数法:

是以资产购置年度的价格为基期价格,按重估目录所列的价格指数进行资产价值重估的方法。

资产价值重估=资产账面原值

2、重置成本法:

是指按重新购置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资产重估价值的方法。

资产重估价值=重置直接费用+间接费

原值(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车间管理费+工厂管理费+其他间接费)

3、现行基本价格法:

又称国家定价法。

是按规定的固定资产现行基本价格,对资产价值进行重新估价的方法。

1984年以后:

资产重估价值(原值)=该资产重估年度价格+原实际安装费用*(1-购置年度至重估年度安装费用上升幅度)+原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

4、汇率调整法:

是以原资产实际购入价格为基期价格,按外汇汇率变动指数来确定资产重估价值的方法。

资产重估价值=原资产实际购入价格(RMB)*资产重估年度汇率/资产购置年度汇率。

第5节、土地清查与估价

一、必要性意义:

有利于查清企业、单位使用土地的数量和价值量,以及全国土地资产总量,做到家底清楚,心中有数。

1、有利于加强对土地管理,纠正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制止土地资产的流失,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对对土地使用进行全面规划,节约使用,合理配置。

3、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国有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的权责利关系。

4、可以全面计量国家队企业的资本投入,正确进行企业激光机核算,客观评价企业的投入产出效应。

2、任务:

清查土地权属、分等定级估价、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3、程序与方法:

土地申报、地籍调查、权属审核、登记注册。

第八章国有资产统计评价

第1节国有资产统计评价概述

是对国有资产存量、分布、结构及其变动,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等基本情况进行收集、汇总、检索和分析评价等工作的总称。

是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2、主要特点:

数据真实、全面权威、数据可比、便于操作、决策参考。

3、内容:

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国有资产经营(使用)情况年度报表、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

4、职责划分:

1、国家国有资产统计监督管理机构:

负责全国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

2、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负责组织对本级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和有关数据资料的布置、收集、整理、汇总、分析、评价和上报工作,并建立相关国有资产数据库。

3、权责界定:

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本级所监管的国家出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统计表式和报告内容提供真实的数据资料和基本情况,并负责对所监管范围内国有资产统计资料和报告进行核实确认。

4、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从事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工作人员的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执行资产统计评价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并有义务揭发、检举在国有资产统计评价工作中因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的国有资产虚报、瞒报或流失行为。

五:

意义:

国家宏观决策的基本依据;

完善国家出资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

建立国有资产统计监测体系的前提;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基础。

六:

原则:

指标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可靠、报表编报及时。

第2节:

国有资产统计分类、报表和年度报告

1、基本分类:

1、按产业结构划分:

第一、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水利管理业

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贸易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

2、按产业作用划分:

基础性行业、一般生产加工行业、商贸服务及其他行业

基础性行业:

采集业、原材料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服务业;

一般生产加工行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一般加工制造业、建筑业;

商贸服务及其他行业:

同上第三产业

3、按产业特征划分:

垄断性行为、竞争性行业、公益性及其他行业

4、按产业部门管理部门划分:

农牧渔业、林业、工业、建筑业等。

5、按具体行业划分

6、按经济带划分

7、按行政区域划分

2、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填报单位

1、国有独资企业

2、国有独资工资

3、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4、国有参股企业

5、其他拥有国有投资的企业、单位

3、国有资产年度报表分类:

(一)境内企业报表和境外企业报表

1、境内企业报表:

2、境外企业报表:

(2)主体报表和辅助报表(报表的指标内容)

1、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考核情况表

2、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情况表

(3)基本报表、汇总报表和分析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