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53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docx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试题

一、单选题

1.(C  )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A.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B.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C.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

D.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技术和手段。

2.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目标不包括(D  )。

A.适应    B.发展    C.创造    D.完善

3.在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的科学原则不包括(B  )。

A.尊重性原则  B.个体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4.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组成成分不包括(A  )。

A.权利动机 B.交往动机 C.求知动机  D.成就动机

5.情绪管理教育不包括(D  )。

A.情绪认知教育 B.情绪表达教育 C.情绪调节教育 D.情绪压制教育

6.( C )(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高年级 C.初中二年级  D.高中阶段

7.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不合理认知不包括(D  )。

A.对事物的认识以偏概全,有完美主义倾向   B.自我认识不够客观

C.对事物的看法过于片面         D.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8.人际关系技能训练不包括(A  )。

A.注意力和倾听技巧训练     B.学习接纳他人,学会真诚待人

C.非言语交往技巧训练       D.冲突解决技巧训练

9.初中的性知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A  )。

A.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知识和身心保健知识     B.生育知识

C.性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D.建立正确的男女观

10.( B )(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1.小学低年级儿童在学习(A  )分钟之后,就应放松一会儿,然后再继续学习会更有效。

A.15~20分钟  B.10~15分钟  C.15~20分钟  D.20~25分钟

12.根据埃里克森理论,整个小学阶段人格发展的任务在于获得(B  )。

A.信任感 B.勤奋感  C.亲密感   D.完善感

13.(C  )(类型)教养方式才能培养出健康的“积极—友好型”儿童。

A.放纵型    B.独断型  C.威望型    D.其他型

14.(A  )(时期)学生的性格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平稳期。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高年级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5.(B  )(时期)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高年级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6.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发生在1岁左右,第二个高峰发生在( C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   D.高中阶段

17.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包括(D  )。

A.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          B.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C.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D.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并存

18.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只能是(A  )。

A.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一般学科教育课程

C.心理咨询教育课程           D.心理治疗教育课程

19.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要求不包括(B  )。

A.灵活选择课程的教学主题与内容  B.每次教学尽可能多解决几个问题

C.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D.注意互动模式

20.团体辅导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的因素不包括(B  )。

A.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          B.在团体中产生消极的体验

C.在团体中发展适应的行为          D.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21.讲授法有自己的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不适宜于应用讲授法的条件有(A  )。

A.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异化信息      B.缺乏现成的可以利用的学习材料

C.学生只需要在短期内记住材料    D.为某一领域或某一学习课题方向提供介绍

22.讨论法的独特优点不包括( D )。

A.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B.培养倾听与接纳他人的能力

C.培养集思广益的能力      D.强化自己的不合理思维

23.心理训练的类型不包括( C )

A.情绪和意志训练            B.交往心理训练

C.行为塑造训练              D.心理平衡训练

24.哪一项不是价值澄清理论的关键性因素。

( B )

A.以生活为中心                 B.否认现实

C.鼓励进一步思考               D.培养个人能力

25.游戏辅导的作用不包括(D  )。

A.树立规则意识,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B.学生在游戏中不会防备,会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C.培养竞争与合作的精神

D.不能改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26.根据(A  )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的习得可以通过直接的学习,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学习。

A.班杜拉  B.斯金纳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7.根据(B )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人是通过行为后得到的结果来决定下次的行为。

A.班杜拉  B.斯金纳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8.着眼于教学的评价主要以教学氛围为对象,不包括( C )。

A.是否有民主、温暖的气氛     B.沟通表达是否真诚开放

C.对整个活动的设计、监控和评价  D.目标导向是否明确

29.中小学心理咨询常用的形式不包括(C  )。

A.个别咨询   B.团体咨询   C.电话咨询   D.直接咨询

30.中小学心理咨询常用的途径不包括( A )。

A.间接咨询   B.咨询室咨询   C.网络咨询    D.书信咨询

31.心理分析又称精神分析,由(B  )创立的。

A.罗杰斯  B.弗洛伊德   C.华生   D.艾利斯

 

32.( D )不是心理分析常用的方法。

A.自由联想   B.释梦  C.阻抗、移情   D.角色扮演

33.( C )不是行为疗法常用的方法。

A.放松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自由联想  D.模仿学习

34.( B )不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方法。

A.真诚   B.代币法  C.无条件的尊重   D.共情

35.个体心理咨询的非言语技术不包括(D  )。

A.目光注视   B.形体动作   C.距离和角度   D.开放式提问

36.(C  )不是团体咨询的优点。

A.效率高       B.成员能够发现彼此拥有很多共同的体验

C.团体给成员提供直接学习的机会  D.团体提供了直接而又有效的反馈

37.研究表明,大约(B  )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

A.1%~5%   B.5%~10%  C.10%~15%   D.15%~20%

38.学习障碍的矫治方法不包括( D )。

A.系统脱敏训练 B.学习技能训练 C.赏识教育法  D.体罚与强化并用

39.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的辅导不包括(C  )。

A.对学校的认知重建    B.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分析病症产生的原因

C.无需改善人际关系    D.排除学习障碍

40.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不包括(B  )。

A.培养学生调整自己目标的能力   B.强调考试的重要性

C.矫正学生的认知方式      D.让学生学会有意识调控自己的情绪

二、多选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ABCD  )。

A.学科渗透 B.心理健康教育课 C.团体心理辅导  D.个别心理咨询

2.学习心理教育主要包括(ABCD  )。

A.学习动机   B.兴趣   C.方法和态度  D.情感

3.挫折的含义有(ABD  )

A.挫折情境   B.挫折认知  C.挫折原因  D.挫折行为

4.在挫折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ABC   )。

A.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立适当的挫折情境B.学生战胜挫折时的成功教育

C.学生受挫折时的激励教育     D.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

5.完整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ABC  )。

A.把性知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B.把性生理学知识和性心理学知识结合起来

C.把性意识教育和性情感教育结合起来

D.把性意识教育和自我意识教育结合起来

6.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ABCD  )。

A.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B.注意的保持时间较长

C.注意范围较广             D.注意的灵活性较强

7.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矛盾有( AC )。

A.独立性与幼稚性的矛盾         B.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C.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的矛盾     D.勇敢与怯懦并存

8.初中阶段的学生树立发育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三大巨变期”,主要特点有(ABC  )。

A.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             B.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

C.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D.心理的迅速成熟

9.人本主义课程的特点有(ABCD  )。

A.整体性和体验性的观点        B.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观点

C.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D.课程设计应体现一定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意义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题的选择应据具体情况而定。

( ABD)

A.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主题

B.以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为主线

C.以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主线

D.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安排

11.个体辅导一般可以分为(ABCD  )几个阶段。

A.搜集信息阶段            B.判定问题阶段

C.辅导阶段                D.反馈跟踪阶段

12.心理训练的常用方式有(ABC  )。

A.教练式   B.互助式   C.自助式    D.严惩式

13.常用的行为矫正技巧包括(ABCD  )。

A.强化、惩罚、消退        B.行为协议法

C.代币经济法              D.系统脱敏法

14.心理辅导的技巧包括(ACD  )。

A.倾听  B.批评    C.具体化    D.面质

15.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通常有(ABC  )。

A.测验法   B.观察记录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16.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对象大致有( ABCD )。

A.心理正常的在校学生     B.心理偏常的在校学生

C.学校的教师、行政人员   D.学生家长

17.学习心理咨询与德育的不同点在于(ABCD  )。

A.目标不同          B.途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