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4114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限时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解析: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等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正确。

答案:

A

2.(2016·

山西模拟)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

根据材料“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故D项正确。

D

3.(2017·

南宁联考)政治因素在中国银禁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

这说明太平天国(  )

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

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巨变

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

服饰发辫的变革,是从外在的方面,显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故D项正确;

A、B、C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4.(2016·

盐城三模)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

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  )

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

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

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

材料“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

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体现的是平等观念,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故C项正确;

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践行“师夷长技”主张的是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C

5.(2016·

滨州模拟)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

“(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C.具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

D.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

依据材料“(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可知农民阶级的凶暴、特权的森严,充分暴露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

6.(2016·

江西联考)太平天国推行乡官制,设总制与监军两级,多由太平军文官担任,监军以下乡官全由当地人担任。

时人张德坚在《贼情汇纂》中也承认:

“到处立乡官,使我民尽为贼助。

”这表明乡官制(  )

A.推动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

B.赢得了当地开明士绅的支持

C.提高了太平天国的行政效率

D.分化了清朝内部的统治力量

“到处立乡官,使我民尽为贼助”表明乡官制对保护农民利益、动员农民参加地方政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太平天国政权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

7.(2016·

泰安模拟)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

“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

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

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

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

”这反映出(  )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材料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革命派与立宪派采用不同的手段,故A项错误;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双半社会,改变的是政体,故B项错误;

在材料革命派与立宪派“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故C项正确;

各阶层的支持是不符合史实,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D项错误。

8.(2017·

怀化模拟)民国初年,有学者认为,中国革命是以种族思想争来的,不是以共和思想争来的;

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

这一认识(  )

A.肯定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B.为辛亥革命做了充足思想准备

C.是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D.对思想启蒙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抓住“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未退位”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仍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9.(2016·

广州模拟)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

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根据材料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可知作者认为纪年改革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

10.(2016·

江南十校模拟)民国初年,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

1921年梁启超表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材料表明梁启超(  )

A.对辛亥革命从颂扬到完全否定

B.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

C.从注重政治变革到只看重文化变革

D.对辛亥革命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材料中没有体现对辛亥革命的否定信息,故A项错误;

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

1921年的反思主要是从思想反思,故C项错误;

民国初年是对辛亥革命肯定,1921年是对辛亥革命反思,故D项正确。

11.(2016·

洛阳二模)当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咨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

这反映了立宪派(  )

A.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B.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

C.具有反帝反封的进步性

D.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材料没有反映立宪派此举与湖北新军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立宪派主张是否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

立宪派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具有反帝反封的进步性,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立宪派与革命派政治主张的关系,故D项错误。

12.(2016·

衡阳二模)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遵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说明(  )

A.孙中山对民主执着追求

B.袁世凯得到人民的认可

C.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

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

根据材料“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孙中山是真正为中国民主谋福利,故A项正确;

袁世凯是篡夺革命果实,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可,故B项错误;

“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

民主革命任务任重道远,此时没有完成,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6·

衡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

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

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洪仁玕在1859年发表的《资政新篇》中概括地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

洪仁玕所提出的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表明,他对西方力量所在的若干因素抱着全心全意的、虽然认识很不全面的赞赏态度。

这些建议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

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10分)

(2)为什么说《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

分析这种转变未能成功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4分)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方面的变革回答;

“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是由小农经济的本质决定的。

(2)问根据《资政新篇》的内容可知,其经济主张是发展资本主义,这和《天朝田亩制度》维护小农经济的政策相对立;

“转变未能成功”应从社会环境、阶级基础等方面回答。

第(3)问可从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角度回答。

(1)说明: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

原因:

小农经济的存在。

(2)原因:

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和各项事业。

未能成功的原因: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战争环境紧张;

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说明: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

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

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摘编自《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

(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

(6分)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观点的看法。

(1)问第一小问,对材料一分层归纳其变化即可;

第二小问,则依据“国民党”、“共产党”、“唯物史观”、“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等信息,从阶级立场、政治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归纳。

(2)问抓住问题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思想和经济等方面分析归纳。

第(3)问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4)问考查历史认识论,言之有理即可。

(1)变化:

肯定——否定——肯定。

国民党出于自身立场,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

(2)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损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干扰。

(3)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评价:

唯物史观;

发展的观点(或从当时、当地的特定环境去评价)。

看法:

历史是客观的,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但不能为今扮史,更不能篡改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