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3793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7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十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理综卷Word下载.docx

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

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

下降;

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

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

下列有关描述中,

正确的是()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6、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A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

2mL3%H2O2+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

对照组:

2mL3%H2O2+1mL蒸馏水保温5min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2mL3%可溶性淀粉+1mL新鲜唾液

保温5min后碘液检验

2mL3%蔗糖+1mL新鲜唾液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mL3%可溶性淀粉+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分钟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蓝色变化

D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向三支试管中依次各加入:

2mL3%可溶性淀粉、1mL不同pH缓冲液和1mL新鲜唾液在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斐林试剂检验

7.将表面发黑(黑色物质为Ag2S)的银器按下图方法处理,一段时间后银器光亮如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质容器为正极,银器为负极B.反应前后银器质量不变

C.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D.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8.测定CuSO4∙nH2O的结晶水含量,方法是:

称量样品→在坩埚中加热→冷却→称量无水盐。

若用相同方法测试下列晶体中的结晶水含量,可行的是

A.Cu(NO3)2∙nH2OB.MgCl2∙nH2OC.MgSO4∙nH2OD.FeSO4∙nH2O

9.氢化亚铜(CuH)是一种不稳定物质,能在氯气中燃烧;

也能与酸反应。

用CuSO4溶液和“某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产生它。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某物质”具有还原性

B.CuH与盐酸反应,可能产生H2

C.CuH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

CuH+3H++NO3-→Cu2++NO↑+2H2O

D.CuH在氯气中燃烧:

CuH+Cl2→CuCl+HCl

10.如图,将2mL浓度为6mol/L的盐酸用注射器通过橡皮塞慢慢注入,玻璃管中出现小气泡,气泡在溶液中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消失。

对该反应过程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气球

A.有反应CO32-+2H+→CO2↑+H2O发生

20mL0.6mol/L

Na2CO3溶液

B.有反应CO32-+H+→HCO3-发生

C.有反应CO32-+CO2+H2O→2HCO3-发生

D.加快盐酸注入速度不会改变反应现象

11.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则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

cm-1

溶解性

乙二醇

C2H4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A.分液B.蒸馏C.冷却至0℃后过滤D.加水萃取

12.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成分,将30g合金完全溶于80mL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反应完全后,收集到0.3mol气体,并测得溶液中c(H+)是1mol/L。

假设反应后溶液体积仍为80mL,则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A.36%B.66.3%C.78.7%D.96.6%

13.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测定乙醇分子结构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配制稀硫酸溶液

并回收CCl4

ABC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零分。

14-18题单选,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15.右图描述了一位骑自行车者从原点出发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人达到最大速度时位于区间ⅠB.此人达到最大速度时位于区间Ⅱ

C.此人距离出发点最远时位于C点D.此人一直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体用轻杆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推B,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列关于轻杆的弹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增大A的质量,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B.增大B的质量,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

C.减小θ,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D.减小动摩擦因数,轻杆的弹力减小

17.2012年9月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系统中的两颗圆

轨道半径均为21332km的“北斗-M5”和“北斗M-6”卫星,其轨

道如图所示。

关于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大小不相等

B.北斗-M6绕地球的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C.北斗-M5绕地球的运行周期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D.两颗卫星绕地球的运行周期大小相等

18.如图所示,一金属圆环水平固定放置,现将一竖直的条形磁铁,在圆环上方沿圆环轴线无初速度释放,在条形磁铁穿过圆环的过程中,条形磁铁与圆环

A.始终相互吸引B.始终相互排斥

C.先相互吸引,后相互排斥D.先相互排斥,后相互吸引

19.如图8所示,氕、氘、氚的原子核自初速为零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又经同一匀强电场偏转,最后打在荧光屏上,那么(  )

A.经过加速电场过程,电场力对氚核做的功最多

B.经过偏转电场过程,电场力对三种核做的功一样多

C.三种原子核打在屏上时的速度一样大

D.三种原子核都打在屏上的同一位置上

20.三个速度大小不同而质量相同的一价离子,从长方形区域的匀强磁场上边缘平行于磁场边界射入磁场,它们从下边缘飞出时的速度方向见右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离子均带负电

B.三个离子均带正电

C.离子1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最大

D.离子1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21.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

一个电荷量为2×

l0-6C、质量为lg的小物块从该水平面内的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乙图中的A,B,C点对应甲图中的A,B,C三位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其电场强度E=l×

l03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到A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5×

103V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7分)下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23.(8分)电池的内阻很小,不便于直接测量。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与电池串联后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补画完整;

②实验中测定出了下列数据

请根据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I-U图象。

连线时,有一组数据是弃之不用的,原因是

③由I-U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为

24.(13分)如图,质量为2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3m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2.5m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物体C下降到速度最大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多大?

(2)物体C下降的最大距离;

(3)物体C在最低点时,轻绳的拉力是多大?

25.(19分)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相距L=lm,金属导轨的倾斜部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

,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和PQ的质量均为m=0.2kg,电阻分别为RMN=1Ω和RPQ=2Ω.MN置于水平导轨上,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PQ置于光滑的倾斜导轨上,两根金属棒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从t=0时刻起,MN棒在水平外力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PQ则在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力F2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t=3s时,PQ棒消耗的电功率为8W,不计导轨的电阻,水平导轨足够长,MN始终在水平导轨上运动.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t=0~3s时间内通过MN棒的电荷量;

(3)求t=6s时F2的大小和方向;

(4)若改变F1的作用规律,使MN棒的运动速度v与位移s满足关系:

,PQ棒仍然静止在倾斜轨道上.求MN棒从静止开始到s=5m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26、(14分)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硫、氮、稀土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将硫铁矿和焦炭按物质的量比3:

2混合放在炼硫炉中,通入适量空气,恰好完全反应发生下列燃烧反应:

FeS2+C+O2——→Fe3O4+CO+S;

①请配平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3mol硫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②请写出FeS2的电子式__________。

(2)过硫酸钾,化学式为:

K2S2O8,过硫酸结构式为:

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均有强氧化性,不稳定,容易分解,如2H2S2O8=2H2SO4+2SO3+O2

下列能加快过硫酸分解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uOB.MnO2C.Fe2O3D.Na2SO4

②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两种盐溶液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氧化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

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由CeCl3·

6H2O制备无水CeCl3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某化学研究性小组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定产物的量来判断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电解的氯化钠质量/总的氯化钠质量)×

100%

甲方案:

利用甲、乙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1)若饱和食盐水中滴有酚酞,则电解过程中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2)若洗气瓶a中盛放的为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测定洗气瓶a在电解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为连________(填A、B、C、D、E等导管口),则洗气瓶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方案:

利用甲、丙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3)对于乙方案,有同学提出有两种方法都可测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Ⅰ.通过测定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铜固体前后质量差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Ⅱ.通过测定丙装置中除硬质玻璃管外的某装置前后质量差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①.一同学认为可以在乙方案方法Ⅱ中的装置中添加一干燥装置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干扰,则该干燥装置应与口连接(填装置中接口的字母)

②.另一同学认为乙方案的方法Ⅰ、Ⅱ测得的实验结论都不正确,你是否同意?

请说明理由

丙方案:

只利用甲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4)若电解15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测得溶液的为pH为14,求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饱和食盐水密度约为1.33g/mL,溶解度为36.0g)。

(5)若往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24L(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28、(15分)Ⅰ.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价廉产氢率高,具有实用推广价值,已知该反应为:

a、CH4

(g)+H2O(g)

CO(g)+3H2(g)ΔH=+206.2kJ/mol

b、CH4(g)+2H2O(g)

CO2(g)+4H2(g)ΔH=+165.0kJ/mol

(1)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

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

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若800℃时,反应a的平衡常数K1=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CH4)=2.0mol·

L-1;

c(H2O)=5.0mol·

c(CO)=2.0mol·

c(H2)=2.5mol·

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v正____(填“>

”、“<

”或“=”)v逆。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定条件下,将CO与H2以体积比1:

1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上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

a.体系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CO与H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c.体系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同时生成lmolCH3OH

②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填“>

”或“=”)K2。

理由是:

Ⅱ.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

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

(4)A的化学式是,装置Ⅲ中A在极区(填“阴”或“阳”)产生。

生成气体a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5)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6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

根据此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注:

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l)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⑵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

⑶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和。

⑷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l-4时期为条。

⑸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处进行。

30、(10分)青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而且形态较小,为确定其染色体数目,需要制备染色体标本。

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每个体重(5±

0.2)g、活动力强、性成熟的青虾,分别腹肌注射0.1mL质量分数不等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24h后,取出心脏等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结论。

以下是该实验的部分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结果一:

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结果二:

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

秋水仙素

质量分数

10-3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1.0

1.2

1.5

3.1

11.2

11.5

12.3

染色体形态

正常

不正常

结果三:

观察127个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四分体数目的细胞个数统计

一个细胞的四分体数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初级卵母细胞个数

1

7

102

10

3

2

(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

(2)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依据是。

(3)在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导致细胞的分裂停滞。

(4)从统计的角度分析结果三,可以确定青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条,判断的根据是:

(5)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

材料:

A盐酸、酒精B纤维素酶C胰蛋白酶

D二苯胺试剂E苏丹Ⅲ染液F双缩脲试剂G醋酸洋红液。

I.选择,用途:

II.选择,用途:

31、(12分)某医院档案室中有一批家族遗传系谱图,无意中被损坏一部分。

已知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下图。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最可能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该遗传病的类型是。

(2)7号的基因型是(基因用A、a表示)。

(3)9号和10号个体再生一个女孩,得病的可能性是。

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4)李某家族也患有甲病,其遗传系谱图如右。

已知II一3无致病基因,Ⅲ一1色觉正常。

已知张某家族17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若李某家族Ⅲ一1与张某家族17号结婚,

则他们的孩子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32、(11分)下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物质b表示________,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2)c控制d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________,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________。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________(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__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________。

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________(2分)。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对应题号涂黑。

注意:

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33.【物理——选修3-3】

(15分)略

34.【物理——选修3-4】

(15分)

(1)

(1)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题11-1图所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a、b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A.色光a如果是黄光,色光b可能是紫光

B.a光光子能量大于b光光子能量

C.在同一装置用这两种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看到的a光的干涉

条纹间距比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

D.b光的波长大于a光的波长

(2)如题11-2图所示,在半径为R=45m的圆心O和圆周A处,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声源,发出的声波波长为λ=10m,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