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3463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导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填字母)

(4)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5)此图表示北半球(季节)。

此时,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气压切断,只保留在上,而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状分布。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2)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3、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

气候类型

主要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区

数值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0之间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最冷月均温15℃以上;

年均温26℃左右;

年降雨量2000mm以上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南、北纬100~200之间

非、南美、大洋洲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南、北纬100~250大陆东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1500~2000mm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终年高温少雨

南北200~300大陆内部、西岸

北非、阿拉伯半岛、澳中西部

最冷月均温同上,年降雨量200mm以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0~350

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东南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1000mm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0~400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六大洲都有

最冷月均温0℃以上,年降水量300~1000mm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0~550

我国北方、日本、朝鲜半岛北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500~6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南北400~600

欧洲西部、南北美洲西部、澳南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上,最热月均温20℃以下,年降水量700~10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冬冷夏热,降水少

南北纬400~600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南美东部

最冷月均温0℃以下,年降水量400mm以下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少,集中夏季

北纬50°

~70°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最热月均温10℃左右,年降水量300~600mm

寒 

苔原气候

纬度高

终年严寒,降水少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北冰洋沿岸

最热月均温5℃以下

冰原气候

纬度高、地势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最热月均温在0℃以下

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

南美安第斯山脉

气温-0.6℃/100m

(4)季风环流

(1)概念:

盛行风向随季节做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2)成因:

①──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东亚季风和南亚地区冬季的东北季风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的成因)。

【动手构建】在下图中分别注出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并写出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的风向。

冬季

夏季

【强化记忆】

风向

成因

东亚

季风

冬季:

夏季:

南亚

【合作探究】

1.【2008年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月沿0°

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

(1)~(3)题。

(1)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

2.【2008年江苏卷】图14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5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气候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

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4分)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请对乙地所在国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

(3分)

                                  。

【2010年江苏高考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3~4题。

3.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4.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10年江苏卷】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

6.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展示交流】

各学习小组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合作探究,选派一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合作探究”试题的答案,其他同学对展示的答案进行点评、分析

【点拨总结】

1.教师点评各组学生的展示答案。

2.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练习】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F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2、图中D处的气压带、风带是()

A.极地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4、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5、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

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气压带()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压带D.由热力因素形成

7、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气压带②和风带③的交替控制

图4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9、图5中箭头能确表示图4中D风带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回答9~10题。

10、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1、在此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地中海气候区都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右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13题。

1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共有四个气压带,三个风带

B.①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C.受②气压带控制一般形成少雨、干燥的天气

D.⑤是南半球的信风带

13、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D.正是去北极考察的理想时期

14、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气压带的名称是;

B风带名称是。

(2)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该低压切断了(填字母)气压带。

(3)对欧洲西部气候影响最显著的风带是(填字母)。

(4)常年在C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15、右图是“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圈”,读图回答

(1)~

(2)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16、读“亚洲季风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

C

⑴此时是北半球的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低)气压,它割断了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⑵半年后,A处刮季风(风向),性质是。

B处刮季风。

(风向)

⑶季风环流使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夏季(气候特征),冬季(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⑷东亚季风的成因是,而南亚地区夏季风的成因是,冬季风的成因为。

⑸与C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气候。

试从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分析其成因。

【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3、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

1、

(1)C 

(2)A 

(3)D【解析】第

(1)题,从图中看出赤道低气压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30º

~40º

N,南半球则主要分布在20º

~30º

S,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

(2)题,甲地位于10º

S附近,7月份,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

第(3)题:

乙地位于30º

N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2、

(1)

气候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降水季节变化大

不同点 

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

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

受不同季风影响(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2)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

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易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

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3、B 4、B5.C6.B

4、备战高考——迈向成功

1、D2、B3、A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

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

4、D解析:

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故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

5、C解析:

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故不可能受到东南信风带影响。

6、C7、B8、B9、A10、C11、D12、C13、A

14、

(1)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

(2)亚洲(印度)C(3)D(4)炎热干燥

15、【解析】第

(1)题a在30°

~60°

之间,应为中纬西风带,风向应为从副高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根据图中a处风向左偏可知,此图表示南半球,西风风向为西北风。

(2)题,首先需要先判断南北半球,进而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气候类型,最后确定答案。

根据图中b的经纬度可知b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

16、

(1)夏,低,副热带高,

⑵西北,寒冷干燥,东北。

⑶高温多雨,温暖湿润(低温少雨亚热带。

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⑸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