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t燃气锅炉操作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0t燃气锅炉操作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0t燃气锅炉操作维护规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核燃料:
高炉煤气70%;
转炉煤气30%(体积比)
纯燃高炉煤气时燃料消耗量:
109062Nm3/h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掺烧消耗量:
53886Nm3/h、23094Nm3/h
锅炉空气量:
100005Nm3/h
空气阻力:
4001Pa
烟气量:
217706Nm3/h
烟气侧阻力:
2939.9Pa
数量:
1台
生产厂家:
唐山信德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冷凝水加热器:
进水温度:
35℃
给水流量:
130t
给水压力:
1.6MPa
4.4基本尺寸
锅筒中心线标高:
30120mm
炉膛截面:
6336×
6336
锅炉周界深度(包括平台楼梯):
20240mm
4.5锅炉水汽质量标准(见表1)
表1锅炉水汽质量标准
名称
项目
单位
数据
给水
总硬度
mmoL/L
≤0.03
氧
ug/L
≤7
铁
≤30
铜
≤5
PH值
9.0~9.5
二氧化硅
≤80
油
mg/L
≤0.3
炉水
磷酸根
5~15
9.0~11
≤2.0
蒸汽
钠含量
ug/kg
≤10
≤20
4.6锅炉本体结构简介
4.6.1概述
本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采用п型布置单锅筒,前吊后支结构。
在炉膛下部采用了炉内蓄热墙与四角切圆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燃烧器相配合的燃烧方式,保证了高炉煤气的充分稳定燃烧。
同时燃烧器区域设有卫燃带以保护膜式壁。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各为两级布置。
空气预热器为管式,构架采用型钢结构,尾部为支撑式结构。
锅炉尾部布置冷凝水加热器。
锅筒内部采用旋风分离器进行一次汽水分离,加钢丝网分离器。
三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之间采用两级喷水减温。
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供水采用集中下降管。
锅炉设计燃料见表2。
表2锅炉设计燃料煤气成分(V%)
名称
成份(%)
CO
CO2
CH4
CnHm
H2/H2O
N2
O2
合计
高炉煤气
23.57
17.37
0.49
0.00
2.49
56.08
100
60
15
9
1
为了保证蒸汽品质符合标准,给水含盐量符合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中的规定。
4.6.2锅筒及锅筒内部装置
锅筒采用单锅筒,锅筒内径为φ1600mm,壁厚100mm,筒身部分长度9000mm,加封头后总长11100mm,用P355GH/EN10028-2钢板制造。
锅筒内一次分离装置为φ315旋风分离器,分成前后两排。
二次分离装置布置在锅炉顶部,锅筒用吊架悬吊在顶板上。
吊架对称布置在锅筒两侧。
锅筒下部由四根φ325的下降管集中供水,下降管入口处为阻止抽空而装有装有十字板和栅格。
锅筒内部装置的严密性对于蒸汽品质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此在投运前应对安装的正确性和焊缝质量严格检查,消除隐患。
4.6.3炉膛和水冷系统
炉膛断面为6336×
6336的正方形,燃烧器布置在四角上,对于四角切向燃烧可获得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
整个水冷壁分成4个循环回路,前后及两侧水冷壁。
由φ60×
5管子组成。
饱和水由四根φ325的下降管引出,再由24根(每个回路各两根)φ133的分配管分别引入水冷壁的各个集箱。
为改善炉内高温烟气的充满度,在炉膛出口处还设有折焰角,折焰角约占炉膛深度的40%。
折焰角处水冷壁转角采用三通结构,汽水混合物进入鼻区集箱是采用带缩口直管深入鼻区集箱代替节流圈以期达到合理的流量分配。
水冷壁外设有刚性梁,把整个水冷壁组成刚性吊框式结构,炉膛按4000Pa承压设计。
水冷壁本身及其附属设备,均通过水管系统吊挂装置悬吊在顶板上,可以向下自由膨胀。
4.6.4过热器及喷水减温器装置
蒸汽温度调节用给水喷水减温装置。
过热器为对流型,三级布置。
汽温调节采用喷水减温装置,蒸汽流程为:
饱和蒸汽自锅筒顶部由8-φ133管子引入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低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一级喷水减温器→屏式过热器混合集箱(入)→屏式过热器→屏式过热器混合集箱(出)二级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入口集箱→高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集汽集箱。
低温过热器由φ32×
5的12Cr1MoVG/GB5310钢管制造,共70排,双管圈布置。
高温过热器由φ32×
5的SA-213T91钢管制造共69排双管圈布置。
屏式过热器由φ32×
5的12Cr1MoVG/GB5310和SA-213T91管屏组成,横向共计13排。
一级喷水减温器用φ273的12Cr1MoVG/GB5310钢管制成,二级喷水减温器用φ273的12Cr1MoVG/GB5310钢管制成。
减温水通过喷嘴喷入。
在额定负荷下,设计燃料时,一级喷水量∆D=2.5t/h,减温幅度∆t=14.8℃;
二级喷水量∆D=2.52t/h,减温幅度∆t=16.7℃。
过热器集箱及减温器集箱均悬吊在顶板上或搁置在顶板、护板上。
4.6.5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
锅炉尾部受热面采用双级布置,支撑式结构。
上下两级省煤器均为两组,蛇形管均有φ32×
4的钢管,材质20G/GB5310,上级横向共计56排,纵向44排。
上级横向共计58排,纵向20排。
省煤器蛇形管通过支撑梁将重量传到尾部钢架上,各级省煤器支撑梁应将其一端接至引风机入口以便通风冷却。
空气预热器也为双级立式布置,管径φ40×
1.5,为防止运行中振动加装了防振隔板。
且支撑在尾部钢架上。
额定负荷时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约为300℃。
下级空气预热器管子材质全部为不锈钢316L。
各级省煤器、预热器间都留有检修空间及相应的门孔便于检修。
4.6.7冷凝水加热器
冷凝水加热器蛇形管均由φ32×
3的钢管,材质20G/GB5310,横向58排,纵向16排。
冷凝水加热器蛇形管通过支撑梁将重量传到尾部钢架上,支撑梁应将其一端接至引风机入口以便于通风冷却。
4.6.7钢架、刚性梁、护板、外护板,平台扶梯
本锅炉构架采用16根型钢柱,带附跨结构。
柱间设有横梁相联系,并设有斜拉条以增加整个构架的抗震性能。
柱子上面设有顶板,整个炉室、过热器及护板的荷重均通过吊杆作用在炉顶上,然后通过柱子将载荷传递到柱基,锅炉顶板由型钢及板组成,尾部构架支撑全部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的重量。
刚性梁按4000Pa的爆炸力,1/500挠度设计。
由工字钢和角部装置组成,沿锅炉高度方向每隔3m左右布置一圈。
护板包括炉顶,水平烟道及转向室部分,主要起密封及支承炉墙的作用。
炉膛外护板为彩色波形板。
在本台锅炉上凡属经常操作、检修、测试门孔处设有平台,平台为格栅结构,平台支撑在钢架上。
4.6.8燃烧器
燃烧器采用正四角切圆布置,燃烧器布置三层,下两层为高炉煤气燃烧器,上层为转炉煤气燃烧器。
燃烧器呈正四角布置,形成切圆燃烧,保证了掺烧转炉煤气所需的温度场及燃烧工况。
在下层燃烧器中布置有转炉煤气点火管,且燃烧器出口设置有稳燃装置,燃烧器为小旋流式,以保证得到满意的燃烧效果。
因锅炉所用燃料为煤气,因此应装有火焰监控装置,并配置在炉膛适当地方。
4.6.9锅炉范围内管道及本体附件
4.6.9.1锅炉为单母管给水,给水经操纵台有3套给水管路,一路为PN20,DN150;
一路为PN20,DN100;
一路为PN20,DN80。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DN150管路,如DN150调节阀出故障改为DN100管路运行。
生火启动时用DN80管路。
4.6.9.2正常运行时使用主管路,点火启动及主调节阀故障时使用旁路给水经给水操作台进入省煤器,另有一部分进入喷水减温器。
省煤器入口到锅筒设有再循环管路,作为生火时保护省煤器之用。
锅筒上接有紧急放水管及阀门。
4.6.9.3在集汽集箱上装有1只PN20、DN60的全量式安全阀,安全阀作为低启安全阀使用。
4.6.9.4锅炉上装有一只PN20、DN65的全量式安全阀,作为高启安全阀使用。
4.6.9.5紧急放水阀PN20,DN50,以便于紧急事故操作。
4.6.10炉墙
炉膛及二级过热器区为膜式壁式炉墙,水平烟道及转向室为混凝土护板炉墙。
为方便检修,两级省煤器炉墙两侧为耐火砖护板结构,前后位耐火混凝土护板炉墙结构。
4.6.11水容积表见表3。
表3水容积表
序号
部件名称
水容积(m3)
备注
水压试验时
额定运行时
锅筒
20.3
8.6
2
下降管
3
水冷壁
16.6
包括集箱
4
汽水引出管
2.5
2.2
5
过热器
9.4
6
省煤器
14.5
7
冷凝水加热器
总计
77.9
56.5
注:
未包括57961-0锅炉范围内管道中管子内容积
4.7锅炉传热部件热力计算结果汇总
4.7.1本锅炉有二种工况:
1)高炉煤气100%
2)高炉煤气70%+转炉煤气30%
4.7.2各种工况下传热部件的热力计算结果汇总,供操作时参考,详见表4、表5:
表4:
设计工况(高炉煤气100%)
名称及符号
单位
屏过
高过
低过
高温省煤器
管子规格
mm
Φ32×
3.5
对流受热面积
m2
120
405
665.5
1569
烟气进口温度
℃
868.09
827.833
726.955
567.268
烟气出口温度
340.795
烟气进口焓
kcal/Nm3
560.292
531.78
463.64
355.995
烟气出口焓
207.933
工质进口温度
405.793
441.05
317.245
232.497
工质出口温度
457.734
540.075
420.58
工质进口焓
741.018
766.892
646.988
239.7
工质出口焓
777.629
830.734
751.359
375.613
烟气平均速度
m/s
7.44096
13.0454
13.3938
14.2676
工质平均速度
21.4121
21.6078
11.5079
0.383405
续表4:
上级空预器
低温省煤器
下级空预器
Φ40×
1.5
3522
738
1726
854.5
286.691
258.183
201.89
145
175.067
157.902
123.315
88.31
159.975
218
20
35
295.309
63.87
33.7464
223.871
4.46921
35.26
63.0579
64.05
14.337
11.34
15.3425
8.4705
6.67656
0.361709
5.86176
0.5915
表5:
高炉煤气70%+转炉煤气30%工况
882.48
832.513
719.804
544.812
318.279
652.825
612.178
524.982
390.141
221.375
398.784
450.31
225.448
460.346
540.1
408.48
310.711
735.712
773.096
231.951
773.404
830.749
735.708
335.476
5.87937
10.2134
10.3396
10.86
21.4687
21.8042
11.5593
0.394036
续表5:
260.586
240.872
183.286
130.352
181.411
168.346
127.924
89.3191
144.213
269.331
57.3273
40.1518
5.90376
75.7691
57.5
10.8124
8.58112
11.6764
6.54
5.86747
0.375882
5.25963
4.8锅炉主要技术参数控制要求
锅炉蒸发量:
要求控制在≤132t/h
主蒸汽温度:
要求控制在530℃~540℃之间
主蒸汽压力:
要求控制≤9.8Mpa
一级减温水出口蒸汽温度:
大于305℃
炉膛负压:
60Pa~130Pa
高温过热器壁温:
正常不超过580℃,短时间内最高不超过590℃
屏式过热器壁温:
正常不超过570℃,短时间内最高不超过575℃
低温过热器壁温:
正常运行时不超过570℃
炉膛出口烟气温差:
正常运行时不超过60℃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正常运行时不超过980℃
汽包压力:
要求控制≤10.79Mpa
汽包水位:
要求控制在中水位±
50mm,尽量控制在±
30mm
大于190℃
含氧量:
3%~5%
145~170℃
小于11万Nm3/h
5锅炉机组的启动、运行
5.1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
5.1.1点火前相关阀门开关位置表(见表6)
表6点火前相关阀门开关位置表
阀门名称
点火前
运行中
给水操作平台辅给水电动门
关闭
当负荷低于5%时开启
给水操作平台辅给水调节门
给水操作台后给水总截门
开启
给水操作台主给水电动门
给水操作台主给水调节门
给水操作台升火旁路调节门
锅炉上水时开启
给水操作台放水门
放水时开启
给水操作台压力表阀
省煤器入口集箱放水门
省煤器放水时开启
汽包水位计汽水截门
汽包压力表门
汽包水位及放水门
冲洗水位计时开启
汽包压力信号传递截止门
汽包电接点水位计汽水门
汽包平衡容器汽水阀门
汽包加药门
汽包自用汽门
进汽包前给水管道空气门
锅炉点火前上水时开启
屏过热器出入口空气门
二级减温过热器集箱空气门
高温过热器引出管空气门
紧急放水门
水位过高时开启
连续排污门
炉水取样一次门
饱和蒸汽取样一次门
过热蒸汽取样一次门
省煤器再循环门
集中下降管放水门
水冷壁下级箱排污门
饱和蒸汽引出管空气门
二级减温器集箱疏水门
集汽集箱疏水门
集汽集箱对空排气门
集汽集箱压力表门
集汽集箱压力传送门
集汽集箱主汽电动门
主汽管电动门旁路门
减温水总截门
减温水反冲洗门
减温水手动门
减温水调节门
定排反洗门
定排母管总截门
过热器疏水母管总截门
连排旁路管截门
5.1.2接到点炉通知后,司炉带领本炉人员对所管辖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其检查范围按职责分工进行。
5.1.2.1司炉检查运行层、锅炉主控室设备及仪表。
5.1.2.2副司炉检查第一层平台至炉顶设备及附件。
5.1.2.3助手检查烟道、风机等设备。
5.1.3炉内检查
5.1.3.1炉内无杂物、炉墙应完整无裂纹。
5.1.3.2燃烧器完好无变形开焊现象。
5.1.3.3稳燃器外形正常,无塌陷。
5.1.3.4受热面无明显的凹凸、变形和磨损。
5.1.3.5烟道及炉墙无严重磨损或腐蚀现象。
5.1.4炉外检查
5.1.4.1各看火门、检查孔、人孔门应完整并关闭。
5.1.4.2防爆门完整,无影响其动作的杂物
5.1.4.3保温层应完整,本体及各管道支吊架完好。
5.1.4.4各处挡板及传动装置动作灵活,开度指示与实际相符合,连接销子完整。
5.1.4.5所有仪表管不应有堵塞和破裂现象,引出管完整。
5.1.4.6各风、烟挡板完整,灵活好用。
5.1.4.7点火装置必须灵活可靠
5.1.4.8氮气系统管阀严密,压力正常。
5.1.4.9检查各挡板并调节到启动前的位置,具体如下:
a)引、送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应关闭;
b)各二次风档板除点火燃烧器需调节至适当开度外,其余均应关闭;
c)微机监控系统各种参数、信号正常,火焰监测器正常。
5.1.5汽水系统、煤气系统的检查
5.1.5.1各阀门动作灵活,阀杆不应有弯曲及卡涩现象;
阀门开关方向应与指示相符,远程机构应灵活好用,对电动阀门应进行远程控制调试并进行阀门开关试验,电气、机械部位可靠。
5.1.5.2主蒸汽管道、给水管道、减温水管道、排污管道及阀门检查。
5.1.5.3汽包、联箱膨胀指示器完整,指示校正零位。
5.1.5.4管道的支吊架完整牢固,煤气排水器外观完整无变形,各阀门正常无泄露,水量充足。
5.1.5.5汽水系统各阀门应调试至启动位置,具体如下:
a)空气门、给水总门、省煤器再循环门(上水时关闭)、汽水管道上的疏水门、对空排气门、过热器疏水门、连续排污一次门,紧急放水一次门、所有压力表、流量表一次门应开启。
b)主给水及辅助给水的各调节阀门、省煤器放水门、水冷壁下联箱放水门、连续排污二次门、紧急放水二次门等应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