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3217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刚》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共4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另外,周明华对李刚不断“充电”也评价颇高,“他不追求天天演出,有计划地停下来,上图书馆看书,出门游历。

在舞台实践之外追求更多的艺术修养。

苏州新闻视频报道:

《李刚:

苏州书场的"

郭德纲"

?

 

易中天也有“江湖诀”——评话名家为评话振兴找出路

苏州日报9月3日(记者:

倪晓英)

  青年评话演员李刚的一部《文革风云》带来了近年来少有的评话热,这也引起了评话名家金声伯、张国良、杨玉麟等的关注,前天,老中青三代评话演员相聚一堂,探讨振兴评话的策略。

  大家认为,苏州评弹发展的大环境是相当好的,要求各个乡镇办书场,鼓励个体办书场,正在确立评弹传承人,这些举措对于苏州评弹的传承和发展都十分有利。

但是,目前,评弹的听众还是以退休老年人为主,评话依然处于低迷状态,如何吸引更多的中青年人走进书场?

金声伯首先开言:

“根子还在于书!

”他认为,传统书不能不要,但要改革。

李刚的书为啥热?

因为他在改革。

易中天说三国为啥热?

因为大学教授也在改革。

“时代在发展,阿爹想的与孙子想的完全不同,阿爹不能强迫孙子接受老一辈喜欢的东西。

  评话名家们认为:

“易中天也有‘江湖诀’,他懂得如何吸引听众。

”易中天的研究涉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许多领域,知识渊博,深入浅出,懂得观众心理。

同样的,阎崇年说清宫,电视上45分钟,他要准备450分钟的材料,十比一的比例。

李刚的《文革风云》为啥说得比其他人的好?

因为材料充分。

过去讲“说书先生”是褒义,认为这人知识渊博,有文化;

现在讲“说书、说大书”是贬义,是指没有根据,瞎说颠倒。

说书变得没有文化了,也就没有出路了。

要想写出一部好书,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因此,老一辈的评话名家,寄语中青年评话演员,一要下苦功,厚积薄发;

二要改革、要发展。

至于怎么改,没有定法,要看改革的实践,听众反响好,就是成功。

------------------------------------------

李刚一部《文革风云》引爆评话热

原载《苏州日报》9月1日苏州日报记者倪晓英

—— 一个经商八年后回归书坛的青年评话演员,在光裕书厅创下多项纪录,月收入逾万元

  昨天,青年评话演员李刚完成了他在光裕书厅一个月的档期,书厅有关人员拿来了他这个月的演出收入请他确认。

记者看了一下,一个月来的听众人次为7317人,平均每天236人,书厅营业收入为28508元,书厅与演员对半开,扣除营业税和管理费后,李刚的收入为13637元。

无论是观众人数还是演员的个人收入,都创下了近年来光裕书厅的最高纪录。

  就在李刚走下台来,准备接受采访的当口,一位老听客来到后台,向李刚打听刘少奇几个子女目前的状况,原来他前天有事漏听了,得到回答后,又问李刚的下一部书《改革风云》啥时候到苏州来说,李刚说估计要到明年4月,老先生满意而归。

  李刚这次说的是《文革风云》,在评话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他的书却受到了听众热捧。

老听客们普遍认为,李刚说书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材料多、容量大、评说少,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听众,让人乐于接受。

  说起来,今年38岁的李刚作为评话演员的历史并不长,1988年至1993年,他说了五年书;

1993年至2001年他下海做了八年生意;

2001年重返书坛。

或许是李刚的个性不适合做商人,越做越苦恼,苦恼的时候,他喜欢开着自己那辆不算好的车到各乡镇的书场去听书,听着听着,觉得那些年评弹非但没有发展,还在继续滑坡。

在不景气的状态下,却有一个特例,就是说“文革”的书,反响比较热烈,基本上是三流的表演三流的题材(指材料不详尽、七拼八凑)创下了一流的上座率,而李刚本人从小就喜欢党史、军史,觉得这是个创作突破口,因为观众对自己经历过又不甚明白的历史,有弄明白的兴趣,于是,他广泛收集资料,汇总了其他演员说“文革”的缺点,吸取了教训,自编《文革风云》,由于他材料积累充分,一举成功。

  李刚认为,评弹诞生至今400多年,一代一代都在往前走,不往前走是不行的。

如今是网络时代,听众对于信息量的要求很高。

因此,他对《文革风云》每年都在作新的补充,根据新解密的资料和老同志的回忆录等等。

听众听他的书,有常听常新的感觉,《文革风云》他在梅竹书苑说,这次照样还来听,一位离休老干部90多岁了,听了之后说“就像听党史课一样”。

  老听客王公企对李刚说书风格的评价是:

“毛料还是毛料,毛料可以做中山装,还可以做西装,李刚做成了休闲装,可以接受的人就多了。

”李刚说书,噱头都来自于书本身,不东拉西扯,空放噱头,行话叫做“肉里噱”,却是评话中“噱”的最高境界。

---------------------------

江南时报:

苏州书场也有“郭德纲”中国评弹网

  评话市场不景气

  但他却场场爆满

  苏州评话演员李刚在不景气的评话市场上出人意料的走红:

他的专场场场爆满,以至于书场不得不加座以满足需要,而一些外地的评话迷还专程来到苏州看他的演出。

  有人更是把李刚的走红和郭德纲相提并论。

作为古老的传统曲艺种类,苏州评话的颓势由来以久。

而李刚的走红能否为苏州评话的发展带来契机,这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本报记者于近日采访了这位“说书先生”,他在解读自身走红的同时,也为苏州评话这种传统曲艺号脉点睛。

  文化现象

  书场走出苏州“郭德纲”

  8月22日下午,苏州光裕书场。

偌大的书场内被椅子所占满,由于观众太多,能容纳150个座位的书场,不得不加了100多张椅子。

即便如此,开场后才急匆匆赶到售票窗口的书迷,还是被告知票已售完。

因为加座太多,穿行其间,必须小心翼翼。

  这是一场普通的评话演出,台下的观众屏气凝神,眼光聚集在舞台的中央。

只见台上,一位40岁模样、身穿传统长衫的中年男子正表演着苏州评话,这是和中国传统曲艺评书相类似的一种曲艺形式,惟一的不同点,在于评话是用苏州话来“说书”。

那男子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他嗓音亮,中气足。

评话的内容是关于“唐山大地震”的。

说到有趣处,观众席里爆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记者在光裕书场看到的这一幕,对于苏州评话来说实属难能可贵,因为早在六年前,苏州评弹学校就停止了评话专业的招生,书场上座率也少得可怜。

评弹迷吴生说:

“同样是光裕书厅,7月份每天的听众也只有七八十人。

  改变始于台上的说书人。

李刚,江阴人,39岁。

这位走南闯北,下过海、经过商的评话演员在不知不觉中红了起来。

不仅场场爆满,而且他的档期已经排到了2008年。

李刚说,有的书迷为了听他讲段子,专程从上海赶来,当夜住在书场附近的宾馆,第二天再花4元门票听书,原因只是想找好的座位,因为上海的书场大多是长方形,坐在后排的观众碍于视线,经常只闻其声,难见其人。

这让李刚特别感动。

  在很多人眼中,李刚和相声演员郭德纲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热爱曲艺事业,用心钻研,走红前屡遭磨难。

在上海演出时,一位媒体记者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李刚说,你很像郭德纲。

对此,李刚说,苏州评话是地方曲艺,怎么能跟相声比。

在他看来,由于受到语言地域性的限制,苏州评话的影响力当然无法与相声相提并论。

  李刚其人

  一波三折二次说书

  8月18日,记者来到了李刚的暂住地,它位于光裕书场的二楼,有10平方米左右的样子。

屋内摆了一张床、一张桌子。

对着床放着一台25英寸的电视机。

这段时间李刚在光裕书场要连演一个月,就暂住在这里。

  评书与评话,是徒口讲说的“说书”类曲艺形式,因地区之不同而名称各异。

在北方,京津一带称其作评书;

到了南方,江浙沪、福州一带叫做评话,苏州评话在明清时期便逐步走向成熟,迄今为止,历史悠久。

  1988年,从小就喜爱苏州评话的李刚入了行,开始了说书生涯。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入行4年后,李刚迎来了苏州评话最为萧条的时期。

李刚将其称为评弹的“白色恐怖”。

当时一个评话演员的收入很低,“辛辛苦若一天还比不上泥水匠”。

  这是个“没面子”的行业,后来李刚选择了下海经商。

朋友介绍,他回到家乡江阴,在当地一个镇任三产总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

当时正赶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泡沫经济结束,李刚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呛到了下海之后的第一口水。

之后的李刚开过广告公司,1999年时,他在经济上栽了个大跟头,被一位朋友所骗。

公司亏损。

那段时间是李刚人生的一个低谷,“我经常自己开着车,找家小书场,也不让人知道,猫在角落里听书”。

  这成了李刚当时的兴趣所在,也为他日后重返舞台埋下了伏笔。

李刚从当观众中感悟到了许多。

比如,他发现在书场里出现的老段子,相当一部分说的是“老黄历”,故事年代久远,难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许多书还停留在车站文化、地摊文化的阶段。

很粗糙,水分很大。

  于是从小就对党史、军史和近现代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李刚搜集了大量素材,并整理成脚本。

之后不久,李刚带着“文革风云”、“唐山大地震”、“杀三贪”等三个自编剧目再次献演。

而听他书的观众也逐年增多。

  苏州评话

  能否走出低谷尚待观察

  虽然李刚、扬子江等不断地刷新着苏州评弹的票房神话。

但关于苏州评话和弹词未来的发展,各方人士的意见并不一致。

评弹迷吴生说,当今书坛最红火的扬子江和李刚都是评话演员,因此评话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这是非常清楚的事实。

而李刚对于苏州评话的未来,却并不过于乐观。

“我经常对同行说,我们不要成了苏州评话最后的守望者。

”在李刚看来,造成苏州评活发展乏力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整体上评话还在继续滑坡。

这其中有人才不足的因素,也有整体市场萎缩的难题。

  李刚说,从人才的挑选来看,评话要出有用的人才,要比弹词难几倍。

他产生过收徒的念头,但至今没有遇到过合适的对象。

而且,从演出市场的角度来分析,书场一般来说,往往先挑弹词,之后才是评话,这就导致学评话的人越来越少。

而人才的流失反过来,又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意和艺术质量下滑。

这种恶性循环长久存在的话,对评话的发展必造成威胁。

  不过,李刚对于苏州评话的未来也并未彻底悲观。

他手头正在忙活着搜集素材,为新的创作做准备工作。

“评话就是有声有色的讲故事,它的形式很简单,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

只要能把握受众的心理,没市场的时候可以创造市场。

”李刚笑着说。

  自我解读要与观众拉近距离

  至于为什么自己一夜之间红了起来?

李刚认为,关键在于在说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创新。

李刚分析,苏州评话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最早出现之初,苏州评话的演出地点在茶馆。

新中国成立以后,过去的茶馆逐步演变成了专业书场。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电视书场。

  李刚说,演出地点的变化带来的是受众欣赏方式的改变。

“以前来茶馆听书的观众大都闭着眼睛,演员们也没有表演。

观众看不看无所谓。

而现在不仅要看,而且要和演员发生互动。

”李刚给现在来书场听书的观众取了个更加时髦的称谓——“受众”。

  李刚在演出中有个习惯,他时不时将各种新闻中获得的信息在说书的过程中进行播报。

“这就是最新消息啊。

”除了演出样式的改变外,李刚还重视内容的真实,力求可信度高,让听众通过评话表演,获取一定数量的信息。

在光裕书场,一位评书迷告诉记者,李刚说书可信度较高。

“现在的评弹老听众和过去不同了,他们需要的是信息,而且是真实的信息。

”李刚说。

  事实上,在苏州并不只有李刚一人创作以近现代史为背景的评话,但依旧观众寥寥。

同样的题材,但结果并不相同。

为什么?

李刚以为,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真实感不强。

  在李刚每次评话演出的第一场,总有段“开场白”,是热场用的。

李刚说,我这时尽量做到客观、正说,但决不戏说。

对此,一位评弹业界人物也有和李刚同样的感慨:

过去戏就是戏,说的和现实有距离。

始终无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评弹迷吴生在给本报的来信中说:

评弹评话中的“评”字很重要。

明末著名评话大师柳敬亭最大的特长是“评”。

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评弹评话中的“评”在上世纪50年代后基本上成了空白。

而李刚的“评”有一定水平,而且掌握了分寸。

----------------------------

评弹界“郭德纲”为何难获奖?

2006-11-07

吴生

  江南时报编辑同志:

  11月1日至5日江苏省第五届曲艺节在常熟市虞山书场举办。

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等江苏传统曲艺艺术优秀艺人登台作了精彩的汇报演出。

这次曲艺节是成功的,显

示了江苏传统曲艺的活力,也体现了江苏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重视。

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谐之音,源于当今苏州评弹人气最旺的青年评话演员李刚没有得奖。

一个草根艺人没有得奖,在专家权威眼中区区小事也,但是广大评弹爱好者却为此愤愤不平。

这是个观念的差异或差距。

笔者有一二浅见,供有识之士参考,也欢迎赐教指正。

  李刚是当今评坛人气最旺的演员,有人称之为评弹界的“郭德纲”。

李刚去年在苏州梅竹书苑演出一个月,场场爆满加座排到了书台上,创造了该书场上座率历史最高纪录。

今年8月李刚在老裕书厅演出一个月也是场场火爆,平均每天听众达236人(正座为160人)创该书厅近年来最高纪录。

今年9月李刚在常熟虞山书场演出一个月又是场场爆满,平均每天达210位听众(正位为100席)创造了该书场十多年来最高纪录。

李刚屡屡创造的超高上座率证明李刚广为评弹爱好者所欢迎,是当年书坛人气最旺的演员。

94岁的资深老听客许老先生说:

李刚书说得很好,同行都佩服。

当然专家权威们都是高文化水平的,远远要高于大众听众的平均水平。

但是评弹曲艺是大众文艺,评弹曲艺是传统文化美丽的花儿,大众是花的土壤,也是真正的观赏者,听众是评弹真正的知音。

对李刚及其演艺评价的争议实质上是大众和专家观念上的差异,是价值观、审美观的差异。

也许有的专家认为听众中的“下里巴人”居多数,而自命为“阳春白发”。

对此笔者不能认同。

笔者和二位也是大学本科学历的青年朋友观看了曲艺节部分演出,对其中一档节目一致认为是业余水平。

但是评审结果却赫然得奖!

我们只能对专家们深不可测的水平表示感慨。

笔者建议,评审应该公开公示,这样才能更公正公平,也能看清楚伯乐先生和南郭先生。

以上浅见仅供参考也欢迎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专家既应该是裁判员,更应该是教练员。

对于评弹的传承发展创新责无旁贷应该指导引导,请专家们指教,千万不能不作为。

而今苏州评弹仍处于困境,特别是评话更是如此,而且苏州评话后继无人,苏州评弹学校因种种原因已经有六年没有招收评话学生了,如此苏州评话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濒临灭绝。

苏州读者吴生

--------------------------------

说书先生李刚2010-09-17桃花岛主

前几天,李刚从苏州托人带给我们两张音碟,录制的是他自编自演的评书作品《文革风云》、《改革风云》。

李刚是个说书先生,靠嘴吃饭,在本乡本土称得上是地方闻人。

他和先生是一条街上的,小镇不过三尺地面,自然都是朋友。

李刚在苏州评弹学校接受过专业训练。

毕业后,他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到处找场子演出。

评书演出市场不景气,他闯荡江湖,几年下来没混出名堂,对专业发展失去了信心。

为稻粮谋,他心一横,下海经了商,后来开了家广告公司。

公司什么都做,他整天东跑西颠的,非常辛苦。

他的很多业务与政府有关联,做的是欠帐生意。

由于官场更迭,最后不知怎么成了一笔糊涂帐,款项都要不回了。

小本生意,经不起折腾,李刚整天被债主催逼,日子过得窘迫无比。

追债的人不屑地说:

这个说书先生,死人能被他说活,就是拿不出一个子,一天到晚在“说书”。

有一次,为了女儿开学的学费,他开口向先生借钱,让我们感到很心酸。

懵懵懂懂在商海里兜了一大圈,他什么都没捞着,无奈中又游上了岸。

李刚是个好面子的人,平时看到他总是嘻嘻哈哈的。

对于这些不堪的往事,他在朋友面前,并没有多说。

我们都是从别人那里听说的。

幸好,李刚的专业功底深厚,商海沉浮这么多年,嘴上功夫没有丢。

平时朋友们在一起聊天,有李刚在,肯定笑声不断。

从上古时候三皇五帝扯到当今时事要闻,他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先生平时在朋友中也算是话题中心,但是只要李刚在,他也只能甘拜下风。

有一次,他和李刚等几个朋友胡侃到很晚,回来后,腮帮子叫酸,喉咙喊痛,他说是跟李刚抢说话抢出来的。

李刚虽然话多,但他的语言相当幽默风趣,透着狡黠的智慧,常常让人开怀大笑,一点也不讨人嫌,似乎男人比女人更爱听。

从商场再回到演艺场,从商人到演员,转变的不只是社会角色。

阅历的丰富,人情的冷暖,心性的修炼,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痛定思痛,他觉得如果要打开局面,必须给自己设立一个更高的起点。

一转身,他去了苏州。

评书是用苏州方言说的,苏州也是评书的发源地,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不过,评书的剧目多年来一直在吃老本,不过是武打侠义、才子佳人之类,翻来覆去地炒冷饭。

如今的年轻人早已不知评书为何物,只有退了休的老头老太乐意化上几元钱听书以消磨时光。

事实上,评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早已是个被边缘化的剧种,很少有人会在这个夕阳剧种上下功夫。

李刚却自有主张。

他在跑码头,赶场子之余,全力以赴创作自己的作品。

经过几年的打磨,他揉和了正史、野史、民间史,推出了自己有创作版权的评书作品《文革风云》。

这部几十场次的大书一经推出,听众反响热烈,马上成了他的金字招牌。

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听惯了老书,旧书,第一次听到这么生动鲜活又贴近当代生活的好书,一个个都着了迷,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他演出时三五百号人的大书场,客人总是爆满。

外地的演出场所也纷纷慕名前来邀请他演出。

在苏州这个评书的老家,他这个外乡人,却以正宗的吴侬软语征服了当地的听众,着实不易啊。

有几次,江阴的书场请他回老家演出,念在同乡之谊,他回来说了几场。

我和先生得知后,买了票悄悄地去看。

进了书场,只见整个场地人满为患,连走廊上也加了很多板凳。

舞台中央有一张演出用的蒙着红色丝绒的长桌,桌上放了一只盖碗茶杯。

李刚身量不高,脸形宽大,身着灰色长衫,手持一把纸扇,一举手一投足承继了老一辈说书先生的传统。

说到精彩处,他不时模仿人物原型变换着声调,再配合以动作神情,可谓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尤其是听他学毛、周等领导对话,一问一答,在几个角色间不停地转换,精彩之极。

整个场子里的人都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四下安静,几无杂声。

每当紧要关头,他手持一方醒木,桌子一拍,全场为之一震,那可能就是“且听下回分解”了。

休息时间,我们到后台去看他,他一个人捧一杯茶,正在休息静养。

看到我们,他非常意外,高兴地和我们聊起他的近况,他的作品。

看得出,他的心完全沉下来了,人生的一种感觉又活过来了。

先生一直戏称:

北有郭德纲,南有李刚。

我觉得一点也不夸张。

论特色,李刚的评书和郭德纲的相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论专业,他的演出水准不输他人,一个人在台上,连续表演二三个小时是常事;

论功底,李刚是有创作实力的,他连续推出的自创作品《文革风云》、《改革风云》就是很好的证明。

不过,评书作为地方性的小剧种,受众面太窄,而且一场大书从头到尾说到完一般都要三四十场,与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不相适应。

最关键的是他的作品题材太敏感,虽然在民间大受欢迎,政府却不太喜欢,更不可能帮你宣传推广。

因此很难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成长为郭德纲、周立波那样的大腕。

他录制的音碟,只是在剧场演出时的现场录音,音效很差,不过给朋友们听听罢了。

人到中年,大家都在为生计奔忙。

老朋友之间,联系并不多。

前年,李刚特意告知我们,他被苏州电视台看中,开始用苏州方言主持一档说新闻节目,类似无锡台的阿福说聊斋,在当地广受欢迎。

这个消息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他是有这个实力的。

不惑之年,终于熬出头了,我们为老朋友感到高兴。

如今的李刚,书说得好,节目做得好,声名在外。

他在苏州安家落户,方方面面混得如鱼得水,也可以算是地方名流了。

人生,真的很奇妙。

他终于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说书先生。

-----------------------------

本博客中有关《李刚》书目的汇总链接:

编号

书名

收录日期

01.文革风云(视频专辑)

01/李刚

2014-03-28

02.文革风云·

最后的陈伯达

(视频)

2013-12-30

03.改革风云

(音频专辑)01/30

李刚

2013-01-16

04.文革风云

(音频专辑)01/28

李刚2013-01-16

05.中华抗日战争史(视频专辑)01/11

2014-08-19

此处返回总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