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62755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构造期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阜平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

三、吕梁构造期

吕梁构造期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

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

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和凤阳运动(安徽)等。

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

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

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四、长城构造期

长城构造期,简称长城期,是元古宙长城纪(1800-14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长城运动或称长城事件。

名称由来:

长城期是以长城纪命名的。

长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固结纪(1800-1600Ma)和中元古代盖层纪(1600-1400Ma)的全部。

长城期也常常被并到它之后的蓟县期里。

构造活动:

长城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

在长城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可以划分成四个构造域,即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亲扬子构造域和亲冈瓦纳构造域。

亲中朝构造域最初包括一个完整的原始中朝板块,但在长城期发生张裂作用,形成了古塔里木板块、古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阿拉善地块此时还未分裂出来)。

在古中朝板块内,也出现了拗陷作用,形成了三个大型的拗陷带,即渣尔泰-狼山裂陷带、燕辽裂陷带和熊耳裂陷带,但并未使板块分裂。

属于亲扬子构造域的原始的秦岭-大别地块,在长城期也出现张裂,后来的几个小地块可能就是这时形成的,但证据还很不充分。

其他地块在长城期或者比较稳定,或者资料不足难于判断其活动性。

五、蓟县构造期

蓟县构造期,简称蓟县期,是元古宙蓟县纪(1400-10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蓟县运动。

名称由来和别名:

蓟县期是以蓟县纪命名的。

蓟县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以天津蓟县命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中元古代延展纪(1400-1200Ma)和狭带纪(1200-1000Ma)的全部。

在中国南方,习惯上把蓟县运动称为四堡运动,把蓟县期(常常再包括之前的长城期)称为四堡期,这是用福建连城县四堡镇命名的。

蓟县运动(四堡运动)的别名还有武陵运动(湖南)、梵净山运动(贵州)、黑龙江运动(黑龙江)、皖南运动(安徽)等。

蓟县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

在蓟县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长城期相同。

在此期间,由原始中朝板块分裂而成的古塔里木板块、古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继续分裂;

秦别-大别地块(此时可能已经分裂成几个小地块)则开始出现碰撞、挤压现象。

蓟县期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方属于亲扬子构造域,在此期间,北扬子板块和南扬子板块(即湘桂地块)发生碰撞,形成江南碰撞带,从而拼合成统一的扬子板块。

其他地块在蓟县期或者比较稳定,或者资料不足难于判断其活动性。

六、青白口构造期

青白口构造期,简称青白口期,是元古宙青白口纪(1000-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青白口运动。

名称由来和别名:

青白口期是以青白口纪命名的。

青白口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以北京门头沟区的青白口村命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拉伸纪(1000-850Ma)的全部和成冰纪的早期。

由于此时期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多发生在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剖面位于云南晋宁,所以也叫晋宁构造期(简称晋宁期),青白口运动因而也叫晋宁运动或晋宁事件。

青白口运动(晋宁运动)的别名还有塔里木运动(新疆)等。

青白口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

在青白口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蓟县期相同。

在此期间,这些地块彼此会聚或碰撞。

塔里木板块、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之间的祁连-阿尔金沉降带虽然在青白口期早期继续发育,但在青白口期晚期就变为碰撞带,最后使三个地块重新拼合在一起。

而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也相互碰撞(很可能基本拼合在一起),使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第一次出现;

同时扬子板块与其北部(按今天的方位来说)的某个板块(不太可能是中朝板块)也相互碰撞,使秦岭-大别山碰撞带也第一次出现。

通过这期的褶皱变形,扬子板块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七、南华构造期

南华构造期,简称南华期,是元古宙南华纪(800-68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南华运动。

名称由来:

南华期是以南华纪命名的。

南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成冰纪(850-630Ma)的大部。

南华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

在南华期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之前的青白口期相同。

不同的是南华期各地块由青白口期相互会聚的趋势改为拉长,以张裂作用为主。

在青白口期重新拼合为一体的古中朝板块,在南华期再度张裂,塔里木板块和柴达木板块远离中朝板块(当时二者基本连为一体),向扬子板块靠近,因而从亲中朝构造域转入亲扬子构造域。

在相当于Sturtian冰期(720Ma左右)的时候,它们和扬子板块一起发育了大陆冰川。

而在青白口期很可能与扬子板块大体拼合的华夏板块,在南华期与之再度分离,而没有冰川的发育。

八、震旦构造期

震旦构造期,简称震旦期,是元古宙震旦纪至古生代早寒武世(680-513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震旦运动或称震旦事件。

震旦期是以震旦纪命名的。

震旦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起讫的同位素年龄为680-542Ma,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成冰纪的后半段和埃迪卡拉纪的全部。

中国黑龙江兴凯湖一带,在震旦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因此对这一地区,又有兴凯运动的提法;

又因为在珠穆朗玛峰一带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因此对这一地区又有珠穆朗玛运动的提法。

震旦运动的别名尚有张广才岭运动(黑龙江)、少林运动(河南)、霍邱运动(或霍丘运动)(安徽)、惠亭运动(湖北)等。

震旦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

在震旦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南华期相同。

其中只有亲冈瓦纳构造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佳木斯-布列亚地块、兴凯地块、喜马拉雅地块、冈底斯地块、羌塘地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即在这期间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由于这些地块发生构造运动的时间和促成冈瓦纳古陆形成的泛非运动(也称东冈瓦纳运动)几乎同期,因此这些地块当时很有可能就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而震旦运动很可能就是泛非运动在和后世中国大陆有关的地块上的体现。

九、祁连构造期

祁连构造期,简称祁连期,是中寒武世至早泥盆世(513-386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祁连运动。

概念的提出和演化:

由于在祁连期,在欧美地区发生了加里东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地质学界移用加里东运动之名称呼早古生代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构造运动。

其他名称还有广西运动、江南运动、曲靖运动等术语。

由于构造运动一般都是以该时期最主要的构造活动的发生地点来命名的,因此万天丰(2004)建议以祁连运动(李康等,1962)来代替上述这些术语。

祁连运动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构造运动,而是一系列的构造运动。

由于年代久远,地层保存不完整,古地磁等的测定误差较大,因此现在还难于进一步区分其间的各次构造运动。

祁连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各地块处于高度离散状态,根据目前的研究,当时整个中国大陆分属于至少37个地块,此外尚有一些更小型的地块未计算在内。

按其构造运动、古生物、古地磁等的特征,可以把这37个地块分成五个构造域,即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中朝构造域、西域构造域、亲扬子构造域和亲冈瓦纳构造域。

不同的构造域内的地块,在祁连运动中的表现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亲西伯利亚构造域地块、西域构造域地块和亲扬子构造域地块在祁连期有比较明显的构造活动。

其中在奥陶纪的时候,属于亲西伯利亚构造域的阿尔泰地块、准噶尔-东哈萨克斯坦地块、额尔古纳地块和不位于中国的蒙古中部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它们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形成外贝加尔碰撞带,内部则形成阿尔泰-准噶尔-额尔古纳碰撞带,这是中国各地块中最早一批合并到欧亚板块(当时还未形成)之上的地块。

在祁连期,西域构造域各地块先后远离中朝板块,接近亲扬子构造域诸地块,因此它们古生物、古地磁等的特征也由原来的亲中朝转为亲扬子。

奥陶纪至志留纪早期,西域构造域各地块彼此更加远离,但在志留纪晚期它们又相互会聚、碰撞,形成祁连-阿尔金碰撞带,从而拼合成西域板块。

在祁连期,亲扬子构造域中的扬子板块南部(即中元古代以前独立的湘桂地块)和华夏板块也各自独立地发生了褶皱。

华夏板块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强烈的岩浆侵入,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与此同时,中朝构造域的中朝板块仅有微弱的变形,说明几乎没有受到祁连运动的影响。

亲冈瓦纳构造域的各地块,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说,也几乎不受祁连运动的影响。

地应力特征和古地块位置:

祁连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在阿尔泰-准噶尔-额尔古纳碰撞带的西段为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向东逐渐转为北南走向,到东段则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

在西域板块内部是北南走向至北北东-南南西走向;

在扬子板块南部是北南走向;

在华夏板块内部是东西走向。

后二者主应力方向的不同,明确地说明了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在早古生代还不可能拼合在一起。

经复原,祁连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各地块均位于南半球,而且大致呈东西向排列。

对现代地貌的影响:

祁连期形成的阿尔泰-准噶尔-额尔古纳碰撞带和祁连-阿尔金碰撞带,为后来的构造运动中阿尔泰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隆起奠定了地质基础。

十、天山构造期

天山构造期,简称天山期,是中泥盆世至早二叠世(3.86-2.57亿年)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天山运动或称天山事件。

由于在天山期,在欧洲、西亚及北非地区发生了海西运动或称华力西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国地质学界移用海西(华力西)运动之名称呼晚古生代中国及周边地区的构造运动。

其他名称还有昆仑运动、南山运动、越南运动、秦岭运动、东吴运动等术语。

由于构造运动一般都是以该时期最主要的构造活动的发生地点来命名的,因此万天丰(2004)建议以天山运动(穆士开托夫,1929)来代替上述这些术语。

天山运动其实并不是单一的构造运动,而是一系列的构造运动,而且在不同的地块上,天山运动的高潮期是不一致的。

但由于年代久远,地层保存不完整,古地磁等的测定误差较大,因此现在还难于进一步区分其间的各次构造运动,以仍用一个名字统称为妥。

天山期前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各地块仍处于高度离散状态,但在天山期后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北部的地块开始向北移动、会聚。

具体说来,早古生代的五个构造域中的亲西伯利亚构造域各地块(已经在祁连期拼合到西伯利亚板块上的几个除外)、中朝构造域的中朝板块和西域构造域的西域板块,在早石炭世至早二叠纪末期,几乎同时与劳亚板块发生碰撞,形成天山-兴安碰撞带,而合并到劳亚板块之上。

沿这一碰撞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从而使天山期成为中国大陆岩浆活动最广泛的一个时期。

与上述会聚的趋势相反,扬子板块的西部在天山期却发生了张裂作用,裂解出了川西地块、云开地块等小地块,在这些地块之间同样发生了大规模的玄武岩溢出。

这很可能是一个地幔羽产生作用的结果,由于此时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最为著名,因而可以将此地幔羽称为峨眉山地幔羽。

在天山期,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各板块则不受天山运动的影响。

天山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在天山-兴安碰撞带的西段和西域板块内部为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向东逐渐转为北南走向,到天山-兴安碰撞带的东段则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

经复原,在天山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各地块,除亲冈瓦纳构造域的几个地块随印度板块一起向西南移动外,均向北大幅度移动。

其中中朝板块、西域板块等移动较多,如中朝板块从泥盆纪的赤道附近,北移到二叠纪的北纬15度;

而亲扬子构造域的各地块移动较少,到二叠纪的时候,刚刚移到赤道附近。

这就使祁连期呈东西向排列的各大地块,到天山期变成了南北向排列,从而使之后的印支期间亲扬子构造域各地块向北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构造活动成为可能。

但是,驱动这些地块从东西向排列转变为南北向排列的机制,现在还不太清楚。

天山期形成的天山-兴安碰撞带,为后来的构造运动中天山山脉、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的隆起奠定了地质基础。

十一、印支构造期

印支构造期,简称印支期,是晚二叠世至三叠纪(257-20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印支运动或称印支事件。

法国地质学家Gromaget(1934)在研究越南的地层时,首次提出印支运动的概念。

后经黄汲清的倡导,这一概念在中国也得到广泛使用。

最初,印支运动只是指中南半岛和中国华南地区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现的构造运动,但现在已经把从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之间的构造运动都统称为印支运动。

印支期对于中国地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保山-中缅马苏地块均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使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完成了拼合和统一。

具体过程是:

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在中三叠世末期率先完成碰撞、拼合,形成华南板块,二者之间则形成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

几乎与此同时,思茅-印度支那板块也与之碰撞拼合,之间形成金沙江碰撞带的南段。

晚三叠世,保山-中缅马苏地块拼合到华南板块之上,之间形成澜沧江碰撞带的南段。

最后,华南板块与在印支期之前已经拼合到欧亚板块之上的中朝板块发生碰撞、拼合,之间形成秦岭-大别山碰撞带(其东段为南黄海嵌入构造所阻断)。

由于印支期的构造活动相当剧烈,在发生碰撞的各板块内部都发生了广泛的褶皱变形。

据估计,上述四条碰撞带所形成的山脉都不太高,估计海拔不超过3000米;

而且由于当时中国大陆的纬度要比今天偏南10度左右,四条碰撞带均位于热带-亚热带区域,炎热潮湿的天气使这些山脉很快就被夷平。

今天位于金沙江断层带和澜沧江带断层带附近的横断山脉,以及位于秦岭-大别山断层带上的秦岭,都是在印支期以后的构造运动中升高的。

地应力特征:

印支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近似北南走向,仅云南西南角为与金沙江带和澜沧江带近似垂直的东西走向。

由于当时的磁北方向较今天东偏30度左右,因此当时的主应力方向也较今天东偏30度左右。

由于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在印支期完成拼合统一,因此可以说,没有印支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大陆。

印支期形成的四条碰撞带,除绍兴-十万大山带因为后来愈合较好,已经基本停止活动之外,其他三条在后来的构造运动中均表现出强烈的活动,直到今天还是中国大陆上重要的断层带。

特别是秦岭-大巴山带,其东部被南黄海嵌入构造所阻断,这个嵌入构造的西缘就是著名的郯城-庐江断层带,它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到今天仍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活动断层带,许多地震都是因为这条断层带的活动而引发的。

十二、燕山构造期

燕山构造期,简称燕山期,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205-135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燕山运动或称燕山事件。

燕山期是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1927,1929)最早提出的术语,用来表述以侏罗纪为主发生的构造事件。

后来一些学者把燕山期扩大到包括整个白垩纪的构造运动在内,并不妥当,因为早白垩世以后的构造运动的特征和侏罗纪完全不同。

鉴此,不少学者把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的构造期称为早燕山期,而把早白垩世早期至古近纪古新世的构造期称为晚燕山期。

万天丰(2004)建议恢复翁文灏最初的定义,把早燕山期仍叫做燕山期,而把晚燕山期另叫作四川期。

燕山期对于中国的东部地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此期间,由于鄂霍次克板块和伊邪那岐板块先后与欧亚板块东北部碰撞,不仅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华夏构造体系”,而且使欧亚板块逆时针旋转了30度,使这一板块逐渐接近现在的取向。

相比之下,燕山运动对中国西部的地质影响就十分微弱。

具体来说,鄂霍次克板块前缘的一个碎片完达山-西锡霍特阿林地块在中国东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了完达山碰撞带,这是燕山期中国大陆上唯一的碰撞带。

与此同时,伊邪那岐板块在相当于今日本列岛、琉球列岛的地方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中国东部原先已经存在的几条断层带——如绍兴-十万大山断层带、阴山北-西拉木伦断层带、郯城-庐江断层带出现剧烈活动,特别是郯城-庐江断层带,此时继续向北发育,直抵今哈尔滨和中俄边境。

此外,原来一些板块内软弱的地区,这时也发育出大型断层,如尚义-平泉断层带、辽西断层带、大兴安岭东侧断层带、太行山东侧断层带、沧东-聊城断层带、雪峰山断层带等等,至今仍有活动。

其中,阴山北-西拉木伦断层带和郯城-庐江断层带、大兴安岭东侧-太行山东侧断层带在今燕山地区相会,使这一地区的岩石圈十分软弱,发生了大规模的拗陷,接受了厚达35.4千米的沉积。

大量断层的出现,还造成了燕山期中国东部强烈的岩浆活动。

其中华南地区(特别是福建沿海地区)的岩浆活动更为剧烈,这可能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地壳在莫霍面处发生滑脱,大陆性的地壳直接推覆到了大洋性的地幔岩石圈之上。

在这些岩浆活动中喷出或侵入的岩浆增加了华南地区岩石圈的刚性,从而使之在以后的构造运动中相对比较稳定,在今天也是中国地震较少出现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东部因碰撞褶皱而形成山地和深谷的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在近东西向的张裂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现在在地貌上已经不存在)。

更西部的地区则构造活动微弱,很多地区的沉积基本没有间断。

燕山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和之前的印支期有很大不同,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已经变为北西西-南东东走向,这也说明燕山期的构造运动主要是受欧亚板块以东的大洋型板块向西的碰撞控制。

此时的印度板块还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尚不足以影响中国大陆的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初步奠定了中国东部的现代地貌。

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包括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除了其中的第一沉降带和第二沉降带外,都在燕山期开始发育。

比如,作为第二隆起带南段的东南丘陵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育的,当时是比现在高得多的山地。

作为第三隆起带的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等分隔开中国大陆地貌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近南北向的山地也开始发育。

十三、四川构造期

四川构造期,简称四川期,是早白垩世中期至古近纪古新世(135-52Ma)之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四川运动或称四川事件。

四川运动最早是由谭锡畴、李春昱(1948)在研究四川西部的地层时首先提出来的。

因为当时地层资料不完备,地质学界后来普遍误把以白垩纪为主的构造运动与之前以侏罗纪为主的构造运动相混,认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旋回,统称为燕山运动。

后来,学界逐渐认识到白垩纪的构造运动和侏罗纪的构造运动是非常不同的,因而把后者发生的时间称为早燕山期,把前者发生的时间称为晚燕山期。

唐智(1979)则把晚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叫做华北运动第一幕。

根据万天丰(2004)的意见,应当根据优先命名的原则,把晚燕山期重新称为四川期。

在四川期,全球各大板块均显著向北移动,欧亚板块在此期间向北移动了约10个纬度,到四川期末,已经接近现代纬度。

在当时尚未完全消减掉的大洋型古板块伊邪那岐板块向北扩张、移动的速度更快,因而和欧亚板块之间形成了一条长达2500千米的巨型左行走滑断层带(该断层带的北段即是著名的日本中央构造线)。

因此,欧亚板块和东边的大洋板块之间由俯冲转为走滑,中国东部在燕山期大规模发生的造山运动在四川期归于休止。

与此同时,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北移,使其和欧亚板块发生了碰撞;

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冈底斯地块,此时更是碰撞到欧亚板块之上,形成班公错-怒江碰撞带,中国大陆西南方的前沿,因而从班公错-怒江一线向南推到了雅鲁藏布江一线。

受这些构造活动的影响,西藏、云南和华南普遍发育了北西西-南东东向至北西-南东向的褶皱,而中国北部的构造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小。

在北北东-南南西向的挤压作用下,与之垂直的北西西-南东东向发生张裂作用,在中国形成了大量的构造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嫩盆地、渤海盆地、江汉-洞庭湖盆地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东南丘陵中数以千计的中、小型红色盆地也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这些构造盆地中的绝大多数在之后的构造运动中仍保留下来,到今天在地貌上仍表现为盆地。

四川期的岩浆活动也比较剧烈,但较燕山期的规模明显减小。

四川期前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按今天的方向来说,在中国普遍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

由于此时欧亚大陆的取向已经和今天相似,这也基本是当时的主应力方向。

在后期,由于冈底斯地块在班公错-怒江碰撞带与欧亚大陆拼合,主应力方向出现了顺时针旋转,最终呈北东东-南西西走向。

四川期的张裂作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盆地,而使中国(尤其东部)出现了明显的盆岭构造。

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第二沉降带(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渤海-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就是在这时形成的。

对于东南丘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