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试阅读能力《读书无用论》《论梁元帝读书》练习及评卷参考Word格式.docx
《文凭试阅读能力《读书无用论》《论梁元帝读书》练习及评卷参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凭试阅读能力《读书无用论》《论梁元帝读书》练习及评卷参考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自己也說:
「我書生也。
當奏事而已。
」不過有時上上條陳提點意見罷了(《通鑒》裏記了他的一些意見)。
後唐明宗是沙陀族人,不識漢字是不奇怪的。
劉邦、項羽是漢族人,也是著名不讀書的。
4後晉一位掌權大臣說:
「吾不知朝廷設文官何所用。
且欲澄汰,徐當盡去之。
」胡三省在這下面的注中大發感慨說:
「嗚呼!
此等氣習自唐劉蕡已為文宗言之。
……非有國者之福也。
雖然,吾黨亦有過焉。
」他說的「吾黨」就是「我輩」,指的是做官的文人。
他說不必怪武人(「夫何足責?
」),而怪文人自己,有點自我批評精神。
5五代的後漢時,大官們曾吵過一架。
一個說:
「安定國家在長槍大劍。
安用毛錐?
」另一個說:
「無毛錐則財賦何從可出?
」這後一位是管財政的。
在他眼中,「毛錐(筆)」的用處也就是收稅記帳。
他不算是「文官」。
所以他同樣「尤不喜文臣。
嘗曰:
此輩授之握算,不知縱橫,何益於用」?
因此他給文官的「俸祿皆以不堪資軍者給之」。
俸祿大概是實物,不能軍用的才給文臣,而且故意高估價值,實際是打了折扣。
(「吏已高其估,章更增之。
」)除這個「毛錐論」以外,還有個理論。
後漢高祖任命的一位最高掌權大臣「素不喜書生。
嘗言:
國家府廩實,甲兵強,乃為急務。
至於文章禮樂,何足介意?
」
這實際上是孔子早已講過的: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論語・顏淵》)國家有了糧食(廩實),有了武器(兵強),老百姓還能不聽話信從嗎?
所以商鞅相秦,講求耕、戰。
可見所謂儒、法兩家的政治主張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6以上這些不過是從幾本《通鑒》裏抄出來的。
若不嫌麻煩,大翻典籍,「讀書無用論」的傳統恐怕是代有新義的。
不過分析起來,認「讀書無用」者即認書生無用者,也只有兩派。
武官不喜文官是一派。
文人也不喜文人是又一派。
後一派中,不僅有講政治經濟實用的瞧不起「舞文弄墨」的,還有「文人相輕」的。
7上溯到孔、孟,可發現他們和後來的不一樣。
孔老夫子很重視學習。
《論語》一開頭便是「學而時習之」。
以後又多次講為「學」。
不贊成讀書的子路也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他否定書,並不否定學。
除此處以外,《論語》中沒有再提到「書」。
讀的書好像只是「詩」。
寫定了沒有,也不知道。
《孟子》裏有兩處提到「書」。
一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盡心》)。
一是「頌(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萬章》)早期「讀書無用」的宏論可能有兩點原因。
一是書少。
二是書不可靠。
8書少。
孔、孟當時的古書還是刻在竹片上的。
也可以寫下來,例如「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孟子》的長篇大論不像是刻竹簡。
不過直到漢朝還是帛和簡並用。
書的抄寫、保存、傳播都不容易。
殷商的甲骨卜辭在春秋戰國時大概已埋進土裏了。
口傳和有文字的書是《詩》和《書》。
所以《論語》多次提到學「詩」。
《孟子》才提到讀「書」(《尚書》)。
這兩者一是文,一是史,不是兩者合一的史詩。
《論語》說「文獻不足」,說「史之闕文」,好像《尚書》還未成書。
只有《述而》中一次提到「易」(「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
不知是不是《周易》這部書。
《春秋》是孔子時才有的。
古時不但書少而且多半口傳,所以《論語》中記載,有人問孔子的兒子學甚麼,以為聖人可能「私其子」,另有傳授(《季氏》)。
從春秋到戰國,大約書寫工具有發展,書多起來了。
這才有「其書五車」之歎,而孟子也才有「不如無書」之歎。
書少,自然「為學」不能僅靠讀書。
學,靠的是經驗。
重口傳,不重「本本」。
9書不可靠。
不但孟子引了《武成》,說明其誇張,也不僅是《莊子》中「寓言十九」,就是在《孟子》這部書中,就有很多故事難說真假。
乞食的人竟有一妻一妾(《離婁》),且不說,以《萬章》一篇為例,其中舜的故事成批,一個接一個,上繼堯,下接禹,很完整。
子產的故事活靈活現(「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
伊尹的故事中自吹自擂:
「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也。
予(我)天民之先覺者也。
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非予覺之而誰也?
」百里奚自賣自身當宰相的故事也有說明。
孔子、伯夷、柳下惠都有故事作為孟子講道理的佐證。
孟獻子、晉平公、齊景公以及繆公對待子思的幾個故事也是這樣。
孟子又說到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說是「好事者為之也」。
又說舜的一個故事荒唐,「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齊國東部靠海,是「百家爭鳴」之處。
那裏的荒誕之說也不會僅鄒衍一家,早有此風氣,所以孟子把荒誕派這頂帽子送給齊東人。
《孟子》中故事不少,《萬章》篇更是故事集。
10古書中故事多,不足為奇。
這是古人的一種思想模式,或則通俗些說是思想習慣。
用故事講道理,故事就是道理。
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但在中國特別發達,長久而且普及。
也許因此佛教進來後其中故事流傳很多。
中印思想習慣有些不同,故事轉化也快。
「太子」出家的意義在中印雙方大不相同。
這和「讀書無用論」也有關係。
因為故事多,寓言多,習慣用隱喻說話、寫文,所以就不是事實,不可靠了。
不是事實,又不好懂,當然除了吃飽飯的人以外誰耐煩去猜啞謎?
何況漢字最少要認識一兩千才能讀書,還不一定懂。
(其實拼音文字要記的詞更多,並非一拼字母就懂。
各國都一樣。
)
11早期古人不過說:
「何必讀書」,不盡是「信書」,後來的人一再提出「讀書無用論」,重點卻在一個「用」字,而且着重在讀書的人無用。
這好像深了一層,其實所依據的是一樣。
不識字,不讀書,照樣當皇帝,做大官,指揮兵馬,富可敵國。
識字也不過記姓名(項羽說的),記流水帳(包括《春秋》記事和給皇帝編家譜)。
書,既不能吃,又不能穿。
讀書常和挨餓相連。
但是有的書還有用。
蕭何收秦圖籍,知道了各地出產,能搜刮多少。
這些大概是《禹貢》一類,記下「厥土」,「厥貢」,所以對於治國有用,而且是「速效」,能「立竿見影」的。
不過這類「圖籍」好像不算正式的書,只是檔案。
蕭何也不是讀書人。
靠讀書吃飯的儒生、文士,除了當「文學侍從之臣」以外,只有「設帳」收幾個孩子教識字。
這怎麼能吸引人呢?
孔、孟是大聖大賢,都沒有說過「讀書高」。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的歪詩本身就不像是讀過多少書的人作的。
12不論孔子和子路講的「學」是甚麼,「學」不限於讀書倒是真的。
秦朝規定「以吏為師」。
官吏就是教師,教「律法」。
口口相傳,照着樣子做,依靠經驗,不就行了?
可是書總燒不完。
中國的書口傳筆抄,到唐末才印出來。
五代還有活字版。
印刷術興起,馮道才建議刻「九經」。
宋代起,刻板和傳抄並行。
口傳的還有,只是秘訣之類了。
奇怪的是當晚唐、五代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讀書無用論」正是興旺之時,為甚麼印刷書的技術偏偏會發達起來?
難道是,讀書無用,印書有用;
在朝廷上無用,在民間反倒有用嗎?
書是有用的,但用處不在給人讀,尤其是不在於給人讀懂。
多數人不識字,也要書,例如流通佛經就有利益。
大亂的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並不缺少書,兵火中一燒再燒,也沒燒完,正像大亂的戰國時期書也大發展那樣。
這是甚麼緣故?
為甚麼總不缺少讀書和作書的書呆子呢?
書對他們究竟有用沒有?
有甚麼用?
古來讀書人是極少數,處在不識字和識字而不讀書的人的汪洋大海中,而竟然從「坑儒」以來沒有全部「滅頂」。
「讀書無用論」兩千多年未絕而讀書還在繼續。
這些堅持讀書的極少數人究竟迷上了甚麼?
世上竟有迷上「無用」的人?
13恐怕實際上「讀書無用」並無此「論」,也沒有「書無用論」或則「書生無用論」。
講實用者對於能為我所用的書,對於讀書而能為我所用的人,當然絕不排斥的。
司馬光的《通鑒》(原名《歷代君臣事迹》)不是以「資治」之名而傳嗎?
幾千年來,有人識字讀書,有人識字而不讀書,有人不識字不讀書,有人不上學讀書而跑書攤買畫報看,各得其所,並不都是書呆子。
不是個個人都那麼打算盤講眼前實用效益的。
凍餓而死的「賣火柴的女孩」不是還在亮光一閃中得到安慰嗎?
有書就有人讀。
誰知道有沒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不見得。
人和書一樣。
(金克木《古「讀書無用論」》(節錄))
第二篇
1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
或問之,答曰:
「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未有不惡其不悔不仁,而歸咎於讀書者,曰:
「書何負於帝哉?
」此非知讀書者之言也。
帝之自取滅亡,非讀書之故,而抑未嘗非讀書之故也。
取帝之所撰著而觀之,搜索駢麗,攢及影迹,以誇博記者,非破萬卷而不能。
於其時也,君父懸命於逆賊,宗社垂絲於割裂;
而晨覽夕批,疲役於此,義不能振,機不能乘,則與六博①、投瓊②、耽酒、纖曲而忘大義,迷影迹而失微言,且為大惑之資也,況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③之區區者乎?
2嗚呼!
豈徒元帝之不仁,而讀書止以導淫哉?
宋末胡元之世,名為儒者,與聞格物之正訓,而不念格之也將以何為?
數《五經》、《語》、《孟》文字之多少而總記之,辦章句合離呼應之形聲而比擬之,飽食終日,以役役於無益之較訂,而發為文章,侈筋脈排偶以為工,於身心何與邪?
於倫物何與邪?
於政教何與邪?
自以為密,而傲人之疏;
自以為專,而傲人之散;
若自以為勤,而傲人之惰;
若此者,非色取不疑之不仁④、好行小慧之不哉?
其窮也,以教而錮人之子弟;
其達也,以執而誤人之國家;
則亦與元帝之兵臨城下兒而講《老子》、黃潛善⑤之虜騎渡江而參圓悟⑥者,悉別哉?
抑與蕭寶卷、陳叔寶之酣歌恒舞、白刃垂頭而不覺者,又悉別哉?
故程子斥謝上蔡之玩物喪志,有所玩者,未有不喪者也。
梁元、隋煬、陳後主、宋徽宗皆讀書者也;
宋末胡元之小儒亦讀書者也;
其迷均也。
(王夫之《論梁元帝讀書》(節錄))
註釋
1六博:
古代博戲名。
共十二隻棋子,六黑六白,兩人相博,每人六棋,故名。
2投瓊:
即擲骰子。
3取青妃白:
繪畫時的顏色相配,即青、白二色理應相配。
4色取不疑之不仁:
語本《論語・顏淵》:
「色取仁而遠行,居之不疑」。
即表面上愛好仁德,然行為和仁德相違背,竟以仁者自居而不加疑惑。
5黃潛善:
宋高宗南渡時宰相。
6圓悟:
北宋末南宋初僧人,住持金山寺,高宗賜號圓悟禪師。
1第一篇共有13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六個部分。
試指出第二、三、四、
五、六各部分分別由那些段落組成(5分),然後概述第二、三、四、五部
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
(12分)
部分
段落
大意
一
第1至2段
引用典籍說明「讀書無用論」自古已有。
二
1第_______段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第_______段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3第_______段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4第_______段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5第_______段
闡述「書」有「用」與否,在於讀書的人,而非書本身。
2本文用了哪一種論證方法?
(2分)
A先破後立
B先立後破
C層層遞進ABCD
D條文縷析
3第5段末句作者指出「儒、法兩家的政治主張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作者
認為儒、法二家有哪些相近的政治主張。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本文,文人經常被詬病「無用」,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只懂得:
(2分)
A舞文弄墨
B以備應對
C收稅記賬ABCD
D文章禮樂
5根據作者之見,下列哪項最能形容「書」和「學」的關係?
A相輔相成
B不能並存
C合二為一ABCD
D各不相干
6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
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
(4分)
根據第11、12段作者的論述判斷以下陳述:
正確錯誤無從
判斷
①作者認為書有治國之用。
②讀書人的數量和書本的數目成反比。
7歷代提出「讀書無用」的文士武將,認為讀書不能為他們帶來________(1
分)和________(1分)。
文中提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三
位歷史人物,更顛覆了「不讀書不成器」的傳統思想。
8第12段有「書是有用的,但用處不在給人讀」一句。
按文章推測,作者認
為「書」的功用是甚麼?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釋以下句子中標有▲號的字詞,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①書何負於帝哉?
負:
_______________
▲
②且為大惑之資也。
資:
③與聞格物之正訓。
格物:
_______________
▲▲
④好行小慧之不哉?
慧:
⑤其達也,以執而誤人之國。
達:
10根據文意,把下列文字語譯為白話文。
於身心何與邪?
11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
(6分)
梁元帝亡國,作者認為是因為:
正確錯誤無從
①元帝讀書太多。
②當時的內憂所致。
③元帝沉迷酒色所致。
12作者以「青白」比喻甚麼?
A微言大義
B亡國之書
C文字技巧ABCD
D聖賢訓典
13作者認為之所以有「讀書導淫」的情況,是因為讀書人沉迷:
①斟酌典故
②校勘訂正
③雕琢文句
④賭博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ABCD
D①②③④
14作者指梁元帝、黃潛善、蕭寶卷、陳叔寶等「讀書者」均犯了甚麼錯誤?
試以自己的文字加以說明。
15根據金克木《古「讀書無用論」》和王夫之《論梁元帝讀書》,回答下列問
題:
①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
兩位作者:
正確錯誤無從
(i)均肯定讀書的價值。
(ii)均認為讀書的人比書重要。
②兩篇作者也談及書之「用」,他們的看法是否相同?
試略加說明。
—試卷完—
評卷參考
(12分)【整合】
6第3至6段
(1分)
⑥援引史例論證「書生無用,文人無用」這個
觀點。
(3分)
7第7段
⑦指出古人「不讀書」原因有二:
(1.5分)二是書不可靠。
(1.5分)
8第8段
⑧引用典籍說明古時「書少」的原因。
9第9至10段
⑨援引典籍和史例說明古時「書不可靠」的原
因。
10第11至13段(1分)
(2分)【整合】
(作者在開首提出「讀書無用論」,在下文援引典籍、史例論證「讀書無用
論」是不成立的。
(3分)【整合】
作者認為儒家和法家都主張君主要令人民溫飽,(1分)軍隊強大,然後才
能取信於民。
【整合】
A舞文弄墨
(作者在第6段以「舞文弄墨」概括B、C、D三項,以總結文人被被詬病
「無用」之因。
(2分)
【整合】
(作者在第8段提及「學,靠的是經驗。
重口傳,不重『本本』。
」第12段
又指「『學』不限於讀書倒是真的」,故答案是D。
(4分)【整合】
(作者指記錄各地產物的圖籍於治國有立竿見影之速
效,但第11段指「這類「圖籍」好像不算正式的書
,只是檔案」,故陳述錯誤。
(作者在第12段指五代時,讀書人少但印書者多。
7歷代提出「讀書無用」的文士武將,認為讀書不能為他們帶來財富(1分)和權勢/地位(1分)。
文中提及劉邦/漢高祖、項羽、後唐明宗(3分)三位歷史人物,更顛覆了「不讀書不成器」的傳統思想。
(5分)【引申】
作者認為書是思想的載體,(0.5分)文人為記錄一家之言,前仆後繼地撰寫
著作,作者以反問句「為甚麼總不缺少讀書和作書的書呆子呢?
」表達此觀
點。
(1分)此外,他又認為書是傳播思想的工具,(0.5分)作者以佛經流
通、(1分)五代和戰國時期著作甚豐(1分)和歷代焚書以箝制思想等史
例,(1分)說明書籍有傳播思想的功用。
(5分)【解釋】
虧欠
借口/藉口
窮究事物的道理
聰明
顯達
(3分)【解釋】
對身心有甚麼益處呢?
對人倫事理有甚麼用處呢?
對政治教化有甚麼好處
呢?
(作者認為元帝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