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49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综政治二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货币价格与消费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Word下载.docx

货币  

2005年

2012年

美元

1.00

人民币

8.19

6.31

英镑

0.55

0.63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B.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

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

解析 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的数据。

2012年与2005年相比,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因此不利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不利于英国进口美国商品,故选B项。

A项错误,应该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

C项错误,应该是英镑相对于美元贬值;

D项错误,中国商品出口美国丧失价格优势。

高考题组二 价格

3.(2014·

浙江高考)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

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

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题眼是“禽流感影响活鸡和鸡蛋价格”“压缩产量”“扩大养鸡规模”。

受禽流感的影响,活鸡和鸡蛋价格下跌,表明需求影响价格。

价格下跌导致养鸡户压缩产量,以及鸡蛋价格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表明价格影响供给,故材料体现了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项符合题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A项错误;

B项与题意无关;

适度的生产规模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D项错误。

答案 C

4.(2014·

安徽高考)受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和政府开征资源税的影响,高能耗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一般会发生变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的图形有(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受绿色消费观的影响,消费者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①错误,②正确;

对高能耗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及政府开征资源税导致生产高能耗产品的获利减少,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高能耗产品的供给量会减少,③正确,④错误。

该题选C。

高考题组三 消费

5.(2014·

北京高考)

1992~2012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根据上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

①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④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居民消费等知识,题眼是把握图的标题“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结合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呈逐步提高趋势,这说明职工的工资不断增长。

工资增长,恩格尔系数一般应下降,①不符合题意;

居民生活成本与物价有关系,故②与题意无关。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工工资不断增长,故③符合题意;

职工工资不断增长,必将增加对服务方面的消费,故④正确。

答案 D

6.(2014·

江苏高考)“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

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

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

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

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

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需求的相关知识。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前提下,人们购买防霾用品对抗雾霾,并不能改善这一环境问题,生产防霾产品实际上浪费了这一部分社会资源,C项符合题意。

A项生产防霾产品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但并不一定会促进经济发展;

B项市场消费低迷不符合材料所述事实;

购买防霾产品并不是追求绿色消费的体现,也不会提高生活质量,D项不符合题意。

高考题组四 主观题

7.(2014·

北京高考)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 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乘客甲:

“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

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几十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乘客乙:

“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

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乘客丙:

“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以地铁票价调整为依托,考查学生综合探究的能力。

回答时,围绕地铁票价调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切勿泛泛而谈。

在所提措施后面应回答经济生活理由。

参考答案:

 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

理由包括:

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

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

公平原则等。

命题感悟

本专题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从命题内容上看,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面较广,考查的重点有: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的发行量、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并且计算类、图表类题目考查的较多。

主观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价格”和“消费”两部分。

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

(1)结合货币流通规律考查通货膨胀问题。

(2)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纸币的购买力、商品价值量、汇率的变化。

(3)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

(4)结合具体事例考查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考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1.偶考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信用工具

消费心理

发展生产的意义

2.常考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的影响

消费观念

3.必考点:

汇率

商品的价值量

影响消费的因素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核心考点一 货币

1.货币及其流通

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主要包括信用卡和支票。

外汇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联系

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信用卡、支票、外汇。

2.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外币汇率与本币汇率的变动是反向的:

人民币升值,换取外币增多,人民币(本币)汇率升高,外币贬值,外币汇率降低。

人民币贬值,换取外币减少,人民币(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

(2)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3)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

(2013·

江苏高考,6B)

提示 ×

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

2.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2011·

浙江高考,24A)

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

3.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2010·

安徽高考,1C)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4.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2014·

天津高考,3C)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2015年高考可能会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对货币职能的辨别;

结合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

结合汇率变化图考查汇率变动的含义和影响。

特别要注意货币发行、通货膨胀、汇率等方面的计算题。

命题点一 货币的基本职能[预测题型:

选择题]

1.有位老农问马寅初什么是经济学?

马寅初笑着说: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

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

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

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

”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

①价值尺度 ②流通手段 ③支付手段 ④贮藏手段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本题中,旅店房间标价十两银子,体现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书生花十两银子投宿,体现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用十两银子清偿债务,体现的是支付手段职能。

命题点二 货币流通规律[预测题型:

2.2014年4月16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运表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5%。

为防止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过快上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流通量 ②下调银行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 

③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④发展社会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①④的做法可以抑制物价的上升。

②③的做法会推动物价的上升,故排除。

命题点三 汇率变化及其影响[预测题型:

3.下图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准价走势图

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②适合中国居民境外旅游 

③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 ④适宜外商在中国境内投资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解析 由图可知,2014年2月以来,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和吸引外资,不利于我国的进口和出国旅游。

核心考点二 价格

1.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价格变动的原因

(谁影响了价格)

根本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直接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

(价格影响了谁)

对生活: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产:

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

相反,会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生产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曲线

供给曲线:

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

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

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

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需求曲线:

表达了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需求弹性曲线:

表达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所以A曲线属于生活必需品,B曲线属于高档耐用品。

需求变动曲线:

左图中有两条需求曲线d1和d2,d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需求更旺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d2曲线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要大。

比如对应于价格P1,d2曲线表达的需求量为Qd2,大于d1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1。

我们把需求曲线的变动(比如由d1曲线平移到d2曲线的过程)叫做需求的变动。

3.与价格相关的知识体系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的影响——生产、生活。

(3)物价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

价格低,居民购买力提高。

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

(4)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5)市场调节——通过价格引导,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6)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以稳定物价。

(7)科学发展:

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值量。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不变。

2.物以稀为贵说明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最终由价值决定。

3.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新课标全国Ⅱ,12③)

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

4.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安徽高考,1②)

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5.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安徽高考,2②④)

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下降。

2015年高考可能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以函数关系图形式考查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及稳定价格的措施等。

命题点四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预测题型:

4.假设2014年某国一单位M的价值量用该国货币表示为480元。

如果2015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425.5元B.450元C.480元D.500元

解析 2014年一单位M的价值量是480元,2015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则此时一单位M的价值量=480÷

(1+20%)=400元,在该国的货币贬值20%的情况下,一单位M的价值量=400÷

(1-20%)=500元。

提分技巧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N÷

(1±

m%)。

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N÷

可概括为:

正比用乘,反比用除;

增加用加,减少用减。

命题点五 以函数关系图形式考查价格变化的影响[预测题型:

5.下图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 

③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价格降低,则需求增加,互补商品也增加,替代商品需求减少;

反之,价格升高,则需求减少,互补商品需求也减少,替代商品需求增加。

因此①②正确。

③错误,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即需求量减少,则价格会下降;

④错误,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答案 A

命题点六 稳定物价[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主观题]

6.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政府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

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

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

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回答时要准确提取材料中四项措施的具体信息,并逐一思考经济生活依据。

 

(1)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

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适度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抑制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

(3)价值决定价格,减少流通环节,可以降低成本。

(4)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为了抑制物价上涨,必须搞好流通。

(5)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稳定物价的措施和原因

(1)价格变化的原因

答题要素:

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①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

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货币供应量: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

相反,物价会

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

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①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核心考点三 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因素

解决措施

根本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生产力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受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居民收入差距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社会公平

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

主要有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这些消费心理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有的是理智的,有的则是不可取的、不健康的,不值得提倡的。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拓展 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消费与生产: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都不可取。

盲目从众、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2.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2012·

海南高考,9D)

生存资料消费不可缺少。

3.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江苏高考,6A)

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4.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科学的消费观。

重庆高考,26D)

当贷款消费超出了当前收入及未来收入预期时,属于超前消费,背离科学的消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