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293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Word文档格式.docx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质就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它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

  纵观近几年高考涉及的文言实词可以看出,主要考查的文言实词有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等。

  1、一词多义

  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意:

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

例如:

①间:

间缝。

《史记·

管晏列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②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

“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

”③缝隙,空隙。

《庖丁解牛》: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④介入其间,参与。

《曹刿论战》: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⑤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

“遂与外人间隔。

”⑥断断续续,间或。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⑦隔阂。

《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

“故君臣多间”。

⑧挑拨离间。

屈原列传》: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⑨暗中,偷偷地,悄悄地。

《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乃屏人间语……”⑩抄近路,抄小路。

《鸿门宴》: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又如:

“朝服衣冠”的“朝”,应该读zhāo,义为早晨,名词,是本义。

因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是在早晨,所以引申为“朝(chá

o)拜”,动词。

课文中“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进一步引申为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朝廷”,课文中“于是入朝见威王”即是此义。

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以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进行识记。

  2、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

通假字包括三类:

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

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在阅读时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

  

(1)通用字,指两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如“反”通“返”,“知”通“智”。

  

(2)假借字,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

假借字中“本有其字”;

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如“蚤”通“早”,“惠”通“慧”。

  (3)古今字,是指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指导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

如“莫”通“暮”,“益”通“溢”。

  通假字基本上是同音代替,或完全同音,或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

但也有少数特殊的情况,如“弟子趣之”的“趣”通“促”,声母、韵母都不相同。

  3、古今异义词

  古代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由于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照读,而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即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本义是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封皮”。

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也有由只表示某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还有由专有名称扩大到通用名称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

  

(2)词义缩小。

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

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

有的词义义项减少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

“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表示前义了。

  (3)词义转移。

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

“慢”古代是“怠慢”之义,今义与“快”相对。

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

  (4)词义的强化弱化。

如“诛”,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

再如“怨”,古义表示仇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词义弱化了。

  (5)感情色彩变化。

如“爪牙”,古代是指武士,褒义词;

现代是指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乖”古义是“偏执”,贬义词;

现代是“听话,安顺”,褒义词。

“谤”古义是“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中性词;

现代是“诽谤”,贬义词。

  4、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

它在修辞中是镶嵌的增字而目的是拉长音节,使语气更加充足,使语意更加充实。

如“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意思一致,“谤讥”两个词语都是“批评”的意思。

  5、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词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

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命题形式十分灵活,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第I卷中进行考查。

从近几年高考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

①判别对所选的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

②对某个词语作出多种解释,要求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③区分几个句子中相同实词的不同意义;

④题干举出某处实词特殊现象(如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等),要求从中选出与这一现象相同的或不同的词;

⑤与现代汉语比较,要求选择加点的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⑥通过文言翻译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二、201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

3.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战国]《荀子》)

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汉]张衡《应问》)

③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答案】3.⑴①善:

好,②患:

担心,忧虑.③为:

当作,作为。

评分标准:

共5分,第⑴小题3分,各1分第

(2)小題2分。

【解析】

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诚心诚意更重要的了。

【出处】语出自:

《荀子·

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善:

好,重要。

患:

担心,忧虑。

君子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

出自《之江新语·

做人与做官》。

这句话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政德观”,出自大科学家张衡之口。

张衡曾任太史令前后达14年之久,多年不升迁。

不慕名利的他,特地写了篇《应闲》表明心迹,认为道德比职位更为重要。

按理说,当官的只要把职责做好就行了,为何中国文化中将道德置于职位和政绩之上?

这是因为小到一方父母官,大到一个政权,其道德表现与民心息息相关,不重视道德建设,直接后果就是作风不正,进而演化为腐败盛行,必定失去民心。

古时候有德行的人拥有漂亮的宝玉却用来收藏而不把它拿去卖掉,现在的人却把石头当作宝玉拿来到处炫耀。

为:

(2)由上面三句话推断“君子”的内涵,下面没有提到的一项是()

A.诚实守信B.重德修身C.内敛含蓄D.轻财重义

【答案】

(2)D

讲的是A.诚实守信

讲的是B.重德修身

讲的是B.重德修身C.内敛含蓄

所以选D.

【考点解析】君子具备哪些内涵?

君子具备哪些内涵?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第廿八章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有仁心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则不迷惑,有勇气的人具备实践的胆识,智仁勇三者互相依靠,让人可以通往君子的大道,也是成为君子后所行之道,孔子十分谦虚地说他办不到,但一旁观察的子贡很清楚,这些都是孔子的内涵。

智仁勇让人成为君子,成为君子之后也是以智仁勇来利益大众真正一个君子他有智慧,智慧使人知道仁心的好处,可以作为仁心的基础,也是推展大道的能力;

勇气是一种精进的形象,而且是道德的勇气。

智仁勇三者互相依靠,不能够各自独立。

有智没有仁勇,那就是刻薄之智;

有仁没有智勇,那将会优柔寡断;

有勇没有仁智,则为匹夫之勇。

所以智仁勇三者兼备,这才是君子的内涵。

孔子为何说他办不到呢?

这正是孔子的谦虚处,怎么知道孔子是谦虚,而不是真的不能?

因为一旁观察的子贡很清楚,这些都是孔子的内涵。

子贡是当时名闻遐迩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善于做生意的大商人,更是孔门中学习十分杰出的大弟子,具备观人的眼力,他长期追随于孔子身边,能观察出孔子是一位智仁勇的君子。

然而满招损,谦受益,孔子的虚怀若谷,也是应当效彷的重要内涵。

论语讲要宪问篇第十四第廿八章子曰:

君子道者三,就是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三者都要以事实来体验。

仁者凡事不害人,而且力求有利于人,一切内省不疚,所以不忧。

智者看事分明,力能决断,所以不惑。

勇者依于仁智,凡所应为之事,不计艰难,勇于实践,所以不惧。

孔子说这三者「我无能焉。

」我,孔子自称。

无能,做不到。

君子办事之道,离不开此三者。

具此三者,即可称为君子。

但是孔子说:

「我办不到。

」子贡却说:

「夫子自道也。

」自道,就是自说。

子贡以为,这三者,孔夫子都能办得到,所以,无异孔子说自己。

程氏集释引论语笔解:

「子贡虑门人不晓仲尼言我无能焉,故云自道,以明有能也。

君子道者三,古注有两种解释,一是皇侃疏:

「君子所行之道有三。

」一是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说,孟子尽心章句下,君子厄陈蔡章,赵岐注引论语曰:

「君子之道三,」疏本改作「道者。

君子的意义与德行

君子的意义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

现有的研究表明,君子一词出现在儒家之前,或者说在孔子之前,春秋之前。

君子主要是指社會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

滕文公上》)。

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这里面带有一定的文化的素养或者一个道德的含义,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引导社会,引导民众,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

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

《礼记·

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

通过教育来教化民性,改变社会的风俗;

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

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

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

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是学养、德行的分别,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士”,所以我们有时候说“士君子”;

再一个是圣人。

士与君子,有同有不同。

后来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荀子·

修身第二》)。

这个“法”既包括理也包括现在讲的法律。

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法”。

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

笃志,是指实实在在去做,志向非常坚定,所讲的君子特别强调君子的志向坚定,“体”就是实践,身体力行。

所以这个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也就相当于《中庸》里所谓“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实实在在地去做。

而“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齐明”就是对各种各样的道理都非常清楚。

对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

荀子给“士”“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有三个层次,圣人是最高的。

这里面实际上也贯穿了一个统一,士、君子、圣人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

君子和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一些,所以孔子讲自己算不上圣人,圣人只可能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是圣人。

当然,从道理来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可是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真正能够流传千古的圣人,那绝对是少数,圣人更理想,更完美。

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所以这两者也是有一些区别的。

但总的来讲,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所以我们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最恰当,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

要做个君子就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博雅”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君子也称作“博雅君子”。

所以我们定义君子是很明确的,君子有社会身份差异的意涵,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德行方面。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颜渊》),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

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他能够引领社会。

要做个君子就不能赶时髦,赶时髦是会丧失某些气节的。

君子要成为一个社会的引领者。

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

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

“身教胜于言教”,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礼记·

大学》)。

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

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铁钺”(《礼记·

中庸》)。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

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

文化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

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礼仪的根本精神集中起来讲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大报本也,大报本就是不要忘掉我们从哪儿来的、我们的生命从哪儿来的,记着我们的本。

中国讲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

先祖者,类之本也;

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

礼论》)。

君就是国家象征;

师,是师长、老师;

治,是治理的治,治我自己,也就是让我懂得怎么样做个人。

所以教育、教化非常重要,能够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天地君亲师”是我们生命的本源。

儒家教育归根结底是让人通过教育恢复人性,改变兽性。

孟子是复性,性善;

荀子是化性,性恶,要改变。

礼是大报本,原始返终,要追到最后的根源上去,这是礼的一个核心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知恩报恩。

礼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敬,这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敬,不仅要相互尊敬,自己也要尊敬自己,所以去掉敬,礼仪都是虚设的。

所有的礼仪都体现了一个核心精神:

相互尊敬。

仪式可以变化很多,但这个内涵不能丢掉,丢掉了就会手足无措。

《孟子》里有个例子,弟子问孟子:

我见了人都很恭敬,给他们鞠躬,但总觉得别人对我的鞠躬行礼没什么特别的反应,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你问别人干什么,问问你自己,你是真正出于内心对他的尊重而给别人行礼的,还是作为一种形式给他敬个礼?

这是有很大差别的,礼里面的敬是出于内心的,不是形式上的。

当然,我们首先要从形式上开始,最根本的是不能丢掉礼,君子的一个责任就是传承这种文化的根本精神。

君子还有引领社会的作用。

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

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三百多年前,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

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要靠君子去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大家都是坦荡君子,都是谦谦君子,那这个社会就互相谦让,互相尊敬,互相讲诚信。

社会不可能没有不正之风,也不可能没有负能量,整个社会永远处在一个正负之间的平衡中,君子应当成为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君子的德行

作为一个君子要具备什么样的品德?

对君子要求很多,有一个字的要求,有两个字的要求,有三个字的要求,有四个字的要求;

等等。

一个字的要求就是“孝”。

百善孝为先,这跟中国文化是有密切关系的。

西方文化把孝归为对上帝的敬,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孙,都是上帝所生的。

中国文化讲天地生万物,万物包含人类,人类有人类的祖先,所以我们要孝我们的祖先,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的父母。

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生命观是有密切关系的,生命是父母所生,所以要报答父母,父母要养育教育子女,子女就要孝顺敬重父母,这是相互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孝不是强制的、强迫的。

魏晋时期,王弼对孝做了非常好的诠释,他说:

“自然亲爱为孝”(《论语义疏》),父母子女之间就是自然亲爱的关系,孝是一种自然亲爱的伦理。

相比于西方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强调职责,强调尽伦尽职,教导人们通过礼乐教化明白自己的身份,然后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尽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们都讲孝首先要光宗耀祖,其实这是孝的最充分的体现,让父母能够在大众面前露脸,被称为“大孝”。

“大孝尊亲”(《大戴礼记》),让父母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大家的认同。

“其次不辱”(《大戴礼记》),不能给祖先争光争彩,至少不能让父母受到社会的羞辱。

“其下能养”,能养父母是孝里面最低的要求。

所以孝有三:

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孝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通过丧礼来体现。

中国很重视丧礼,守丧三年就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丧礼是“慎终”,非常慎重地对待死去的,祭礼是“追远”,追逐我们远去的祖先。

《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大家都不忘本,都记着祖先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恩,社會有这样的风气,民风才能淳朴。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礼仪是可以千变万化的,过去守丧三年,现在不需要,改为在家里设一个牌位;

也不见得一定要天天祭祀,初一、十五去祭祀一下,也是可以的。

但是现在这种社会氛围越来越淡薄了,没有了,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孝的社会意义。

两个字的品德是:

诚敬。

南宋的朱熹曾经讲过,为人行事,诚敬二字,做人做事把握这两个字就可以了。

诚者勿自欺,勿妄为,不要自己去欺骗自己,不要妄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敬是不怠慢,不放荡,我们要敬畏别人,也要敬畏自己,同时也要敬畏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事业。

事业也需要我们敬畏,不能怠慢,更不能放荡。

一个人如果能够根据这两个字去做,一生这样做,就是“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论语·

泰伯》)。

有人问孔子,人做到这样,是君子吗?

孔子答日,当然是君子!

勿自欺,不妄为,不怠慢,不放荡,这个人就具有了君子的品德了。

三个字是智、仁、勇。

智、仁、勇三个字的含义,我们现在理解的比较肤浅,一般以为智是有智慧,仁是爱人,勇是勇敢、勇气,其实不然。

《中庸》对这三个字做了非常深刻的诠释:

“好学近乎知”(《礼记·

中庸》),作为一个君子就要好学,不断地学,学无止境,不断上进,只有学习才能不断上进。

仁,也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爱人”。

“力行近乎仁”(《礼记·

中庸》),要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仁”。

至于勇,知耻而后勇,懂得羞耻的人才能勇,真正有勇气的人是能够发现自己错误就去改正的。

具备智、仁、勇三达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

四个字是礼、义、廉、耻。

一个君子最基本的应该是守礼,敬人。

守礼,就是做自己身份该做的事,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个身份,这个身份不是指地位,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家庭中间的身份。

儒家讲的“五伦”是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都是自然的关系,无法逃避。

守礼就是按照身份做该做的事情,就是尽伦尽责。

君臣是从社会关系来讲的,一个正常运作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要有分工的,需要有不同的地位角色,否则就会成为无政府主义状态。

在中国文化中,君臣之间的关系不是父子、夫妇、长幼这样的自然关系,也要尽量想办法把它变成这种自然关系,所以君臣关系常常化解为君父、臣子,官员也让他化解为父母官、子民,要按父母子女关系处理这种关系。

义,就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是人特有的。

人要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不小心,一念之差就会变为禽兽,甚至禽兽都不如,所以孟子老讲,人与禽兽的差别几希,一点点,有时候就是在一念之差中间,所以人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掌握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