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293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西向东饶地轴转

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日

即23小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

速度

线速度

1670cosа千米/时

(а为纬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

150/小时

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都一样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半球:

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现象。

向着太阳的半球叫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

晨昏圈:

昼夜半球分界线。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拓展提示]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西向东运动。

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③地方时

Ⅰ地方时特点:

A、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B、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

C、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Ⅱ地方时计算:

未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x4分钟)/1°

(东加西减)

④时区与区时

Ⅰ特点:

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0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Ⅱ时区与区时的计算:

时区的计算:

经度/15°

=a(商)

若能整除,时区数即为a

若不能整除,余数大于7.5,时区数为a+1;

余数小于或等于7.5,时区数为a。

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

已知经度求时区;

第二步:

已知时区求时差(同减异加);

第三步:

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已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⑤日界线与日期

国际日期变更线:

向东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减去一天,向西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加一天,时刻不变。

180°

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重合。

0时经线:

向东经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向西经过0时经线,日期减一天。

2、地球公转:

(1)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周期及图示

方向:

自西向东

轨道(面):

公转轨道(面)或黄道(面)。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

)周期:

1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

速度:

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读图要求(必修Ⅰp21图1-14):

(1)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

(2)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

(3)把握公转方向;

(4)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

(2)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0,地轴垂直于赤道面,所以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0。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

读图要求(必修Ⅰp21图1-15):

(1)地轴的空间位置不变,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找出黄道面与赤道面;

(3)识记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大小。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半年

(春分日---秋分日)

(3.31---9.23)

1.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3.春分日-夏至日:

昼渐长,夜渐短,昼大于夜。

4.夏至日-秋分日:

昼渐短,夜渐长,昼大于夜。

冬半年

(秋分日---春分日)

(9.23---3.21)

1.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3.秋分日-冬至日:

昼渐短,夜渐长,昼小于夜。

4.冬至日-春分日:

昼渐长,夜渐短,昼小于夜。

春分日与秋分日

昼夜等长:

各12小时

赤道

全年昼夜等分

[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依据为:

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分、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想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50;

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50。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

依据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0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想减,异侧想加),再转换成时间;

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昼长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x2=(日落时间-12)x2

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H),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具体变化

春分、秋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H=900-丨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丨(同减异加)

先求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再用90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楼间距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户内采光设计、确定地方时等

③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

四季的更替: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为一年中白昼最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四季更替的原因是:

地球公转,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

四季的划分:

四季

西方国家

我国

春季

3月、4月、5月

立春(2月4日)-立夏(5月6日)

夏季

6月、7月、8月

立夏(5月6日)-立秋(8月7日)

秋季

9月、10月、11月

立秋(8月7日)-立冬(11月7日)

冬季

12月、1月、2月

立冬(11月7日)-立春(2月4日)

五带的划分:

五带

纬度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情况

北寒带

66.5°

N—90°

N

无直射

北温带

23.5°

N—66.5°

热带

S—23.5°

南北回归线1次,其他地区2次

南温带

S—66.5°

S

南寒带

S—90°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

范围

基本特征

划分依据

地壳

地壳至莫霍面

(地下33km)

平均厚度17km,大陆部分33km,海洋部分6km,高山高原60-70km;

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

地震波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纵波(P):

固液气,速度较快

横波(S):

固体,速度较慢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地下2900km)

分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之一

地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分内、外核,铁镍组成;

内:

固态;

外:

熔融状态

②岩石圈的范围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2、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氧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是主体和最活跃因素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

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

主要有砾岩、砂石、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变化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变化而形成的;

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等。

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二、地球表面形态

1、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①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②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③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

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

互相挤压碰撞或彼此分离。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见教材必修1第37页图2-10。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①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②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

③在板块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形式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原因

褶皱

背斜

向上拱起

中间老,两翼新

一般成山

岩层中间向上拱起

有时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中间新,两翼老

一般成谷

岩层中间向下弯曲

有时成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庐山、泰山)或陡峻的山峰(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3、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②主要外力作用: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

③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因素

作用过程

对地貌的影响

侵蚀

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

河流上游形成“V”型谷、峡谷;

中下游使河道变宽、变弯

沉积

流速降低,所携带物质逐渐沉积

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洪积扇;

河流中下流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

风沙吹蚀地表;

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运

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

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

形成新月形沙丘、沙垄等;

黄土高原的形成

冰川作用

高山地区冰川运动

形成角峰、冰斗、“U”型谷、冰渍丘陵等地貌

海浪作用

沿海地区海浪作用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三、大气环境

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低层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

②水汽:

引起天气现象的变化

③杂质:

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

臭氧

紫外线

有选择性:

红、紫外线被强烈吸收,可见光被吸收少,大部分可到达地面

二氧化碳、水汽

红外线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蓝、紫色光

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散射

较大尘埃、雾粒、小水滴

所有波段

无选择性,各波段同样被散射

反射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云层最强

(4)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太阳--(太阳辐射)--地面--(地面辐射)--大气--(大气逆辐射)--地面

大气给予地面大气逆辐射的过程就叫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使近地面空气也冷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空气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和相应高空水平气压出现差异(等压面呈现弯曲);

水平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规律:

垂直方向:

等压线向高处凸出为高压,近地面高压气流下沉;

等压线向低处凹进为低压,近地面低压气流上升。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

近地面高温低压,低温高压;

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山谷风:

白天——谷风;

夜晚——山风②海陆风:

白天——海风;

夜晚——陆风

③城市风:

郊区→城区(注意郊区环境保护,减少对城区空气的污染)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①根本原因:

不同地区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异

②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③影响因素:

A.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速。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越小。

B.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风向,南左北右,垂直于风向。

赤道地区为零,像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C.摩擦力:

减小风速,改变风向,影响近地面风。

方向与风向相反。

④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0°

—45°

)高空风不受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④风向图:

教材P49图2-31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

信风带:

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

西风带:

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

极地东风带:

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

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相反。

教材P51图2-33

4、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

地中海——西风带与副高交替;

温带海洋气气候——西风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

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与极地东风。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压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的影响

  ①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的背景下,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由于大陆增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因而在大陆上,夏季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存在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②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季风类型

源地

风向

成因

性质

东亚季风

夏季风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

低温干燥

5、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锋面的特点:

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锋过境时,在锋后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

  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暖锋过境时,在锋前产生连续性降水;

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

②准静止锋与天气(我国)

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地区6月份“梅雨”;

华南准静止锋——华南春夏季持续暴雨;

昆明准静止锋——贵州“天无三日晴”;

天山准静止锋——天山北坡、北疆冬春降水。

②低气压(气旋)系统与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

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

  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

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下沉辐散,不易成云致雨。

  ③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教材必修1第57页图2-38“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北半球

  规律:

锋面气旋系统常出现在中纬地区;

暖气团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

天气变化明显,常产生云、雨、雪,甚至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天气;

北半球锋面气旋呈逆时针旋转移动。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指水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运动形态、物理状态的变化。

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是推动水循环的动力。

水循环分类:

海洋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B.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C.使地球各圈层间、海陆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D.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12.洋流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洋流模式

环流中心

流向

主要洋流

副热带环流

南、北纬25°

-30°

海域

北顺南逆

北赤道洋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洋流、西风漂流

副极地环流

副极地海区

北逆南无

图见教材必修1第61页图2-40“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另可以参考第62页图2-41“世界洋流分布”,了解世界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