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1907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真题下载文档格式.docx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3.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

  9.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试做简要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说明下面教学案例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试做具体的分析。

  “力”的概念的敢学

  我在讲课时,问同学们知道“力”吗?

大家都说知道。

但我问到“力到底是什么”的时

  候?

同学们却答不出来。

我就接着说:

“谁能说出力的表现?

”于是,他们活跃起来了。

  的说“人提水”;

有的说“起重机吊钢管”;

还有的说“磁铁吸引铁钉”。

我和同学们一起讨

  论,同时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并板书如下:

  

  接着布置归纳分析:

从上述几个力的表现的例子可以看出,力是离不开物体的,如人、起重

  机、磁铁都是物体,水、钢管、铁钉也是物体。

我进而又指出:

“提、吊、吸”在物理学中都称为作用。

由此得出力的初步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以“我们的理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05年中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C5.D6.B7.D8.C9.B10.A

  11.A12.C13.B14.C15.B

  二、填空题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延时

  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及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创造能力7.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8.教学大纲9.教学10.学生身心发展11.模象直观

  12.作业的检查与批改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

  四、简答题

  1.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仁与现念的多样性等。

  2.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

教师肩负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

(5)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3.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

  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备课内容包括: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①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

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

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②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③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

(2)了解学生。

①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②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的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答间活动等。

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人课时计划。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

①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②课题计划。

③课时计划。

  5.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五、论述题

  1.

(1)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原则。

①启发性原则。

教师问“力是什么”,学生不能回答,老师接着问“谁能说出力的表现”,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发言活跃,这就运用了启发性原则。

②直观性原则。

力很抽象,但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举的例子都是具体直观的,老师的演示实验也是直观的,所以运用了直观性原则。

③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先举例子,再归纳,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最后得出抽象的概念,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顺序,所以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过程中的例子都是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说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①讲授法。

老师用讲解的方法对力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

②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本案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所以用了谈话法。

③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案教师学生一起讨论,获取力这一概念,所以运用了讨论法。

④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本案老师除了让学生们说一些例子,还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来解释力的概念,所以说用了演示法。

  2.注意事项:

(1)要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3)要注意形式的适龄化。

(4)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要有总结。

  

200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体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别活动D.社会活动

  2.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位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3.“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C.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

  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在()

  A.强制性、普及性和统一性

  B.科学性、选择性和统一性

  C.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6.构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是()

  A.认知、情感、意志、品德B.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C.能力、认知、情感D.认知、情感、意志

  7.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

  A.一种认识活动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思想D.智育活动

  8.小学生的思维处于()

  A.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的阶段

  B.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具体思维阶段

  9.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了解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

  10.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独立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B.《普通教育学C.《教育漫话》D.《爱弥儿》

  11.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师素质现代化

  12.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13.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的教育家是()

  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

  14.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5.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

  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6.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7.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A.三三分段B.4年一贯制C.5年一贯制D.6年一贯制

  18.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19.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20.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难度。

  2..德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

  3.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两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__________式和__________式。

  4.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教科书。

  6.班风以__________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作用。

  7.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教育为主体,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8.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9.__________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0.班级组织结构中有正式群体和__________群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简述教师职业的专业能力。

  3.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4.简述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5.为何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6年小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1.B2.C3.D4.B5.C6.B7.A8.C9.C10.B

  11.A12.C13.B14.D15.D16.C17.A18.C19.B20.A

  1.信度效度区分度2.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3.直线螺旋4.导向激励评价

  5.教学计划教学大纲6.潜移默化

  7.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8.理论学科应用学科

  9.教学组织形式10.非正式

  三、简答题

  1.

(1)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等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2)受人类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新成果的制约

  (3)课程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4)课程受学制年限的制约

  2.

(1)新的教育理念;

  

(2)复合的知识结构,包括:

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3)新的职业工作能力,包括:

理解他人并与之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4)教育智慧。

  3.

(1)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地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2)能够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3)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4)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

  4.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5.

(1)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施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尊重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德育效果;

  (3)为了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要提出正确的、简明的、严格的和有计划的要求。

  四、论述题

  1.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2.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2006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近代学制创建于()

  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

  2.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

著作是()

  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5.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

  A.定义B.苏格拉底讽刺C.助产术D.提问

  6.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

  7.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结论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杜威D.福禄贝尔

  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C.文化传统D.生产力水平

  9.“臧息相辅”即主张()

  A.教与学相结合B.学与思相结合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10.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

  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12.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称为()

  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D.教学要求

  1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

  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A.传道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

  16.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17.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