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Word格式.docx
《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具准备:
〗一辆玩具小公交车、一架玩具小飞车、笔筒〖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今天,我准备了“一架直升机”,带领同学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去飞行,我们飞向了祖国的蓝天,飞呀、飞呀,我们飞到了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上空,翻开课本看第一章的第1页的彩图,这个城市多漂亮啊,我们在欣赏这个城市的美景时,不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一下,这个1
美丽的城市也是我们数学世界——丰富的图形世界,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图形?
大家先看这辆车是由哪些立体图形组成的?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1.从生活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
[议一议]
(1)图中有茶杯,笛子,笔筒中的笔杆是圆柱形状,提球的网把球放进去上面一部分是圆锥的形状,书架上的小帽子是圆锥的形状。
(2)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是底面都是圆的,不同点是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是圆的,而圆锥只有下底面,最上面只是一个顶点。
(3)笔筒的形状我们把它叫棱柱,老师,对不对?
(4)地球是一个球体,与它形状类似的有足球。
例:
1.亭子的顶端是圆锥,下面的支柱是圆柱。
2.公园大门的门柱是长方体,公园里的石凳、石桌有长方体,有圆柱,还有棱柱。
3.足球是球体。
4.人民大会堂中间的建筑是长方体,两边的是正方体。
5.人民大会堂的柱子是圆柱。
人民大会堂前面的旗杆是圆柱,路灯的电杆也是圆柱,灯罩是球形。
Ⅲ.做一做P4随堂练习Ⅳ.课时小结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征。
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的过程,并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交流。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习题1。
14〖:
〗板书设计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旅游中发现的几何体二、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2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认真主动的思考,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
1.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1.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2.认识“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的事实。
〖:
〗教学方法发现法〖教具准备: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常见的几何体,并且可以从大量的实物中抽象出这些图形。
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那么构成这些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呢?
Ⅱ.讲授新课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2.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点评:
线和线相交可以得到点,面和面相交可以得到线。
3
回答课本中的几个问题。
(1)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三个面围成的。
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平的,而圆柱上下底面是平的,侧面是曲面。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两条线,它们都是曲的。
(3)正方体有八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三边。
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几个面围成的?
面与面相交成几条线?
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
3.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打开书第六页,我们来完成想一想,同学们先经过自己的观察,联想,能发现什么呢?
谁先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这三幅图片。
点评:
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_____动成体。
Ⅲ.课堂练习1.几何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面有_____面和_____面之分。
2.点动成_____、线动成_____、面动成_____。
3.长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柱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
其中围成圆锥的面有_____面,也有_____面。
Ⅳ.课时小结1.通过丰富的例子,知道了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3.认识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Ⅴ.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2〖:
〗板书设计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点、线、面构成图形2。
面和面相交得到线,线和线相交得到点。
4
3。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学习目标】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3.了解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并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基础知识精讲】1.棱柱的分类我们已经了解了棱柱,那么棱柱之间是否还有区别呢?
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2.棱柱的特点若有若干几何体,你能立刻找到棱柱吗?
棱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呢?
(1)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且互相平行的多边形.
(2)棱柱的侧面都是矩形.(3)棱柱的侧棱长都相等.(4)棱柱各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如下:
名称底面形状顶点数棱数侧棱数侧面数侧面形状总面数n棱柱n边形2n个3n个n条n个长方形(n+2)个3.部分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将一个几何体的外表面展开,就像打开一件礼物的包装纸.礼物外形不同,包装纸的形状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熟悉的一些几何体,如圆柱、圆锥、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呢?
(1)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圆(作底面)和一个长方形(作侧面).5
图1—9
(2)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一个圆(作底面)和一个扇形(作侧面).图1—10(3)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多边形(作底面)和几个长方形(作侧面)图1—114.能折成棱柱的平面图形的特征我们已经见过很多平面图形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能折成几何体.比如:
棱柱.若能折成棱柱,一定要符合以下特点:
(1)棱柱的底面边数=侧面数.
(2)棱柱的两个底面要分别在侧面展开图的两端.(3)四棱柱的平面展开图中只有5条相连的棱.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课本中、习题中会经常遇到让大家辨认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题目.为了查阅方便,在此列出正方体的十一种展开图,供大家参考.图1—126
【学习方法指导】[例1]三棱柱有_______条棱,_______个面,其中侧面是_______形,_______面的形状一定完全相同.点拨:
n棱柱的数量特征如下:
它有3n条棱,(n+2)个面,侧面一定是长方形.对于完全相同的面则需注意.棱柱的侧棱都是相等的但底面边长不一定相等,因此以底面边长和侧棱为长和宽的侧面的大小不一定相同.如:
图1—13易错点:
(1)“三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是常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记住:
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2)“侧面都相等.”这也是易犯的错误.侧棱长都相等,易使学生误认为侧面也全都相同.解答:
95长方上、下底[例2]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所有侧棱长和为36cm,求每条侧棱的长.点拨:
先根据棱柱的数量特征,由顶点数求出是几棱柱,则相应有几条侧棱,再由侧棱长相等,求出结果.解:
有12个顶点的棱柱是六棱柱,有6条侧棱.则每条侧棱长36÷
6=6cm.答:
每条侧棱长6cm.[例3]图1—14所示的平面图形是由哪几种几何体的表面展开的?
(1)
(2)(3)图1—14点拨:
找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关键是看侧面和底面的形状.底面是圆的几何体有圆柱、圆锥、圆台.侧面是扇形的几何体是圆锥.7
侧面是长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圆柱.解答:
(1)圆锥;
(2)圆柱;
(3)圆台.[例4]下面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图1—15点拨:
看能否围成棱柱,可参考“内容全解4”中的几条内容,如有不符合,就不能围成棱柱.解答:
(1)侧面数(4个)≠底面边数(3条),不能围成棱柱.
(2)两底面在侧面展开图的同一端,不在两端,所以也不能围成棱柱.(3)可以折成棱柱.[例5]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最多剪几条棱?
最少呢?
点拨:
正方体是四棱柱,共有12条棱,要剪开纸盒使每个面相连,必须剪开部分棱,棱的总数不变(即12),若知道剩下未被剪开的棱数,就可以得到剪开的棱数了.解答:
由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知正方体的所有展开图中都只有5条相连的棱,而正方体共有12条棱,那么需要剪开的棱数就是12-5=7条了.【拓展训练】1.矩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可称为矩形.2.圆台与棱锥的展开图.
(1)圆台:
圆台的展开图是由大小两个圆(作底)和部分扇形(作侧面)组成的.图1—16
(2)棱锥:
棱锥的展开图是由一个多边形(作底)和几个三角形(作侧面)组成的.8
图1—17图1—18截一个几何体学习目标:
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
学习重点1、能够识别一些几何体截面的形状.2、经历切截一个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学习过程一、知识点:
1、截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向去截同一个几何体所得截面的形状。
二、自己试一下:
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向去截同一个几何体,所得到的截面形状会相同吗?
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截面可能出现那几种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吗?
3、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4、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5、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___________.需要记住的要点:
几何体截面形状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三、用心想一想:
[例1]下图中的截面形状分别是什么?
(1)
(2)10
[例2]、用平面截下列几何体,找出相应的截面形状.
(2)(3)(4)[例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形状有圆、三角形,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
四、巩固强化:
1、一个正方体的截面不可能是()A、三角形B、梯形C、五边形D、七边形2、用一个平面去截五棱柱,边数最多的截面是_______形.*3、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若截面是三角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一个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如果截面是圆,你能想象出原来的几何体可能是什么吗?
如虹截面是三角形呢?
11
*5、如果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6*、几何体中的圆台、棱锥都是课外介绍的,所以我们就在这个栏目里继续为大家介绍这两种几何体的截面.
(1)圆台用平面截圆台,截面形状会有_____和_______这两种较特殊图形,截法如下:
(2)棱锥由于棱锥同时具有棱柱的侧面是平面的特点,又具备了圆锥的锥点的特征.所以截面形状必须兼顾这两方面.截面可能出现的形状是三角形、多边形、梯形.反思小结;
预习准备:
数学模型盒从不同的方向看〖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1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空间观念.2.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3.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难点:
识别简单的三视图.〖:
〗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结合一些具体的实物的情境,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然后过渡到讨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具准备:
〗一个茶杯、一个暖水瓶、一块长方体的橡皮及若干个长方体、圆锥、圆柱、正方体.〖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呢?
答:
这首诗说的是:
从前面看,觉得庐山是一座又开阔又高大的山岭;
从侧面看,又觉得庐山是一座险峻陡峭的高峰;
再从远处和近处,从高处和低处看庐山,总觉得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我实在说不出到底什么才是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自己就在庐山中呀.Ⅱ.讲授新课将实物一个暖水瓶、一个茶杯、一块橡皮按顺序摆放好,暖水瓶放在中间,其余的放在两旁.并将这个实物组合放在教室中间,让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并将观察得到的画在一张纸上。
13
同学们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操作,会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
即主视图:
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
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
从上面看到的图.下面我们看几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如下图所示:
当我们从正面看就得到主视图;
从左面看就得到左视图;
从上面看就得到俯视图.(如下图所示)Ⅲ.例题[例1]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圆柱(如下图),说出下列三幅图分别是_____.[例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14
分析:
先由学生板演,并深入学生中去对接受较差的学生以帮助、关心.解:
[例3]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数字“9”,甲说他看到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丙说他看到的是“”,丁说他看到的是“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B.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C.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D.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解:
由图可知应选择D.Ⅳ..随堂练习(课本第十七页)1.一辆汽车从小明面前经过,小明的拍摄了一组照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图片见课本第十七页最下面)分析:
学生可以自己先想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可深入学生中去,学生的答案可能不惟一,但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的说明,就应予以鼓励.解:
可以是②①⑤④③.2.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解: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