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Word下载.docx
《药剂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Word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是A.GCPB.GMPC.药典D.GLP[C]
7、迄今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共为个版次A.6个版次B.9个版次C.7个版次D.8个版次[D]
8、英国药典的英文缩写为A.USPB.GMPC.BPD.JP[C]
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的时间是_____A.1949年B.1953年C.1963年D.1977年[B]
10、下列关于药典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B.药典由政府颁布、执行
C.药典具有法律约束力D.新版药典出版前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出版的增补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D]
11.我国医药工业第一次试行GMP的时间是A.1980年B.1982年C.1990年D.1995年[B]
四、多选题
1、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药物制剂基本理论B.药物制剂质量控制C.临床应用D.药物制剂生产技术[ABCD]
3、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药典》2005年版分为一、二两部B.是我国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C.由卫生部组织编纂D.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BD]
4、下列关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B.处方药、非处方药必须由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生产C.处方药不可在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D.处方药、非处方药均可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宣传[CD]
5、以下属于法定处方的是A.《中国药典》收载的处方B.《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
C.医院的处方集D.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处方[AB]
第二章液体制剂
1、助溶剂:
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2、潜溶剂:
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3、溶液剂:
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5、糖浆剂:
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含糖量一般为65%(g/ml)以上。
6、醑剂:
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可供内服或外用。
7、酊剂:
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或浸出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10、高分子溶液剂:
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
12、混悬剂:
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13、絮凝:
系指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间产生聚集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
14、反絮凝:
系指在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转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
15、助悬剂:
系指通过增加混悬剂中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而发挥稳定作用的物质。
16、乳剂:
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经乳化后其中一相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1、复方碘溶液处方中的碘化钾起作用。
[助溶剂]
2、溶液剂的制备方法分为溶解法和[稀释法]
3、芳香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的水溶液。
[饱和或近饱和]
4、醑剂的含乙醇量一般为[60%~90%]
5、向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使高分子聚集而沉淀,这种过程称为[盐析]
6、有些高分子溶液,在温热条件下为粘稠性流动液体,但在温度降低时,高分子溶液就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可被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称为[凝胶]
7、对溶胶剂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的是胶粒表面所带的,胶粒表面的仅起次要作用。
[电荷;
水化膜]
8、混悬剂的稳定剂包括和[助悬剂;
润湿剂;
絮凝剂;
反絮凝剂]
9、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使微粒间的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
10、乳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这个现象称为[分层]
11、O/W型乳剂可用稀释,而W/O型乳剂可用稀释。
当用油溶性染料染色时,型乳剂外相染色;
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时,型乳剂外相染色。
[水;
油;
W/O;
O/W]
12、O/W型乳剂转成W/O型乳剂,或者相反的变化称为[转相]
13、乳剂的类型主要是由乳化剂决定,性强的乳化剂易形成型乳剂,性强的乳化剂易形成乳剂。
[亲水;
O/W;
亲油;
W/O]
14、常用乳化剂可分为表面活性剂类、天然高分子类和[固体微粒]
15、乳剂由和三部分组成。
分为型、型及复合型乳剂。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16、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
1、下列可作为液体制剂溶剂的是A.PEG2000B.PEG300~400C.PEG4000D.PEG6000[B]
2、下列关于甘油的性质和应用中,错误的表述为A.只可外用,不可供内服B.有保湿作用
C.能与水、乙醇混合D.30%以上的甘油溶液有防腐作用[A]
3、制备液体制剂首选的溶剂应该是A.乙醇B.PEGC.纯化水D.丙二醇[C]
4、以下关于聚乙二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作为溶剂使用的聚乙二醇分子量应在400以上B.聚乙二醇在片剂中可作为包衣增塑剂、致孔剂C.聚乙二醇可用作混悬剂的助悬剂D.聚乙二醇可用作软膏基质[A]
5、下列溶剂中,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A.丙二醇B.二甲基亚砜C.液体石蜡D.甘油[C]
6、以下有关尼泊金类防腐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尼泊金甲酯的抗菌力最强B.尼泊金乙酯的抗菌力最强
C.尼泊金丙酯的抗菌力最强D.尼泊金丁酯的抗菌力最强[D]
7、有关羟苯酯类防腐剂的错误表述为A.羟苯酯类防腐剂在酸性下抑菌作用最强B.羟苯酯类防腐剂的商品名为尼泊金
C.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增加羟苯酯类防腐剂的溶解度,同时可增加其抑菌活性D.羟苯酯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C]
8、以下属于均相的液体制剂是A.鱼肝油乳剂B.石灰搽剂C.复方硼酸溶液D.复方硫黄洗剂[C]
9、下列有关糖浆剂的含糖量(g/ml),正确的是A.65%以上B.70%以上C.75%以上D.80%以上[A]
10、下列液体制剂中,分散相质点在1~100nm的是A.高分子溶液B.溶胶剂C.混悬剂D.乳剂[B]
11、制成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A.制成盐类B.加助溶剂C.加增溶剂D.制成酯类[B]
12、用碘50g,碘化钾100g,纯化水适量,制成1000ml复方碘溶液,其中碘化钾起
A.助溶作用B.抗氧作用C.增溶作用D.脱色作用[A]
13、下列关于糖浆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故不需要加入防腐剂B.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C.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D.制备糖浆剂应在避菌环境中进行[A]
14、下列有关高分子溶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高分子溶液为非均相液体制剂B.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C.高分子溶液为热力学稳定体系D.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产生沉淀的现象称盐析[A]
15、以下有关胃蛋白酶合剂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胃蛋白酶不可与稀盐酸直接混合B.本品一般不宜过滤
C.可采用热水配制,以加速溶解D.应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使其充分吸水膨胀[C]
16、下列关于溶胶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B.溶胶剂具有双电层结构
C.ζ-电位越大,溶胶即发生聚沉D.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稳定[B]
17、增加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措施是A.增大粒径分布B.增大粒径C.增大微粒与介质间的密度差
D.增加介质黏度[D]
18、下列关于助悬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助悬剂是混悬剂的一种稳定剂B.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可作助悬剂
C.助悬剂可以增加介质的黏度D.助悬剂可以降低微粒的ζ-电位[D]
19、不适宜制备成混悬剂的药物为A、难溶性药物B、剂量小的药物C、需缓释的药物D、味道苦的药物[B]
20、下列关于絮凝与反絮凝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升高混悬微粒的ζ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B、在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调整ζ电位在20-25mV,可防止微粒发生絮凝C、调整微粒间的ζ电位,使其斥力略大于引力,微粒间就会发生絮凝
D、通过降低混悬微粒的ζ电位,可使微粒发生絮凝[D]
21、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电解质的目的是A.增加混悬剂的黏度B.使微粒的ζ-电位增加,有利于稳定
C.调节制剂的渗透压D.使微粒的ζ-电位降低,有利于稳定[D]
22、以下关于混悬剂沉降体积比的表述,错误的是A.F值在0~1之间B.沉降体积比是指沉降物的体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体积之比C.F值越小混悬剂越稳定D.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C]
23、以下可作为絮凝剂的是A.西黄蓍胶B.枸橼酸钠C.羧甲基纤维素钠D.聚山梨酯80[B]
24、根据Stoke’s定律,与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成正比的是A.混悬微粒的直径B.混悬微粒的半径
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D.混悬微粒的粒度案[C]
25、不能作混悬剂助悬剂的是A.西黄蓍胶B.海藻酸钠C.羟甲基纤维素钠D.硬脂酸钠[D]
26、以下不能作为乳化剂的是A、高分子溶液B、表面活性剂C、电解质D、固体粉末[C]
27、下列关于乳剂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B、乳剂中药物吸收快C、一般W/O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D、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C]
28、以下关于乳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乳剂属于胶体制剂B.乳剂属于非均相液体制剂
C.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D.制备乳剂时需加入适宜的乳化剂[A]
1、下列有关混悬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混悬剂为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B.剂量小的药物常制成混悬剂,方便使用C.将药物制成混悬剂可以延长药效D.剧毒性药物可考虑制成混悬剂[BD]
2、以下常作为液体制剂防腐剂的是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B.苯甲酸C.薄荷油D.聚乙二醇[ABC]
3、下列关于糖浆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糖浆的浓度为64.7%(g/g)B.单糖浆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
C.冷溶法制备糖浆剂适合于对热稳定的药物D.糖浆剂本身具有抑菌作用,不需加防腐剂[AB]
4、以下关于高分子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阿拉伯胶在溶液中带正电荷B.在高分子溶液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会产生凝结而沉淀C.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D.高分子溶液是非均相液体体系[ABD]
5、下列会降低高分子溶液稳定性的作法是A.加入大量电解质B.加入防腐剂C.加入脱水剂D.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ACD]
6、以下关于溶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胶粒子小,故溶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B.溶胶粒子具有双电层结构
C.溶胶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沉降速度越小D.ζ-电位越大,溶胶剂的稳定性越差[BC]
7、以下不能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A.难溶性药物B.毒剧药C.剂量小的药物D.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BC]
8、下列可做混悬剂助悬剂的为A.阿拉伯胶B.羧甲基纤维素钠C.卡波普D.乙醇[ABC]
9、混悬剂的稳定性包括A.润滑剂B.润湿剂C.絮凝剂D.助悬剂[BCD]
10、药剂学上为增加混悬剂稳定性,常采用的措施有A.减小粒径B.增加粒径C.增加微粒与介质间的密度差
D.增加介质黏度[AD]
11、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降低ζ-电位,产生絮凝的特点是A.沉降速度快B.沉降速度慢
C.沉降体积小D.振摇后可迅速恢复均匀的混悬状态[AD]
12、以下可用来评价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参数是A.βB.KC.F0D.F[AD]
13、下列关于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该电解质为絮凝剂
B.ζ-电位在20~25mV时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C.枸橼酸盐、酒石酸盐可作絮凝剂使用
D.因用量不同,同一电解质在混悬剂中可以起絮凝作用或反絮凝作用[ABCD]
14、可作为乳化剂的物质是A.聚山梨酯B.枸橼酸盐C.氢氧化镁D.阿拉伯胶[ACD]
15、制备乳剂时,乳剂形成的条件是A.形成牢固的乳化膜B.适宜的乳化剂C.提高乳剂黏度D.适当的相容积比
16、下列属于天然乳化剂的是A.卵磷脂B.月桂醇硫酸钠C.西黄蓍胶D.海藻酸钠[ACD]
17、以下属于乳剂不稳定现象的是A.絮凝B.酸败C.分层D.破裂[ABCD]
五、综合题
1、液体制剂有何特点?
答:
液体制剂的特点:
①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较迅速发挥药效;
②给药途径多,可口服也可外用;
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尤适宜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④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⑤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⑥药物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化学降解;
⑦水性液体制剂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
⑧非均相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易出现物理不稳定;
⑨液体制剂体积大,携带、运输和贮存不方便。
2、芳香水剂和醑剂有何不同?
芳香水剂和醑剂的共同之处为:
药物均为挥发性、不宜久贮,制备方法为溶解法和蒸馏法。
芳香水剂和醑剂的不同之处为:
芳香水剂以水做溶剂,药物为饱和或近饱和,醑剂则不一定饱和;
醑剂中乙醇含量高;
芳香水剂还用稀释法制备。
3、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药物加入的方法,水溶性固体药物可先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水中溶解度小的药物可加少量其它溶剂使药物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药物为含乙醇的液体制剂时,与单糖浆混合时常出现混浊,可加入甘油助溶;
药物为水浸出制剂时,需纯化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②应在避菌环境中操作,各器皿应洁净或灭菌,并及时灌装。
③应选用药用白砂糖。
④加热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控制。
糖浆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
4、乳剂存在哪些不稳定现象,并分析每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乳剂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有:
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分层:
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絮凝:
乳滴的电荷减少,ζ-电位降低,使乳滴聚集而絮凝;
转相:
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
合并与破裂:
乳滴大小不均一,使乳滴聚集性增加而合并,进一步发展分为油水两相称为破裂;
酸败:
受外界及微生物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变化引起。
5、根据Stoke’s定律,可用哪些措施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
Stoke’s定律:
延缓微粒的沉降速度的措施有:
①减小混悬微粒的半径;
②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
③加入助悬剂,以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
6、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混悬液稳定剂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有:
①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②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③絮凝和反絮凝作用;
④结晶微粒的生长;
⑤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混悬液稳定剂的种类与作用:
(1)润湿剂:
对于疏水性药物,必须加入润湿剂,以降低固-液界面张力,使药物能被水润湿。
(2)助悬剂:
增加混悬剂中分散介质的黏度,降低微粒间互相聚集速度或阻止结晶转型,以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速度,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絮凝剂使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经振摇可恢复呈均匀的混悬剂。
反絮凝剂使ζ-电位升高,微粒之间的斥力阻止其聚集。
7、简述混悬剂中的絮凝和反絮凝现象:
在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微粒间产生聚集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称为反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8、制备混悬剂时选择药物的条件有哪些?
答:
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时;
②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剂时;
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药物时;
④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但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9、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混悬剂中药物的化学性质应稳定;
混悬剂的微粒大小应符合用药要求;
混悬剂的微粒大小应均匀,粒子沉降速度应很慢,沉降后不应结块,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
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
10、简述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有:
若药物溶于油相时,可先将其溶于油相再制成乳剂;
药物溶于水相时,可先将其溶于水相再制成乳剂;
药物在油相和水相均不溶解时,可用亲和力大的液体研磨药物,再制成乳剂。
11、乳剂制备时,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乳化剂:
乳化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同时在液滴周围形成乳化膜,高分子乳化剂还可增加外相黏度,使乳剂稳定。
②相容积比:
相容积比一般在40%~60%时,乳剂较稳定。
相容积比低于25%时,乳剂不稳定;
相容积比超过25%时,乳滴易合并或转相,使乳剂不稳定;
③另外影响乳剂制备及稳定性的因素还有:
乳化温度、搅拌时间、乳剂制备方法、乳剂制备器械等。
12、分析胃蛋白酶合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胃蛋白酶2.0g;
单糖浆10.0ml;
稀盐酸2.0ml;
5%羟苯乙酯醇液1.0ml;
橙皮酊2.0ml;
纯化水加至100ml答案:
胃蛋白酶主药;
单糖浆矫味剂;
稀盐酸调节pH;
5%羟苯乙酯醇液防腐剂;
橙皮酊矫味剂;
纯化水溶剂
制法:
①将稀盐酸、单糖浆加入约80ml纯化水中,搅匀,②再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上,待自然溶胀、溶解。
③将橙皮酊缓缓加入溶液中,④另取约10ml纯化水溶解羟苯乙酯醇液后,将其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⑤再加入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13、分析下列混悬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沉降硫磺30g;
硫酸锌30g;
樟脑醑250ml;
羧甲基纤维素钠5g;
甘油100ml;
纯化水加至1000ml答案:
沉降硫磺主药;
硫酸锌主药;
樟脑醑主药;
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剂;
甘油润湿剂;
纯化水分散介质制法:
取沉降硫磺置乳钵中,加甘油研成细糊状,硫酸锌溶于200ml水中,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200ml纯化水制成胶浆,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乳钵中研匀,移入量器中,搅拌下加入硫酸锌溶液,搅匀,搅拌下以细流加入樟脑醑,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14、分析下列乳剂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并写出制法。
【处方】鱼肝油500ml;
阿拉伯胶细粉125g;
西黄蓍胶细粉7g;
糖精钠0.1g;
挥发杏仁油1ml;
羟苯乙酯0.5g;
纯化水加至1000ml
答案:
鱼肝油主药;
阿拉伯胶细粉乳化剂;
西黄蓍胶细粉稳定剂;
糖精钠矫味剂;
挥发杏仁油矫味剂;
羟苯乙酯防腐剂;
纯化水水相
将阿拉伯胶与鱼肝油研匀,一次加入250ml纯化水,用力迅速沿同一个方向研磨制成初乳,加入糖精钠水溶液、挥发杏仁油、羟苯乙酯醇液,缓缓加入西黄蓍胶浆,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可。
【处方】鱼肝油500ml;
西黄蓍胶细粉7g;
纯化水加至1000ml答案:
挥发杏仁油矫味剂;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真题模拟与解析】
一、名词解释
1、灭菌制剂:
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2、等张溶液:
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3、等渗溶液:
系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4、灭菌法:
系指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
5、防腐:
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6、消毒:
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去除病原微生物。
7、注射剂:
系指将药物制成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或无菌制剂。
包括灭菌或无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供临床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8、D值:
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90%以上或使之降低一个对数单位所需的时间。
9、Z值:
系指降低一个1gD值需升高的温度值,即灭菌时间减少为原来1/10所需要升高的温度数。
10、F值:
系指在一定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T0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单位为分钟。
10、F0值:
系指一定灭菌温度(T)下、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
12、滴眼剂:
系指供滴眼用的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混悬液。
13、无菌制剂:
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14、输液:
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
15、热原:
系指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
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