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872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docx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17年10月14日)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对质点、参考系、位移的理解

 

1.对质点的三点说明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

2.对参考系“两性”的认识

(1)任意性:

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2)同一性:

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

比较项目

位移x

路程l

决定因素

由始、末位置决定

由实际的运动轨迹长度决定

运算规则

矢量的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

标量的代数运算

大小关系

x≤l(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

所分的各小段

位移的绝对值的和)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完成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

定义

一位置时的速度

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v=

x

x为位移)

v=

x

t趋于零)

定义式

t(

t(

矢量,瞬时速度方向与物体

矢量,平均速度方向与物体

矢量性运动方向相同,沿其运动轨

位移方向相同

迹切线方向

 

实际应用

在实验中通过光电门测速

 

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

 

方法技巧

(1)当已知物体在微小时间

t内发生的微小位移

x时,可由v=

x

t粗略地求出物体在该位置的瞬时速

度。

(2)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

-x

②v=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1

v=(v0+v)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

 

1、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比较

 

比较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

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

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量,是过程量

物理量,是状态量

定义式

v=

x

v

a=

v

v-v0

t

0

t=

t

v

v

单位

m/s

m/s

m/s2

方向

与位移

x同向,即物体

v=v-v0或a的方向

v的方向一致,由

F的方向

运动的方向

决定

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

 

2.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可以不为零。

(2)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无直接关系。

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两者的方向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

方法技巧:

判断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1)

除时间t外,x、v0、v、a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

v0的方向为正方向。

与初速度同向

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

v0=0时,一般以加速度

a的方向为正方向。

(2)

五个物理量t、v0、v、a、x必须针对同一过程。

 

2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

T末、2T末、3T末⋯⋯瞬速度的比:

v∶v∶v∶⋯∶v

=1∶2∶3∶⋯∶n。

1

23

n

(2)1

内、2

内、3

内⋯⋯位移的比:

∶2

3∶⋯∶

2

2

2

2

T

T

x

1

x

n=1∶2∶3∶⋯∶

n

T

x

x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

xⅠ∶xⅡ∶xⅢ∶⋯∶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比:

t

1

2

3∶⋯∶

t

n=1∶(2-1)∶(3-2)∶⋯∶(

-1)。

t

t

n

n

3.解题的基本思路

 

方法技巧: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法”

 

3

 

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刹车类运动和双向可逆类运动

刹车类问题

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

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

其实际运动时间

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

双向可逆类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

x、v、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解答刹车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v0

(1)先确定刹车时间。

若车辆从刹车到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为t0,则刹车时间为t0=a(a表示刹车时加

速度的大小,v0表示汽车刹车的初速度)。

(2)将题中所给的已知时间t和t0比较。

若t0较大,则在直接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运动时间

应为t;若t较大,则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时,公式中的运动时间应为t0。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处理方法

自由落体运动是v0=0,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公式和推论方法全部适用。

2.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1)分段法:

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

(2)全程法:

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

(1)对称性

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①时间的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从C→A所用时间tCA相等,同理tAB=tBA。

②速度的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③能量的对称性

物体从A→B和从B→A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AB。

(2)多解性

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最高点除外)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

 

4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三种图象比较

图象x-t图象v-t图象a-t图象

 

图象实例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速直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

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静止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变速运动

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向负方向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

图线含义

做匀速直线运动

线运动

运动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

相遇

相同的速度

的加速度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

为x(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v(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质点

1

1

1

没有意义)

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方法技巧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根据物理情景中遵循的规律,由图象提取信息和有关数据,根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

做出正确的解答。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追及与相遇问题

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

1.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

二者速度相等。

它往往是能否追上或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

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可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也是解题的突破口。

 

5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常见情形:

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

(1)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2)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

x-x=x,且v≤v。

AB

0

AB

方法技巧

 

1.牢记“一个思维流程”

 

2.掌握“三种分析方法”

(1)分析法

应用运动学公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列出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及其关系方程,再求解。

(2)极值法

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在这

里,常用到配方法、判别式法、重要不等式法等。

(3)图象法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两物体的运动图线。

位移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速度图线抓住速度相等时的“面积”关系找位移关系。

打点计时器的应用

 

1.由纸带求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vn=

xn+xn+1

2

T

2.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2

x4-x1

(1)逐差法:

根据x4-x1=x5-x2

=x6

-x3=3aT(T为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求出a1

3T2,a2

x5-x2

x6-x3

a1+a2+a3

1x4-x1

x5-x2

x6-x3

3T2,a3=

3T2,再算出a1

、a2

、a3的平均值a=

3

3×(3T2+

3T2

+3T2

(x4+x5+x6)-(x1+x2+x3)

9T2

,即为物体的加速度。

 

6

x+x

n+1

(2)图象法:

以打某计数点时为计时起点,

n

描点得v-t图象,

利用vn=

T

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

2

图象的斜率即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区别“两种点”

1.计时点和计数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