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环氧丙烷系列产品国内市场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
《课题环氧丙烷系列产品国内市场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环氧丙烷系列产品国内市场概况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77年以化法制PO装置。
下面结合企业多年从事PO生产的经历和对国内现状的了解,对PO的技术现状和市场需求作简要概述。
1生产工艺来,Lyondell等建成的10多套共氧化法生产PO、且副产苯乙烯(SM)装置都采用过氧化氢间接氧化丙烯方法二1。
间接氧化法克服了氯醇法三废污染严重、腐蚀大和需求氯资源的缺点,但也有其不利之处,如工艺流程长、防爆要求严、投资大、对原料规格要求高、操作条件严格、联产品比例大等,每生产1t环氧丙烷有2.5t叔丁醇或1.8t苯乙烯生成,这远超过主产品的产量,而且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波动大,所以1.1氯醇法氯醇法生产PO技术的核心是氯醇化反应器技术,目前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反应器技术为美国陶氏化学管式反应器技术、日本旭硝子公司的管塔型反应器技术、三井东压公司和昭和电工的塔式反应器技术,国内主要采用的是13本塔式、管塔式反应PO生产受市场因素制约严重∞J。
因此PO/SM间接氧化法装置必须考虑对联产品同时有需求,才显出优越性。
1.3直接氧化法器技术和自行开发的氯醇反应器技术拉J。
氯醇法工艺采用氯气、水与丙烯发生氯醇化反应,生成中间体氯丙醇,然后用石灰水皂化制得PO。
每产1t由于以上两种工艺尤其是氯醇法工艺的种种不足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开发流程简单、副产物少和无污染的绿色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丙烯直接氧化法因具有以上多种优点成为国内外许多公司研究PO需耗用氯气1.35~1.65t,副产二氯丙烷120—190kg,产生废渣约2t,含有机物废水40~80t。
该法技术成熟,投资较低,缺点是需耗用大万方数据?
2?
聚氨酯工业第22卷开发的热点。
2003年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了以钛一硅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为氧化剂、使丙烯环氧化生成PO的新工艺,在千叶建成15万t/a生产装置并投产‘引。
由陶氏(Dow)化学和巴斯夫公司合作开发的设发展的需要i石油化学工业开始起步,全国的小炼油、小石化应运而生,迅速壮大,蓄热炉重油裂解制烯烃是当时生产丙烯的主要装置之一,同时出现了PO小型生产装置。
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丙烯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引进装置的建成投产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优质丙烯产品的供应得到了改善,促进了PO的发展。
2.2环氧丙烷工业的技术引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PO的市场需求量猛增,国内技术建设的小型生产装置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引进当时先进技H:
0:
法PO生产技术计划于2006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建1套30万t/a生产装置旧J。
此技术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所需的投资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明显减少,并没有污染,预计2008年投产。
在这套装置中,丙烯首先在管式反应器中,在适当的温度和低压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剂与H:
0。
液相环氧化反应。
术是快速提高我国PO产能的捷径。
从1984年开始先后有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原南京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二厂)、锦西化工厂(现锦西化工集团股份公司)、天津大沽化工厂、山东张店化工厂(现为山东东大化工集团公司)、福州第二化工厂等厂家,分别与日本昭和电工公司、日东三井东压公司和日本旭硝子公司等谈判引进PO生产技术和装置。
1988年2月,原南京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二厂建成投产我国第1套PO引进装置,生产能力为在专有1ls一1钛一硅催化剂作用下,H:
完全转化,丙烯转化率接近化学计量值,同时PO产品的选择性很高”J。
另据报道,最近Lyondell公司采用丙烯、氢气和氧气直接氧化法工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新建1套PO中试装置MJ。
该工艺比Dow化学和巴斯夫公司正在开发的以呸O:
为氧化剂的直接法工艺更具竞争优势,不需要建辅助原料装置,投资费用更低。
国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也开展了H:
法丙烯直接氧化生产PO技1万t/a;
1989年10月天津大沽化工厂建成2万t/a的引进装置;
1990年2月锦西化工厂建成2万t/a的引进装置;
1991年5月山东张店化工厂建成1万t/a年引进装置;
1995年2月江西九江化工厂又术的研究工作。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承担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丙烯氧化制PO小试研究”于2005年上半年通过了由中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3】。
建成1套2万t/a引进装置。
在此期间,宁波浙江化工厂(现为Dow独资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该法在小试中采用了第三代反应控制相转移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用蒽醌法原位生成的H:
为氧化剂,在70℃、压力小于0.3MPa、丙烯与H:
摩尔比与美国Dow化学公司合资,利用Dow化学技术建成1套2万t/a年生产装置,并都投入生产。
至此,我国引进技术共建成PO生产装置6套,总生产能力lO万t/a。
其中引进日本旭硝子公司2套、日本三井东压公司2套、日本昭和电工公司1套和美国Dow化学1套。
1993年4月,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采用中国石化总公司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结合国内开发技术又建成投产国产化2万t/aPO生产装置。
1988年一1995年我国共建成万t级以上PO生产装置7套,基本奠定了我国PO生产的工业基础,提高了PO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高质量的PO衍生产品的生产提供了条件。
2.3为3:
1的反应条件下,催化丙烯环氧化制PO,PO收率不低于86%(以H:
计),PO的选择性大于94%(以丙烯计),催化剂质量回收率大于93%。
第三代反应控制相转移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可多次循环使用。
2国内环氧丙烷的发展我国PO工业伴随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经历了25年自力更生创业、10年技术引进、近5年的国产化技术改造与新工艺的技术运用3个阶段,由小到大形成了一个较完备的产业系统。
2.1环氧丙烷工业的创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建国产化技术改造与新工艺的技术运用原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二厂在对引进装置进行改造的同时,于1995年6月自行设计建成1套万方数据第1期刘曙阳等?
国内环氧丙烷的现状及发展?
3?
1万t/a生产装置。
目前,2套1万t/a生产装置经多次改造,扩至2套2万t/a、共4万t/aPO生产装置;
锦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9月完成由2万t/a扩增到3万t/a的技术改造,至2000年装置的生产能力达到4万t/a;
1999年5月锦西化工集场和生产成本的需要,纷纷对现有装置扩建改造或新建装置,如2007年南京金浦锦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10万t/a;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扩建6万t;
山东东大化学工业总公司扩建3万t;
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万t/a;
山东金团有限公司又引进日本旭硝子技术建第2套生产能力为8万t/a的生产装置,目前其装置总生产能力为12万t/a,成为氯醇法生产能力最大的PO生产企业;
天津大沽化工厂1995年进行了3万t/a的扩能技术改造,1998年又将生产能力扩至5万t/a,2006年下半年1套6万t/a的装置建成投产,生产能力已达15万t/a;
山东东大化工集团公司1995年和1996年2次改造,将原1万t/a的PO生产装置扩至岭集团公司新建8万t/a;
2008年南京金浦锦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建再建10万t/a;
Lyondell中石化(镇海)新建28万t/a。
3市场分析目前,全球PO的应用主要以生产聚醚多元醇为主,约占总产量的65%;
其次是丙二醇,占18%;
其它为用于纺织助剂、油田助剂、农药助剂等领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等。
未来几年,2万t/a,2006年下半年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已扩至6万t/a;
山东滨州化工厂1999年利用自己的技术把2万t/aPO扩建到3.5万t/a,在此基础上自己全球对PO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在4%~5%,亚洲市场可能达到7%~8%,国内市场将达到10%以上HJ。
强劲的市场需求,使得亚洲地区成为全球PO独立设计开发了6万t/aPO装置,目前共有总生产能力为10万t/a;
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1993年建成投产的2万t/aPO生产装置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于1997年达到4万t/a生产能力,1998年又大供应商的最大目标市场。
3.1国内环氧丙烷下游行业消费情况2005年我国PO消费量达到70万t,其中,聚醚进一步扩到5万t/a,目前具备了8万t/a的生产能力。
多元醇行业消费总量达到55万t【7J,占总消费量的84.9%,其它为丙二醇、表面活性剂等。
3.2近年国内环氧丙烷的进出口及表观消费情况2005年,美国壳牌和中海油在惠州合资的1套以PO/SM共氧化法的25万t/aPO装置建成投产。
至此2005年,我国PO主要生产厂家有12家,PO总生产能力为84.5万t/a,见表1。
表12005年我国环氧丙烷生产商和产能及生产法近年来,随着聚氨酯工业快速发展,我国对PO的消费量也快速增长。
2001年~2005年我国PO产量见表2。
表2年份产量/万t消费量/万t进El量/万t消费增长率/%2001年一2005年PO产量、消费量及进口■情况200l33.036,6200234.039.35.29200341.4200444.o64.0200554.070.016.009.353.011.5634.93.6419.1320.8一7.23.3环氧丙烷的市场价格分析随着国际原油、丙烯价格的一路攀升,2004年PO的市场价格一路狂奔,从2003年底9000形t的价格直奔16500形t的历史高位;
2005年国内PO价格走势基本呈现季节性变化,市场主流价格在13000~17000形t的高位运行;
2006年国内市场价2.4国内近年新建环氧丙烷计划格基本维持在14000~15000Yr/t之间。
引起高价2004年起,国内PO产品市场紧缺,促进了PO生产装置的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转。
由于市场的需求加上对引进技术几年来的实践和认识,各企业依市位的原因主要是原料价格的高涨加大了PO成本;
全球性PO资源紧张;
PO衍生物市场的迅速增长,拉动PO需求的快速增长。
万方数据?
4?
聚氨酯工业第22卷3.4未来几年国内环氧丙烷产能及需求预测醚多元醇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18.8万t,到2010年将达到143.6万t。
我国聚醚多元醇不仅在数量上基本已满足了PU材料的发展需求,而且在质量上已接近或达到同类进口聚醚多元醇水平,为我国PU材料发展奠定了基础。
4.2丙二醇据调查预测,未来几年内国内PO产能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完全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预测见表3。
表3国内未来4年PO产能及需求预测丙二醇是制造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原料;
也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如乳化剂和破4环氧丙烷的应用乳剂的中间体;
由于其毒性小,因此还可用作食品色素、香料、化妆品的溶剂;
亦可作烟草湿润剂、防霉剂,4.1聚醚多元醇我国聚醚多元醇主要用于聚氨酯领域,自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PU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聚醚多元醇工厂大量新建、扩建。
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我国聚醚多元醇产量37。
1万t,进口16.1万t,出口3.0万t,表观消费50.2万t,产品自和水果催熟防腐剂;
在医药工业上,它主要用于注射剂的辅助剂及水溶性软膏;
在油漆、颜料、日用化学方面,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溶剂和增粘剂(如用于牙膏)等。
国内丙二醇主要消费领域集中在不饱和树脂领域,在该领域重消费比例高达70%以上,其它领域占30%。
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不饱和树脂行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醇消费量大幅增加。
4.3其它行业给率约74%;
2004年聚醚多元醇产量63.9万t,进口17.5万t,出口2.9万t,表观消费78.5万t,产品自给率为81%;
2005年聚醚多元醇产量74.9万t,进口17.29万t,出口3.33万t,表观消费88.9万t,产品自给率为84%。
2004~2005年的表观消费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3.2%旧J,聚醚多元醇行业自给率逐年提高。
2004年是中国聚醚行业发展最为迅猛PO除在上述行业中大量使用外,还广泛用于涂料、刹车液、防冻剂、喷气发动机燃油添加剂、地板抛光剂、印刷油墨、电子化学品、清洁剂、选矿剂、皮革加工、PS版用感光液、短效增塑剂、染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阻燃剂、农药乳化剂及润湿剂等行业,客户分布广、用量较小。
5对PO行业的展望的一年,2005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原料供应等方面因素影响,聚醚行业的增速略有降低。
产品结构方面,硬泡聚醚行业在2005年实际增长幅度不大,软泡聚醚行业在2005年下半年发展较快。
2006年,是中国PO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
首先,多全球范围内生产PO的3种方法中,氯醇法和共氧化法仍占主导地位,这2种工艺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存,共氧化法生产工艺在短期内无绝对优势淘汰氯醇法工艺。
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氯醇法,现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尤其是利用生化处理技术,较好解决了污水问题,该工艺在我国仍有发展空间。
直接氧化法中的双氧水氧化法生产PO工艺正在开始工业化,直接氧化法中的氧气直接氧化法仍处于概念性试验阶段。
在中国近期内可能不会出现直接氧化法制PO的工业生产装置。
套新建、扩建设备投入生产,供需关系从紧俏局面逐步走向平衡;
其次,市场价格从往年高位稍有回落;
生产商利润明显降低。
最后,下游衍生物的需求市场从2005年的压抑中释放出来,PO及其衍生物需求总量在2006年得到了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企业有30多家,2005年生产能力已达113.5万t,其中万t级规模以上的有近20家。
主要生产厂家有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聚氨酯事业部、中海壳牌、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天津石化公司聚氨酯部、锦化化工集团公司、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福建湄州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厂等。
根据聚氨酯工业发展情况分析,未来几年我国聚醚多元醇消费需求年增长预计将保持在10%以上。
预测到2008年我国聚随着世界聚氨酯行业中心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将大大促进了我国聚氨酯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筑节能政策的推进、汽车家具行业的持续发展使得聚氨酯行业保持较好的增长,从而拉动PO行业的发展。
因此在有原料优势的大型石化企业可建设共氧化法万方数据第1期刘曙阳等?
5?
生产装置,建议扩大规模。
生产环氧丙烷企业的产能最小应为10万t/a以上。
若原料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便利,则可建设20万~30万t/a的大型装置。
参考文献15经济,2006,22(2):
29~32BASF/DowCommeficMizePropyleneOxideTechnology.ChemPro—cessing,2004,67(10):
116Lyondelloptsforone—stepPO.EuropeanChemicalNews,2004,80(2093):
317汪江海.中国PO及其衍生物市场现状与发展.见:
中国聚氨酯钱伯章.环氧丙烷的生产技术进展.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6,4(2):
14~18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上海.2006.127~1348张杰,翁汉元,吕国会等,中国中国聚氨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见: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上海.2006.】~】12徐学勤.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的发展及评价.天津化工,2006,20(1):
59—603YamagishiK.SpecialReport.HydrocarbonProcessing,1983,62(11):
146.4林衍华白尔铮.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和市场分析.石油化工技术收稿日期2006—10—27修回日期2006—12—19CurrentSituationandProgressofP0inDomesticLiuShuyangLiuHongjunWangHaoChenFeiChenFeng(JiangsuZhongshanChemcalasCo.Ltd,Nanfing210038)Abstract:
Threemainprocesses,suchthechlorinealcoholmethod,CO—oxidationmethodandthedirectoxi—dationmethod,weresummarizedforproductionofPOinChinaandabroad.ThedevelopmentofdomesticPOin-dustrywasdescribed,includingtheestablishmentofPOindustry,technologyimportandapplicationandself-helpcreation.MainPOmanufactureenterprises,productcapabilityandrecentmarketdemandinChinawereintro—duced.ProgressofproductiontechnologyofPO,marketconsumptionandproductcapabilityinChinaandabroadinthefuturewasestimated。
Kcywords:
propyleneoxide;
productiontechnology;
developmentprocese;
market;
currentsituation作者简介刘曙阳男,1962年出生,高级经济师,现任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环氧丙烷的生产、管理和信息调研工作。
第十农聚氯■泡沫奠料交流舍征文启事中国聚氨酯_v-,_lk协会泡沫塑料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合成树脂及塑料工业信息总站聚氨酯信息站,将联合与2007年召开第十次聚氨酯泡沫塑料生产、科研、技术交流会。
为了广泛交流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在科研、生产和各相关行业中开发的科技成果,现开始征集论文和有关聚氨酯泡沫塑料讲座。
一、凡涉及聚氨酯泡沫塑料范围内的先进技术、创新经2.来稿请用电子文版,如无电子文版需用稿纸以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务请端正清晰。
化学反应方程式、外文字母端正准确.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文中插图须用碳黑墨水绘制在描图纸上。
小图的宽度不超过6.5cm,大图不超过13cm。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
一文有多名作者时请注明联系人。
四、凡被录用的论文,主撰稿人可参加第十次交流会。
五、征文截止日期为2007年5月30日(以邮戳为准)六、来稿请用E—mail或挂号信件寄到江苏省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地址:
南京市北京西路72号邮编:
210024验、新应用领域的开拓情况、聚氨酯机械发泡设备、助剂、新测试方法及仪器、生产管理经验、国内外高新技术产品评述等均属征集内容范围。
二、文章力求新颖、论点明确、文字简炼,并附不超过300字的摘要。
凡发表过的文章恕不受理。
三、为保证编辑、印刷工作的顺利进行:
1.文稿格式请参照《聚氨酯工业》等正式期刊的格式编写。
联系人:
张骥红电话:
(025)83755199联系人:
陈双飞电话/传真:
(025)85664648E—mail:
puinj@yahoo。
corn.cn;
puinj@jschemres.con万方数据国内环氧丙烷的现状及发展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刘曙阳,刘红军,王浩,陈飞,陈峰,LiuShuyang,LiuHongjun,WangHao,ChenFei,ChenFeng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南京,210038聚氨酯工业POLYURETHANEINDUSTRY2007,22
(1)7次参考文献(8条)1.钱伯章环氧丙烷的生产技术进展[期刊论文]-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6(02)2.徐学勤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的发展及评价[期刊论文]-天津化工2006(01)3.YamagishiKSpecialReport1983(11)4.林衍华;
白尔铮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和市场分析[期刊论文]-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6(02)5.BASFDowCommericalizePropyleneOxideTechnology2004(10)6.Lyondelloptsforone-stepPO[外文期刊]2004(2093)7.汪江海中国PO及其衍生物市场现状与发展20068.张杰;
翁汉元;
吕国会中国中国聚氨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2006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张志丰.甄宏野.吴广铎.张玉静.ZhangZhifeng.ZhenHongye.WuGuangduo.ZhangYujing环氧丙烷技术经济比较及市场分析[期刊论文]-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09,25(5)2.孙可华.张美麟.孟秀云我国环氧丙烷的生产与市场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化工2003,23
(2)3.蔡杰.吴莉娜.CAIJie.WULi-na国内外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氯碱2009(5)4.张健.谢妤.牛志蒙.ZHANGJian.XIEYu.NIUZhi-meng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及市场综述[期刊论文]-化工科技2010,18(3)5.陈超美环氧丙烷合成工艺技术进展[期刊论文]-石油化工2002,31(4)6.张建丽.ZHANGJian-li环氧丙烷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期刊论文]-氯碱工业2008,44(9)7.曹引梅.杨毅恒.张双泉.郑晓林.宋国强.CAOYinmei.YANGYiheng.ZHANGShuangquan.ZHENGXiaolin.SONGGuoqiang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改进[期刊论文]-化工学报2006,57(3)8.杨林.蔡挺.张春玲.许晓东.吴晓云.YANGLin.CAITing.ZHANGChun-ling.XUXiao-dong.WUXiao-yun环氧丙烷工业合成技术进展[期刊论文]-广州化工2010,38(6)9.冯爽.王刚.FENGShuang.WANGGang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优化[期刊论文]-氯碱工业2011,47
(2)10.姜文峰.JIANGWen-feng环氧丙烷生产工艺的改进[期刊论文]-氯碱工业2005(9)引证文献(7条)1.杨林.蔡挺.张春玲.许晓东.吴晓云环氧丙烷工业合成技术进展[期刊论文]-广州化工2010(6)2.孙向明.李井辉.吴晓军.赵春跃氯醇法环氧丙烷尾气脱氧的研究[期刊论文]-氯碱工业2009(6)3.薛祖源环氧丙烷生产工艺述评及发展设想[期刊论文]-化工设计2009(5)4.于剑昆.于林红用异丙苯过氧化氢作氧化剂合成环氧丙烷的新技术(续)[期刊论文]-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7(6)5.胡金春环氧丙烷生产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