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6369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文档格式.docx

1、怎样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一数”活动,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讲稿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比高矮”。

这些内容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有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述的能力及互助合作精神。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通过操作,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操作,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实施策略: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

大多数学生对本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体验和认识。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多少”、“长短”、“高矮”的比较,都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学习,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做一做”、“比一比”、“说一说”等形式,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比较的方法,同时在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的良好学习品质。

3、除教材上提供的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比较多少、高矮、长短的实践活动,比如:

比班上学生的高矮;

比文具的长短;

比本组男生、女生人数的多少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学生亲历亲为的活动,既活化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共3课时

多少1课时

长短1课时

高矮1课时

单元问题研讨:

低年级孩子在比较中往往缺乏目标性,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在比较观察中更科学?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主讲稿

一、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标要求: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以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六、学情分析:

5以内各数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解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减法口算有一定基础。

七、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手指也不灵活,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八、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九、问题研讨: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主讲稿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单元内容

人教版一上数学32―――37页;

包括两个部分: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

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

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是这样要求的: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参见例1]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

只要通过滚一滚,摸一摸,猜一猜,找一找等活动、操作直观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

实际上,在小学的几何教学中应在同一层次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面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而不是加深难度。

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形状。

②描述特点的语言直观、形象就可以,不必要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从生活实际引入。

(2)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3)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

如“足球做成圆柱状的好踢吗?

”“如何能一个长方体的箱子能在地面上滚动”

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的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还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主动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八、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

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主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主讲稿

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内容。

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

如果这些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以这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就是不同标准的分类。

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

而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由于单一标准的分类方法是不同标准分类的基础,所以教材在编排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在不同标准的分类活动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把分类单列一单元进行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二、学生分析:

1.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中应加强操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3.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

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许多标准。

三、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四、教学重难点:

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五、教学实施策略:

直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联想迁移

教法设计或课例举例:

在教学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时,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

例如在一节课中,一组小男孩摆水果柜台时,摆一个大瓜,两个小瓜,一个大瓜,两个小瓜,一个大瓜。

一个小女孩说不对,她把3个大瓜放在了一起,6个小瓜放在了一起。

但小男孩们不同意,认为不美观。

教师处理的很好,“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教科书第40页,第3题“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第1行一般学生都会圈鱼,但在调查听课时有一个学生圈狮子,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因为只有狮子是吃别的动物的动物。

还有的学生圈鹿,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鹿的头上长角,其它三种动物不长角。

老师说:

“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并引导说:

“你们想一想鱼是生活在哪里的?

其它三个动物都是生活在哪里的?

”对于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所做的解释,老师应给与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时间安排:

单一标准的分类1课时

不同标准的分类1课时

七、单元自我检测典型题例:

1、小明在家里拿来下面这些物品,你能帮他分一分吗?

请把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中。

2、买东西。

3、数一数,填一填。

4、哪个不同?

用“√”画出来。

八、单元问题研讨:

对于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所做的解释,教师应该怎样掌控课堂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至于被任意夸大?

个人观点:

老师应给与充分的肯定,不要挫伤学生,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它们的不同,不能任意夸大,否则每一个都是不同的,老师将很难驾驭课堂,也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讲稿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84——88页,包括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两部分内容。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

  教材的编写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正式教学数数前,教材先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图。

在这幅情境图中,1个教师带着9个学生过马路,马路上还有一些骑自行车的人及一些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首先让学生试着数出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和学生一共是10个人,这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接着数下去,看一共有多少人。

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

情境图中还有什么?

有多少?

让学生数一数。

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数做好准备。

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品德教育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例1教学数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到20根,也就是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把这10根再捆成一捆;

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

例2教学数的读法,教材注意通过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

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一捆,就是1个十;

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小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

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3教学数序,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在练习十四中,还出现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习题,要求学生按照数的顺序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虽然图形本身是直观的,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这里不要求向学生介绍“数轴”这个名称,以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例4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

通过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进制。

学生掌握了11到20各数的组成,对每个数左边的1表示1个十就能理解得更清楚,为此,教材还特别安排了一些练习。

如练习十四的第1题,要求学生把各个数用小棒表示出来。

  练习十四习题的安排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第6题,让学生说一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科书第88页安排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题,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

例如,教学9加4时,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

教材中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

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安排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都是比较简单的,如11+2、13-2、14-4、11+3。

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一点准备,但是这些计算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练习十五的设计体现一定的弹性和给学生提供一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习题呈现的形式丰富多彩。

练习十五除了安排一些巩固练习外,还安排了比较两数大小的问题,如第2题。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是《标准》加强的内容。

第3题是一道不用数而是通过观察来估计一堆辣椒有多少个的题目,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数感。

第5题是一道巩固数序的题目,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练习十五的最后是一道数学游戏,是已学加减法的混合练习。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

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五、单元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数的组成

2、理解十位和个位表示的意义。

难点:

理解十位和个位表示的意义

六、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20以内各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

七、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和“十加几”及其相应的减法。

这两部分内容都是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11-20各数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但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

教学时,让学生明白:

“十个一”和“一个十”的区别,初步建立“十”这个计数单位的概念。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捆小棒、圈数、拨珠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0个一”可以捆成“一个十”十几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也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之间的组合与拆分的道理。

八、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两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课时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1、如何让学生初步在头脑中建构数位“十”的概念?

2、如何让学生理解十位和个位表示的意义?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单元主讲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科书第91~95页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表:

二.教材解读: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第91页先给出一幅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生活情境图。

在这幅情境图中,学生正在起床,墙上挂着一个钟显示7时,并标明时针和分针;

床头柜上有一个电子闹钟显示7时。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钟表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三.课标要求: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单元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六。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七.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通过“小明一天”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安排,呈现了对钟表整时和半时的认读。

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联系学生对钟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背景,对钟面上简单时刻的认读进行规范性和总结性的学习。

而且还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课在认清时针、分针和钟面结构的基础上,认识整时和半时,明确在这两种情形下,时针、分针所在的位置特征。

八.教学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