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62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财政法规总复习五.doc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

(一)指导功能

(二)评价功能

(三)教化功能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

2.作用范围不同

3.表现形式不同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独立性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

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

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2.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3.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4.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不断地进行“内省”

2.要提倡“慎独”精神

3.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

(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相结合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

(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

(五)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

二、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

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财政法规第五章要点

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

会计制度由国家执法机关来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句话体现的是廉洁自律。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谢某违反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坚持准则是会计人员做到依法办事的核心内容。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奉献社会”。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工作准则。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工作准则是诚实守信。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认识会计职业,树立职业荣誉感;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安心工作,任劳任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有:

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和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和联系。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强调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内在动机和内在精神世界;会计职业道德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约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仅可能受到道德谴责,还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相关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始终。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

”体现的是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如果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原则,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职业道德主要内容包括: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坚持准则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会计核算。

这里的准则不仅是指会计准则,而且还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在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坚持准则是会计人员做到依法办事的核心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理万金分文不沾”、“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是廉洁自律。

参与管理的要求。

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纳入考核内容的有: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会计法执法检查、会计人员评优表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评、聘用等。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包括:

性质不同;作用范围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涵盖了会计职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的经济关系;在性质上与会计法律制度不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包括八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参与管理、提高技能、强化服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调整会计人员的内在精神世界。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承担着相同的职责,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职业道德的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更多的强制性,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职业道德的特征。

职业道德除了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继承性、多样性的特征。

职业道德的概念。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后果。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较多关注社会公众利益。

对会计人员的相关要求。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利益驱动性。

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首先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强化服务的相关内容,会计工作中提供上乘的服务质量,并非是无原则的满足服务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原则、坚持准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

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是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会计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

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是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会计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得以遵守的法律保障。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利益驱动性,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对会计人员的相关要求。

当单位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首先考虑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会计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自律性,而并非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以及担负着同样的使命。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含义: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和功能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许多内容都直接纳入了会计法律制度。

  

(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不做假账

  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到的冲突是要坚持准则,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

  

(1)指导功能

  

(2)评价功能

  (3)教化功能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两者联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

  1.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2.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会计法律制度中含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同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也包含会计法律制度的某些条款。

  3.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4.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构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基本上是非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在会计职业活动的实践中,确有很多不良的会计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而没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3.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例。

  会计职业道德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尤其是那些较高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无具体的表现形式,它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和道德评价来实现。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三)会计行为法治与德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例题1·多选题】以下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有(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