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5467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docx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

《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日常生活教案20篇!

(1)中班主题详案教案反思《有趣的种子》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种植角又要开始种植了,为了让中班的小朋友能认识更多的植物,认识种子,我收集了很多种子,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些植物,但又不知道的一些植物种子,从而萌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对劳动果实的爱惜,设置这次有趣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颜色、形状。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种子的果实。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让幼儿能按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来进行分类,并掌握一些种植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植物实物图片、视频。

2.一次性塑料杯。

3.各种种子,如:

蚕豆、黄豆、绿豆、红豆、玉米、南瓜、大豆、豌豆等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录象让幼儿认识实物,并能说出实物的名称

1.幼儿观看视频自由讨论,并小声说出实物的名称。

2.教师提问,让部分幼儿说出看到了哪些实物。

3.说出这些实物的种子。

二、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种子,并讲出种子的名称

1.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种子宝宝?

2.让幼儿挑自己喜欢的种子,并告诉同伴你喜欢的种子宝宝叫什么名字?

3.幼儿挑种子,要求每样挑两粒。

4.教师小结:

原来种子有大有的、有小的、有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有各种样子的、有的还可以吃呢,好玩吗?

5.教师出示自己挑的两种种了,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是谁?

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三、让幼儿按一种特征去选种子。

1.幼儿自由选取。

2.互相说出自己选取种子的特征。

3.说出自己选出的种子长大后什么样子的?

4.再放视频让幼儿加深印象。

四、你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吗?

1.简单介绍植物的生长需要泥土,水,和光。

2.介绍种子种植的简单过程。

五、为了让我们班的种植园更漂亮,我们把这些有趣的种子宝宝种到地里好不好?

六、带幼儿到种植园进行操作。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这一活动课中,我的取材来源于幼儿身边的事物,平时幼儿能容易接触到的材料,让幼儿感受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案来自:

快思教.案网)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在看视频教材的时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边的植物,让幼儿有很大的兴趣。

在操作过程中,有些乱,有的幼儿没能按照老师的指令挑选种子,由于太兴奋了,选了很多的种子混合在一起。

在说出种子名字的时候,有的孩子选出了自己喜欢的种子,但是说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能够认识了它们的名字。

在按种子的特征来选取种子的时候,个别孩子没能按照特征来选取,还是选取了自己喜欢的种子,可能是教师引导的不够,总之整个活动层次清楚,层层递进,从易到难,逐步解决教学重点,让幼儿在与种子宝宝交朋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中班主题教案反思《旅行去》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旅行前的准备物品,丰富日常生活经验。

2、学习整理物品,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

最近这几天,孩子们都很兴奋,因为下周六我们就要去秋游了。

孩子们除了讨论上海什么地方好玩,还不时商量着要准备带的东西,阳阳说:

“昨天晚上,妈妈带我上超市买了饮料。

”凝儿说:

“我妈妈还给我买了双新跑鞋,,我秋游去要穿的。

”雷雷也插上一句:

“我还要带上我的玩具坦克车。

”“出去玩,不好带玩具的。

”雯雯提出反对。

“行的!

”“不行!

”……对呀!

出去玩到底能不能带玩具呢?

出去玩到底该带什么东西呢?

带着孩子们产生的这些问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孩子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思考等,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自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小背包、小零食、晕车药、塑料袋等等

2、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幻灯片,提出问题:

师:

照片上的人要到哪里去?

他们的背包里会带些什么东西?

2、操作、交流旅行前的准备工作

(1)师:

下周六旅游去你准备带什么?

(2)幼儿自主选择物品

(3)分享、交流

3、交流、学习统计喜欢的旅游景点(延伸活动)

(1)了解最喜欢、最想去的景点。

(2)收集、统计最热门的景点。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展之前,我预设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旅游去所要带的东西,让孩子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

但由于在活动中没有让孩子事先对这些物品进行了解,把材料进行归类。

也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选择的东西都比较单一(如:

吃的东西),从而产生不了冲突和问题。

当孩子的回答不太理想时,我的回应策略又不能及时跟上,或操之过急,未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

确实,预设活动有其自身的优势,目标较易落实,老师把握起来比较容易。

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不可预测的问题。

本案例中,幼儿就对教师预设的材料不感兴趣,而此时如果老师还守着预设的计划不放,就会形成预设活动与幼儿兴趣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老师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准确判断幼儿的突发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而决定是否要改变原定计划。

本次活动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将孩子们选择的物品进行统计,使孩子能很明了地看出带得最多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东西没人带?

……使活动真正追随孩子的需要,拓展孩子的思维。

因此老师在活动中要灵活处理预设与突发事件,既要有预设,又不拘泥于预设,要变硬性计划为弹性计划。

(3)中班主题活动教案《万能的手》含反思一、活动课题:

万能的小手(语言)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2、在游戏中初步认识“打”、“拍”“拉”,体验手的能干。

3、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丰富幼儿语言,喜欢乐意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

小手图片展——小手做事的各种图片。

2、情景表演:

大班哥哥姐姐打电话、拍球、拉绳子的情景。

3、打电话、拍球、拉绳子的图片与打、拍、拉的字宝宝。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引语:

瞧!

前面是什么?

你们有吗?

那我们一起举起我们的小手,来唱一唱:

“我有一双小小手”

2、师生同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二)欣赏图片展

1、自由欣赏图片。

教师:

小手真能干,可以做很多事!

瞧!

那儿有个“小手真能干”的图片展,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下载了。

想不想去呀?

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手可以做什么事?

(可以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

2、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拿的图片。

教师:

你看到的小手可以做什么事?

谁愿意勇敢地讲给我们听一听。

(请四五个幼儿交流)

教师:

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现在看看小朋友的小手棒不棒?

把手里的图片轻轻放在椅子旁边。

(三)欣赏情景表演

1、欣赏情景表演

孩子的话:

“小小手”

“我的小手可以画画”

“我的小手可以折衣服”

“我的小手可以看书”

“我的小手可以吃饭”

“我的小手可以拿报纸”

……

幼儿看得非常认真投入

老师的话:

一开始设置一个场景引导幼儿进入情境,用音乐活跃气氛。

通过欣赏图片展帮助幼儿感知小手非常能干,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能调动幼儿的经验同时给幼儿充分提供表达的时间,满足其需要。

以情景表演调动幼儿

教师:

今天我们这儿还来了几位大班的哥哥姐姐,让我们看看他们来干什么的?

2、提问:

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打电话——出示图片——出示字“打”

拍皮球——出示图片——出示字“拍”

拉绳子——出示图片——出示字“拉”

(1)咦!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这三个表示小手动作的字:

打、拍、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请幼儿说一说)

(2)噢!

我明白了:

小手真能干,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这些表示动作的汉字都有一个提手旁。

(四)玩游戏:

“打哑谜”

1、讲解游戏规则:

现在我来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能不能干,来玩个游戏,我指着一个字宝宝,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用小手打打打,打打打”(拍、拉)

2、幼儿游戏

(五)游戏:

“找朋友”

1、讲解游戏规则:

还有游戏等你来玩呢!

想玩吗?

小朋友椅子底下有两张图片,请看看图片中小手做了什么动作,请你为她找家。

先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2、请几个幼儿找一找。

3、集体找。

(六)延伸:

图片宝宝都找到相应的提手旁“打、拍、拉”字宝宝的家了,还有很多提手旁字宝宝噢!

你们想不想也认识他们,那么请小朋友今天回家就去找一找,认一认,带到我们幼儿园来说给我们听一听,我们看看,比比,谁找得多,认得多。

“我看到一个姐姐在打电话呢”

“我看到两个哥哥在拍皮球呢”

“我看到两个姐姐在拉绳子”

“旁边的一样,都是红色的,长得也很像”

提起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能集中注意力观看。

根据幼儿的回答相应出示图片与字宝宝,帮助幼儿感受这三个字宝宝,并能在自己的观察中发现其中的秘密。

通过系列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把这几个字宝宝的痕迹留在心里。

延伸活动为下一次活动做好铺垫。

教后感:

本次活动以游戏始终贯穿其中,幼儿的兴趣浓厚,教师的语言感染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时刻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多给予幼儿表现表达的机会,提高其自信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始终贯穿其中,幼儿的兴趣浓厚,教师的语言感染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时刻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多给予幼儿表现表达的机会,提高其自信心。

(4)中班主题教案详案《会说话的符号》含反思设计意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许许多多与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关的符号标志也慢慢溶入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它们不一定依赖语言或文字,但却清楚地提示着大家,自觉的遵守这些符号标志是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大家不容忽视的问题。

但这些符号标志对于幼儿而言是熟悉但也陌生的,他们经常看到,却很少去认识理解与主动遵守。

我设计本次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掌握一些常见的符号、标志,(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养成从小自觉按公共场所的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并说说符号的作用,掌握一定的规律。

2、知道公共场所中符号标志的重要性,养成自觉按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

3、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4、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

二、活动准备:

1、禁止驶入、禁止行人通过、火警电话、灭火器、人行横道标志、禁止燃放烟火等各种常见的信号标志;录音机、磁带、挂图及场景布置。

2、事先带领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符号标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手式“暂停”“安静”“真棒”安定情绪,疑惑口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

(手式——暂停〈左手横平放,手心向下,右手食指顶掌心〉、安静〈食指放在嘴上〉、真棒〈竖起大拇指〉)

问:

刚才老师都没说话,小朋友怎么知道要安静呢?

——会说话的符号。

你们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