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昆明的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昆明的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昆明的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设想】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文章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生活、人生的有益启示。
”
汪曾祺的散文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顾盼有情。
学生阅读时,往往忽略这朴素文字后暗藏的款款深情。
因此设计本课时,就把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为突破口,运用圈点批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设置教学环节。
整堂课引领学生去“学习一篇散文,运用一种方法,品味一种风格,获得一些学法,感悟一种情怀,得到一点启发”。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积累有关“雨”的古诗词
2.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生此前已经学过不少散文,本单元再学这些散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要在七年级的文学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语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赏析语言。
【课前调动】
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飞花令游戏好不好?
接下来要进入的是我们今天的飞花令比拼,今天的主题字是“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样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感悟。
作家汪曾祺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抒情散文《昆明的雨》。
(设计意图:
诗词导入法营造一种美的的氛围,激起学生走进昆明的雨、走进文章的强烈愿望)
出示目标:
(齐读)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在汪曾祺眼中“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呢,你能用文中一两个词语来说说吗?
2.思考:
昆明的雨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作者只是想念雨吗?
还有什么景、事或人呢?
整体感知、美点寻踪、诗意再现等,引导学生在对文字的默读品味的过程中,体会感受作者借昆明的雨,借雨中的景物人事传达给我们的美感和诗意,深沉的情思。
《昆明的雨》看是写雨,其实描绘的是一幅画中的故事,一段怀恋的时光,一段由雨而生的淡淡的乡愁,以及雨中美景陶醉的闲适恬淡之感。
作者对昆明的雨是一往情深。
其中是喜爱、留恋、怀念,是对一去不复返的时光的感叹与惆怅,更是在表达怀乡的情愫。
因此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
三、品读悟情
读完文章,我们发现汪曾祺的散文有美景,美食,美事,还有什么美?
我们来听听名人对汪曾祺的评价:
当你读他的散文时,就好像在听一位老人唠着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燥,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仅是这样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肤浅了……他文章全篇的谋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标点的锻炼都是蕴含着深情的。
——王安忆评汪曾祺散文
1.品读,合作探究
下面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用批注的方式,品味文中“平淡有味”的语言。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河东新凤凰,我是朗读者】
我们组选择的语句是:
(请以朗读者的身份,读出你喜欢的语句)
【分享凤凰美,共品读书味】
小组发言人分享讨论结果:
(请用最美的语言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一句颁奖词)
【走进多彩凤凰
聆听不同声音】
其他小组补充:
汪老的散文淡而有味,需要不断地朗读、玩味。
充分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及课文旁的批注(本文没有)。
在课堂上既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浸于课本好好”读”、个性地“读”,又要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读”,从而做到收放自如。
为了引导学生动情地品味语言,而不是漠然地在文本的表面滑行,我用心设计了一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在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调控)
2.方法指导伴前行
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呢,表达对昆明的喜爱和想念之情。
可怎么样才能写出这些情感呢?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清·
刘熙载
说说你的理解,以小见大,我们要表达一个大的主题时往往借助一个小小的事物来作为载体。
下面,我想问,雨季之精神写不出,以什么写之?
师:
对,用雨季中的景、物、人写之。
昆明的一草一木,生活中“凡人小事”,写出了雨中的点点滴滴,看似散乱,东一笔西一笔,但无一不渗透着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怀恋。
我们通过学习《昆明的雨》后,了解到了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及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品读这类散文的方法】
批注聚焦淡而雅,一圈一点文里行。
凡人俗事有寓意,家常俚语藏深情。
教师的责任在于扶,在于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应避免面面俱到,重在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
下面就让我们用同样的学法品读两篇文章。
浏览两篇文章,读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回读批注,找出文中“淡而有味”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2.小组合作,组内交流
学生静心默读相关语句,并自主批注赏析,老师巡视在学生之中,用心观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批注理解,不恰当的地方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及时关注学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全班汇报,分享收获
散文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建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的链接。
好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就是思想”。
通过前面的指导,学生已经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和步骤,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班内交流,给与学生充分展示和合作交流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力求体现以课文为载体,以方法为引领,以训练为主线,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的教学流程)
五、读写创造
【视频欣赏:
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想念过去的味道。
那临沂人的家乡味是什么呢?
模仿作者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选取自己家乡的特色食物,写几句有滋有味的文字。
散文教学中最自然最美妙的实践方式就是品读语言、抒写心声。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我们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核心,来探讨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
在多样的读写创造活动中,丰富情感,增强描绘生活的能力。
活学活用,既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又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总结升华
图书编者想借这些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呢?
初读选文感觉文中的菌子、鸭蛋、豆汁平淡无奇,可细细读来却发现字里行间饱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下面我提议全体起立带着喜爱想念之情读读老师写的这首小诗
(女)
我想念
好吃的的干巴菌
(男)
肥得流油的咸鸭蛋
散发着酸香的老豆汁
想念是那淡而有味的文字
想念是那遮不住的悠悠乡愁
图书编者想告诉我们做人就做汪曾祺这样的人,让我们像汪曾祺一样,爱美食,爱美景,爱家乡,爱上诗意的生活。
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相信经过这样的朗读体悟,学生对于汪老的文字会有更深刻的印象,随后的书目推荐又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使得这场雨真正浸润在学生的心里)
七、推荐阅读
读到这儿,如果你还想念他淡而有味的文字,课后老师推荐大家阅读这两本书:
《人间草木》
《故乡的食物》
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读书。
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主题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海量阅读丰厚学生的文化素养,以语文活动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
附:
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