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3391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板书:

面)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物品,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面的平整感觉。

2.师边指边说:

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棱。

棱)

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用手触摸一下,看看有什么感觉?

有一种突出的,割手的感觉,如同刀口一般。

3.指导学生观察:

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顶点)

用手触摸一下,顶点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有一种扎手的、刀尖似的感觉。

4.游戏:

同桌之间进行,一位同学闭眼,用手触摸,猜一猜摸到的是长方体的哪一部分,说出来。

猜好后交换进行。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看、摸,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数学活动,在操作中直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作准备。

本阶段重点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5.师: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

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师: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有哪些特点。

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并完成书上的填空,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2.小结: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此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将长方体置于桌面上,仔细观察,你最多能看清长方体的几个面?

生观察后回答:

3个。

我们最多只能看清3个面,通常我们是这样来画长方体的。

(课件出示长方体图形)

我们用实线画出正面看得清的3个面,再用虚线指示出隐含于背面的3个面。

师进一步问:

你能从图上找出长方体的6个面和12条棱吗?

上讲台指一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三: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棱,这些棱有什么特点呢?

生仔细观察后讨论汇报:

12条棱里有3组棱分别相等。

2.师实物指示:

组成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它分别代表了不同方向上的三组棱,一般以垂直方向的棱为高,其余的两条棱为长和宽。

长、宽、高)

(1)拿实物说说自己的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

(2)师:

尝试着换不同角度摆弄,再次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明确:

长方体的长、宽、高是相对而言的,换不同的角度摆弄,其称作长、宽和高的棱就会发生变化。

3.师出示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分别指出三组相等的棱,注意指导学生将长、宽、高一一对应指出。

此阶段以讲练结合的形式,通过对实物的确认,使学生认清长方体的长、宽、高,了解其与长方体的关系。

活动四:

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1.师生对答:

我们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变为相等,我们就把它的长、宽、高都叫作棱,长方体的6个面都会变成(正方形),长方体就变成了(正方体)。

(板书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带来的正方体物品,然后用刚才研究长方体特征的方法小组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填写书上表格内容)

汇报总结:

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3.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归纳小结:

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相等;

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

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

活动五:

试一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的8个长方形图片(不出示下面文字)。

2.学生研讨哪几个面可以组成长方体。

3.汇报:

生1:

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大小、形状相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这里入手,一对一对地去找这6个面。

生2:

找出没有2个完全一样的。

生3:

我先找2个比较大的。

生4:

……

明确答案:

①,⑧;

④,⑥;

⑤,⑦两两为一组。

4.师:

同学们想一下,长方体有几条棱?

本活动是不是只有2、3、4厘米的图形才可以?

请同学们用纸剪出一个长方形的6个面,做一做,想一想。

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6个面之间的特点,不是所有的3组完全一样的“面”就能组成长方体。

1.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再请几名学生汇报交流。

2.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对照,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棱长特征的理解。

3.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6题。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大家有什么收获?

长方体的认识

顶点

长方体

6个,相对的面

面积相等

12条,相对的棱

长度相等

8个

正方体

6个面的面

积都相等

12条棱都相等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基础上的,其中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形式,自主的去发现长方体的特点。

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我觉得这节课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做得还是不错的,课堂一开始便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更加形象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果更好。

从不同位置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本身就是个难点,但是运用多媒体一一呈现后,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知识点,并且是他们自主探究得到的,很自然地攻破了这个难点,整个教学过程配合得很好。

对棱这个知识点的重点教学,通过多媒体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整个探究过程也很顺利,学生掌握得也很好。

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运用得好,整体效果就会好,学生学习的面自然也就更广了。

第2节 展开与折叠

教材第14~15页的内容。

1.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体验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能正确判断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实践、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正确判断图形沿虚线折叠后是否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刀。

每逢节日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非常兴奋,因为我们会收到很多的小礼物,它们被装扮在各式各样的礼品盒之中。

(课件出示各种礼品盒)这些礼盒通常是什么形状的?

长方体、正方体。

猜猜这些精致美丽的礼盒是怎样制作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用灵巧的手、聪明的头脑来进行展开与折叠。

从生活实际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研究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

这些漂亮的礼盒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正方体的展开图。

(1)课件出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看看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展开准备好的正方体。

教师巡视,并与学生一起“展开”正方体。

(2)请学生把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不要重复)

让学生经历展开的过程,在展开活动中要求展开的结果尽量不相同,给了学生展开过程中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同是正方体,但展开的结果是多样的。

2.师:

你们发现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1)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回答。

每个正方体都剪断了七条棱,最后还剩下五条棱相连。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你观察得很细致,那么这些正方体的展开图中有没有相似的类型呢?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小组研讨。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3)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①中间四连方,两侧各有一个。

有图

(1)、

(2)、(3)、(4)、(5)、(6)。

②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个、两个。

有图(7)、(8)、(9)。

③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两个。

只有图(10)。

④两层,每层都是3个。

只有图(11)。

给出正方体的所有展开图,激励学生寻找规律,体会数学的乐趣。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如果把长方体展开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呢?

请同学们动手剪一剪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中各小图形的特点;

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

把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体或长方体

同学们刚刚都表现得非常完美。

那么现在能不能把这些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或长方体呢?

请同学们交换展开图进行折叠。

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经历把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过程,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真强,现在来考验一下你们的脑力(出示教材第14页最后一幅主题图),把展开图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

再动手试一试,验证自己的想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动手操作,再全班对照。

1.教材第15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15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展开图进行思考,再让学生利用附页1中的材料操作、思考、判断,并组织学生交流。

3.教材第15页练一练第3题。

鼓励学生先观察展开图进行思考,并说说自己是如何判断的,再利用附页2中的材料试一试,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他的立体图形。

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指导,体现学科的价值。

展开与折叠

(6种)

(3种)

(1种)

《展开与折叠》这部分的教学,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观念的培养很重要,学生对于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通过脑海的想象能力来浮现,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如何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探究的空间,如何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我本节课在备课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的享有学习的自由,学生通过互动探究获取新的知识、能力、经验与意识。

课堂上,我充分发挥了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评议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其中,充分发挥了教师角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使每位学生获取不同的经验与自信。

第3节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材第16~17页的内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淘气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他想要送妈妈一份礼物,现在还差一份包装,手工课上,同学们都来帮忙,如图。

(课件出示主题图)

在新课开始时,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从生活实际引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原数学的原始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要做出一个图中这样的盒子至少要裁多大的纸板呢?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必须先知道盒子有多大。

必须先算出盒子每个面有多大。

总共有6个面,需要把6个面的面积相加。

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板书课题)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请同学们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它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

上面和(  )面积相等,它的长是长方体的(  ),宽是长方体的(  )

2

前面和(  )面积相等,它的长是长方体的(  ),宽是长方体的(  )

3

左面和(  )面积相等,它的长是长方体的(  ),宽是长方体的(  )

  设计意图: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完成表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再通过小组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2.结合这个长方体及它的展开图,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汇报。

学生板书汇报自己的方法,并让其他同学给予相应的评价。

3.概括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方法一:

将6个面的面积相加。

方法二:

先计算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2,依据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的特点。

方法三: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一组一组地计算。

以上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第二种。

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书。

6.师:

如果用a表示长方体的长,用b表示长方体的宽,用h表示长方体的高,用S长表示长方体的表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吗?

生汇报:

S长=(ah+ab+bh)×

2。

(师根据汇报板书)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练后讲,让学生在积极尝试中培养创造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及小组同学的互助合作中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同学们真厉害,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你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那应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随后提问。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

棱长×

6。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用S正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师根据汇报板书:

S正=a×

6=6a2。

1.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重点交流学生的思路,说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如何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

2.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3题。

3.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交流。

交流中,使学生理解实际上只需计算5个面的面积即可。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什么?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

6=6a2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自主学习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当学生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它的展开图,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更直观地总结、归纳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得出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就能很自然地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比较注重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第4节 露在外面的面

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

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经历求正方体搭成的组合体的表面积的探索过程,获得求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求物体露在外面的面积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组合图形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掌握组合体露在外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

正方体有几个面?

6个。

如果把一个正方体放在墙角,同学们想想看,露在外面的面会有几个呢?

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索露在外面的面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 

一、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

1.师(请看大屏幕):

一个小正方体放在墙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是哪几个?

有3个面露在外面,分别是前面、上面、右面。

2.课件出示:

(1)师:

继续看大屏幕,这有几个小正方体?

有4个小正方体。

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汇报。

①生1:

有9个面露在外面。

上面的小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前边的小正方体也有3个面露在外面,右边的小正方体也一样,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师追问:

不是有四个小正方体吗?

为什么他只数了三个?

 

有一个小正方体的面全被挡住了,一个也没露出来,就不用看了。

师再指名一名同学重复此方法。

②师:

谁还有其他方法?

我先看正面,一共有3个小正方形;

再看上面,也有3个小正方形;

再看右面,同样有3个小正方形。

3+3+3=9,所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为什么不看左面,也不看下面、后面?

因为那三个面都完全被挡住了。

3.课件展示数的方法,师总结:

同样是数露在外面的面,大家的数法各有不同!

有的是先数出每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然后求总数;

有的是按不同的观察角度去数。

这些有序的数法都可行,不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去数,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此环节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有序地进行观察,让学生掌握两种观察方法。

从观察一个正方体到四个正方体,通过分析、对比,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序的去观察,为学生今后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提供依据。

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50cm,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动笔计算,全班对照。

50×

9=22500(cm2)

二、摆一摆

像刚才那样摆放时露在外面的面积是22500cm2,如果将这四个正方体换一种方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呢?

在小组里摆一摆,数一数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是否有变化?

2.学生汇报摆的方法,说一说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小结:

虽然都是用四个小正方形摆的,但是摆的方法不一样,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也就不一样。

虽然也出现露在外面的面是9个的情况,但摆的方法却不同。

此环节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操作的空间,同时也给了学生思维开放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不仅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还要在操作中有所发现。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并通过观察、交流,发现摆法不同,露在外面的面数可能是不同的;

即使露在外面的面数相同,但摆法也会有所不同。

刚才我们用4个小正方体随意摆在一起,露在外面的面数有所不同。

现在我们用多个小正方体,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摆,露在外面的面数会怎样变化呢?

(1)课件出示合作提示。

①小组同学按照平着摆或者竖着摆的方式有规律地摆。

②先由一个小正方体摆起,记下露在外面的面数;

再逐个增加小正方体,并依次记录露在外面的小正方形的面数。

③思考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的关系。

假设用n表示正方体的个数,你能用含n的式子来表示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吗?

(2)小组合作探索,并填写记录单。

(3)师:

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各有几个?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我们平着摆,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会增加3个面。

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正方体的个数×

3+2。

用含n的式子表示:

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3n+2。

我们竖着摆,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就增加4个面。

4+1。

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4n+1。

平放一排的规律:

竖放一排的规律:

1.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观察,数出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再计算面积。

关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试一试。

3.教材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