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2791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Word格式.docx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解析】考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查学生材料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强调虽然法家对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有很多问题不是法家所能解决的。

6.汉武帝的“推恩令”在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A.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解析】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7.《汉书•食货志》载: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

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

【解析】注意概念外延不要扩大,此项法规维护了盐铁官营,但并不是盐铁官营本身,其信息“没入”与增加政府的经济收入有关,官营盐铁与民争利,也增加政府收入。

至于官营盐铁能否促进冶铁技术发展,正如官营手工业能否促进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需具体而论。

8.北魏冯太后说:

“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

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解析】《魏书李冲传》: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改革后,三长制替代了宗主督护制,成为基层管理的重要制度,其管理职责为“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兵役和徭役(租调制),推行均田制。

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故选C。

9.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

这说明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解析】考点宋明理学。

魏晋时期出现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潮流,材料中佛家思想却包含儒家伦理,说明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10.扬州是繁华的商业城市。

《唐阙文》说:

“扬州,胜地也。

”扬州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①丝绸之路的影响

②大运河的开通

③南方经济的发展

④统治中心的迁移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

扬州不处于丝绸之路上,唐代都城长安,统治中心并未南移。

大运河沟通了扬州和各地联系,南方经济的繁荣也促使了扬州的兴盛。

11.宋仁宗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均田制B.农田水利法

C.青苗法D.方田均税法

【解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内容的对应问题。

针对土地被大部分官僚地主占有的现状,王安石变法采用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

注意研究王安石变法中所体现的与现代经济思想一致的内容。

12.朱熹提倡格物致知,以下符合其本意的解释是

A.“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

C.“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解析】“格物致知”的理解。

BCD属于陆王心学的主张和内容,格物致知和“在即物而穷其理也”都指接触世界万物体验理。

13.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

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到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

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这一时期处于中国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而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故④错,材料也无体现。

14.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解析】考查学生的读表分析能力。

从表格可以看出全国各地米谷价格相差不大,体现各地商业信息交流密切,说明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15.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说: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以下言论的思想观点,与之相近的是

A.“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

B.“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韩非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

D.“君志先定,君志定而天下之治成矣。

”程颐

【解析】属于知识的归类训练与知识的系统掌握,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材料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通过对选项分析BCD都是维护封建专制的理论,A也体现了发专制思想,和题干都具有早起民主色彩。

16.户部(掌握税收财政)直接向皇帝负责始于

A.西汉B.唐朝C.北宋D.明朝

【解析】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太祖废丞相,直接掌管六部。

17.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

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

按其归纳标准,他还可以选择

A.《离骚》B.《石氏星表》

C.《四书章句集注》D.《红楼梦》

【解析】考察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及信息的汲取与运用。

通过观察可知题干所反映的著作都可归为科技一类,从而选出B。

18.“①新皇帝将本国取得成功的法家学说运用到全中国。

②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③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④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集中经济化。

”下列措施属于“新皇帝”所为的是

A.开驰道控制全国B.置太学设五经博士

C.轻赋税行均田制D.废丞相设内阁

【解析】首先明确新皇帝是秦始皇,B为汉代,C为魏晋时期开始实行,D为明朝明太祖,结合所学可直选出。

19.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产生重要影响。

有的朝代发生了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谈到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后期“立国于西北而植根于东南”。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朝代是

A.西汉B.唐代C.北宋D.明代

【解析】考点中国古代史上朝代的基本特征及历史发展走向的把握。

西北:

长安、关陇贵族(李、杨与独孤氏);

东南: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与赋税出于东南

20.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重视农业生产的表现有①编订《农政全书》推广农耕技术(明朝)②在北方地区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魏)③颁布《授时历》指导农业生产(元朝)④督令官员,劝课农桑(传统重农政策:

清朝、北魏,元朝)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注意审清题干“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明朝为汉族政权,排除①,选C。

鸦片走私—禁烟—战争—条约—破坏经济结构

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条约—商品倾销—市场

21.以下对英国对华走私鸦片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破坏了中国“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结构

B.加重中国民众的生活负担和政府财政危机

C.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D.有利于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的持续增长

【解析】考点鸦片战争。

注意走私鸦片和鸦片战争的关系:

鸦片走私—禁烟—战争—条约—破坏经济结构;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条约—商品倾销—市场,故此题应选B。

2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其影响是

A.扩大了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域

B.牵制了英法联军对中国的侵略

C.形成了与清政府的对峙局面

D.废除了当地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析】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推翻清政府,巩固天京,进行了北伐、西征和东征,有力的巩固了天京政权,扩大了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域。

23.有学者认为:

“近代中国有海无防、闭关锁国,制海权的丧失导致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和世纪悲怆”。

中国人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的实践始于

A.太平天国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清末新政

训练孩子发现解题的题眼很重要!

【解析】考点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划中国海防,建立了近代海军。

24.近代中国国势沉沦,救亡图强成为时代最强音。

下列人物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义的有

A.林则徐B.魏源C.张之洞D.郑观应

【解析】考点西学东渐。

ABC都为地主阶级,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来维护封建制度;

“学习西方科技,发展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5.李鸿章等人多次称: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为此李鸿章兴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

【解析】考第洋务运动。

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福州船政局是1866年左宗棠所创建,汉阳铁厂为张之洞所建。

26.将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使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地区。

2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

”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

D.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

【解析】考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倡行“中体西用”,学习西方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没有涉及到政治变革层次。

2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解析】考察学生的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和戊戌变法。

强学会是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组织,但不能说它的成立标志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变法进入实施阶段是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9.“名为内阁,实则军机,名为立宪,实则专制。

”这是时人对一机构的评价,该机构出现于

A.百日维新B.清末新政

C.预备立宪D.辛亥革命

【解析】预备立宪指中国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又称筹备立宪。

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

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完全暴露,立宪派的幻想随之破灭,民主革命更加高涨。

30.读图二,对地图中四个地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解释准确的是

A.成立军政府

B.颁布《临时约法》 

C.袁世凯就任总统  

D.成立中国同盟会

【解析】袁世凯就任总统在北京B地,颁布《临时约法》在南京A地,中国同盟会成立在日本东京。

A地武昌起义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文字转换为图片,图片转化为文字,信息的变式须多注意训练

31.图三为某班同学在学习“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时所做的学习卡片。

请你帮助该同学把卡片中标注序号的空项,准确的补充完成。

A.①武昌起义②清帝退位③《临时约法》

B.①二次革命②清帝退位③《中华民国约法》

C.①武昌起义②复辟帝制③《中华民国约法》

D.①二次革命②复辟帝制③《临时约法》

【解析】考察基础知识,对北洋军阀刺杀宋教仁,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针对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革命党掀起护国运动,针对北洋军阀拒绝恢复《临时约法》,革命党进行了护法运动。

32.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

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D.酿酒业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解析】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从孙中山参观,不能体现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结合史实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纺织业。

1915年北京政府组织其参加博览会并获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第II卷

33(本题16分)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

计量单位,与石相似)。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钱。

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的记载(《史记•律书》)。

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4分)

【答案】

变化:

粮食价格下降。

(2分)

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1分);

汉初坚持“无为而治”的思想(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1分);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1分)水利工程的兴修(1分)(答具体史实亦可得分)。

【解析】粮食价格的变化可分析材料“米石至万”到“粟至十余钱”说明粮食价格下降原因分析体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运用。

可从汉代统一、休养生息政策、农业生产进步等方面回答。

材料二《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

“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

——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注:

“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

“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有什么变化?

(4分)分析其影响。

减轻商税;

(1分)城市商业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分)取消官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

影响: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1分)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或“政府财政收入中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解析】考察宋代的商业政策,需充分理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可以看出商税减轻了,结合所学宋代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交易的时间空间限制;

这样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政府收入的增加。

材料四一百年前,西方用商品、枪炮和思想侵入了中国。

……中国曾经被伏尔泰和耶稣教的传教士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文明和治理得很好的国家。

现在这个大清帝国似乎是“可怜亦复可笑”了,它抵挡不住这些新兴的欧洲“王子”,这些工业西方的矛头。

——[英]格林堡著《不列颠的贸易和中国的开放》

(3)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4分)

【解析】材料变了,情景变了,问题变了,但知识运用不变。

能力的考察不变。

实质考察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4分)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用廉价商品和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2分)

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

(2分)

34(20分)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

……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

……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

(3分)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3分)

【解析】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

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注意提炼材料,处理材料是考试的方向,运用知识加以论证。

(1)(6分)

趋势(春秋“礼甭乐坏”)分封制、宗法制瓦解。

周王室与诸侯间的血缘纽带日渐疏远。

(1分)

建构: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

(2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

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

(2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6分)

【解析】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8分)宰相相互牵制、监督;

(1分)在正式体制外设非正式机构。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

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学生回答“中外朝制度”亦可)。

(1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1分),清朝设立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

材料三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十二条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

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

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

【解析】从《临时约法》条款可以看出政治体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权分立。

注意本质不同一个为专制服务,一个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6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

(或“三权分立”)(2分)

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

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

35(本题16分)材料一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

“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

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焚书·

答耿司寇》)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

分析其观点的进步意义。

(4分)反对神化孔子;

(1分)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化。

意义:

冲击了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解析】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总结,李贽反对神化孔子;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化。

这种进步思想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冲击了宋明理学。

材料二康有为曾说:

“中国之国魂者何?

曰孔子之教而已。

”“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用在与时进化。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

(2)依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如何认识孔子学说的地位?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意图。

(6分)

(6分)儒家学说是中华文明之魂。

(2分)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接合(2分)。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解析】结合材料“中国之国魂者何?

”可知康有为认为儒家学说是中华文明之魂,对中华民族至关重要,康有为为宣传变法思想,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接合。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虽然对孔教批评多于肯定,但殊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孔子本人和孔教的价值评判实际上大都能够采取一种历史的、一分为二的评判态度和立场,而并非如一般人印象中误解的那样,是不加区别分析地一概全盘予以否定或简单地予以蔑弃。

因此,就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

摘编自林存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孔子观念的根本改变》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孔子的态度。

分析此态度形成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