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2757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第四版主要复习内容1文档格式.docx

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7.环境监测的特点:

a环境监测的综合性(对象、手段、数据处理)

b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污染物随时间空间不同分布不同)

c环境监测的追溯性(为使监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一个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

时间、空间、人员、区域。

8.环境优先污染物:

是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三致”效应、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并且是被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的一类物质,简称优先污染物。

9.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级: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六类环境基础标准两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地方级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10.水体污染:

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生物型污染

水污染监测对象分为:

水体监测,水污染源监测

11.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1)背景断面: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

(3)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区别

(4)削减断面:

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12、湖泊、水库监测垂线(或断面)的布设: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当水体复杂时,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1)在湖(库)的不同区域(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设置监测垂线。

(2)当湖(库)区无明显区别时,用网格布点法布设监测垂线。

(3)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在污染物主要传输路线上布设控制断面。

瞬时水样:

适合水质稳定的且长时间大范围内组分变化不大的水体

13.水样的类型:

混合水样:

a等时混合水样:

适合观察某一时段平均浓度

b等比例混合水样:

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体。

综合水样:

当为几条排污河建立综合处理厂时可用

14.水样的保存方法

a冷藏或冷冻法:

冷藏或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b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加入生物抑制剂(测氨氮和COD时加入氯化亚汞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酚时加入磷酸可调节pH至4,适量的硫酸铜抑制苯酚菌的分解)、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15.水样预处理的作用:

得到预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

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分离(气提法,顶空法,蒸馏法)

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

可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3、硝酸-硫酸消解法:

可提高消解温度和消解效果。

4、硫酸-磷酸消解法:

有利于测定时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

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

常用于消解测定汞的水样。

6、多元消解法:

可提高消解效果。

7、碱分解法:

当用酸体系消解水样造成易挥发组分损失时,可改用碱分解法。

16.分光光度法:

以分子吸收光谱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定性基础:

吸收峰峰值波长,吸收峰数目及形状。

定量基础:

吸收峰峰值波长处的吸光度与物质浓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17.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冷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区别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特征紫外线在吸收池被汞蒸气吸收后的透射光强(测紫外线透射光强)

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吸收池中汞原子蒸汽吸收特征紫外线被激发后所发出的特征共振荧光,光电倍增管应在吸收池的垂直方向上。

消解----二价汞----用氯化亚锡还原成单质汞----空气或氮气做载气

汞离子还原成基态汞蒸气----高纯氩气或氮气做载气----适合低含量水样检测

18.酸度:

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这类物质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酚酞碱度与甲基橙碱度(又称总碱度))

碱度水样的组成:

设水样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强酸量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强酸量为M,两者之和为T,则:

1、M=0:

只含氢氧化物。

2、P>

M:

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共存。

3、P=M:

只含碳酸盐。

4、P<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共存。

5、P=0:

只含重碳酸盐。

19.高锰酸盐指数(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称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mg/L表示。

该指数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按测定溶液的介质不同,分为酸性高锰酸钾法和碱性高锰酸钾法。

20.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1.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反映有机物的总量。

22.空气中污染物的分类:

一次污染物: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改变的

a按形成过程分污染物。

(SO2氮氧化物颗粒物碳氢化合物)

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互相作用或者它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硫酸盐硝酸盐臭氧,多为气溶胶)

分子状态污染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气体

b按存在状态分

粒子状态污染物:

1.d>

100um:

降尘,d<

成为总悬浮颗粒物;

2.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

代表为烟、雾、灰尘。

23.单位体积质量浓度:

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cm)或μg/m3表示。

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

与体积比浓度(mL/m3(cv)或μL/m3)的换算:

24.空气污染:

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这种情况即被称为空气污染。

25.空气监测目的(了解)

(1)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2)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以及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情况提供基础资料。

(3)为政府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及修订空气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

26.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布设较多的采样点;

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大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

27.布设采样站(点)的方法:

经验法(重点),统计法,模拟法

功能区布点法:

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将监测区划分不同区域,在污染源集中的工业区或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多设点。

经验法

网格布点法:

将监测区划分为多个均匀的网状方格,在两条直线的交点或方块中心设点,适合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均匀的地区。

同心圆布点法:

适合有多个污染源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

以污染源的中心为圆心,作若干个同心圆,再从圆心作若干条射线,在射线与同心圆的交点处布点,布点可不均匀。

扇形布点法:

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以点源在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区域做一个扇形布点。

28.空气样品的采集:

大致了解

1.直接采集法:

(一)注射器采样

(二)塑料袋采样(三)采气管采样(四)真空瓶采样

2.富集(浓缩)采样法:

吸收溶液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法,自然积集法,综合采样法

3.采样器:

组成部分(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专用采样器:

空气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个体剂量器

29.二氧化硫测定法:

a分光光度法: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钍试剂分光光度法

b定电位电解法

30.氨氮的测定法:

a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b原电池库仑滴定法

31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原理: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林格曼黑度图法:

应在白天进行,取决于观测者的判断力

32.烟气黑度的测定测烟望远镜法:

观测条件和计算同林格曼黑度图法

光电测烟仪法:

排除视觉因素影响

注射器配气法

33.标准气的配制

集气瓶配气法

A静态配气法常压配气:

取20L配气瓶,洗净、烘干,精确标定容积后,将瓶内抽成负压,用净化空气冲洗几次,再排净抽成负压,加入一定量的原料气,充入净化空气至大气压力,充分摇动混匀。

所配制标准气体的浓度用下式计算:

正压配气

B动态配气法

34.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危险废物:

是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鉴别:

(1)引起或严重导致人类和动植物死亡率增加;

(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

(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4)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35.固体废物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通过过程判断属于哪种方法)

急性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遇水反应性,浸出毒性

36.生活垃圾的分类:

废品类,厨房类,灰土类

37.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垃圾采集和样品处理,采样量,垃圾的粒度分级,淀粉的测定,生物降解度的测定,热值的测定

热值测定的意义:

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和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混合物单位量(克或千克)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作热值,分高热值(H0)和低热值(Hn),它是判别燃料、垃圾焚烧的质量指标。

热值的测量:

测量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样品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使卡计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本实验用水)温度升高,通过测量介质在样品燃烧前后的温度变化,便可求算出样品的燃烧热。

38.渗滤液的特性:

成分的不稳定性,浓度的可变性,组分的特殊性,渗滤液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

渗滤液的测定意义:

工厂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堆放会由于雨水的冲淋或自身的原因通过渗滤而污染周围的土地和地下水,因此对渗滤液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39.固体废物常见毒性试验法:

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40.土壤组成(简答)

1.土壤矿物质:

包括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原生矿物质是自然界岩石经物理风化后所形成的碎屑,而次生矿物质是原生矿物质经化学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的矿物质。

2.土壤有机质:

包括腐殖物质和非腐殖物质,腐殖物质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植物残体中稳定的木质素极其相似物进行氧化分解所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而非腐殖物质主要是指土壤中的糖类化合物以及含氮、磷、硫有机化合物。

3.土壤生物:

土壤中存在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等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动物。

4.土壤水分:

是土壤中的水分及其溶质的总称,存在于土壤孔隙当中。

5.土壤空气:

主要是存在于不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来源于大气,生物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

41.土壤的基本性质:

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42.土壤背景值:

又称本底值,指在未受人类社会活动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的成分的组成及其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43.土壤污染源基本类型:

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

44.土壤采样点布设原则:

a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b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坚持“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

c不能布点在田边、路边、沟边、堆肥周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的地方。

采样点布设方法:

1.对角线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受污水灌溉的田,在对角线上均匀布点。

2.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质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土地,中心点布设在两对角线的交点。

3.棋盘式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中等,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土质污染程度较不均匀的土地。

4.蛇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大,地势不很平坦,土质污染不太均匀的地块。

5.放射状布点法:

适合大气污染型土壤。

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向周围作射线,在射线上布点。

6.网格布点法:

适合地势平缓地块,常用于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和土壤本底值的调查。

45.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酸分解法

分解法碱熔分解法

(元素分析)高压釜密闭分解法

微波炉加热分解法

有机物的提取

提取法

(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的提取

不稳定化合物的测定)

46.综合环境监测手段:

生物监测方法,理化监测方法

47.生物监测方法包括:

按生物学层次分为:

生态监测,生物测试,生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

按生物分类法分为:

动物监测,植物监测,微生物监测。

按所处环境介质分为: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空气污染生物监测,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48.生物测试法:

利用生物收到污染物毒害(危害)后的反应和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和确定毒物的安全浓度的方法称为生物测试法,包括静水式生物测试和流水式生物测试。

49.发光细菌法:

发光细菌是一类非致病的革兰氏阴性菌,在合理条件下可发出人肉眼可见的蓝绿色光,当污染物的有毒成分与其接触后,影响或干扰其新陈代谢,使发光细菌的光减弱或不发光,在一定毒物浓度范围内,毒物浓度与发光细菌发光度呈负相关,因此可通过生物发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来监测毒物浓度。

50.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的联系

宏观生态监测:

是对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系统的组合方式、镶嵌特征、活动变化、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进行监测,其地域等级应至少在区域生态范围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一级。

微观生态监测:

是对某一特定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聚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进行监测。

联系:

宏观生物监测和微观生物监测有机结合成生物监测网,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的综合变化。

51.1.人可接收的频率:

20~20000Hz

2.声级的叠加:

声功率级和声强级可直接叠加,声压级不可以,而按以下方程叠加:

3.响度N单位是sone“宋”,1sone=40dB

响度级(LN)单位是phon“方”,响度级每增加10,响度加倍。

4.计权声级:

ABCD计权声级,其中A最常用

5.等效连续声级:

利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成为等效连续声级。

51.放射衰变类型:

α衰变,β衰变,γ衰变

52.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

天然放射性来源,人为放射性来源

53.放射性测量仪器:

电离型检测器,闪烁检测器,半导体检测器

5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若在短期发生激烈“扰动”,即发生“瞬态局部严重性污染”,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不正常的,不能抗拒的在时间、地点、场合、排污途径、排污方式、排污数量、浓度、种类都难以预料的环境污染事故。

发生原因:

生产事故,贮运事故,自然灾害,人类战争

特征:

形式的多样性,发生突然性,危害严重性,处理艰难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规律性

55.光污染:

泛指影响自然环境,给人们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带来身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的污染。

分类:

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

计量单位:

照度,指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是lux勒[克斯]

56.简易监测:

简易比色法

检气管法

环炉检测技术:

是将水样滴于圆形滤纸中央,用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水样,利用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借助于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和离子交换等作用,将待测组分实行选择性洗出,再通过环炉加热将其浓缩在外圆,达到对待测物质分离和检测的目的。

环炉检测技术是利用纸层析作用对待测物质进行分离,浓缩,定性和定量的过程。

57.空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组成:

中心站,若干个子站(包括移动子站),信息传输系统

子站监测项目:

气象参数,污染参数

SO2常用检测仪:

脉冲紫外荧光SO2自动检测仪

原理:

空气样品中的SO2对脉冲紫外线产生强烈吸收,被激发至激发态,激发态的SO2*不稳定,瞬间回到基态,释放荧光,通过释放的荧光强度与标准气发射的荧光气进行对比,就可定量。

58.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自动水质监测站和远程监控中心组成。

自动水质监测站在自动控制系统控制下,对设定污染物和水文参数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监控,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讯设备向远程控制中心发送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控制中心收集和分析水质监测站发来的状态、水质信息和数据,根据不同需要向自动水质监控中心发布指令。

自动监测仪器:

常规指标自动监测仪

综合指标自动监测仪

单向污染指标自动监测仪

59.环境监测管理的原则:

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环境监测管理的意义:

保证环境监测发展,理顺和规范环境监测,保证监测质量。

60.实验室认可是自愿性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是强制性。

61.实验用水:

蒸馏水,特殊要求的纯水,去离子水(适合配制痕量金属分析试剂,不适合

配制有机分析试剂)

试剂类型:

一级品:

用于精密分析的工作,配标液

二级品:

用于配普通试剂

三级品:

半定量、定性分析的试剂和清洁剂

监测数据五个特性:

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精密度:

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对均一物质进行重复测定所得的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某一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灵敏度:

某种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是该方法对单位质量或单位浓度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程度,可用仪器的响应值或其它指示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的比值来表示,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检出限:

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出的可靠程度内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含量。

测定限:

分测定下限和测定上限。

测定下限是指在测定误差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特定方法准确地定量测得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和最小含量。

测定上限是指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特定方法准确定量测得的待测物质的最大含量和最大浓度。

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X增大,Y增大,则XY正相关,0<

γ<

1,γ=1时,完全正相关

X增大,Y减小,则XY负相关,-1<

0,γ=-1时,完全负相关

Y与X的变化无关,XY不相关,γ=0

环境计量:

是定量描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者物理量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及浓度(或强度)的计量系统,包括环境化学计量或环境物理计量。

环境标准物质?

环境质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