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264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理论知识竞赛练习题二Word文档格式.docx

11.(D)最适宜采用退火。

A、高碳钢B、低碳钢C、为了降低成本D、力学性能要求较低的零件

12.淬火的主要目的是将奥氏体化的工件淬成(D)。

A、肖氏体或卡氏体B、索氏体和洛氏体

C、马氏体D、肖氏体

13.黑色金属测疲劳极限时,应力循环周次应为(D)次。

A、1015B、1016C、1013D、107

14.奥氏体是碳溶解在(D)的间隙固溶体。

A、P—FeB、PC、SiD、γ—Fe

15.中温回火后得到的组织为(A)。

A、回火贝氏体B、回火奥氏体C、肖氏体D、回火索氏体

16.有色金属、不锈钢测疲劳极限时,应力循环周次应为(D)次。

A、1015B、1016C、1013D、108

17.加工中心按照功能特征分类,可分为复合、(C)和钻削加工中心。

A、刀库+主轴换刀B、卧式C、镗铣D、三轴

18.关于加工中心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工序集中B、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C、工序分散、不集中D、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19.加工中心执行顺序控制动作和控制加工过程的中心是(A)。

A、数控系统B、主轴部件C、KLCD、自动换刀装置

20.提高机床动刚度的有效措施是(A)。

A、增大摩擦或增加切削液B、减少切削液或增大偏斜度

C、减少偏斜度D、增大阻尼

21.端面多齿盘齿数为72,则分度最小单位为(A)度。

A、5B、9C、47D、32

22.按主轴的种类分类,加工中心可分为单轴、双轴、()加工中心。

A、不可换主轴箱B、三轴、五面

C、复合、四轴D、三轴、可换主轴箱

23.转塔头加工中心的主轴数一般为()个。

A、3—5B、24C、28D、6—12

24.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在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可分为立式、卧式、()加工中心。

A、不可换主轴箱B、三轴、五面C、复合、四轴D、万能

25.某系统在()处拾取反馈信息,该系统属于闭环伺服系统。

A、校正仪B、角度控制器C、旋转仪D、工作台

26.某系统在()处拾取反馈信息,该系统属于半闭环伺服系统。

A、转向器B、速度控制器C、旋转仪D、电动机轴端

27.直流小惯量伺服电动机在1s内可承受的最大转距为额定转距的()。

A、1倍B、3倍C、2/3D、10倍

28.机床通电后应首先检查()是否正常。

A、各开关按钮和键B、加工路线、气压C、工件质量D、电压、工件精度

29.读零件图首先看()。

A、剖视图B、主视图和尺寸C、标题栏D、主视图

30.分析零件图的视图时,根据视图布局,首先找出()。

A、主视图B、后视图C、俯视图D、前视图

31.卧式加工中心编程零点在XZ平面内的投影与工作台回转中心之间X、Z向距离应为()。

A、零B、14C、15D、25

32.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为()。

A、工艺系统B、复合系统C、加工系统D、运算系统

33.毛坯的形状误差对下一工序的影响表现为()复映。

A、状态B、误差C、形状D、测量

34.()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者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

A、状态误差B、原理误差C、形位误差D、位置偏差

35.基准位移误差在当前工序中产生,一般受()的影响。

A、水平仪B、夹具和量具C、夹具D、开关

36.()不属于零件毛坯工艺性分析内容。

A、精车量和粗车量B、形状误差C、表面状态和机械性能D、材质

37.氧化处理的Fe3O4氧化厚度为()μm。

A、1—3B、8C、5D、7—10

38.氮化处理的处理层厚度为()μm。

A、30—50B、5C、6D、7

39.异形体刚性较差,一般都要装夹()。

A、2次以上B、22次C、15次D、30次

40.箱体类零件一般是指()孔系,内部有一定型腔,在长、宽、高方向有一定比例的零件。

A、至少具有7个B、至多具有1个C、具有1个以上D、至少具有4个

41.在对曲线拟合计算、插值时,把计算精度控制在工件公差的(),一般能保证工件精度。

A、9/10B、3/4之内C、6/7D、1/5之内

42.铸造内应力是灰铸铁在()摄氏度从塑性向弹性状态转变时,由于壁厚不均、冷却收缩不匀而造成的。

A、100—220B、700—800C、620—400D、170

43.跨距大箱体的同轴孔加工,尽量采取()加工方法。

A、调头B、一夹一顶C、两顶尖D、联动

44.工艺系统刚度定义为被加工表面法线上作用的切削分力与该方向刀具、工件的相对()的比值。

A、距离和密度B、密度C、位移D、体积

45.基准不重合误差由前后(  )不同而引起。

A、设计基准B、环境温度C、工序基准D、形位误差

46.数控机床中的精密多齿分度盘,其分度精度可达()。

A、+_0.9“B、+_0.1“C、+_0.8“D、+_0.7“

47.与成组夹具相比,可调夹具的()。

A、适用性更窄B、适用性更宽C、适用性更差,制造成本更高D、制造成本更高

48.()属于导向件。

A、T形键和定位盘B、钻模板C、基础角铁和T形键D、平键和定位销

49.()属于夹紧件。

A、叉形压板和U形压板B、定位盘C、T形键和圆形基础板D、基础角铁和圆形基础板

50.()属于辅助件。

A、T形键和定位盘B、三爪支承和垫片C、基础角铁和T形键D、平键和定位销

51.刀具磨损的最常见形式是()。

A、磨料磨损B、黏结磨损和热磨损C、雾化磨损和黏结磨损D、人为磨损和黏结磨损

52.在一定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速度与切削寿命之间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是()关系。

A、素数B、非线性C、线性D、指数或对数

53.接触传感器是具有()维测量功能的测头

A、三B、一或五C、七或八D、十

54.影响刀具扩散磨损扩散速度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切削温度B、切削温度C、切削用量D、切削时间

55.Ti元素的扩散速度()。

A、与钨一样B、高于碳C、与钨、碳一样D、远远低于钴

56.刀具的切削路程lm,切削速度νc,切削时间T,可以用()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A、lm=νcTB、lm=νc/TC、lm=T/νcD、T=lmνc

57.精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mm。

A、2.7B、1.9—2.4C、0.1—0.3D、3.9

58.合金钢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mm。

A、2.2B、0.4—0.5C、0.9—2.1D、1.9

59.碳素钢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mm。

A、2.7B、1.9—2.4C、0.6—0.8D、3.9

60.铸铁件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mm。

A、1.1—2.8B、3.6C、1.95D、0.8—1.2

61.钢及铸铁大低速件粗车时,后刀面的磨钝标准VB是()mm。

A、1.0—1.5B、2C、2.2—2.5D、1—3.3

62.刀具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磨损速度()。

A、上升并趋于不稳定B、不变C、下降且趋于稳定D、无法确定

63.刀具剧烈磨损阶段切削力()。

A、下降B、无法确定C、骤增或骤减D、急剧上升

64.在程序中利用()进行赋值及处理,使程序具有特殊功能,这种程序叫宏程序。

A、小写字母B、常数C、小程序或字母D、变量

65.在加工界面内计算刀具中心轨迹时,其刀具半径是r值,r与球头刀半径R的关系为()。

A、r=R2sinφB、r=RsinφC、r=R3cosφD、r=R2ctaφ

66.控制指令IF[<

条件表达式>

]GOTOn表示若条件不成立,则转向()。

A、下一句B、nC、n-1D、n+1

67.2.5维编程是()的加工编程方法。

A、三坐标运动、二坐标联动B、三坐标运动、三坐标联动

C、二坐标运动、三坐标联动D、二坐标运动、二坐标联动

68.已知直线经过(x1,y1)点,斜率为k(k≠0),则直线方程为()。

A、y-y1=k(x-x1)B、y=kx+8C、y=4kxD、y=ax+b

69.加工曲面时,三坐标同时联动的加工方法称()加工。

A、3维B、2.5维C、7.5维D、0.5维

70.在等误差法直线段逼近的节点计算中,任意相邻两节点间的逼近误差为()误差。

A、间距直线B、弧长C、等D、圆弧逼近

71.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B对应的变量是()。

A、#101B、#31C、#21D、#2

72.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D对应的变量是()。

A、#101B、#31C、#21D、#7

73.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F对应的变量是()。

A、#101B、#31C、#21D、#9

74.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Z对应的变量是()。

A、#101B、#31C、#21D、#26

75.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I对应的变量是()。

A、#23B、#4C、#110D、#25

76.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J对应的变量是()。

A、#23B、#5C、#110D、#25

77.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K对应的变量是()。

A、#101B、#31C、#21D、#6

78.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Q对应的变量是()。

A、#22B、#17C、#110D、#25

79.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M对应的变量是()。

A、#13B、#51C、#321D、#95

80.在变量赋值方法Ⅱ中,自变量地址J4对应的变量是()。

A、#40B、#34C、#35D、#14

81.在变量赋值方法Ⅱ中,自变量地址I6对应的变量是()。

A、#0B、#19C、#29D、#38

82.关于宏程序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于加工不规则形状零件B、不具有计算功能

C、增加了计算错误率D、不属于编程方式

83.#jGT#k表示()。

A、与B、非C、大于D、加

84.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代表的意义是()。

A、平均数B、立方根C、定义、转换D、反余切

85.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k代表的意义是()。

A、最小值B、和C、极限D、反余切

86.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k代表的意义是()。

A、坐标值B、极限C、差D、反正弦

87.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OR#k代表的意义是()。

A、平均误差B、逻辑和C、极限值D、立方根

88.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XOR#k代表的意义是()。

A、最大值B、异或C、极限值D、回归值

89.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k代表的意义是()。

A、相切B、积C、合并D、垂直

90.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k代表的意义是()。

A、最小值B、空C、最大值D、商

91.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AND#k代表的意义是()。

A、分数B、小数C、倒数D、逻辑乘

92.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jMOD#k代表的意义是()。

A、三次方根B、负数C、取余D、反余切

93.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SIN[#j]代表的意义是()。

A、圆弧度最大值B、空C、反正弦(度)D、正弦(度)

94.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COS[#j]代表的意义是()。

A、平均值B、反余弦C、余弦(度)D、反正弦(度)

95.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TAN[#j]代表的意义是()。

A、权数B、加权平均C、正切D、余切

96.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ATAN[#j]代表的意义是()。

A、反正切B、集合C、反余切D、切线

97.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SQRT[#j]代表的意义是()。

A、最大误差值B、平方根C、数列D、矩阵

98.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ABS[#j]代表的意义是()。

A、摩擦系数B、绝对值C、积分D、位移

99.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ROUND[#j]代表的意义是()。

A、四舍五入整数化B、圆周率C、圆弧度D、弹性值

100.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FIX[#j]代表的意义是()。

A、加权B、小数点向后移动三位C、取正数D、小数点以下舍去

101.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FUP[#j]代表的意义是()。

A、反函数B、余切C、小数点以下进位D、概率平均值

102.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ACOS[#j]代表的意义是()。

A、只取零B、位移误差C、反余弦(度)D、余切

103.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LN[#j]代表的意义是()。

A、长度B、自然对数C、轴距D、位移偏差度

104.在运算指令中,形式为#i=EXP[#j]代表的意义是()。

A、4x+x4B、eXC、X+YD、sinA-cosB

105.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A对应的变量是()。

A、#101B、#31C、#21D、#1

106.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C对应的变量是()。

A、#30B、#33C、#103D、#3

107.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E对应的变量是()。

A、#19B、#28C、#27D、#8

108.在变量赋值方法I中,引数(自变量)H对应的变量是()。

A、#31B、#21C、#41D、#11

109.在变量赋值方法Ⅱ中,自变量地址K1对应的变量是()。

A、#38B、#6C、#16D、#41

110.加工精度的高低是用()的大小来表示的。

A、装配误差B、加工误差C、调试误差D、测量误差

111.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的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A、成品件或导轨槽B、理想零件C、待加工零件D、刀具和样品

112.原理误差是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运动或近似的()而产生的。

A、零件B、启动器C、刀具轮廓D、加合片

113.零件表面形状是由()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而获得的。

A、滚轴B、刀具C、附轴D、夹盘

114.机床在无切削载荷的情况下,因本身的制造、安装和磨损造成的误差称之为机床()。

A、原理误差B、安装误差C、静态误差D、调整误差

115.主轴在转动时若有一定的径向圆跳动,则工件加工后会产生()的误差。

A、垂直度B、同轴度C、斜度D、粗糙度

116.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因受力变形、受热变形而引起的种种误差,这类原始误差关系称之为工艺系统()。

A、动态误差B、安装误差C、调和误差D、逻辑误差

117.在零件毛坯()的情况下进行加工,会引起切削力大小的变化,因而产生误差。

A、加工余量非常均匀B、材料硬度无变化

C、加工余量不均匀D、材料硬度非常均匀

118.在加工过程中,因高速旋转的不平衡的工件所产生的()会使机床工艺系统产生动态误差。

A、惯性力B、重力C、夹紧力D、张合力

119.()会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度。

A、减少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B、减少工件速度C、减少磨削深度D、增大磨削深度和工件速度

120.自激振动约占切削加工中的振动的()%。

A、65B、20C、30D、5

121.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1,进给速率为一般速度(f1500×

比率),则接触后退距离为()mm。

A、5B、12C、25D、10

122.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1,进给速率为高速度(f1500×

A、17B、15C、7D、14

123.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2,进给速率为一般速度(f50),则接触后退距离为()mm。

A、5B、1C、11D、4

124.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2,进给速率为高速度(f500),则接触后退距离为()mm。

A、17B、15C、3D、14

125.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切削进给,进给速率为f4000×

比率,则应用程序语句()。

A、G17B、G15C、G01D、G14

126.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快进进给方式,则应用程序语句()。

A、G5B、G00C、G11D、G4

127.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1,进给速率为一般速度(f1500×

比率),则应用程序语句()。

A、G5B、G31C、G11D、G4

128.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1,进给速率为高速度(f1500×

129.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2,进给速率为一般速度(f50),则应用程序语句()。

130.若测头进给方式采用跳步进给2,进给速率为高速度(f500),则应用程序语句()。

131.一般情况下,直径()的孔应由普通机床先粗加工,给加工中心预留余量为4至6mm(直径方向),再由加工中心加工。

A、小于φ8mmB、大于φ30mmC、为φ7mmD、小于φ10mm

132.在钻床上钻孔时,传给工件的切削热()。

A、不为零,但可忽略不计B、为零C、占50%以上D、占10%至20%

133.一般情况下,()的螺纹孔可在加工中心上完成孔加工,攻螺纹可通过其他手段加工。

A、M16B、M9C、M6以上、M15以下D、M6以下、M20以上

134.一般情况下,()的螺纹孔可在加工中心上完成攻螺纹。

A、M35以上B、M6以下、M3以上C、M6以上、M20以下D、M25以上

135.一般情况下,直径()的孔可直接在加工中心上完成。

A、大于φ60mmB、小于φ30mmC、为φ35mmD、为φ40mm

136.磨削时传给工件的磨削热()。

A、占80%以上B、只占20%至30%C、可忽略不计D、占10%以下

137.减少激振力的途径是减小()因不平衡而引起的离心力及冲击力。

A、夹具B、回转零件C、刀口D、刀面

138.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增环的基本尺寸()各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A、之差加上B、之和减去C、加上D、之积加上

139.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各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各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

A、乘以B、之积减去C、之和减去D、之商除以

140.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各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各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

A、之差乘以B、之差除以C、之和减去D、除以

141.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

A、3/5B、基准之和或之差C、公差之和D、80%

142.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各增环的上偏差()各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143.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各增环的下偏差()各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144.正计算是已知组成环求()的尺寸及公差。

A、第九组成环B、封闭环C、第一组成环D、第十组成环

145.中间计算是已知封闭环求及其余组成环,求()的尺寸及公差。

A、其中一个组成环B、最大封闭环

C、最小封闭环D、第四封闭环

146.进行基准重合时的工序尺寸计算,应从()道工序算起。

A、最后一B、中间第二C、最开始的第一D、中间第三

147.波度的波距为()mm。

A、28B、1—10C、20D、15—19

148.波度的波高A一般为()μm。

A、18B、20C、10—15D、20—35

149.检测工具的精度必须比所测的几何精度()个等级。

A、高一B、低七C、低三D、低四

150.按照标准规定:

任意300mm测量长度上的定位精度,普通级是()mm。

A、1.2B、0.4C、0.02D、0.35

151.按照标准规定:

任意300mm测量长度上的定位精度,精密级是()mm。

A、1.2B、0.4C、0.01D、0.35

152.重复定位精度普通级是()mm。

A、1.8B、0.29C、0.016D、0.32

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