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4)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
长征》)
(5)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6)陶渊明《饮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7)学会学习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指标。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仅要借鉴别人的长处,更要善于鉴别他人不足,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 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
唐代洛阳人。
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
②历乱:
烂漫
6.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什么特点?
7.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
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
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
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
闻汪十四名,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
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
闻山上嚆矢①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
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无几时,汪慨然曰:
“吾老矣!
不思归计。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②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因决计归。
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
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山径不通。
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
“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③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
壮士其许之乎?
”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
“诺!
”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
(选自《虞初新志》)
[注释]①嚆矢:
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
②猱:
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③俾:
使。
8.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归则以田园自娱
9.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汪许之(______)
②因决计归(__________)
③曩时往来川中者(______)
④愿乞壮士(______)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
11.文中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
请概括回答。
12.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报道,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
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
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以封面文章于2021-2021学年年1月25日在线发表此项成果,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体细胞克隆猴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
其实科学家们在2000年已经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
当时,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107个猴胚胎分裂成368个猴胚胎,名为“Tetra”的克隆猴在胚胎分裂157天后幸运降生。
不过,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率领的团队攻克的是体细胞克隆世界难题。
这种克隆方法与知名的克隆羊“多莉”的克隆方法类似。
孙强说,在“多莉”诞生以后,马、牛、兔、猫、狗、骆驼等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相继成功,但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未被攻克。
材料二:
克隆猴“中中”“华华”的诞生引发伦理讨论,对此,记者采访了科研团队。
记者:
克隆猴子是伦理上的进步还是退步?
既然猴子能被克隆,那么人也能被克隆吗?
蒲慕明院士:
每年美国、欧洲等大型医药巨头都会进口数万只猴子,用于开展药物检测实验。
由于每只猴子的遗传背景不同,所以只能通过增加猴子数量,筛选关键基因,最终确定药物是否有用。
体细胞克隆猴能够在一年内产生大批基因、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模型猴。
这就再也不用为了完成几个药物的检测,每年牺牲数万只猴子。
克隆猴是伦理上的重大进展,可以大大减少世界范围内对实验动物的使用量。
克隆技术的突破还有望加强濒危动物的保护。
例如,金丝猴是濒危珍稀保护动物。
掌握了克隆猴技术,我们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母体接受金丝猴克隆胚胎,就可以为世界各地动物园提供来自中国的珍贵金丝猴。
孙强:
人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克隆灵长类动物的障碍和瓶颈基本上已被攻破,从原理上讲克隆人可以实现。
我们没有任何计划克隆人,社会伦理也坚决不允许克隆人。
但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克隆猴,更好理解人类大脑的基本原理,弄懂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到有效治疗方法。
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于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可以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
突破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这将有效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使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材料三:
从第一只克隆羊到第一只克隆猴,人类已经探索了21年。
灵长类动物的克隆难题一度像不可逾越的高山,让学术期刊《科学》认为现有技术“行不通”。
克隆猴姐妹的横空出世,宣告这一世界难题已被攻克,生命科学实现重大突破。
带着不可思议的传奇,中国科学家们又一次迎来高光时刻,世界又一次通过创新之窗感知新时代的中国。
在中国向世界不断递出的“创新名片”中,“克隆猴”是最新的一张。
13.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14.根据材料二,说说材料一中“用一把毫毛,变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猴子——《西游记》里的神话正在成为现实”这句话的具体含义。
15.根据上述材料,为“克隆猴姐妹”设计创新名片。
创新名片:
克隆猴
可爱形象
诞生时间
中中:
2017年11月27日
华华:
2017年12月5日
创新之处
诞生意义
16.李阿姨的父亲不幸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你看到体细胞克隆猴诞生的新闻、听了孙强主任的介绍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阿姨。
请完成下面你和李阿姨的对话。
你:
李阿姨您好,中国成功实现体细胞克隆猴的重大突破,克隆猴“中中”“华华”诞生了。
李阿姨: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讲得真是简洁明了,看来我父亲的病有希望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拉面王
行云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
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
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
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
麻溜儿!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
多少根?
说法不一。
但都只听说,没见过。
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
老梅浅浅一笑:
“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雪天。
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
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
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老梅收徒了!
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
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
”“师父,我……”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
”“嗯……”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
但能再跟我一年不?
就一年。
”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
“好吧。
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
记住,可别丢我的脸。
”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
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
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
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
蝉街人叨叨:
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
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
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
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
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
是老梅。
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
“师父您来了!
“红子,有出息啊。
”老梅笑说。
红子回笑:
“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
净了手,朝大伙说:
“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
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
面条摆得稳、准、狠;
胳膊抡得圆、柔、韧。
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
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
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
哪是线?
分明是面!
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
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神!
”一片喝彩。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
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2021学年年第五期,有删改)
17.根据小说情节填空。
序幕:
众人神往绝活,老梅浅笑推辞;
第一幕:
红子
(1),老梅仗义收徒;
第二幕:
红子执意单干,老梅
(2);
第三幕:
红子(3),老梅歇业隐退;
第四幕:
红子挂牌换碗,老梅献演绝活;
尾声:
(4),老梅飘然离开。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18.请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
19.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
20.结合语境,分别说说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心理。
(1)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2)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21.阅读选文节选及链接材料,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使人物鲜活、更具传奇色彩。
选文节选:
链接材料: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
好了!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好!
”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七、作文
2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1.流畅宛转触碰
2.脚踏实地
3.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分析】
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
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所写汉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我们把留有这空隙称为“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墙壁。
”目的就是让孩子把汉字写在田字格中间,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易错字有:
畅、宛。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符合语境。
3.本题是对学生句子仿写的考查。
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仿照例句“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运用比喻修辞拟写句子即可。
4.
(1)“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
(2)示例:
读史·
朝代兴衰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了解古今的朝代兴衰。
(3)示例:
答案示例一: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优点:
从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他疾恶如仇,从大闹天宫这一情节表现他敢于反抗权威、热爱自由的斗争精神。
不足:
孙悟空与如来斗法失败被困在五行山下,可以看出他骄傲自大。
答案示例二: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优点:
在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中可以看出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的特点。
在大闹五台山中捣毁金刚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他鲁莽的特点。
【详解】
第
(1)小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围绕“全民阅读”的倡议拟写即可。
第
(2)小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据此可设计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或是交流会等。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分析能力。
每个人物都有优点和缺点,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即可。
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优点:
温酒斩华雄——勇,武艺高强;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忠,对刘备的忠义;
单刀赴会——守信、有胆识。
败走麦城——自负骄傲。
5.但余钟磬音俱怀逸兴壮思飞便引诗情到碧霄金沙水拍云崖暖衣冠简朴古风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磬”“逸”“霄”“崖”“篱”“悠”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6.景物有:
草、柳、桃花、李花。
特点示例: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7.示例一:
“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示例二:
“惹”是招引(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
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6.本题考查诗歌景物的描写。
这首诗前两句是在描绘春景。
“草色青青柳色黄”中写的景物是草、柳,“桃花历乱李花香”中写的景物是桃花、李花。
这两句展现了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烂漫,李花飘香的景象,可见春天的景象是生机盎然的。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大概就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的。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当时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其次在答题时,分三步完成:
一、要先分析“惹”字的本义,即“招惹”。
二、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从修辞上看,“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日人格化;
从词语运用上看,是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
三、结合诗中的“愁”“恨”等词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
8.归/则以田园/自娱
9.答应打算(计划)从前(过去)祈求(乞求)
10.只倚仗射箭的勇力,登山渡河,向猛兽出没的地方来博取名声,不是大丈夫所看中的地方。
11.商人相求便慨然应诺;
面对匪徒威胁勇于回击;
思归便绝不过问外事;
既已归隐,弱者相求,便再次出山。
12.通过汪十四闻嚆矢声即弯弓相射,竟能与嚆矢箭锋相对,直接表现了他射箭技艺的高超;
通过“商贾罗拜”“绿林畏之”侧面表现汪十四骑射高强。
选自《虞初新志》作者:
张潮年代:
清
参考译文:
汪十四是新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性格慷慨激烈,善于骑射,有燕赵之地的勇士之风。
游历西蜀的时候,是中山川险阻,很多人聚在一起成为盗寇。
大凡经商往来于这里的人,动不动就被动掠。
(商人们)听闻汪十四的名声,排着队拜在他的马前,祈求汪十四做他们的护身符。
汪十四答应了他们,于是和数百人一起骑行。
听闻山上响箭声,汪十四就弯弓对射,与响箭箭锋对撞,在空中折落。
因此绿林好汉畏惧他,从此对商旅秋毫无犯,商人们也因此尽得几倍的利润。
过了不久,汪十四慨叹到:
“我老啦!
不想着回家。
只倚仗一张弓一支箭的勇武,在山川中跋涉,向猛兽聚集的地方前行来博取名声,这不是大丈夫所看重的啊!
”于是决定回家。
回去之后就寄情田园自娱自乐,绝不过问户外的事情。
而从前在川中往来行商的人,都被强盗大肆劫掠,商路从此不通。
商人们踉跄奔走到新安,排着队拜在汪家门外,说:
“希望祈求壮士重新回天西蜀,例们弱的能够变强,贫者能够变富,使啸聚山林的盗寇们不再敢打我们这些商旅的主意。
壮士一定要答应我们啊!
”这时汪十四雄心不死,于是答应他们说:
“好”。
汪十四大笑出门,带着弓矢一大群人骑马离开。
于是西蜀的重山叠岭中间,又有汪十四的踪迹了。
8.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回去之后就寄情田园自娱自乐”,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即可。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其中“许”是“答应”的意思。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其中“徒”是“只”的意思,“以”是“来”的意思。
点睛:
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具体的方法是:
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
依据文意,按照“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的句式来概括即可。
按文中叙述的内容可知,汪十四在商人相求之下便慨然应允,在山林中面对匪徒威胁勇于回击,后来已经归隐,但弱者到门相求,他又再次出山,这些都是他“慷慨激烈”性格的体现。
同时根据文中的“汪慨然曰”,可以看出归隐这件事也是汪十四“慷慨激烈”性格的体现,所以概括时不可遗漏。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力。
学生可联系课本《口技》的内容来思考,为了表现口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