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5224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docx

高考物理运动学试题

二、直线运动

水平预测

(60分钟)

双基型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

D

★2.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位移是5m(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为3m(D)以上均不对

答案:

BC

★★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

(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C)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可能很小

(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

答案:

ABC

纵向型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

4:

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

2:

3

(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答案:

ACD

★★5.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A

★★★6.在高空自由释放甲物体后,经过时间T,在同一点再以初速v0竖直下抛乙物体.在甲、乙两物体着地之前,关于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保持不变(D)要看T和v0的值才能决定速度变大或变小

答案:

C(提示:

下落过程中甲物与乙物具有相同的加速度g,所以两者的相对速度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第一次经光滑斜面AB滑到底端时间为t1;第二次经光滑斜面ACD下滑,滑到底端时间为t2,已知AC+CD=AB,在各斜面的等高处物体的速率相等,试判断().

(A)t1>t2(B)t1=t2(C)t1

答案:

A(提示:

因斜面光滑,可知物体在D点及B点速度大小相等,分别作出它们的v-t图像,根据题意,两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即可比较两次下滑的时间长短)

横向型

★★★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A)0.2m/s2(B)2.0m/s2(C)20.0m/s2(D)200.0m/s2

答案:

B(提示:

利用sn-sn-1=aT2进行求解,T为两点间的运动时间)

★★★★9.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作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作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

答案:

由于,相遇时有:

s甲-s乙=s,则有:

,,①

(1)当a1≤a2时,①式t只有一个正解,则相遇一次.

(2)当a1>a2时,若,①式无解,即不相遇.若,①式f只有一个解,即相遇一次.若,①式t有两个正解,即相遇两次

★★★★★10.如图所示,有一个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半圆柱面上搁着一个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竖直杆.在半圆柱体速度为v时,杆同半圆柱体接触点和柱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这时竖直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答案:

取半圆柱体为参照物,则v、a应为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竖直杆上的P点相对于圆柱体的速度v相沿圆柱面上P点的切线方向,因此竖直杆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应为v相和v的矢量和,如下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vp=vtanθ.圆柱体表面上P点的加速度由切向加速度at′与法向加速度an′组成,其中,即,所以P点的对地加速度为at′、an′和a的矢量和,由图可知,

阶梯训练

运动学基本概念变速直线运动

双基训练

★1.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规定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0.5】

(A)4R,2πR(B)4R,-2πR

(C)-4R,2πR(D)-4R,-2πR

答案:

C

★2.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5】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

答案:

ABC

★★3.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答案:

AB

★★4.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

(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答案:

CD

★★5.某物体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先以速度v1运动,发生了位移s,再以速度v2运动,发生了位移s,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若先以速度v1运动了时间t,又以速度v2运动了时间3t,则它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4】

答案:

★★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作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1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又以v2=20km/h跑完三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汽车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28km/h,则v1=______km/h.【3】

答案:

35

★★7.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4m,又转向东运动了3m,到达B点,然后转向南运动了1m,到达C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

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位移方向如何?

【4】

答案:

8m,,东北方向

纵向应用

★★8.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1】

(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答案:

CD

★★9.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1】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答案:

D

★★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p.14【1】

(A)在时刻t2xkb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答案:

C

★★11.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1】

(A)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的(B)物体的动量不可能总是不变的

(C)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D)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答案:

B

★★★1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运动,丙车先减速后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2】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答案:

B

★★★1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11【2】

(A)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答案:

ACD

★★★14.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圆周运动,其间最大位移等于______,最小位移等于______,经过周期的位移等于______.【2】

答案:

2R,0,

横向拓展

★★15.某测量员是利用回声测距离的:

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_m.(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3】

答案:

425

★★★16.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倍.(2000年上海高考试题)【5】

答案:

0.58

★★★17.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其计算式为T______.根据过去观测,哈勃常数H=3×10-2m/s·l.y.,其中l.y.(光年)是光在一la(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a.(1999年上海市高考试题)【6】

答案:

1/H,1×1010

★★★18.甲、乙两地相距220km,A车用40km/h的速度由甲地向乙地匀速运动,B车用30km/h的速度由乙地向甲地匀速运动.两车同时出发,B车出发后1h,在途中暂停2h后再以原速度继续前进,求两车相遇的时间和地点.【3】

答案:

4h,离甲地160km

★★★19.一辆汽车向悬崖匀速驶近时鸣喇叭,经t1=8s后听到来自悬崖的回声;再前进t2.=27s,第二次鸣喇叭,经t3=6s又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0=340m/s,求:

(1)汽车第一次鸣喇叭时与悬崖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3】

答案:

(1)1400m

(2)10m/s

★★★20.轮船在河流中逆流而上,下午7时,船员发现轮船上的一橡皮艇已落入水中,船长命令马上掉转船头寻找小艇.经过1h的追寻,终于追上了顺流而下的小艇.如果轮船在整个过程中相对水的速度不变,那么轮船失落小艇的时间是何时?

【3】

答案:

失落的时间为下午6时

★★★★21.右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下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