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5178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docx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张

高三历史第二次自主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江苏、浙江B.河南、河北C.山东、山西D.西藏、新疆

3.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一图二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小农经济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5.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处经济文化交流。

若唐朝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绸缎②青瓷③白瓷④青花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式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

述正确的有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耕作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B.C.D.

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

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9.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民间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

D.民间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11.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2.“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历史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5.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①黄海海战,②平型关大捷,③台儿庄战役,④淞沪会战,⑤淮海战役等。

上述战役中,发生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有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6.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7.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19.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2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

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主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21.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下面两幅图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B.战略结盟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22.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已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24.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

我们只要求:

‘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25.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

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B.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26.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下列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27.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28.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大改造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C.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 D.都是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29.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

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图

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30.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31.“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32.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33.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

以下哪几项能正确说明早期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

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④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⑤贩卖的黑奴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

34.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3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36.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为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

“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

”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