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1675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学14和15章教案讲解Word下载.docx

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

(用的最多的是硅和锗)

2.在本征半导体的晶体结构中,每个原子的一个价电子与另一个原子的价电子组成电子对,这对价电子是每个相邻原子所共有的,称为共价键。

3.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现两部分电流:

(1)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形成电子电流

(2)价电子递补空穴形成空穴电流

(3)载流子:

自由电子和空穴

三、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N型半导体:

在硅或锗晶体中掺入少量的磷(或其它五价元素)。

2.P型半导体:

在硅或锗晶体中掺入少量的硼(或其它三价元素)。

3.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而在P型半导体中相反。

4.无论N型或P型半导体都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

111111*********1111111

四、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结的形成

在一块N型(P型)半导体的局部再掺入浓度较大的三价(五价)杂质,使其变为P型(N型)半导体。

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就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PN结。

2.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PN结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即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P区多数载流子空穴和N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PN结从而进入对方,形成较大的正向电流,此时PN结呈现低电阻,处于导通状态。

(2)PN结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时,P区和N区的多数载流子受阻,难于通过PN结,但是P区的少数载流子自由电子和N区的少数载流子空穴在电场作用下却能通过PN结从而进入对方,形成反向电流,由于少数载流子数量少,所以反向电流较小,PN结呈现高电阻,处于截止状态。

五、二极管

1.基本结构

(1)PN结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和管壳就成为二极管。

(2)按结构分,二极管分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三类。

点接触型:

PN结面积很小,不能通过较大电流,但其高频性能好。

面接触型:

PN结面积大,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但工作频率较低,一般用于整流。

平面型二极管:

可用作大功率整流管和数字电路中的开关管。

2.伏安特性

(1)二极管加正向电压,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正向电阻较小,正向电流较大。

(2)二极管加反向电压,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反向电阻较大,反向电流很小。

(3)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去单向导电性。

(4)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愈高反向电流愈大。

3.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IOM

最大整流电流是指二极管长时间使用时,允许流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反向工作峰值电压URWM

它是保证二极管不被击穿而给出的反向峰值电压,一般是反向击穿电压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

(3)反向峰值电流IRM

它是指在二极管上加反向工作峰值电压时的反向电流。

它越大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差,并且受温度影响大。

(4)二极管的应用:

主要利用它的单向导电性,用于整流、检波、限幅、元件保护及数字电路中的开关元件等。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

注:

1.每2学时至少制定一个教案。

2.课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

3.上新课和新上课的教师要求写详案。

4.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交教案。

教案

2014年2月28日    授课学时:

14.4稳压二极管14.5双极型晶体管14.6光电器件

新授课和习题

掌握稳压管特点、熟悉半导体三极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双极型极管工作原理、特性曲线

网络听课学习教学方法

一、稳压管

1.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面接触型半导体硅二极管。

由于它在电路中与适当数值的电阻配合后能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故称为稳压二极管。

2.稳压二极管的符号

3.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曲线与普通二极管的特性曲线类似,不同的是稳压二极管的反向特性曲线比较陡。

反向击穿电压较低。

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反向击穿可逆,但如果反向电流超过允许范围,会发生热击穿而损坏。

4.稳压二极管主要参数

(1)稳定电压UZ:

稳压二极管正常工作下管子两端的电压.

(2)电压温度系数αU:

说明稳压值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系数。

(3)动态电阻rz:

稳压二极管端电压变化量与相应的电流变化量的比值。

(4)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ZM:

管子不致发生热击穿的最大功率损耗PZM=UZIZM

二、双极型晶体管

1.基本结构(由两个PN结构成的)

按材料分:

硅管、锗管;

按功率大小分:

大、中、小功率管;

2.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共发射极电路)

(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

(2)电子在基区扩散和复合

(3)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扩散过来的电子

3.特性曲线

(1)输入特性曲线:

当集-射极电压UCE为常数时,输入电路中基极电流IB与基-射极电压之间UBE之间的关系曲线IB=f(UBE)。

(2)输出特性曲线:

当基极电流为常数时,输出电路中集电极电流IC与集-射极电压UCE之间的关系曲线IC=f(UCE)。

4.晶体管的三个工作区特点(图三):

放大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即IC=βIB,且IC=βIB

饱和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也处于正偏。

IC<

βIB,,IC≈UCC/RC,,UCE≈0

截止区:

发射结处于反向偏置,集电结也处于反向偏置。

IC=ICEO≈0,UCE≈UCC

5.三极管主要参数

(1)β可从输出特性曲线上求出,小功率管β=10~200,一般采用30~80的管子。

(2)ICBO 集电极-基极反截止电流:

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所形成的电流,受温度影响大,温度升高则ICBO增大。

(硅管ICBO<1µ

A,锗管约为10µ

A)。

(3)ICEO 集电极-发射极反向截止电流,受温度影响较大。

ICEO=(1+)ICBO,选用管子希望ICBO、ICEO尽量小,减小温度的影响。

硅管比锗管稳定,在实际中用得较多。

(4)ICM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集电极电流IC上升会导致三极管的β值的下降,当β值下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二时的集电极电流即为ICM。

(5)U(BR)CEO集电极-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基极开路时,加在集-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称为集-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6)PCM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由于集电极电流在流经集电结时将产生热量,使结温升高,从而引起晶体管参数变化。

当晶体管因受热而引起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集电极所消耗的最大功率。

(主要受结温的Tj限制)

三、光电器件

1.发光二极管:

电能转化为光能

2.光电二极管:

光能转化为电能

3.光电晶体管:

光能控制集电极电流

4.光电器件用途:

(1)LED是发光二极管,T是光电晶体管,两者可以耦合。

(2)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也可以耦合。

四、本章内容小结:

1.半导体材料中有两种载流子:

电子和空穴。

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

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不同的杂质,可以得到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2.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使P型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PN结。

PN结的基本特点是单向导电性。

3.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

其特性可以用伏安特性和一系列参数来描述。

4.三极管工作时,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称为双极型晶体管。

5.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型的器件,改变基极电流就可以控制集电极电流。

6.三极管管特性可用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来描述。

7.三极管有三个工作区:

饱和区、放大区和截止区。

五、14章课后习题

14.3.8----二极管的应用

14.4.3----稳压管的应用

14.5.8----晶体管

14.6.1----发光二极管及综合

2014年3月3日    授课学时:

15.1共发射极电路的组成;

15.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掌握放大电路的特点及作用,了解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电路和分析方法。

静态值计算,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一、共发射极电路的组成

共发射极基本电路的输入端接交流信号源,输入电压ui,输出端接负载电阻,输出电压uo电路中各原件作用:

1.晶体管T:

放大电路中的放大原件。

利用它的电流放大作用,在集电极电路获得了放大的电流,该电流受输入信号控制。

2.集电极电源UCC:

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3.集电极负载电阻RC:

主要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

4.偏置电阻RB:

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提供大小适当的基极电流IB,获得合适工作点。

5.耦合电容C1和C2:

一方面起到隔直作用,C1用来隔断放大电路与信号源间的直流通路,C2用来隔断放大电路与负载之间的直流通路,使三者之间无直流联系互不影响。

另一方面起到交流耦合作用,保证交流信号畅通无阻的经过放大电路。

二、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1.无输入信号(ui=0)时:

uo=0;

uBE=UBE;

uCE=UCE即三极管各电极都是恒定的电压和电流:

IB、UBE和IC、UCE。

(IB、UBE)和(IC、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2.加上输入信号电压后,各电极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均发生了变化:

uo≠0;

+ui;

uCE=UCE+ui

3.若参数选取得当,输出电压可比输入电压大,即电路具有电压放大作用。

4.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在相位上相差180°

,即共发射极电路具有反相作用。

5.结论:

(1)实现放大的条件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集电极电压。

(2)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直流通路:

无信号时电流的通路,用来计算静态工作点。

交流通路:

有信号时交流分量的通路,用来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三、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静态:

是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

2.静态分析就是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值(直流值)。

IB、IC、UCE、UBE。

3.分析方法:

估算法、图解法

4.分析对象:

各极电压电流的直流分量

5.所用电路:

放点电路的直流通路

6.设置Q点的目的:

(1)使放大电路的放大信号不失真;

(2)使放大电路工作在较佳的工作状态,静态是动态的基础。

四、用估算法确定静态值

五、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

1.优点:

直观地分析和了解静态值的变化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2.步骤:

(1)用估算法确定IB

(2)由输出特性确定IC和UCCUCE=UCC-RCIC即IC=f(UCE)▏IB=常数

该方程为直流负载线方程,其斜率-1/R,横轴截距为UCC,纵轴上的截距为UCC/RC

负载线与晶体管某条(由IB确定)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称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它确定放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静态值。

2014年3月6日    授课学时:

15.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及相应的习题

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

用微变等效电路方法来分析动态电路的输入电阻,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

一、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动态分析: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等。

2.分析对象:

各级电压和电流的交流分量。

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

4.所用电路:

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5.目的:

找出Au、ri、ro与电路参数的关系,为设计电路打基础。

二、微变等效电路法

1.微变等效电路:

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效为一个线性电路。

即把非线性的晶体管线性化,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

2.线性化的条件:

晶体管在小信号(微变量)情况下工作。

因此,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小范围内的特性曲线可用直线近似代替。

3.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可以从晶体管特性曲线求出

(1)输入回路

当信号很小时,在静态工作点附近的工作段可认为是直线。

当UCE为常数时,UBE与IB之比rbe=△UBE/△IB︱UCE=ube/ib︱UCE

称为晶体管的输入电阻。

低频小功率晶体管的输入电阻常用下式估算

式中,IE是发射极电流的静态值,右边第一项取100~300Ω。

rbe一般几百欧到几千欧。

它是对交流而言的一个动态电阻。

(2)输出回路

输出特性在线性工作区是一组近似等距的平行直线。

晶体管的输出回路(C、E之间)可用一受控电流源ic=ib等效代替,即由来确定ic和ib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出电阻rce愈大,恒流特性愈好,因rce阻值很高,一般忽略不计。

三、动态分析计算

1.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式中的负号表示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相反。

负载电阻愈小,放大倍数愈小。

因rbe与IE有关,故放大倍数与静态IE有关。

2.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

放大电路对信号源(或对前级放大电路)来说,是一个负载,可用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

这个电阻是信号源的负载电阻,也就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大小的参数。

电路的输入电阻愈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愈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输入电阻。

3.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计算

放大电路对负载(或对后级放大电路)来说,是一个信号源,可以将它进行戴维宁等效,等效电源的内阻即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是动态电阻,与负载无关。

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参数。

电路的输出电阻愈小,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的变化愈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小的输出电阻。

4.共射极放大电路特点:

(1)放大倍数高;

(2)输入电阻低;

(3)输出电阻高。

三、图解法对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交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反映动态时电流iC和电压uCE的变化关系。

交流负载线斜率

因为

所以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陡。

2.图解分析

3.非线性失真

如果Q设置不合适,将造成非线性失真的三种情况:

(1)如果Q设置不合适,晶体管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工作,将造成非线性失真。

(2)若Q设置过高,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工作,造成饱和失真。

(3)若Q设置过低,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造成截止失真。

2014年3月10日    授课学时:

15.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5.6射极输出器

了解分压式偏置电路和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一、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温度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在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当温度升高时,UBE、、ICBO。

当温度升高时,IC将增加,使Q点沿负载线上移,容易使晶体管T进入饱和区造成饱和失真,甚至引起过热烧坏三极管。

2.固定偏置电路的不足:

它工作点Q点是不稳定的,为此需要改进偏置电路。

3.改进偏置电路的目的是:

IC增加时,能够自动减少IB,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稳定。

二、分压式偏置电路

1.满足条件

时得出以下结论:

VB和IE或IC与晶体管的参数几乎无关,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静态工作点能得以基本稳定。

2.参数的选择:

从Q点稳定的角度来看似乎I2、VB越大越好。

但I2越大,RB1、RB2必须取得较小,将增加损耗,降低输入电阻。

而VB过高必使VE也增高,在UCC一定时,势必使UCE减小,从而减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动态范围。

3.Q点稳定的过程

4.RE温度补偿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对直流:

RE越大,稳定Q点效果越好;

对交流:

RE越大,交流损失越大,为避免交流损失加旁路电容CE。

三、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分析

1.静态分析:

2.分压式偏置电路的动态分析

(1)有旁路电容

(2)没有旁路电容

四、射极输出器

1.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1)集电极是输入与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因从发射极输出,所以称射极输出器。

2.静态分析(直流通路)

3.动态分析

(1)电压放大倍数

1.

电压放大倍数Au≈1且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故称电压跟随器。

(2)输入电阻

式中RB的阻值很大,与其并联的电阻也比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的多。

因此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很高,可达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3)输出电阻

将信号源短路,保留其内阻RS,RS与RB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RS′。

在输出端将RL取去,加一交流电压,求得输出电阻,其值比共射极放大电路中的输出电阻低很多。

4.射极输出器的应用:

主要利用它具有输入电阻高和输出电阻低的特点。

(1)因输入电阻高,它常被用在多级放大电路的第一级,可以提高输入电阻,减轻信号源负担。

(2)因输出电阻低,它常被用在多级放大电路的末级,可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

(3)利用ri大、ro小以及Au1的特点,也可将射极输出器放在放大电路的两级之间,起到阻抗匹配作用,这一级射极输出器称为缓冲级或中间隔离级。

五、多级放大电路

1.由于输入信号很微弱,常采用多级放大以便在输出端获得必要的电压和功率。

2.多级放大电路中常常会用射极输出器作为输入级和输出级。

2014年3月13日    授课学时:

15.7差分放大电路5.8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了解差分放大电路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和作用

差分放大电路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分析

一、差分放大电路

1.直接耦合:

将前级的输出端直接接到后级的输入端。

2.直接耦合存在的两个问题:

(1)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

(2)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

指输入信号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发生缓慢地、无规则地变化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

晶体管参数随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波动、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

零点漂移的危害:

直接影响对输入信号测量的准确程度和分辨能力。

二、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的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等。

2.零点漂移的抑制

静态时,ui1=ui2=0;

uo=VC1-VC2=0当温度升高时ICVC(两管变化量相等)uo=(VC1+VC1)-(VC2+VC2)=0

对称差分放大电路对两管所产生的同向漂移都有抑制作用。

3.信号输入

(1)共模信号ui1=ui2 大小相等、极性相同

两管集电极电位呈等量同向变化,所以输出电压为零,即对共模信号没有放大能力。

差动电路抑制共模信号能力的大小,反映了它对零点漂移的抑制水平。

(2)差模信号ui1=–ui2 大小相等、极性相反

两管集电极电位一减一增,呈等量异向变化,

uo=(VC1-VC1)-(VC2+VC1)=-2VC1即对差模信号有放大能力。

4.典型差分放大电路中元件作用

RE的作用:

稳定静态工作点,限制每个管子的漂移。

EE负电源:

用于补偿RE上的压降,以获得合适的工作点。

RP电位器:

起调零作用。

三、共模抑制比

1.作用:

全面衡量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2.表达式:

式中KCMR共模抑制比Ad为差模放大倍数Ac为共模放大倍数

3.KCMR越大,说明差放分辨差模信号的能力越强,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

(1)若电路完全对称,理想情况下共模放大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