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档格式.docx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 安徽省政府积极探索新路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发展思路,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①说法正确;
安徽省政府确立的产城一体的新路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③说法正确。
②“扩大城市规模”说法错误;
④“坚持速度优先”说法错误。
该题选A。
4.(2014·
山东高考)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
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答案 D
解析 做好本题抓住关键词“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
国家给予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有助于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故选D项。
A项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
B项错误,粮食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不能随意提高;
C项与题意无关,这些补贴不属于社会保障范畴。
高考题组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5.(2014·
福建高考)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比较表格中的信息。
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进出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说明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加强,这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故选B项。
表格反映的是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度,没有反映国际贸易总体发展情况,也没有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故排除A、C、D三项。
6.(2014·
安徽高考)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
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对比甲乙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可知,甲国在生产粮食与肉类上与乙国相比,生产粮食与乙国效率接近,占有优势,而生产肉类远远不及乙国,故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①正确,③错误;
乙国生产肉类是甲国的两倍,而生产粮食与甲国差不多,故乙国在出口肉类上占优势,②错误,④正确。
该题选B。
高考题组四 主观题
7.(2014·
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粤港澳经济合作中,广东具有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及制造业发达等有利条件,而港澳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金、国际市场等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粤港澳合作从前店后厂式的产业分工,到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系列协议的签署和贯彻执行,再到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新区的破茧而出,一步步从渐进协作走向多边融合。
近期,三地创新合作机制,推动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粤港澳三地开展经济合作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推进粤港澳合作对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
(1)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2)①有利于广东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③有利于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解析 第
(1)问属于解读信息类题目。
材料呈现的是广东和港澳地区合作的有利条件,从中可以看出双方产业模式各不相同,双方合作可以扬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
(2)问考查角度为“科学发展观和对外经济”。
答题的方向是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材料一中广东和港澳的有利条件,材料二中双方合作日益紧密的趋势,我们可以从粤港澳合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角度组织答案。
命题感悟
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且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较多。
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
市场调节、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落实措施、科技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农业、节能降耗、经济全球化、“走出去”战略。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如对物价、食品安全的宏观调控)考查宏观调控的原因、手段、目标。
(2)结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措施理解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节能减排等政策。
(3)结合贸易保护主义、我国企业“走出去”等考查经济全球化及影响、世贸组织规则、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等。
小康社会
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组织
市场调节的优缺点
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科学发展观
经济全球化
宏观调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核心考点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
调节
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等进行的。
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国家的宏观调控要在尊重市场、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
③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二者都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宏观
调控
①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②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
经济、法律、行政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②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③内在要求:
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思维拓展 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生产:
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干预,引导企业生产。
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
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4)消费:
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低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向。
2.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原因
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
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措施
①国家:
a.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c.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②企业:
要依法经营,坚持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
③消费者:
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
提示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宏观调控,而在于是否强有力。
3.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2011·
广东高考,26A)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4.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2012·
新课标全国,13④)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通过对市场主体利益的调节来实现国家的整体
利益。
5.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江苏高考,11D)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考点在主观性试题中一般会和其他考点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宏观调控这一考点在主观性试题中,一般会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进行考查,且考查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等,认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命题点一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主观题]
1.信息一 市场与企业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第一家集团组建同时完成转企改制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
该集团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
信息二 市场与法律
《反垄断法》的施行,有利于我国制定和实施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信息三 市场与诚信
为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安徽省人社厅公开曝光10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典型案例。
刑期最长的达2年6个月。
信息四 市场与政府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1)结合上述四组信息,分析应如何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
作用。
(2)结合信息四,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答案
(1)①深化企业改革,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证参与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提供载体。
③加强市场法规和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尤其要加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④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放宽市场准入,创新管理,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同时发力,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要以市场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始终统一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
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既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
解析 回答第
(1)问,要看到上述四组信息分别从企业、市场体系、社会信用制度、宏观调控四个方面,说明了如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回答第
(2)问,既要理解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又要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分析其关系。
命题点二 加强宏观调控[预测题型:
选择题]
2.下列举措中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①国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②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③国务院大范围地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计划 ④最高人民法院对奇虎不正当竞争行为处以巨额判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④属于行政手段。
提分技巧 关键词法判断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的关键词: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
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法打击等。
行政手段的关键词:
行政命令、指示等。
命题点三 规范市场秩序[预测题型:
3.售价上万元的由日本知名厂家尼康公司生产的D600型相机自上市后就被曝“进灰门”;
拍出的照片有黑点。
对此,尼康公司通常为欧美用户更换高级别的D610型新机,而对中国用户则百般推诿,在“清洗进灰”无效后仍迟迟不肯换机或退货。
为解决此问题( )
①尼康公司应加强科技研发,确保产品质量 ②国家应采取强制措施,使市场规则得以贯彻 ③消费者应主动维权,让消费更有尊严 ④国家应运用多种手段,维护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
解析 材料中尼康公司对D600型相机存在的质量问题处理上中外有别,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③符合题意;
加强研发和维护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并不能解决此问题,①④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必要性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①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②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思维拓展 科学发展观在不同模块中的体现
(1)经济生活: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政治生活:
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具体行为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体现了党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文化生活: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上。
(4)生活与哲学:
从唯物论上看,涉及意识的作用,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辩证法上看,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从唯物史观上看,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意识的作用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②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要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要坚持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2.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福建高考,28④)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下降表明农业的基础地位在逐渐减弱。
(2013·
安徽高考,2B)
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处于上升趋势,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
4.我国之所以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因为它是基础性产业。
新课标全国卷,15B)
因为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
本考点是高考常考点,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2015年高考可能围绕主题和主线,结合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等,分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命题点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预测题型:
选择题或主观题]
4.近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方式。
GEP是一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能够衡量生态价值的统计与核算体系。
推行GEP核算( )
①摒弃了传统的GDP核算方式 ②科学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③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④有利于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GEP核算方式是对GDP核算方式的完善和发展,汲取其合理的成分,排除其不合理的地方,①“摒弃”说法错误。
该核算方式与政府职能无关,③排除。
命题点五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预测题型: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2014年1月我国60个城市空气质量级别分布
图2 某市2014年1月PM2.5人为排放来源
注: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
材料二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
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
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向污染宣战,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提高质量效益、推进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生活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答案
(1)①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优和良的比例较少,空气受污染比较常见。
②造成城市PM2.5污染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也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
(2)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解析 回答第
(1)问,注意要对图1和图2分别进行高度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
回答第
(2)问,从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明即可。
答题模板6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答题要素:
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三个主体(消费者、企业、国家)
(1)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发展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4)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①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政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核心考点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载体
实质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