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5087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docx

主井1401运输石门与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

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

掘进作业规程

编号:

新建矿井032号

 

工作地点:

主井1401运输石门

标高:

+1178m

编制人:

孙立国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

2011年7月2日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主井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

施工说明:

金沙县禹谟镇大沟煤矿为整合矿井,已按整合要求取得了相关证照,2009年6月1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大沟煤矿新井开工建设,目前新井主井、副井、风井井筒已施工到位,标高达到+1070m。

依据《大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决定掘送主井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与之副井1401轨道石门贯通,故特编制此《主井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掘进作业规程》,以正确指导施工。

本工程由重庆煤炭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资质单位承建。

该承包单位必须按《开采方案设计》及本《作业规程》严格施工,并且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组织、人生安全等诸多事宜。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主井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

二、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

主斜井布置在老矿区东翼边界附近的岩脚案西北面250m处的缓坡地带,其位于新建矿区东翼东部。

主斜井口坐标为:

X=3027850,Y=35633265,Z=+1258m,方位角为:

∠336°,倾角为:

∠25°以伪斜的方式,布置在15井煤层底板中。

三、巷道的用途:

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主要担任1401采区运送材料、设备等任务。

四、方位角:

∠203o

五、坡度:

3‰

六、设计长度:

40m

七、工程量:

40m

八、服务年限:

1401采区结束为止

九、开工时间:

2011年7月1日

十、竣工时间:

2011年7月20日

十一、施工必须做到:

1、坚持探放水原则;

2、严格执行揭煤有关措施;

3、加强煤与瓦斯突出方面的安全管理;

4、加强运输系统方面管理,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开采方案设计

由贵州冠中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编制,会审日期:

2008年10月8日。

二、《煤矿安全规程》

三、《安全专篇》

四、《煤矿操作规程》

五、煤矿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一、主井筒位置在矿区东翼边界附近岩脚寨西北面250m处的缓坡地带,井口标高为+1258m,井筒方位角∠336°,井筒倾角∠25°。

区域内无水渠、河流,仅几条溪沟,规模不大,加之矿区内建筑物等对主井施工的及今后矿床的开采影响不大。

二、主斜井筒与两侧相邻的回风井和副斜井井筒之间间隔距离分别为50米,现已建设到位;附近已有报废的老窑其地质资料不详,对今后的施工可能带一定的影响。

三、井巷工程施工中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中加强对工作面的供风,稀释掘进中的瓦斯浓度及吹散炮烟,及时供给井下新鲜风流,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区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本段岩性主要由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石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中上部夹1层厚约1.2m的石灰岩、泥灰岩、该岩性厚度均较稳定,为该组的标志层BL;中下部夹1层石灰岩,为该组的标志层B2;底部为1层厚约7.0m的铝土质泥岩,为该组的标志层B3。

该段厚约103.70—115.39m,一般厚约110m。

含开采煤层6层,其编号由上至下为:

4、5、8、9、13、15号煤层。

根据2010年度老系统《矿井瓦斯、二氧化碳等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

1、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矿井2010年上半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33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273m3/t,矿井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726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265m3/t。

2、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规定及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局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文件,鉴定我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3、虽然我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故在工程施工中,特别是煤层即将揭露时,制定局部防治突出措施,并且严格执行。

4、根据黔能源发[2010]699号{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局委员会《关于请求审批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文件,我矿4#、5#、8#、9#、13#、15#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为Ⅲ类(属不易自燃),4#、5#、8#、9#、13#、15#煤层煤尘被鉴定为煤尘无爆炸性,

第三节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

本区位于安底背斜北西翼,单斜构造,地层连续完整,产状较稳定,区内地表未见无较大断层发育,仅老系统井下巷道中见一些落差﹤2m的小断层,对矿山开采和采掘布置影响不大,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矿井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自然斜坡对降水渗漏有利,区内构造发育程度为中等。

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龙潭组的裂隙为直接充水水源;上覆长兴组溶蚀裂隙中等含水层、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二段灰岩溶洞水强含水层;对今后矿床井采影响大。

本区龙潭组基岩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水源;长兴组溶蚀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水源。

夜郎组第二段灰岩溶洞水为矿床顶板间接充水水源、茅口组灰岩溶洞水为矿床直接充水水源,本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水文地质类型为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主井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将布置在4#煤层底板中,其标高+1178m。

支护形式:

锚喷。

巷道断面设计:

(附巷道断面图)

1、巷道断面:

S净=5.5m2,S掘=6.0m2

2、巷道净高:

根据岩层产状系用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高度设计为:

2470毫米。

3、巷道净宽:

2500毫米。

4、巷道技术特征如下:

巷别

形状

净断

面积

m2

掘进

断面积

m2

水沟

断面积m2

岩体量

掘进

煤量

 

支护形式

实体

松体

半圆形

5.7

6.5

0.075

锚喷

5、工程量:

40m

6、水平角:

3‰

7、方位角:

∠203°

特别提示:

施工中严格执行中心线及腰线。

第二节支护设计及工艺

一、临时支护

1、采用初喷作为临时支护。

爆破后处理掉危岩悬矸,立即进行初喷,初喷厚度不小于50mm,初凝30分钟后方准人员进行耙矸。

帮部围岩破碎时,初喷后还必须采用打戴帽(长×宽×厚=1000×200×100mm)斜撑柱作临时支护,斜撑柱采用直径不低于180mm优质圆木,长度不低于2.5m,斜撑与底板的夹角不得大于30°,且支设到硬底并有0.2m的柱窝,柱距不超过1.5m,斜撑柱必须支牢打紧。

2、采用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使用11井工字钢,4m长两根,掉挂采用中18mm钢筋做成的吊环,吊环规格为150mm×100mm。

安装时,先将吊环拧在锚杆外向里推移,至工作面规格长后,用长2000mm,宽200mm,厚40mm以上的把板前后将前探梁背紧;

爆破后安装前探梁,打锚杆,永久支护到位后取下,做到工作面不空顶。

二、锚杆永久性支护

采用锚杆+挂网锚喷进行支护,锚杆选用树脂锚杆,基本支护形式:

锚杆+W钢带+网或增加锚索或加长锚,杆体直径:

16—18mm,锚杆长度:

1.6—2.2m,排间距:

0.6—1.0m,设计锚固力端锚750KN,加长锚固力790kN。

三、砌碹支护

1、材料:

石灰岩、细砂、水泥、水等。

2、砌体厚度:

0.4m。

3、基础槽深度:

0.5m。

4、砂浆配比:

2:

1。

5、砌体壁后充填:

采用砂浆和碎石料进行充填。

6、砌体灰缝质量:

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充填砌体灰缝。

7、碹胎的架设应与巷道中心线垂直,碹胎的固定方式采用钢筋脚手架进行支护。

8、砌筑碹体时先砌基础,再砌碹体,然后支撑模板再砌碹拱。

9、一次性砌体长度为1m,砌体壁后充填材料选用砂浆和碎石料

10、有高危区时,先采用锚杆+锚网结合锚喷进行支护,然后在采用块石、砂浆进行充填空域处。

11、石料、模板、细砂也按一定数量进行存放,至少能供给5天的正常需求量。

四、锚杆及联合支护

1、锚杆、锚网、锚索的材质、规格、排间距、安装、锚固力等必须符合设计中的要求。

2、锚杆的孔位、孔深和孔径应与锚杆类型、长度、直径相匹配。

3、锚网的铺设与锚杆或其他锚固装置连接要牢固。

4、遇到岩体比较软弱时,锚杆必须全长锚固。

第四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法

一、巷道施工方法:

1、联络巷道开拉门后,首先采用混凝土砌碹方法进行施工。

2、待巷道开凿一段后,岩体不发生明显的变形和位移时,采用锚喷进行施工。

二、巷道开口施工方法:

1、必须按着本《掘进作业规程》中指定的203°方位及3‰的水平角进行开口,并及时将矸石运走,提升到地面充填广场建设。

2、当岩体层不稳定时将采用临时支护进行掩体,然后再进行逐段的混凝土砌碹,砌碹的质量必须达到设计中所提到的要求。

三、特殊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1、石门揭露煤层时,必须采用远距离放震动炮,并且及时进行超前钻孔排放瓦斯,同时严格按《石门揭煤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合理地揭煤。

2、硐室的施工方法:

硐室施工即在联络巷道内20米处建立一个安全躲敝硐室,以便在运输时人员的躲敝。

硐室位于Ⅰ类、Ⅱ类(即稳定岩层、稳定性较好岩层)围岩中宜采用全段面施工法,位于Ⅲ类,Ⅳ类(即中等稳定岩层,稳定性较差岩层)围岩中宜采用分层施工法。

第二节凿岩方式

凿岩方式:

采用LGS-20/7型水冷固定式螺杆式空压机和采用YT24型气腿式凿岩机进行湿式凿岩。

本工作面采用循环作业方式,用后腿式凿岩机打眼、然后装药、放炮,最后扒装机进行岩石装车,绞车提升至地面。

施工前,先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以巷道的激光指向仪为巷道的中心线,按中线在巷道迎头标好中心点后再打眼。

施工中必须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巷道断面和方向。

爆破前必须掩埋好巷道内的电缆、风筒及风水管路,防止爆破崩坏。

巷道掘进过程中,视岩石的软硬程度,可以适当增减炮眼个数和装药量。

施工时,根据岩体的性质适当选用料石砌碹,混凝土灌注成型(或增设锚杆、挂网、喷浆)等工艺。

本《掘进作业规程》所施工的巷道均采用打眼放炮的方式掘进。

一、打眼机具:

根据岩性采用凿岩机或煤电钻进行打眼。

二、降尘方法:

爆破前后、装岩前后必须喷雾洒水及冲刷岩壁,扒岩装载机工作时必须开放水幕。

三、工艺流程:

现场交接班→安全检查→延伸中线→打眼→洒水→装药放炮→洒水→敲帮问顶→临时支护→出矸→砌碹(或锚杆、挂网、锚喷)。

第三节爆破作业

一、1401运输石门联络巷道断面:

S掘=6.0m2、S净=5.5m2;

二、通风方法:

由地面进行局扇压入式供风,其型号:

YBT-2×11对旋型。

三、采用光面爆破时其参数为:

1、炮眼的深度为1.8—3.5m;

2、周边炮眼的间距为350—600mm不等;

3、周边炮眼的药卷直径为20—25mm。

四、掏槽方式:

楔式掏槽法

炮眼布置见下图:

五、爆破说明:

六、炸药和雷管:

使用煤矿许用了型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电雷管的延期时间必须控制在130毫秒以内,必须板编号,不得隔段使用。

七、装药结构:

正向装药,串联起爆

八、起爆方式:

使用MFD-100发爆器一次性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