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02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docx

补充知识:

古代科技成就

1、数学

《九章算术》

秦汉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刘徽“徽率”

魏晋

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祖冲之

南朝

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

比欧洲早近1000年,《缀术》。

2、农学和工艺

《氾胜之书》

《四民月令》

西汉

东汉

《氾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关于农作物栽培的论述;《四民月令》记载了关于农事活动和农业生产技术内容。

贾思勰

北朝

著述《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6世纪前黄河中下游农牧业生产经验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农桑辑要》

元朝

元世祖时颁发,指导农业生产。

徐光启

《农政全书》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反映了明代最新的技术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宋应星

《天工天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科技成就,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医学

(一)医学名人名著

扁鹊

战国

扁鹊(秦越人)是走方郎中的鼻祖,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被医家奉为“脉学之宗”。

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

西汉编定

我国现存较早的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

东汉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

东汉

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后世称他为“医圣”。

华佗

东汉

华佗擅长外科,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

他研制的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元丹贡布

唐朝

吐蕃名医,所著《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唐本草

唐朝

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孙思邈

所著《千金方》系统的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

被称“药王”。

李时珍

明朝

《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东方药物巨典”。

(二)其他

七情六欲

《吕氏春秋》中“六欲”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根清净

佛家的提法,“六根”指:

眼、耳、鼻、舌、身、意

六亲不认

父、母、兄、弟、妻、子

五脏六腑

中医的提法,“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体投地

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亦称五轮。

六神无主

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七窍生烟

“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

4、雕塑艺术

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司母戊鼎和四羊主尊是精品。

秦汉

成就辉煌,秦陵兵马俑、说唱俑、杂技俑等极具艺术价值。

秦砖汉瓦响誉世界。

魏、晋、唐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唐朝甘肃敦煌莫高窟闻名世界。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截止到2013年,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5处,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北京有6项,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1、世界文化遗产

1.我国的文化遗产列表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洛阳龙门石窟

长城

敦煌莫高窟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拉萨布达拉宫

北京颐和园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丽江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及寺庙

北京天坛

重庆大足石刻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明清皇宫(北京、沈阳)

明清皇家陵寝

高句丽王城

大同云冈石窟

安徽古村落:

西递、宏村

澳门历史城区

安阳殷墟

开平碉楼与村落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

福建土楼

杭州西湖

锡林郭勒元上都遗址

→三大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属佛教艺术,均位于黄河流域

(1)长城:

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主要为明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2)2011年,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2.文化景观

(1)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江西九江附近,“匡庐奇秀甲天下”,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山西五台山:

位于山西省,与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3)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自然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云南三江并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南方喀斯特

江西三清山

中国丹霞

中国澄江化石地

1.云南三江并流:

“三江”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2.中国丹霞——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1)丹霞是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

(2)代表景区:

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

3.澄江化石地——2012年成为世界遗产

位于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4.新疆天山——2013年成为世界遗产

3、自然、文化双遗产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福建武夷山

4、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昆曲

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被誉“百戏之祖”,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代表剧目有《牡丹亭》《南柯记》《风筝误》《桃花扇》《长生殿》等

古琴

亦称“瑶琴”、“七弦琴”,我国最古老弹拨乐器之一,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蒙古族长调民歌

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等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中医针灸

将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

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现存的最早且完整的中医文献)

拔罐法:

应用各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

皮影戏

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其中牛皮使用最广泛;宋代已极为盛行,18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

京剧、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端午节等22个项目

5、记忆遗产

1.目的:

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毁损、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2.我国入选遗产: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清代大金榜、纳西东巴古籍文献、“样式雷”建筑图档、《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撰写,药学著作,“东方药物巨典”

生活中的科技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

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2.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

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

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

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

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

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