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021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x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

第一篇馆史

总览:

重庆自然博物馆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迄今已有75年不间断的历史,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博物馆发展史上曾占有重要一席。

该馆的前身为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是卢作孚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将“科学救国”与“实业救国”思想相结合,积极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光辉典范。

以“从事于科学之探讨,开发宝藏,富裕民生,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在西部早期开发建设中扮演了“排头兵”角色,为民国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机关也向大后方迁移。

中国西部科学院及其所在地北碚,接受了许多著名学术机构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转移安置,一度成为中国科学界的“诺亚方舟”和“战时学术研究中心”。

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内迁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又在文星湾创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

卢作孚借让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大楼作为博物馆的陈列主楼,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则在“惠宇”附近另行建筑。

以“从事科学教育之推广及专门学科之研究”为宗旨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设地理、地质、工矿、生物、农林、医药卫生6个分馆,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

195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由西南文教部接管。

1952年改为西南人民科学馆。

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

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

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重庆自然博物馆正乘着“科教兴国”、“科教兴渝”的东风,抓住新馆建设的重大机遇,重铸历史辉煌、开创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崭新局面。

中国西部科学院:

为开发西部宝藏,富裕民生,在结束长达数月的东北、华北、华东考察之旅后,卢作孚于1930年秋断然决定在北碚建立一所由他本人负责并由民生公司常年出资的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由此诞生!

起初,西部科学院借用火焰山的一座庙宇;不久便迁建于位于嘉陵江畔、风景秀丽的文星湾。

西部科学院以“研究实用科学,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在鼎盛时期设有理化、地质、生物、农林四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等,同时管理着西山坪农场、北碚气象测候所和三峡染织厂等机构。

1942年1月,为促进川西地区(原西康省及邻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还增设了“西昌工作站”,负责当地的资源调查和工业设计。

据史料记载,1931-1935年,该院开展的较大规模的调查就有二十余次,足迹遍布现在的重庆、四川、贵州、青海、云南等地,采集到大量珍稀动、植物标本。

提到珍稀动物,难免令人想起国宝“大熊猫”,西部科学院恰恰是中国最早研究大熊猫的科研机构,我国第一副大熊猫标本也由该院制作成。

在地质研究方面成绩更为突出,重庆、四川的早期工矿发展无不与其提供的科技成果资料有联系。

西部科学院相继发现了雷马峨屏地区的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发现了綦江和南川间的煤铁矿,发现了北碚到华蓥的新煤田,发现了中梁山煤田、古蔺煤田,并分赴川中各地进行矿产资源调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该院地质研究所主任常隆庆先生,六次进入人烟荒芜的攀西地区,调查地质矿产,不仅找到了攀枝花这个地方,还取得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重大发现,从此攀枝花与常隆庆先生的名字一起载入了中国地质矿产史册。

农林所以“垦荒地,培育森林,并收求优良稻、米、蔬菜、果树及牲畜(品种)作改良之研究”为己任,引进大批优质树木及蔬菜、禽畜品种,促进了四川及西南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理化所是西部科学院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科研机构,主要进行矿样分析,以及研究焦煤冶炼、煤化气等实用技术,并将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为各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在抗战期间还涉足到军工用品的化验分析等。

 

在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西部科学院高度重视民众教育。

以学校传授专门知识,以博物馆、图书馆传送科学常识,科学家参与其中,增进了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和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抗战爆发后,为支持前方抗战,西部科学院进行了大量的矿物原料、燃料的分析研究,为兵工产品的生产和大后方的资源开发提供科研保证。

为帮助、支持内迁北碚的学术机关尽快恢复工作,他们还倾其所有,开展支援,包括仪器、设备、图书,乃至房屋,从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存续了中国科技界的一丝元气,使之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北碚也因此成为中国战时学术中心。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作为重要的近现代史迹,1992年公布为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核定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直辖后,2000年公布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西部博物馆:

    1943年,“鉴于科学教育之急待普及,学术研究尤待发扬”,西部科学院发扬联合、协作的团队精神,联络内迁北碚的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关,共同组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

推举翁文灏、卢作孚等13人组成理事会,主持经营。

1945年7月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聘请李春昱、王家楫等各学科专家26人组成设计委员会,负责规划本馆教育与研究工作,并聘李乐元为馆长,主持馆务。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西部博物馆(始称“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是整个民国时期建成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自然科学博物馆。

由于缺乏建馆经费,卢作孚又慷慨借予西部科学院的主楼(“惠宇”),给西部博物馆作陈列大楼。

陈列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及地理(原称气象地理)六馆。

当时的陈列展览就使用了一些声、光、电技术,备受民众欢迎。

在这所陈列大楼内至今还保存着前辈科学家为期盼抗战胜利,精心制作的“中国地形浮雕”,大楼前则矗立着他们为庆祝抗战胜利而立的“地磁测点碑”。

两个物件如今已成文物,是老一辈科学家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象征。

展品有我国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国地形浮雕”(黄汲清博士指导、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中国西部博物馆1945年制作完成)、我国第一具中国人发掘、研究、装架的恐龙——“许氏禄丰龙”、中国人主持发掘的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北京种”模型等。

并将动物陈列作自然环境布置,如“中华白熊自然环境”(白熊,即大熊猫),开国内博物馆标本布置的新记录。

为普及科学知识,1946年10月,按月编辑《博物》壁报一种,张贴北碚市场。

1947年8月,编制全馆照片一览《中国西部博物馆一览》,参加南京全国教育会,并在上海、北平展览。

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曾在该馆(院)工作过的科学家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新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领军人物,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50位国内著名科学家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和参与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筹建并工作过,其中已明确有14位继后陆续成为新中国的院士(学部委员)。

第二篇脊椎动物陈列

《脊椎动物陈列》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介绍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如中华鲟、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小熊猫、雪豹、毛冠鹿、绿尾虹雉等多种动物。

运用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配合实物、模型等各种辅助展品以及逼真的动物生态景观,展示大量动物标本,突出西部区域特色。

通过展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上游流域丰富、多样、特殊、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普及动物科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脊椎动物陈列简介

前言:

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位于北碚区文星湾42号,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其前身是1930年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成立的中国西部博物馆。

它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所在地。

陈列展览分三大部分:

脊椎动物陈列;古生物进化陈列;恐龙化石陈列。

展出面积约1700平方米,其中脊椎动物陈列展览面积1300平方米,古生物进化陈列和恐龙化石陈列展览面积约400平方米。

展出的动物标本、模型约1000余件。

第一展厅

地形浮雕:

它是60年前我国的爱国科学家雕塑的,地形浮雕图上准确地标明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

地形呈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辽阔的平原、丘陵和海洋。

我国的自然条件优越,森林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类型多种多样,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第二展厅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

动物与人的衣、食、住、行都密相关。

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更加离不开动物。

我国的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我国的特产,如大熊猫、金丝猴、褐马鸡、扬子鳄、白鲟等,是闻名世界的。

对动物的研究:

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在农业、畜牧业、渔业等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动物学方面的知识。

诗经、尚书、尔雅、本草纲目文字记载照片。

甲骨文、商青铜、汉砖、摩岩画、石雕照片。

例如:

春秋时代的《诗经》提到动物名称不少于100种。

《尚书禹贡篇》、汉朝的《尔雅》记载了很多动物种类。

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述动物有400多种。

第三展厅

脊椎动物的演化:

脊椎动物是高等的脊索动物,它们在发育早期有脊索,但在成年时则为脊柱代替,脊柱由许多个脊椎骨连接而成。

因此叫脊椎动物。

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脊椎动物可分为:

无颌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

柱头虫、海鞘、文昌鱼的结构特点能说明脊椎动物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来的,它们的脊索形成过程似脊椎动物,而它们的肾管等结构似无脊椎动物。

其中文昌鱼的结构特点,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七鳃鳗是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现存的最原始、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属于无颌类。

它的特点是眼睛后有七个鳃裂,过去有人把鳃裂误认为是眼睛,曾被称为八目鳗。

它像鱼而不是鱼,没有上下颌和偶鳍,在五亿年前就出现了,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进化中的几个巨大的飞跃:

1.颌的出现:

鱼类开始具备了上、下颌和偶鳍。

有了上、下颌,它加强了动物个体的主动捕食能力,扩大了食物范围,有利于动物的发展和种族的繁衍。

鱼类可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

2.从水生到陆生:

生命诞生于水中,在水中生活了很长的时期,三亿多年前由于环境变化,水域干枯或缩小,促使水中生活的有一种鱼,(总鳍鱼)为了适应改变了的陆生环境,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鳃转变成肺,偶鳍转变成四肢,逐渐上陆,开始陆地生活。

这里有蛙的发育过程标本,青蛙的产卵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由蝌蚪逐渐变态为青蛙。

它们是动物从水生到陆地生活的过渡类型。

3.羊膜卵的形成:

羊膜卵:

外有坚韧的卵壳,能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分的蒸发。

起保护作用。

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保证胚胎在自备的羊水里发育不经过外界的水中阶段。

羊水代替了天然水。

在发育过程中彻底摆脱了对外界水的依赖,成为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这里有鲟鱼和乌龟卵的比较标本。

从爬行动物开始有了羊膜卵,以后的鸟类、哺乳类都是羊膜卵动物。

而鱼类、两栖类是非羊膜卵动物。

4.恒温动物的产生:

从鸟类开始,到哺乳类以至今天的人类,体内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能够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仍然保持恒定的体温。

他们叫恒温动物,也叫温血动物。

体温恒定大大减少了动物对生活环境的依赖,增强了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

始祖鸟模型:

始祖鸟化石发现于距今的一亿五千万年前,发现地点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根据化石形状做了一个模型。

从始祖鸟模型的形态结构看,它有像鸟的特征身体被有羽毛,也有爬行动物的特征翅上长有爪子,这就可以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