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9480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醉学主治医师分类模拟题7Word格式.docx

E.相当于兴奋落在心肌的不应期内

当室性期前收缩出现在心电图的T波内时,容易诱发心室纤颤,称为R-on-T现象。

其相当于刺激落入复极化过程中的易损期。

6.在呼吸过程中,由于小气道口径随呼吸而改变,气道阻力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吸气时气道阻力的变化为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吸气时肺扩张,小气道周围肺泡组织的弹性纤维拉紧,对气道壁的牵引加大,故管径增大,阻力减小。

另外,支气管平滑肌的紧张性在吸气时降低,气道阻力减小。

7.以下哪种情况V/Q偏高

A.直立位时下肺(与上肺相比)

B.肺栓塞

C.肺不张

D.肺水肿

E.哮喘

B

肺栓塞时栓塞血管相应肺区通气正常,因而V/O偏高。

A、C、D和E时V/Q偏低。

8.FEV1/FEV%正常值是

A.60%以上

B.65%以上

C.70%以上

D.80%以上

E.90%以上

D

FEV1/FEV%正常值是80%以上,低于70%为异常,提示有阻塞性肺疾患,当低于60%时施行麻醉宜谨慎。

9.PaCO2升高,PaO2下降,对颅内压力和容量关系的影响为

A.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下降

B.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下降

C.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

D.脑血流量与脑容量减少,颅内压升高

E.脑血流量与脑容量不变,颅内压升高

PaCO2升高,PaO2下降时,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高二氧化碳血症可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组织的含水量,易产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

10.管径小于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

A.10%

B.15%

C.20%

D.25%

E.30%

管径小于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10%左右,大于2mm的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15%。

11.最能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指标是

A.PaCO2

B.PaO2

C.SaO2

D.pH

E.BE

A和B反映肺泡中两种气体的含量,C反映的是动脉血氧含量,D和E反映血液的酸碱性。

12.下列哪项是位于延髓外侧浅表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因子

A.二氧化碳

B.氢离子

C.钠离子

D.氧分压下降

E.氮气

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腹外侧浅表部。

对H+敏感。

受缺氧抑制。

二氧化碳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后,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与水化合成碳酸,而后解离出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

13.患者在全身麻醉后肺通气的改变是

A.控制呼吸时上、下肺相等

B.自主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

C.自主呼吸时上、下肺相等

D.控制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

E.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时都是上肺好于下肺

全麻控制呼吸和自主呼吸时,上肺肺泡的通气/血流比值高于下肺,故上肺好于下肺。

14.喉罩对人体的影响有

A.减少肺泡无效腔

B.减少解剖无效腔

C.减少机械无效腔

D.增加气道阻力

E.增加肺活量

喉罩可减少解剖无效腔改善肺通气功能,对气道阻力和肺活量没有影响。

15.慢性缺氧者,吸入纯氧易引起呼吸暂停的原因是

A.吸入纯氧后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减弱

B.高浓度氧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

C.低氧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当吸入纯氧时使此反射减弱

D.高浓度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氢离子的敏感性降低

E.高浓度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氢离子的敏感性增加

慢性通气衰竭的患者,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敏感性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

PaCO2在60mmHg以上则不能使之兴奋,所以要控制给氧量,保持一定的缺氧状态,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

给高浓度氧将使呼吸中枢抑制加深,通气量减少,加重CO2潴留,诱发肺性脑病。

16.决定血液黏稠度最重要的因素是

A.血流切率

B.血细胞比容

C.血管口径

D.温度

E.细胞形态

B血液中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是决定血液黏滞度最重要的因素。

男性血细胞比容平均值约为42%,女性约为38%。

血细胞比容越大,血液黏滞度就越高。

17.心室的易损期在下列哪个时间内

A.QRS波末到ST段开始后20ms

B.T波升至顶峰之前约30ms

C.P波初始20ms

D.P-R间期内

E.P波初始10ms

易损期是指在心电周期中一个特定的时期,在此时期内给予心室的刺激极易引起一连串的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

这个时期在体表心电图上大致在T波的升支到达顶点前的20~30ms。

在心室的复极过程中,相邻近的心肌组织存在着复极程序的差异。

如果恰恰此时有一个刺激(例如早搏),则极易引起一系列的折返激动,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

18.减压反射

A.在血压升高时才发挥作用

B.在血压降低时才发挥作用

C.平时经常起作用

D.在血压升高时才发挥作用,在血压降低时不发挥作用

E.在血压降低时才发挥作用,在血压升高时不发挥作用

减压反射(depressurereflex)是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兴奋,发放神经冲动。

二者的神经冲动分别沿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加入迷走神经)传导至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紧张加强,而心交感和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血管舒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少,从而导致血压降低,故称减压反射。

减压反射经常在进行,维持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保持动脉血压于正常范围。

19.关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哪项正确

A.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起始部

B.小体内只有神经纤维末梢

C.主动脉体传入神经随膈神经传入

D.低氧血症可引起小体兴奋

E.氢离子浓度增高引起小体传入神经抑制

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都属于外周化学感受器、负责感受循环血氧、血二氧化碳、氢离子水平的变化。

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附近由上皮细胞组成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外周化学感受器的解剖学位置。

颈动脉化学感受器主要参与呼吸调节,主动脉化学感受器主要参与循环调节。

颈动脉化学感受器不是感受动脉血血氧含量的下降而是感受所处环境氧分压的下降。

20.下列物质升压作用最强的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缓激肽

C.血管紧张素Ⅱ

D.血栓素

E.去氧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受体引起广泛的血管收缩而影响动脉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脉压减小;

血管紧张素Ⅱ是血管紧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血管平滑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以及脑的一些部位、心脏和肾器官的细胞上存在有血管紧张素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

血管紧张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

血管紧张素Ⅱ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之一。

21.59岁、70kg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术中ABP70/45mmHg,职110bpm,CVP12cmH2O,CO1.5L/(min·

m2),提高CO的最佳处理为

A.胶体扩容

B.β受体阻滞剂

C.硝酸甘油

D.利尿剂

E.多巴胺

CO等于每搏量乘以心率,每搏量取决于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

患者心率已快,前负荷正常高限,后负荷不高,因此提高CO的最佳处理即予以多巴胺提高心肌收缩力。

22.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

A.心房肌细胞

B.心室肌细胞

C.心交感神经

D.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E.心副交感神经

心脏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

其中自律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心肌细胞具有自律细胞,也称为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由窦房结发出激动,传至房室结后传到希氏束。

2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

A.心率增快

B.前负荷增加

C.后负荷降低

D.心肌收缩性增加

E.左心室壁活动异常

左心室壁活动异常使心输出量降低。

24.心排血量是指

A.每平方米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B.心室每分钟输出到周围循环的血量

C.心室舒张末期容量与收缩末期容量之差

D.心室每搏输出的血量

E.正常成人约为3000ml

A为心指数;

C和D为每搏量;

心排量成人平均为5~6L/min。

25.决定心排血量的主要因素为

A.心率与外周血管阻力

B.回心血量与外周血管阻力

C.心率与每搏输出量

D.血容量与每搏输出量

E.心率与心肌收缩力

影响心排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心率及每搏输出量。

其中心率受到自主神经的调节。

而每搏输出量则由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决定。

26.决定心排血量的两个主要因素

A.血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

B.血压和心率

C.心率和每搏量

D.周围组织需氧量和回心血量

E.回心血量和每搏量

心排血量是心室每分钟输出的血液量,心脏排血量=每搏输出量×

心率。

27.下列哪项引起左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肥厚型心肌病

D.主动脉瓣狭窄

E.肺动脉高压

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心室舒张期,左心房内大量血液涌入左心室,左心室血容量增多,引起左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28.下列哪项为心排血量减少的原因

A.动静脉瘘

B.内源性和外源性儿茶酚胺增加

C.前负荷减少

D.后负荷减少

E.副交感神经受抑制

心脏前负荷亦称容量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遇到的负荷,实际上是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张力的反应。

心脏后负荷亦称压力负荷,系指心室开始收缩射血时所受到的阻力,即室壁承受的张力。

前负荷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后负荷减少,心排血量增加。

29.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心泵功能减退的表现为

A.外周循环阻力增高

B.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心排量增高

C.心室舒张末压降低,心排量降低

D.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心排量降低

E.心室舒张末压降低,心排量不变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的6个方面发生了改变:

前负荷、后负荷、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协调性、心脏结构。

以上的6个方面都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其共同作用使心肌的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血液无法泵出,导致心排量降低。

30.下列哪项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

A.缺氧

B.酸中毒

C.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

D.兴奋副交感神经

E.兴奋交感神经

A、B、C、D均抑制心肌收缩力。

31.心脏交感神经主要作用于______受体,副交感神经主要作用于______受体

A.β1,M2

B.β2,M2

C.β1,M1

D.α2,M2

E.β2,M1

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主要作用于β1和M2受体。

32.以下关于心血管反射的描述哪一项正确

A.动脉血压降至40mmHg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反射使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

B.椎管内阻滞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时,Bainbridge反射和Bezold-Jarisch反射可使心率增快

C.浅麻醉下压迫眼球或牵引眼周结构可致眼心反射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D.颅内压升高致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时可反射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E.肺动脉压升高时可反射使心率减慢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对低血压的正常调节阈值为50~60mmHg,低于此值时压力感受器基本丧失功能。

Bainbridge反射和Bezold-Jarisch反射使心率减慢。

眼心反射使心率减慢。

肺动脉压升高时可反射使心率增快。

33.以下哪种药物能够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A.安氟烷

B.异氟烷

C.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氟烷能够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因此使用氟烷麻醉时慎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其他吸入麻醉药物则无此作用。

34.大剂量琥珀胆碱主要兴奋下列哪一种受体引起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

A.中枢性的调节

B.心脏β1受体

C.心脏α受体

D.心脏胆碱受体

E.交感神经节的N受体

小剂量琥珀胆碱可兴奋交感神经节的N受体和交感神经纤维,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导致心动过速。

大剂量琥珀胆碱主要兴奋心脏胆碱受体引起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

35.在临床工作中,可采用按压颈动脉窦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的生理学基础是

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

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

C.心迷走神经抑制

D.心交感神经兴奋

E.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根据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节机制,采用按压颈动脉窦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并经传入神经(窦神经)传入中枢,反射兴奋迷走神经,以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36.调节冠脉循环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主动脉舒张压

B.中心静脉压

C.左心室舒张末压

D.心率

E.动脉血氧分压

当主动脉瓣关闭后,主动脉舒张压有效地使冠状动脉充盈。

心脏舒张期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心内膜下冠脉血流减少。

心动过速时,舒张期缩短,冠脉血流减少。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冠脉扩张,增加血氧供应。

中心静脉压不影响冠脉血流。

37.冠脉血流的特点错误的是

A.冠脉扩张可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

B.心率过快(180次/分)时冠脉血流量可减少

C.心室收缩时,左冠脉血流量减少

D.心肌代谢产物是调节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E.迷走神经兴奋不影响冠脉血流

心肌本身的代谢水平是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

交感兴奋时,心率加快提高心肌的代谢水平,间接使冠脉血流增加;

但严重心动过速时,舒张期明显缩短,可使冠脉血流减少。

副交感神经兴奋直接激活冠状动脉上的毒蕈碱性受体,使血管舒张。

38.以下哪一项可以增加冠脉血流

A.动脉舒张压降低

B.PCWP升高

C.心率增快

D.缺氧

E.去甲肾上腺素

缺氧时机体产生腺嘌呤核苷酸,可显著扩张冠脉。

A、B和C均降低冠脉血流;

去甲肾上腺素使冠脉收缩,但大剂量时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舒张压,间接增加冠脉血流。

39.能使冠脉血流量增多的因素除外

B.pH降低

C.血乳酸增多

D.前列腺素

E.二氧化碳蓄积

缺氧、pH降低、血乳酸增多、二氧化碳蓄积等能使冠脉血流量增多,前列腺素不影响冠脉血流。

40.下列哪一项有利于心肌氧供需平衡

A.HR100bpm

B.Hb120g/L

C.CVP20cmH2O

D.ABP170/90mmHg

E.PaCO230mmHg

HR增快和前、后负荷过重增加心肌氧耗。

PaCO2下降收缩冠脉,降低血流。

41.心肌代谢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点

A.心肌氧储备极少

B.心肌可广泛利用各种营养物质供能

C.心肌只能利用葡萄糖

D.心肌的能量储备极少

E.心肌代谢几乎全是有氧代谢

心肌可广泛利用各种营养物质供能,正常心肌能量60%来自脂肪酸的氧化,28%来自葡萄糖,11%来自乳酸。

心肌摄取营养物质的比例可随它们在动脉血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空腹时以脂肪酸为主,进食后以葡萄糖为主。

42.心肌短暂缺血后血供迅速恢复,心肌的舒张和收缩功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A.仅出现舒张功能障碍

B.舒缩功能障碍可有不可逆的变化

C.无舒缩功能障碍

D.仅出现一过性舒缩功能障碍

E.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

在心肌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尽管缺血心肌的血供迅速恢复,但其舒缩功能障碍可持续较长时间,这一现象称之为心肌顿抑。

43.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中,以下论述中最佳答案为

A.心脏射血能力

B.心脏舒张功能

C.静脉回心血流量

D.体循环充盈压

E.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关系

中心静脉压正常变化于4~12cmH2O范围内,压力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脏的射血能力下降(如心力衰竭)或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如血量过多、全身静脉收缩或微动脉舒张)均可使中心静脉压增高。

44.椎管内麻醉导致血压下降的生理学机制为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阻滞

B.迷走神经兴奋

C.心交感神经阻滞

D.肌肉麻痹导致

E.体位性低血压

进行椎管内麻醉时,可阻滞交感节前纤维,引起动、静脉血管扩张。

动脉血管扩张可导致外周阻力下降。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的程度与阻滞的范围有关。

45.深麻醉后突然改变体位或搬动患者常可诱发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和动脉血压骤降,甚至导致猝死,其生理学机制为

A.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受抑制后,重力成为调节血液流向的主要因素

B.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增强

C.胸腔内正压作用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D.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

E.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受抑制,使心脏功能受抑制的结果

随着麻醉加深,机体的代偿调节功能呈进行性削弱,循环系统内的血液几乎完全可以被体位的改变所支配,重力的作用成为调节血液流向的主要因素。

因此麻醉后改变患者体位时,应注意麻醉深度适合,动作轻柔缓慢,对原来循环功能欠佳者尤应慎重。

46.左心室功能障碍时,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的生理学基础是

A.降低后负荷

B.增加后负荷

C.增加前负荷

D.增强心肌收缩力

E.降低心肌氧耗

心功能正常时,一定范围内后负荷增大对每搏输出量影响很小。

但在心功能不全时,后负荷增大即可引起较显著的每搏输出量降低。

如果心输出量有所下降,则通过神经和(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使血管收缩,以维持一定的动脉血压,但也引起后负荷增高,其结果是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

此时可采用扩血管药物以适当降低后负荷,可提高心输出量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这是心力衰竭扩血管疗法的生理学基础。

47.脑灌注压发生变化时机体仍能保持脑血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脑血流的自身调节。

下列哪种情况不改变脑血流的自身调节

A.慢性高血压

B.正常患者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的范围内变化

C.PaCO2升高

D.PaO2降低

E.脑组织酸中毒

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的范围内变化时,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升高和降低,可分别引起脑内微动脉的收缩和舒张,使脑血管阻力增加或减小,从而可使脑血流量不至于随血压的升降而增减。

慢性高血压患者,脑血流的自身调节曲线右移,其自身调节的上、下限均上移。

此外,脑血流量自身调节尚受血液气体、交感神经、组织pH的影响。

48.在麻醉过程中,过度通气可降低颅内压,其生理学基础为

A.动脉血CO2升高使脑血管扩张,颅内压下降

B.动脉血CO2下降使脑血管扩张,颅内压下降

C.动脉血CO2下降使脑血管收缩,颅内压下降

D.动脉血CO2升高使脑血管收缩,颅内压下降

E.动脉血O2分压升高使脑血管收缩,颅内压下降

动脉血CO2升高使脑血管显著扩张,血流阻力降低,脑血流量增大,颅内压升高。

PaCO2降低则有相反的作用。

49.关于脑血流量哪项说法错误

A.当健康人的平均动脉压在50~150mmHg时,可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使脑血流量稳定在一水平

B.当PaCO2在20~60mmHg时,脑血流量随PaCO2升高而降低

C.缺氧可使脑血管扩张

D.血红蛋白和血液黏滞度与脑血流量有关

E.脑缺血缺氧都可影响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

当PaCO2在20~60mmHg时,脑血流量随PaCO2升高而增加。

50.下列哪一项不利于增加脑血流

A.PaCO250mmHg

B.ICP25mmHg

C.CVP3cmH2O

D.Hb100g/L

E.pH<7.35

PaCO2升高和酸中毒增加脑血流。

低CVP有利于脑静脉回流,增加脑灌注压。

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脑血流。

ICP正常15mmHg,其升高使脑灌注压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