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8800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复习过程文档格式.docx

2.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3%。

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解析】填允地理事物因果关系图,要把握事物的直接内在联系。

首先将有把握的内容填上,然后沿着箭头理顺一下,把关系错的加以调整。

观察关系图可以看到,土地退化既有自然的原囚(气候变化),又有人为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主导外力因素义有明显的不同(分别为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为主),人为的破坏原因则有共性,即各种原因导致对植被的破坏等。

本题提供了以下有效的图文信息:

(1)文字信息中提供了“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两个信息;

(2)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的知识相关联结构图示。

(1)题:

①认定图中已给信息的内容及其相关位置;

②将选项信息与前述信息综合,推导出两者的逻辑关系。

(2)题:

①再次确认图表中的信息,归纳出植被破坏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两个思路;

②细化植被破坏的细目——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乱伐森林、过度樵采、工矿城镇建设中的植被破坏。

【答案】

(1)答案见图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

【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AAABCACCBCADBBBDBCBB

1.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2.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C.热量条件由东向两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这标志着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从此迈入了法制化轨道。

我国是一个土地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近年采,我国土地沙化总体上仍呈扩展趋势,且扩展速度有所加快。

日趋严重的土地沙化正影响着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据此回答3~4题。

3.土地是地球陆地的表层部分,其主体构成是

①岩石②岩石的风化物③土壤④矿物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

4.我国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其中最严重的破坏来自

A.气候变暖B.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

C.人为乱占地D.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5.5%,日趋严重的土地沙化正影响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回答5~6题。

5.我国荒漠化土地的主要人为成因是

A.人们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B.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所致

C.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致D.气候干旱所致

6.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应是

A.恢复自然植被B.普及防治荒漠化知识

C.集资防治D.设置大沙坝固沙

读图,回答7~8题。

7.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

C.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8.在这些荒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回答9~10题。

9.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10.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土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1.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是主因,在人类活动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表现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12.关于荒漠化的扩张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风力作用强,风沙活动多

B.先是分散的土地逐渐风化,最后连接在一起

C.自然因素:

地表物质疏松、气候干旱、风大共同作用的过程

D.是一个简单扩张的过程

13.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b适宜在荒漠区生长,c适宜在湿地区生长

②三种植物一般具有耐旱能力

③a、b的叶子变成刺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④a、b的根系发达是为了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A.①②B.②⑧C.③④D.②⑧④

读图“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回答14~15题:

14.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由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④全球C0:

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读图“我国西北地区”回答16~20题:

16.图示地区形成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高大土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⑤地形封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17.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地形D.军事

18.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绿洲农业D.种植园农业

19.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酸化D.物种灭绝

20.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

二、综合题

1.读图“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从总趋势来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_(南)向_________(北)流。

(2)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是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答案】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多属季风性河流。

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大,众多河流出山口后顺势北流,流程又不长,故呈平行状;

由于河流均流向干旱的沙漠地区,流量季节差异大,沿途因不断蒸发、下渗和农业耗水,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沙漠之中。

(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西汉时期这里的居民利用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屯田,营造出片片绿洲,加上当时中央政府长期管辖和经营,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富庶之地。

(4)唐米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答案】唐宋盛世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逐渐增加,下游地区水源有限,难以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了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水源逐渐枯竭,再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古绿洲逐渐退化直至被废弃。

【探究拓展】

1.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_(昆仑山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随气温升高而增大)。

(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防风固沙)、_________(保护农田);

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_(小),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_(小)。

(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请将下两中字母代号填人①~⑿数码后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

良性循环

恶性循环

1铲草皮、砍伐原杨林_________T

②季节河下游径流量减少_________H

③提供粪肥_________G

④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_________S

⑤土地盐渍化_________M

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_________N

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_________A

⑧森林涵养水源_________E

⑨地下径流_________F

⑩提高耕地的质量_________C

⑾喂养牛羊_________D

⑿增加粮食产量_________B

2.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在贵州省西部的一个山村,村民李老二正在自己的11块地里种土豆,也在种植今年的希望。

可这是怎样的土地呀,最大的一块不过一个簸箕大,而最小的一块一顶草帽就能盖住。

在这里,凹凸的山坡坡度超过30°

,在重重石灰岩包围中,有一点土的地方就被村民们称为“一块地”。

而在邻县的公路两侧,已经难觅树木踪影,山上的石头也因为水土流失加剧在年年“长高”……

材料二近年来,在喀斯特地形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致使有限而宝贵的石山森林植被遭受破坏,需上千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种任何植物的石块。

石漠化不但形成“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是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1)我国西南石漠化最严重的省区是_________(贵)、_________(云)、_________(广西),除此之外,我国长江以南的_________(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也面临着石漠化的威胁。

(2)材料中所述的地形区是_________(云贵)高原,高原上分布着_________(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流水侵蚀)(外力作用)的结果,地势起伏,地质条件复杂。

以下有关该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无三里平②地质灾害频发③属于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④属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⑤交通落后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D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3)试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原因:

【答案】喀斯特地形广布,山高坡陡,雨水集中,冲刷力强,加上喀斯特地区成土速度缓慢,风土层瘠薄不易留存.是石漠化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

喀斯特地形地质结构抗干扰能力差,在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极易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山地灾害,最终导致土地石质荒漠化。

②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森林乱砍乱伐,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是石漠化加剧的重要助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