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765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方案文档格式.docx

研修学员从三年研修期间提交的60份医案中精选3份医案。

要求所选医案能够反映所从事专业疾病的诊疗过程,能够体现研修学员对中医经典理论的领悟及中医临床思辨过程,也可对漏诊、误诊、失治、误治案例进行深刻分析和总结。

(2)考评方法。

研修学员将所选医案提交至第四批研修项目管理系统。

2.中医临床科研(中医教学)设计方案考评(20分)

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按照研修学员本人确定的研修内容及方向,针对临床上确有心得的病证、疗法等,完成1项贴近中医临床需求、中医思维突出、科研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

中医教学设计方案:

按照研修学员本人确定的研修内容及方向,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针对中医教学难点,完成1项中医思维突出、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中医教学设计方案。

中医临床研修学员完成1项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中医基础研修学员从两种设计方案中任选其一完成。

研修学员按照《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设计要求》(附4)和《第四批全国中医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医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模板》(附5)完成设计方案并提交至第四批研修项目管理系统。

3.结业论文考评(30分)

研修学员撰写1篇不少于1万字的论文,附500-1000字的论文摘要。

研修学员按照《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论文书写要求》(附6)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建专家考核组,根据《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论文考评表》(附7)对本省(区、市)研修学员的结业论文进行考评打分。

(四)综合素养考核(50分)。

已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强素养封闭式住读培训期间完成考核。

三、考核程序

(一)研修学员按照策论、中医临床科研(中医教学)设计方案、结业论文等结业考核材料撰写要求,认真完成相关材料撰写工作。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组织中医经典理论闭卷考试。

(三)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建专家考核组,对本省(区、市)研修学员的结业论文进行考评。

(四)研修学员完成全部研修任务,填写《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审核表》(附8),经所在单位出具审核意见后,报所在省(区、市)中医药主管部门。

(五)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对本省(区、市)研修学员进行平时考核,并按要求将考核相关材料报送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

(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组织专家对研修学员的策论、中医临床医案、中医临床科研(中医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打分考评。

四、考核要求

(一)结业考核应坚持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和严格规范的原则。

凡弄虚作假的研修学员,将取消结业资格。

(二)结业考核总分为300分,及格线为200分,达不到及格线的研修学员不予结业。

(三)中医经典理论考试、策论考评、中医临床医案考评、中医临床科研(中医教学)设计方案考评、结业论文考评均为重点考核项目,凡单项成绩未达到该项总分60%者,为考核不合格,不予结业。

五、考核工作实施

(一)研修学员

1.按要求完成策论、中医临床科研(中医教学)设计方案、结业论文等结业考核材料撰写工作,并精选3篇医案,于2020年12月30日前将上述材料一并提交至第四批研修项目管理系统。

2.务必于2021年1月底前完成所有研修任务,并在第四批研修项目管理系统内完成全部考核所需材料的提交工作,用于进行平时考核。

3.如实填写《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审核表》,经所在单位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后,于2021年2月20日前报送至所在省(区、市)中医药主管部门。

4.按要求参加中医经典理论闭卷考试,具体考试安排另行通知。

(二)研修学员所在单位

1.审核本单位研修学员填写的《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审核表》,重点核查研修学员三年总体研修指标完成情况是否属实。

2.就研修学员三年研修期间的思想情况、医德医风情况、诊疗服务情况、科研(教学)水平进展情况等出具审核意见。

(三)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

1.审核本省(区、市)研修学员的《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审核表》,并综合研修学员三年研修期间的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情况及平时考核情况,出具审核意见。

2.组建专家考核组,要求成员不少于3名、均为正高级职称、并设组长1名,对符合结业考核条件的本省(区、市)研修学员进行平时考核和结业论文考核。

考核工作应于2021年3月20日前完成。

3.对本省(区、市)研修学员研修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经费配套及使用情况、结业论文考评答辩情况等进行总结,提出对该项目的意见与建议,形成总结材料。

总结材料电子版、纸质版连同所有研修学员的《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核审核表》,一并于2021年3月31日前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

1.组织中医经典理论考试,完成相关考务、阅卷、分数统计等工作。

2.组织专家考评组对研修学员的策论、中医临床医案、中医临床科研(中医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考评、评分,提出考评意见。

3.汇总研修学员结业考核的各项成绩,提出结业考核意见。

4.对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证书。

附:

1.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平

时考核表

2.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策

论选题

3.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策

论撰写要求

4.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

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设计要求

5.第四批全国中医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医教学设计

方案设计模板

6.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

业论文书写要求

7.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

业论文考评表

8.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结

业考核审核表

附1

平时考核表

类别:

(请注明临床类或基础类)

姓名

所在单位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及方法

得分

医德医风及社会评价(10分)

医德医风(师德师风)良好,三年研修期间未发生承担主要责任医疗事故,得10分;

有医德医风(师德师风)方面的不良反映或三年研修期间发生过承担主要责任医疗事故,得0分。

(30分)

精读中医药经典著作(7分)

精读并撰写笔记30篇以上,质量较高,有个人见解的,得7分;

精读并撰写笔记18—30篇,质量尚可的,得4—6分;

精读并撰写笔记18篇以下,质量一般的,得1—3分。

未按时间要求及时上传者扣2分。

泛读中医药古籍(7分)

泛读6部及以上并撰写笔记30篇以上,质量较高,有个人见解的,得7分;

泛读3-5部并撰写笔记18—30篇,质量尚可的,得4—6分;

泛读1-2部并撰写笔记18篇以下,质量一般的,得1—3分。

参加中医药理论集中培训情况(6分)

全程参加6次培训,得6分;

每缺课1次,扣3分,扣完为止。

作为主讲人(或主讲人之一)讲授省级(含)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情况(6分)

6学时以上,得6分;

3—5学时,得3—5分;

少于3学时,得1-2分。

期间是否中断学习(4分)

连续学习者得4分;

中断学习1-3个月者得1-3分;

超过3个月者得0分。

研修期间临床实践工作日总数(10分)

640个工作日以上,得10分;

480—639个工作日,得5—9分;

360-479个工作日,得1—4分;

360个工作日以下,得0分。

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或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游学和临床实践工作日总数(10分)

在3个以上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或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3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游学60个工作日以上,得10分;

游学时间40—59个工作日,得5—9分;

20-39个工作日,得1—4分;

20个工作日以下,得0分。

临床病案整理(5分)

完成60份及以上,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准确,病证分析得当,得5分;

完成55-59份,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准确,病证分析得当,得3-4分;

完成50-54份,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基本准确,病证分析基本得当,得1—2分;

完成医案50份以下者得0分。

期间是否脱离本专业临床(5分)

没有脱离本专业临床者得5分;

脱离3个月以内者得1—4分;

脱离超过3个月者得0分。

(10分)

跟师数(4分)

拜3位以上指导老师,其中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不少于1位,跟师时间不少于30个工作日,并撰写跟师学习心得,得5分;

拜师1-2位,或跟师时间少于30个工作日,得1—4分。

跟师临证医案整理(3分)

10篇以上,充分体现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体现研修学员跟师临证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得3分;

5—9篇,医案质量尚可,得1—2分;

5篇以下,得0分。

未按时间要求及时上传者扣1分。

综合报告完成情况(3分)

完成3篇以上反映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综合报告,得3分;

1-2篇,得1-2分。

学习中医药经典著作并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论文(5分)

5篇以上,得5分;

1—4篇,得1—4分。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5分)

3篇(部)以上,得5分;

1—2篇(部),得1—4分。

平均日门诊量/门诊量增长率(6分)

平均日门诊量45人次以上或平均日门诊量较研修学习前增加15%以上者,得6分;

平均日门诊量30-44人次或平均日门诊量较研修学习前增加5-14%以上者,得2-5分;

平均日门诊量30人次以下或平均日门诊量较研修学习前增加5%以下者,得1分。

区域外患者就诊率(4分)

区域外患者占就诊患者总数20%以上或较研修学习前增加5%以上者,得4分;

区域外患者占就诊患者总数10-19%或较研修学习前增加2-4%,得4分;

区域外患者占就诊患者总数10%以下或较研修学习前增加2%以下者,得1分。

得分

说明:

此考核表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根据研修学员提交的研修学习资料的数量、质量以及是否按时上传学习资料等情况,进行考核打分。

考核组组长(签名):

考核组专家(签名):

年月日

附2

策论选题

1.中医论“疫”。

2.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疫病防控。

3.“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临床应用解析。

4.“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辨析。

5.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在儿科临床中运用。

6.论“气伤痛,形伤肿”的伤科临床应用价值。

7.督脉灸论。

8.论“补气托疮法”在中医外科临床中的运用。

9.论妇科疾病治疗中“木郁达之”的应用。

10.少阳主枢论。

11.论《伤寒论》治疗的思路和方法(结合自身专业、主攻病种、临床经验从发热、腹满、厥逆、下利、心下痞、咳或喘、热入血室证、结胸证等病证中选择1种)。

12.《伤寒论》之“法”论(结合自身专业、主攻病种、临床经验从汗法、利尿法、针灸疗法等治法中选择1种)。

13.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14.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5.论《金匮要略》之病证治(结合自身专业、主攻病种、临床经验从虚劳、瘀血、肠痈等病证中选择1种)。

16.《金匮要略》汤之临证心悟(结合自身专业、主攻病种、临床经验选择一个金匮方;

伤寒方亦可仿此)。

17.《金匮要略》肠痈证治发挥(其他证治有所创新者亦可仿此)。

18.《金匮要略》方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

19.论“两阳相劫”。

20.论“浊邪害清”。

21.论白虎汤之“四禁”(四个“不可与也”)。

22.论湿温病之治法“三忌”(忌“汗之”“下之”“润之”)。

23.论“凉血散血”法的临床应用。

24.论《温病条辨》中“复脉法”的临床意义。

25.论“热入血室”。

26.论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特色与优势。

27.论中医治疗“癃闭”的特色与优势。

28.论“去菀陈莝”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附3

策论撰写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中医策论要求以临证为主体,论“理法”为内涵,围绕主题复习文献,领悟明师经验,结合本人实践,经提炼升华而提出个人的新见解。

策论撰写,应反映出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的心得体悟和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的经验、见解与升华,并落实到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疗效。

二、选题要求

从公布的28道策论选题中,根据自身确定的研修内容及方向,选择1个比较熟悉、体会较深并有浓厚兴趣的主题。

三、内容要求

(一)以临证为主体,论“理法”为内涵,写出临床心得,落实到提高疗效;

(二)围绕主题较为系统地复习文献,有策有论、夹叙夹议地作出回答;

(三)在汇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经提炼升华而提出个人的新见解。

四、撰写要求

(一)策论一般要求包括射策(破题)、对策(立论)、论策(议论)、结论(见解)4方面的内容。

(二)射策(破题)要准确领悟所选题目,精炼破解相关概念的经典出处与理论源流。

对策(立论)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应对策略,有针对性与可行性,落实到提高临床疗效。

论策(议论)要围绕提出的观点和策略展开论证和表述,列出明确的、具体的理法方药细化措施,并有充足适用的论据、严密的论证逻辑和使人信服的论证过程。

结论(见解)要用最为简洁准确的总结性语言提出本人的见解。

(三)策论内容要实事求是,结论要慎重,保持严肃性。

结构要严谨完整、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要规范运用中医名词术语、药物和方剂名称,做到准确、清楚、正规。

五、字数要求

3000—5000字。

附4

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设计要求

(一)要求有鲜活的临床经验与事实。

(二)可以是对一个病种、一个证候或病证结合的治疗总结;

也可以是对某一方剂或药物的应用,如专病专方、方证相应等;

反映中医学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疗效与内在规律。

(三)要求理法方药的完整性、一致性。

(四)反映真实确切的疗效,说明疗效判定的依据。

二、中医临床研究设计应具备的要素

(一)研究目的

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提出具体而明确的立论依据和目的。

(二)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应严格按照研究目的和范围选择样本,准确说明该临床试验的病例来源、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样本量的大小。

1.诊断标准

采用现行公认的中医疾病、西医疾病和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按照如下顺序选择:

(1)国际标准:

如WHO标准、国际专业学会标准等。

(2)国内标准:

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专业学会标准、全国学术会议标准、统编教材标准等。

(3)地方性标准:

如地方性学术组织制订的诊断标准。

(4)确无上述适用标准,可采用自拟标准,但需提供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相关材料依据。

2.纳入标准

(1)符合前述疾病或证候诊断标准。

(2)符合所研究诊疗技术适应证的要求。

(3)纳入标准中应有对病情和/或病期的量化或分级规定,说明量化或分级标准,并附其依据。

量表可根据文献和流行病学调研资料按量表学要求制订。

3.排除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2)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

(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重度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用于以上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除外)。

(4)某些特征人群如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的患者(用于儿童或老年患者的诊疗技术除外);

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用于保胎或产后患者的诊疗技术除外)等。

(5)与具体研究病种有关的其它需排除的因素。

4.样本量的估算

影响样本例数的因素包括研究目的、设计类型、专业要求和统计学要求等估算相应的样本例数,如需调整应说明具体理由。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应符合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所要求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等基本原则,要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方法。

1.诊疗措施

(1)详细描述中医诊疗措施的适应证、禁忌证、可能出现的并发证和使用注意事项。

(2)详细叙述中医诊疗措施的操作方法、步骤,可按照不同的量化分级标准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

(3)应考虑周密,详细说明中医诊疗措施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处理方案。

(4)详细说明理法方药、剂量、服法、疗程及随访过程。

2.随机与对照

随机与对照是临床研究设计的最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研究同样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3.疗效评价。

应具备以下特征:

(1)病证结合。

(2)宏观症状、体征和相应的微观指标结合。

(3)生命质量量表积分统计。

(4)应注重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以体现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随访方案。

(5)要有保证研究质量的措施。

(四)结果及分析

应根据不同的研究资料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例如分类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或Ridit分析,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等。

附5

第四批全国中医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中医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模板

姓名

名称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2.授课对象:

3.授课学时:

共学时,每个学时分钟

4.参考教材: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来源

2.教学内容重要性

3.教学重点:

重点+依据+教学措施(如何落实重点)

4.教学难点:

难点+依据+教学措施(如何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状态

2.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

3.学习者当前学习(年龄)阶段的优势及不足等

五、教学策略(按照学时、根据实际教学设计填写)

第1学时

教学策略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

和工具

第2学时

第3学时

六、教学预案

预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预案

七、教学评价

1.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

2.对教学者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设计

设计说明

一、表格格式请勿更改,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人设计思路及方案内容填写。

二、设计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教学方案目标要求与中医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切合中医教学实际需求;

2.教学方案可以是一个章节课程的设计,也可以是一个教学专题课程的设计,不少于3个学时,每学时45-50分钟;

3.符合教学规律,各要素具备可行性、统整性和创新性;

4.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思维培养。

(二)中医教学设计各要素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

一般应包含教学内容来源、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着重分析)。

2.教学目标。

在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具体且与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目标,主要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3方面内容目标。

3.学习者特征分析。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明确学习者定位,一般可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状态、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学习者当前学习(年龄)阶段的优势及不足等3方面进行阐述。

4.教学策略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达成,选择确定科学合理、与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特征相匹配、具有一定先进性与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策略设计应涵盖整个教学过程;

(2)每个学时均应提炼出清晰明确的教学策略,如采用讲解法→演示法→问题法→讲解法的教学策略;

(3)按照学时分别阐述相应教学策略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以及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工具;

(4)对每个学时的教学互动进行合理设计;

(5)预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预案。

5.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