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6997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头市二模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我们常听人说,

,。

也有人认为,。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

①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

②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③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④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⑤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⑥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④②①⑤⑥③B.②④①⑤⑥③C.④②⑥③①⑤D.②④⑥③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

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傅青主善医。

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

“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

”王急治任旋里。

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

曰:

“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某叹曰:

“仆之归,从其命也。

”乃具告所言。

傅骇曰:

“果尔,奈何?

试为汝诊之。

”按脉良久,叹曰:

“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王泫然泣曰:

“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①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傅又沉思久之,谓曰:

“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

”王大喜,求方。

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服之。

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

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

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

“君犹无恙耶?

”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

某叹曰:

“傅君神医,吾不及也。

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

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

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

”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傅善医而不耐俗,病家多不能致。

然素喜看花,置病者寓于有花木之寺观中,令与之善者诱致之。

傅既至,一闻病人呻吟,僧即言为羁旅贫人,无力延医,傅即为治剂,辄应手愈。

  某妇忽患腹痛,辗转地上。

其夫求之傅,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捣千杵,服之,立止。

一老人痰涌喉间,气不得出入,其家具棺待殓。

傅诊之,曰:

“不死。

”令捣蒜汁灌之,吐痰数升而苏。

凡患泻者,遇傅无不瘳。

用药不依方书,每以一二味取验。

有苦痨瘵者,教之胎息②,不三月而愈。

(选自《清稗类钞·

傅青主善医》,有删改)

【注】①和、缓:

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

②胎息:

像婴儿在母胎中一样不用口鼻而用脐呼吸,是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法。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急治任旋里行李

B.医虽小道,攻之不精研究

C.病家多不能致达到

D.令与之善者诱致之交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就诊于太医院某②乃令持敝瓦缶,置于妇榻前

B.①乃具告所言②乃脑髓亏耗

C.①试为汝诊之②谓非为鄙人所误耶

D.①问王归意,以疾告②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傅青主善医的一组是

①果尔,奈何?

②王大喜,求方。

③傅诊之,曰:

④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⑤服之,立止。

⑥每以一二味取验。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患头痛病,被京城的太医判为不治之症,一个月后必死。

傅青主叫他试着用青年

人戴过的毡笠熬成药膏,早晚服食,竟然把病治好了。

B.太医见到病愈的王尧,大为吃惊,深有感慨。

既佩服傅青主医术高超,又自愧学艺不

精,几乎误人性命,此后,这个太医干脆不再从医了。

C.傅青主平素喜欢看花,因而他让人想方设法先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傅青

主来了之后,了解情况,给病人诊治下药,手到病除。

D.傅青主善于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因病施治,不拘一格,用药不多,妙手回春,很有特

色。

他还教病人运用“胎息”法调治痨症,效果很好。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

(3分)

⑵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

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

(4分)

⑶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①北山:

即钟山,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晚年在那里隐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

(2)诗的三四句描绘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子曰:

“知者不惑,,。

”(《论语》)

⑵,。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⑶,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⑷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

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

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

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

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

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

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

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

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

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

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

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

《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

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

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

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

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

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

以寡为雅、以众为俗;

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

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

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

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

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

“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B.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C.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粗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D.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E.从“什么人占有和享用”的角度来划分文化的“雅”与“俗”,那么“雅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1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产生文化精品。

B.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C.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D.“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有“精英文化”。

14.作者在文中批判了对文化之“雅”和“俗”的哪些错误认识,试分条简要概括。

15.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的“雅”、“俗”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灵魂的巢

冯骥才

①对于一些作家,故乡只属于自己的童年;

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里诞生;

一旦长大后羽毛丰满,它就远走高飞。

但我却不然,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

我太熟悉一次次从天南海北、甚至远涉重洋旅行归来而返回故土的那种感觉了。

只要在高速路上看到"

天津"

的路牌,或者听到航空小姐说出它的名子。

心中便充溢着一种踏实,一种温情,一种彻底的放松。

  ②我喜欢在夜间回家,远远看到家中亮着灯的窗子,一点点愈来愈近。

一次一位生活杂志的记者要我为“家庭"

下一个定义。

我马上想到这个亮灯的窗子,柔和的光从纱帘中透出,静谧而安详。

我不禁说:

“家庭是世界上惟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③我的故乡给了我的一切。

  ④父母、家庭、孩子、知己和人间不能忘怀的种种情谊。

我的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无论是咿咿呀呀地学话还是一部部十数万字或数十万字的作品的写作;

无论是梦幻般的初恋还是步入茫茫如大海的社会。

当然,它也给我人生的另一面。

那便是挫折、穷困、冷遇与折磨,以及意外的灾难。

比如抄家和大地震,都像利斧一样,至今在我心底留下了永难平复的伤痕。

我在这个城市里搬过至少十次家。

有时真的像老鼠那样被人一边喊打一边轰赶。

我还有过一次非常短暂的神经错乱,但若有神助一般地被不可思议地纠正回来。

在很多年的生活中,我都把多一角钱肉馅的晚饭当做美餐,把那些帮我说几句好话的人认做贵人。

然而,就是在这样困境中,我触到了人生的真谛。

从中掂出种种情义的分量,也看透了某些脸后边的另一张脸。

我们总说生活不会亏待人。

那是说当生活把无边的严寒铺盖在你身上时,一定还会给你一根火柴。

就看你识不识货,是否能够把它擦着,烘暖和照亮自己的心。

  ⑤我的许多温情的故事是裹在海河的风里的;

我挨批挨斗就在五大道上。

一处街角,一个桥头,一株弯曲的老树,都会唤醒我的记忆。

使我陡然"

看见"

昨日的影像。

它常常叫我骄傲地感觉到自己拥有那么丰富又深厚的人生。

而我的人生全装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

  ⑥一次,在法国,我和妻子南下去到马赛。

中国驻马赛的领事对我说,这儿有位姓屈的先生,是天津人,听说我来了,非要开车带我到处跑一跑。

待与屈先生一见,情不自禁说出两三句天津话,顿时一股子惟津门才有的热烈与义气劲儿扑入心头。

屈先生一踩油门,便从普罗旺斯一直跑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一路上,说得净是家乡的新闻与旧闻,奇人趣事,直说得浑身热辣辣,五体流畅,上千公里的漫长的路竟全然不觉。

到底是什么东西使我们如此亲热与忘情?

  ⑦家乡把它怀抱里的每个人都养育成自己的儿子。

它哺育我的不仅是海河蔚蓝色的水和亮晶晶的小站稻米,更是它斑斓又独异的文化。

它把我们改造为同一的文化血型。

它精神的因子已经注入我的血液中。

这也是我特别在乎它的历史遗存、城市形态乃至每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的原故。

我把它们看做是它精神与性格之所在,而决不仅仅是使用价值。

  ⑧我知道,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还得听天由命。

今后我是否还一直生活在这里尚不得知。

但我无论到哪里,我都是天津人。

不仅因为天津是我出生地——它决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

(选自《大家文丛·

冯骥才》有删减)

16.作者为什么“喜欢在夜间回家”?

17.作者在文中写了在法国马赛的经历,请分析其作用。

(5分)

18.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天津是我出生地——它决不只是我生命的巢,而是灵魂的巢”,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邓海建

①城镇化是最近最热门的议题,与城镇化相关的提案也最多。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直言,“参加两会21年,研究城镇化28年,深感今年城镇化最热”。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然而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指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行”,推动城镇化实至名归。

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

仅此观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

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

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

③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

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

发改委领导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

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

④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

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

一者,199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

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

从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45%,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

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

⑤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

有数据显示: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

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

换句话说,“城镇化”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

⑥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

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

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⑦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2013年03月09日人民网)

19.“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议题的原因是什么?

请分点概括。

20.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又与传统的新闻文体有明显的不同。

新闻评论在表现新闻事实上有什么优势?

请结合文本分析。

21.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的意图是什么?

你认为“城镇化”应该为什么代言?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某高校学生社团招收新成员,约十分之一的报名者在笔试后会幸运进入面试。

面试时,考官总会对考生先说几句“开头的话”,以下的话可能会让面试者感觉不舒服,请你根据下面的内容替“考官”改写几句“开头的话”,在温馨的表达中提醒学生注意相关问题,不超过90个字(含标点符号)。

“你是竞争的幸存者,即将接受考验,接下来在10分钟面试中有2个问题,回答前必须想清楚,不清楚就要赶快问,你可是压力山大哦!

现在马上开始。

23.全民读书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准备向山区中小学生赠送《现代汉语词典》,策划在词典中放进两片书签。

请你代主办方设计两片“书签”的内容。

要求:

每片书签内容与《现代汉语词典》或读书活动有关;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每片书签字数在40字以内。

书签1:

书签2: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

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

“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

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

”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

“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

【参考答案】D(A.té

ng,huá

i/luǒ,zhé

B.zhé

,quá

n/guà

n,lò

nɡ/nò

nɡ;

C.qiá

n,yì

/shù

,sǎn/sà

n;

D.bò

/pò

,zhān/niá

n,sāi/sè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参考答案】B(A相得益彰:

彼此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好处。

B极致:

最高的境界、最高的造诣或成就、学识、才能。

用于正面。

C两张皮:

指的是相互之间原本存在必然联系或依附关系的两种事物发生游离而单独存在。

D鞭辟入里:

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3.本题考查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E。

【参考答案】A(B搭配不当,“价值观念”不能和“改善”搭配,应将“改善”改为“改(转)变”。

C“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

”兼有句式杂糅及缺主语的毛病。

D“城市雕塑”是前后分句的主语,应放置“既然”前;

“接受民众的审核”“是民众的权利”搭配不当。

4.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E。

【参考答案】D(②承接上文得“中国哲学”包括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④具体讲孔子思想,与⑥③衔接,肯定孔子思想作用,①⑤指出孔子思想的弊端,放在⑥③后面)

5.【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级。

【参考答案】C(致:

招来,招请)

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级。

【参考答案】D(以:

介词,把。

A于:

介词,到/在。

B乃:

副词,于是,就/是,原来是。

C为:

介词,替,给/被)

7.【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C级。

【参考答案】B(①是傅青主对王尧病情的担心;

④是傅对太医诊断的肯定)

8.【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级。

【参考答案】C(“把病人安置在有花木的寺院之中”不是傅青主的意思)

9.【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B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