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Word格式.docx
《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测人为矿压观测工和采煤技术员。
五、观测要求及责任追究
1、每班检修班开工后开始观测与测量1次,检修班下班前再观测和测量1次。
2、观测仪器及仪表必须保护好,如有故意破坏仪表者,
必须及时找出责任者,并对其仪表价格进行原价赔偿。
3、必须每天检修一次,每发现一次因检修部到位,造成对矿压观测影响,对检修班长进行50-100元罚款。
4、负责收集数据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不得弄虚作假,假造数据,发现一次将严肃追究责任,并给予50-100元罚款。
5、观测完成后升井由当日值班统计。
凡初撑力达不到要求的,升井分析查找原因,并给予责任者50-100元罚款。
6、支架工每次移架升井后,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25.2MPa,
每发现一次初撑力达不到要求者队责任人罚款100元。
7、超前支护必须按照《回采作业规程》支设,单体柱初撑力不得小于11.4MPa,每发现一次初撑力达不到要求者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六、支护质量监测内容:
1)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
每天由施工队矿压监测工和生产科技术员监测支架立柱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并做好记录。
2)超前支护内单体柱的工作阻力。
使用单体柱测力计对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护内单体柱进行阻力测定,此项工作由生产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实施,综采队积极配合完成
3)两顺槽顶板离层监测。
工作面推板期间,每10天必须通过顶板离层仪对顶板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填好记录。
此项工作由生产科采煤技术员亲自完成。
4)工作面矿压监测统计表由生产科统一保存备案。
七、测量要求及标准
1、工作面支护:
(1)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100mm|m
(2)工作面顶板不出现台阶,支架顶梁接顶严实
(3)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300mm
(4)不准随意留顶煤开采
(5)支架初撑力≮额定值的80%(25.2Mpa)
(6)支架中心距误差不超过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mm,(7)支架不超高使用,支架高度与采高相匹配,活柱行程≮200mm
(8)相邻支架顶梁平整,不应有明显错茬,支架不咬不挤
(9)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最大仰俯角≯7°
,支架垂直于顶底板,歪斜角≯5°
(10)单体柱仰俯角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11)支架端面距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工作面三直一平,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50mm。
2、安全出口和端头支架
(1)端头架完好,支设位置合理,切顶柱迎山有劲。
(2)端头架距超前支护的间距不大于0.5m。
(3)超前支护必须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煤壁外20米范围内必须进行超前支护。
(4)两顺槽煤壁外20米范围内,高度不低于1.8米,有0.8米宽的人行道,端头架前移完成后必须及时打好切顶柱,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及安全出口,切顶柱间距不大于0.5米。
超前支护单体柱支撑力不小于90KN
3、煤壁机道
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伞檐长度超过1米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大于200mm,伞檐长度不超过1米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大于250mm。
移架后,停机时移架要跟上采煤机,端面距不大于325mm。
两巷顶板动态监测
两巷顶板离层仪每50m设置1组,并悬挂记录排版。
规定每10天测定1次,并做好记录。
当离层数据变化较大时,应及时上报矿总工程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生产科技术人员应对工作面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不断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该综采工作面矿压变化规律。
依次为根据,不断优化支护方式,不断进行采煤工艺升级,持续提高工作面采煤机械化水平。
每个工作面应分期、分段进行总结,找出工作面初采、直接顶初次来压、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回采末期矿压等各个阶段,最后,应编制该工作面矿压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报告,存档备案。
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制度
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变化管理,掌握现场变化,实现主动超前预测变化,科学减少变化,有效控制变化,真正把变化落实在基层、落实在现场,着重从人员、时段、“三工”、系统和环境四个方面抓好管好,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和精度,构建透明、简洁、高效的安全生产体系,实现变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特编定本规定。
人员变化
1、新工人入矿
(1)由安全通风科进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由生产技术科进行相关作业规程措施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3)约定师徒协议,在师傅带领和指导下进行井下作业,并做到同上同下同休息。
2、借调人员
本专业内借调人员,由借用单位组织学习规程和措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跨专业借调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专业。
3、离岗返岗人员
是指休假、外出培训、旅游等离岗一周及以上人员。
离岗返岗人员上岗前,单位必须重新贯彻学习规程措施,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当值班队长必须向其交代本班施工现场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4、人员变化管理由施工队资料员负责。
二、时段变化
1、季节变化
由矿井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人员制定针对性措施,并严格执行。
重要节假日、双休日、休息日的安全控制
(1)安全通风科应做好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监督不失控。
(2)各基层单位必须有干部在场带班作业,指挥安全生产,并做好安全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把关工作。
(3)生产班关键时段控制。
各班下半班、交接班时间,现场跟班干部、班组长、验收员、瓦斯员应加强检查验收,把好安全、质量关。
三、环境变化
1、施工地点变化
(1)由矿井总工牵头,组织各职能科室、施工队召开现场会,并形成会议纪要。
生产技术科技术员根据现场会议纪要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2)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地点进行施工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联合验收合格,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3)施工前,各工种必须首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正常生产的第一个班次,必须由跟班矿长带班作业。
2、地质条件变化
(1)采掘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向调度室和主管矿长报告
(2)矿井总工应组织相关科室和施工队召开现场会,研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会议纪要。
(3)生产技术科技术员根据现场会议纪要,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贯彻学习,并签字确认。
职能科室应加强现场管理,监督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地质条件变化情况下的安全生产
单项工程施工
单项工程施工前,必须由总工牵头,组织有关职能科室和施工队,对其进行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
(生产技术科技术员根据现场会议纪要,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贯彻学习,并签字确认。
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加强现场监督,确保单项工程安全可控。
应急性工作
施工现场出现应急性工作,由调度室协调,现场跟班干部安排工作,班组长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管。
四、“三工”变化
1、工艺变化
必须由总工牵头,组织有关职能科室和施工队,对其进行会审,并形成会议纪要。
生产技术科技术员根据现场会议纪要,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贯彻学习,并签字确认。
2、工序变化
有施工单位队长亲自安排,做好工序调整工作。
3、工具变化
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质量合格的生产工具,及时更换质量不合格的工具,使用人员必须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有权拒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工具。
五、考核
对各类变化控制不到位的,按照职责权限,对相关负责人按不尽职直至严重不履职考核,并处100~300元罚款。
六、此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开始严格执行。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结合我矿综采面顶板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一般管理规定
提高全队人员的主动管理顶板的意识,特别是煤机司机、支架工、班长和代班队长等。
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及岗位工的职责,当出现人为因素造成顶板管理不到位时,必须落实责任;
造成顶板局部冒落时,必须根据经验进行追查处罚,以不断提高岗位及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成立工作面矿压观测小组,对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末次收尾的规律和显现强度进行矿压观测和总结,
每个工作面回采完毕后由总采队编制技术总结,以指导下个工作面的生产。
专人负责进行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观测,总结工作面周期来压规律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增阻点、煤壁压力显现等征兆和停产检修对矿压的影响,每天预报周期来压位置。
根据周期来压预报位置与周期来压规律,协调检修班与生产班的工作任务,不得将大型检修布置在周期来压期间,在周期来压期间尽可能动态检修,并保证周期来压期间的快速推进。
跟班队长负责每班观测老顶周期来压情况、架后悬顶面积及工作面的压力显现情况等,并认真做好记录,升井后向值班人员进行汇报,并根据矿压观测小组的周期来压预测预报,在班前会上进行当班工作安排和重点工作布置。
当采空区悬顶面积大、周期来压步距增大或异常时,必须向矿分管领导进行汇报,防止支架压死或产生冲击波。
合理控制机头机尾超前量,工作面调斜时控制好加刀数量和加刀位置,防止快速加刀造成倒架。
加强液压支架安全阀的管理,保证安全阀开启值达到额定数据。
加强两顺槽的顶板管理,特别是超前支护区域,应定期检查单体初撑力情况,及时更换的单体。
综采工作面交接班期间的顶板管理
综采队在班前会布置生产任务时,值班人员、带班人员必须将井下现场情况了解清楚,
由本班带班队长根据井下情况进行安排各项工作,特别是在顶板管理方面的重点。
每班带班队长必须在现场进行手拉手交接班,接班时由验收员进行推进度、工程质量的验收,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必须交接清楚,落实好责任人。
交班时上一个班的带班队长和带班长必须将本班顶板状况、压力显现情况、设备的运行状况等交接清楚。
煤机司机在交班时要将本班的顶、底煤留设情况,提底、卧底情况以及工作面出现上窜和下窜时的加刀情况交接清楚。
支架工在交接班时要将工作面顶板压力显现情况、顶、底板台阶情况,支架出现“低头”“高射炮”以及倒架、咬架情况交接清楚,以便下一个班采用合理方法调整。
综采工作面非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面“三平一直、两畅通”
,所有设备正常运行,杜绝设备“带病”作业。
煤机司机要根据顶板压力、煤层厚度、直接顶岩性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停机检修位置,并根据周期来压步距、压力显现强度及煤壁安全情况,合理确定正常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停机检修位置。
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要根据顶板变化、地质构造、工作面涌水情况等合理调整停机检修位置。
煤机司机每刀的卧底、提底或降低采高、增大采高的幅度不得超过100mm,连续推采调整量一般不得超过一刀,即调整一刀必须平推一刀。
工作面出现运输机上窜或下窜时,煤机司机在机头或机尾加刀过程中要保证刮板运输机的承受弯度,一般连续加刀不得超过3刀。
详细加刀位置和刀数要根据工作面的上窜程度和距离来确定。
支架工拉架时,液压支架顶梁必须全断面接顶,达到初撑力,并根据顶底板平整度合理调整平衡油缸伸缩量,并保证支架的合理架型和支架顶梁接顶效果。
工作面推移运输机时不能出现急弯,要平缓过度,当工作面底板坡度大时要停止推移运输机,
通知煤机司机重新进行二次扫底后方可推出。
当出现采煤机割顶梁时,应采取利用运输机坡度调整割顶刀的滚筒、拉回运输机重新扫底以及利用采煤机自重反复倾轧运输机等方式,保证顶台阶高度不大于规定。
推溜工要根据工作面支架支撑力情况及时对支架进行二次补压,在支架拉出后及时打开护帮板,护帮板滞后煤机不大于10架,推溜工及时调整前探梁或护帮板,保证护帮板紧贴煤壁。
综采工作面周期来压的顶板管理
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支架工必须紧跟采煤机前滚筒拉架,采煤机司机控制好割煤速度,出现煤壁片帮增多、悬顶面积增大等漏顶征兆时,为了保证快速推进,可以适当提高采煤机速度,在保证拉架速度和支架初撑力的情况下,增加支架工数量,实现多点拉架或隔一架、拉一架,推溜工补齐。
跟班队长及时观看压力变化,发现连续3架及以上初撑力不足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当工作面局部压力较大或有漏顶征兆时,在刮板输送机可弯曲程度内,实行局部反复割煤,快速推过集中区。
周期来压期间,根据梁端距及前探梁平整度,尽可能超前拉架,压力集中区域应采用带压擦顶拉架,
但必须保证支架一次拉到位,
当工作面出现顶台阶无法处理或不能够及时处理时,必须调整支架架型,保证支架前梁接顶,但调整的总架数应适当控制,防止产生压力集中,压死支架。
充分发挥护帮板的作用,提前收回护帮板及滞后采煤机打出护帮板的架数必须严格规定,护帮板必须紧贴煤壁。
煤机司机在割煤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煤机速度,保证支架能够实现跟机拉架,当工作面周期来压时,若出现片帮增加、悬顶面积增大等漏顶迹象时,合理增加支架工数量,必须采取隔一架、拉一架。
如顶板完整,支架滞后煤机后滚筒不大于3架;
如顶板破碎,支架要紧跟煤机前滚筒;
如顶板有漏矸现象,支架工必须根据梁端距尽可能超前拉架,并保证支架接顶效果。
停机检修前的顶板管理
在矿井进行预防性停机检修时(或综采队预防性检修大的机电设备时)要和综采队提前联系避开周期来压,工作面停在合理的位置上进行检修,停机检修前将支架初撑力升到位、护帮板打到位,端梁距大且顶板平整时及时超前拉架。
2、停机检修期间,设置专人巡查工作面来压情况以及支架接顶、端梁距、护帮板和工作面片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当工作面出现设备故障停机时,要安排专人对支架进行二次补压,同时保证护帮板全部打开,并定期巡查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如果工作面顶板状况较差,要根据设备故障的处理时间,采取其他措施加固顶板和煤壁;
当工作面压力显现较大时要对支架增加辅助设施,防止支架被压死。
合理安排主运系统与综采工作面检修时间,保证主运系统运行可靠。
加强液压系统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周期来压期间的快速推进。
加强液压系统及液压支架的检修和维护,保证所有液压支架能够达到初撑力,保证所有支架的立柱、平衡油缸安全能够正常开启。
加强三机的检修和维护,定期检测刮板链张紧力、有无破损、检查动力部的完好情况以及三机各电机、减速箱、轴承等运行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时提前制定检修计划。
严格落实好设备点检制度,合理利用检修时间处理设备隐患,
防止来压期间的设备故障。
保证供电、供排水等系统的可靠性。
工作面内局部冒顶的处理措施
如果采煤机通过局部冒落区,会产生大面积冒落时,要在冒顶区反复割煤、快速推进的方式及时控制顶板;
如采煤机不能通过或通过时可能产生大面积冒落,则采用机头或机尾单项进刀,逐渐推进减小冒落区空顶面积,但每次进刀都要将运输机的弯点向前移动,严禁出现弯点不动,机头或机尾一直进刀,造成运输机顶死不能推进现象。
工作面局部冒顶较严重时,此范围的拉架,原则上先拉初撑力不足的支架,冒顶区域两侧的边界段支撑架后拉,防止因拉架力较大的支架,造成压力转移至顶板。
拉冒落区域两侧的边界段支撑架时,先拉边界处支架。
工作面处理冒顶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煤机停在机尾顶板较好的位置(转载机在机头侧),从机尾进刀割煤,保证顶板冒落的矸石运输畅通。
工作面处理冒顶时,要制定专项防倒架和咬架措施,在局部推移输送机过程中,要保证运输机局部不被压死,保证支架处于正常状态,避免产生倒架、咬架现象。
加强三机等工作面其他设备的动态检修,移动高冒区支架时,应采取合理的移架顺序,防止大面积漏顶压死运输机。
在工作面出现局部冒落时,应在冒顶区两侧的顶帮进行补强支护或及时超前拉架,防止冒顶区域扩大,当冒顶区域位于机头、机尾时,为防止冒顶区域与顺槽扯通,应加强两顺槽的顶板支护。
在顶板状况极差或设备状态不好,支架出现倒架、咬架、运输机顶死等不能正常推进的情况下,当工作面冒落高度大于4.0米时,必须停机采用人工加固和充填的方式进行处理。
七、此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严格执行。
作业规程及措施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我矿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贯彻执行程序,强化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的严肃性,提高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质量和效率,按公司、矿有关规定要求,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般规定
1、生产技术科地测组自接受上级下达的业务联系单之日起,采煤工作面10天内、掘进工作面7天内向生产技术部设计组提交地质说明书及相关图纸资料。
2、安全通风科、机电设备科自接受生产技术科下达的业务联系单之日起,采煤工作面10天内、掘进工作面一周内向生产技术科设计组提交相关的设计资料。
3、施工单位施工前,采煤作业规程10天内、掘进作业规程一周内由生产技术科技术员编制出作业规程。
4、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二、编制原则
1、规程、措施的编制要严格执行“一工程一措施”的原则,经生产技术部门下达的施工工程,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
2、规程、措施的编制前,施工单位区队长、技术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调查,并有调查记录。
严格做到“二个围绕”,即围绕现场定措施,围绕措施抓落实。
3、生产技术部门向施工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作业规程编制所需的地质说明书、图纸及瓦斯监控、通风、供电设计等资料,由生产技术部安排相关单位编制、设计,并经各分管副总审批后提供给生产技术科,然后由生产技术科相关技术员编制出作业规程。
三、编制要求及内容
按《作业规程编制指南》及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审批
1、审批职责
作业规程由总工程师审批,安全技术措施由副总工程师审批,各职能科室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参加审批,涉及重大安全技术问题的措施(如贯通措施、一通三防、防治水等),必须由总工程师审查批准。
2、会审、复审
(1)规程、措施必须实行会审制。
会审时间定在技术例会,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各职能科室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字,生产技术科做好会审记录,最后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审批。
(2)各专业副总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单位规程、措施每两月复审一次,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复审意见,并签字备查,生产技术科做好复审记录。
复审时间定在每月第一个技术例会。
五、贯彻
1、规程、措施由生产技术科技术负责人主持,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建立健全规程、措施贯彻监督检查机制,由分管副总组织安监、技术等单位每月对贯彻情况进行抽查一次。
2、规程、措施贯彻后,生产技术科技术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所有上岗人员和管技人员进行考试,未参加考试及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安全监察部负责定期对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副队长、技术负责人、班队长进行考核。
3、规程、措施贯彻后,技术负责人必须建立贯彻、考试成绩及试卷记录台帐。
4、因故停工工程,再次恢复施工时,必须有复工报告,可以使用原作业规程,但必须重新贯彻;
生产系统或施工条件变化时,必须重新编制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
当施工队伍调整时,应办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签字手续。
5、每月由各专业副总牵头,生产职能科室参加,对各专业管技人员规程措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不及格者不准上岗。
6、规程及措施应采取动态贯彻,每月贯彻不少于一次。
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
为加强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管理,使泵站更好地为工作面生产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泵站管理规定
泵站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司机必须严格按照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必须执行好交接班制度
必须保持好泵站工业卫生。
必须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乳化液泵站操作规程
启动前准备和检查
检查各部位是否完好,表针是否回零,接头是否松动,手动部位是否灵活,过滤器是否堵塞,吸排液管是否挤压或曲折。
检查润滑油是否足量,油质是否变质。
乳化液浓度是否在3~5%之间,液位是否在标尺的三分之二以上。
打开手动卸载阀,拧开泵头放气螺丝至出液为止,然后,拧紧。
点动电机,观察电机转向是否正确。
启动
经上述检查后,即可正式启动,并缓慢关闭手动卸载阀,使泵站压力逐渐上升到规定值(30mpa),泵站投入正常运行。
停泵
首先,打开手动卸载阀,泵站空载运行。
切断电源,停止运转。
对泵站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
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填好各种记录。
采掘作业开工前安全确认制度
为加强班组建设,全面推行“班组管理法”,通过“三员”(瓦检员、安全员、班组长)现场安全确认,达到落实隐患整改,确保安全的目的。
特制定本制度。
一、每班开工前,由瓦检员、安全员、班组长对所在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和验收,进行安全确认。
二、安全确认的主要内容:
1、采煤工作面、超前、端头支护是否到位,有无失效支柱(架);
2、掘进工作面支护及临时超前支护是否到位,有无失效支护;
3、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4、通风系统是否可靠,风量是否满足《规程》要求,有无漏风现象;
5、瓦斯浓度是否在《规程》规定值范围内,检测装置是否到位、完好;
6、综合防尘装置是否可靠;
7、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
8、信号、通讯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9、机电设备保护是否有效,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10、煤溜机头、尾锚固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11、风、水管路是否连接可靠,有无漏风、漏水现象;
12、巷道内有无积水、淤泥、杂物,物料及配件码放是否整齐,是否影响通风行人行车;
13、工作面是否有透水征兆;
14、影响安全生产的其它安全隐患。
三、安全确认人员对工作地点安全确认后,将现场安全确认情况汇报安检科,安检科根据隐患整改情况,下达开工指令,方可组织开工。
四、安全确认人员要按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