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本探源Word格式.docx
《思想政治教育本探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本探源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生这些分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界定争论不休、对当前社会思潮和社会形势不敏感等。
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分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关系到其内容和范畴、价值和方法、载体与资源、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及其关系、过程与规律等的建构。
从不同的维度看,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分歧、工具性本质与目的性本质的分歧、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的分歧。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一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分歧
“政治性”说、“阶级利益性”说、“转化论”说、“灌输论”说、“人学论”、“精神生产说”、“社会化”等是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一元本质的代表性说法。
如杨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
①杨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是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解放人的思想、启迪人的智慧”②王升臻从文化视角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即人类精神生产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③余亚平认为“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推进一定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
”④多元本质论如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
”⑤目的性、超越性、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
李辽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立体的。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以从政治维度、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等进行综合考察。
”⑥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可分为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启蒙性。
杨世卓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三个本质属性,实践性、阶级性和教育性。
”⑦
2.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分歧
工具性本质论与目的性本质论的分歧实际上是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的分歧。
“依据相关研究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即“社会本位说”和“个体本位说”。
”⑧社会本位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代表的一定的社会要求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不仅在国家中政权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思想领域里也毫不放松控制。
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统治阶级必定会调动一切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自己的现行统治服务。
如政治性、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灌输论等都是工具性本质的体现。
个体本位说伴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以人本身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价值旨趣,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在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着眼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阶级的利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的工具。
3.德育政治化与德育非政治化分歧
德育非政治化主张德育只应该是道德教育,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排除在外,并认为当前德育投资大效果微的根源就是德育泛政治化倾向。
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德育目标高大全,过于理想化、政治化、概念化,没有考虑受教者的需要和接受能力;
德育内容常随着国家形势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提出融合中国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一些简单明了的稳定的基本要素,也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德育方式主要是灌输,隐性教育方式还在探索期;
德育环境混乱,诚信缺失、拜金主义、贪污腐败、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恶流与学校提倡的东西背道而驰,导致学生在学校五天的教育抵不住家庭和社会一天的影响。
迫于德育低效的现实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催生出德育非政治化的主张。
由于公民教育内容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方式具有隐蔽性和渗透性,认为公民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
主张用公民教育替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张德育非政治化的一种极端地表述。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认识分歧探源
1.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本质属性概念混淆而用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质最初是指一个事物真正所是的意思。
从柏拉图时期就认识到肉眼所见和感觉到的事情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于是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可见事物的本质,是可见事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因。
亚里士多德也提出唯有事物的本体才能确证事物的正真所是,他们都追求对事物确定性的把握。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对于“多中之一”和“变中的不变”的追求中把本质的观念催生出来了。
”⑨本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内在规定性.“首先,本质作为事物的一种属性总是在任何状态下都自始至终地存在于该事物之中,并将该事物与其他任何事物区别开来;
其次,事物只有唯一的一个本质。
”⑩本质属性是表现本质的属性,本质的外延要比本质属性的外延窄,本质决定本质属性,本质属性表现本质。
本质和本质属性处于不同的层级上,不应该将二者等同起来。
“事物的本质是共同本质和特殊本质的矛盾状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属性有两组:
一组是共同的本质属性,另一组是特殊的本质属性。
共同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事物相同于其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特殊的本质属性就是一事物不同于其同类的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数量上来说,事物每组的本质属性最少有一个,多至若干个;
而从整体上说,一事物的本质属性最少有两个(一个是共同本质属性,一个是特殊本质属性),多至若干个。
”?
?
2.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分歧争议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的起源与人的语言、思想、行为的产生有着天然的联系,也与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相关。
我们关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动力因素或者说是根源因素。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的历程,对其历史场景进行溯源,把握其历史走向,既可使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工作有史可依,又要求我们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3.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义的界定争论不休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没有形成一致观点也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争论不断的原因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建设等相近概念有很大的内在关联性,不同术语表达的范畴和内容有具体的指向。
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义“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
”前三种论述阐释的逻辑思路基本上还是社会本位的,个体兴趣、动机、人格特征和需要常常被湮没。
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背后其实是根深蒂固的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对立观点和思维模式。
“面对无法认识与解释的自然世界,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于简化、认识自然与社会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必定会受一定社会文化模式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形成二元对立,其假设和逻辑出发点也必然是社会与个人的对立。
提出“个人与社会两大行动主体间相互建塑与型构关系”的理论主张对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义有借鉴意义。
4.对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思潮不敏感
由于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冲淡主流意识形态。
比如“价值无涉”、普世价值、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等。
宣传普世价值是为了动摇党执政的思想理论基础;
宣传公民社会,是为了动摇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宣扬新自由主义,是为了改变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甚至有学者认为在国外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科目,有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用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其实各种思潮仅仅作为学术探讨和交流对学界是有利的,我们要警惕的是被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化的思想观念,它对国民具有腐蚀性。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唯一的,本质属性在数量上至少是两个;
(2)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离不开人的需要;
(3)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社会互构论对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有借鉴意义;
(4)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现状看,这个问题还亟待更深的研究讨论。
当然探讨差异性的原因本身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从而更自信地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引文注释
①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3.
②杨宇.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2).
③王升臻.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2012
(2).
④余亚平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新探[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⑤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
⑥李辽宁.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1).
⑦杨世卓.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J].现代企业教育,2004.
⑧李月玲,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⑨俞宣孟.本质观念及其生存状态分析—中西哲学比较的考察[J].学术月刊,2010(7).
⑩杨红玉.四谓词理论中的本质—兼论现代哲学中本质主义的困境[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3
(1).
11郑毅男.论本质属性[J].学术月刊,1964.
12张国启,张皓.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擅变及启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9(4).
13徐晓军.社会互构论:
超越经典二元对立社会学方法论的新探索[J].西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5).
14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社,2005:
593.(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