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5468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评技术方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项目组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污染物分析

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环境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分析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5.环境影响评价关心的是: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6.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计算。

7.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算清“两本账”: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削减量

8.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应算清“三本账”:

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老带新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

9.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10.重复用水量:

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

11.耗水量:

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总和。

12.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②符合其他相关环保要求③技术上可行

13.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定位无组织排放,其确定方法有三种:

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14.非正常排污包括两部分:

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②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是指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

1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1)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16.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

(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外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17.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

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18.工程概况应给出:

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物料(含土石方)图、水平衡图等工程基本图件。

19.工程行为为分析时,应明确给出:

土地征用量、临时用地量、地表植被破坏面积、取土量、弃渣量、库存淹没面积和移民数量等。

20.辅助工程包括:

进场道路、施工便道、施工营地、作业场地、各类废料和废弃渣料场

21.自然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

地理位置、地质、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动植物与生态

22.社会环境调查的基本内容:

文物与景观、人群健康调查、社会经济、观众参与

23.污染物调查与分析方法:

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对于新建项目可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

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对于现有项目和改建、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或进行实测;

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5年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24.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

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

现场监测应确定:

监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点位

2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

各监测点大气污染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

统计年平均浓度最大值、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和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占标率或超标倍数;

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6.气象资料调查要求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

小于50km

大于50km

/

气象资料年限

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

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

地面气象资料

必需

高空气象资料

按选取的模式要求

补充气象资料观测前提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不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

补充气象观测

连续1年

2个月以上

一般要求

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27.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

温度:

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评价温度的保护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

风速:

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

风向、风频:

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玫瑰图。

主导风向:

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30%,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28.恒定均匀流,基本方程:

29.径流模数M:

30.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区别方法:

当α<10,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α>20,认为水库、湖泊为混合型。

当β<1/2,洪水对湖泊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β>1,认为大洪水时可能是临时性混合型。

31.河口是指入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流,又称感潮河流,它与一般河流最显著地区别是受到潮汐的影响。

陆架浅水区是指位于大陆架上水深200m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

陆架浅海中的潮汐现象主要来自大洋。

水流的动力条件是污染物在河口海湾中得以输移扩散的决定性因素。

32.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

河流工作内容: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

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冰封、解冻等现象。

感潮河口工作内容:

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记其分布;

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河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湖泊、水库:

面积和形状,应附有平面图;

流入、流出的水量;

水力滞留时间和交换周期;

水量的调度和储量;

水深;

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情况。

33.河流水质采样断面的布设: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等。

34.河流水质采样方式:

一级评价:

每个采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二级评价:

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天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将断面上各处所取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三级评价:

原则上只取断面混合水样。

35.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常采用单项指数法,推荐采用标准指数。

36.径流深度Y:

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37.径流系数α:

为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Y

(mm)与降水量X(mm)的比值Y/X,以小数或百分比表示。

38.含水层:

分为承压含水层、潜水含水层

39.包气带水:

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土层中的水,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旱。

40.潜水: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潜水的水质主要取决于气候、地形及岩性条件,潜水以蒸发排泄为主,往往形成含盐量不高的淡水,潜水易受污染,水质易受地面建设项目影响,对潜水水源应注意卫生防护。

主要特征是与大气圈、地表水圈联系密切,积极参与水循环;

决定这一特定的根本原因是其埋藏特征,位置浅且上面没有连续的隔水层。

41.承压水: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42.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

降水入渗补给(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地表水补给、凝结水补给、来自其他含水层的补给、人工补给。

43.地下水的径流强度与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基本上与含水层的透水性,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的水力坡度成正比,对承压水来说,还与蓄水构造的开启与封闭程度有关。

44.地下水径流强度规律:

从地表向下随着深度增加,地下径流强度逐渐减弱,地下水甲苯处于停滞状态。

45.地下水是通过补给、径流、排泄3个环节来实现交替循环的。

46.蒸发排泄:

往往造成水的浓缩,导致地下水矿化的增加。

47.渗透系数K:

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一般采用m/d或cm/s为单位。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岩石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介质颗粒的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水的粘滞性。

48.地下水调查问题:

(1)水文地质条件

(2)地下水水质特征(3)地下水污染源分布(4)环境水文地质问题(5)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49.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

水文地质试验法、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

50.贮水率和贮水系数:

是含水层中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它们表明含水层中弹性贮存水量的变化和承压水头相应变化之间的关系。

51.地下水质量评价:

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采用标准指数法、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方法。

52.获得噪声源数据的两个途径:

类比测量法(一级评价)、引用已有的数据(二、三级评价)

53.主要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污染危害。

54.生态问题调查方法:

资料收集法、现场勘查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

55.植物的样方调查:

一般草本的样地在1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

56.建设项目的水生生态调查:

包括水质、水温、水文和水生生物群落

57.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14C)、叶绿素测定法

58.水库渔业水样的固定于保存:

溶解氧:

加入2mL硫酸锰溶液和2mL碱性碘化钾溶液固定;

总碱度、总硬度、氮量、磷量、氯化物、硫酸盐、总铁、钠、钾:

每升水样加2~4mL氯仿固定;

化学需氧量:

每升加入1mL+1硫酸溶液固定,低温避光保存。

59.水库渔业水样测定项目:

必做:

水温、透明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碱度、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可溶性磷酸盐选作:

重碳酸盐、碳酸盐、钙、镁、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总铁、钠、钾。

60.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调查:

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细菌生产力

61.海洋生态压力评价:

富营养化压力评价:

(1)考虑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当营养指数大于4,认为达到富营养化

(2)考虑化学需氧量、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当营养指数大于1,认为水体富营养化。

62.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是应用最广泛的植被指数。

63.生物量的测定:

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

64.陆地生态系统生成能力估测:

通过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测来完成的。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影响程度、环境影响方式

2.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清单法、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

3.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需要调查的水质参数:

包括两类:

常规水质参数、特殊水质参数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污染源分类:

新增加污染源、削减污染源、被取代污染源、评价范围内的其他污染源。

2.常规预测情景组合

污染源类别

排放方案

预测因子

计算点

常规预测内容

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

现有方案/推荐方案

所有预测因子

环境空气变化目标网格点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

小时浓度

日平均浓度

年均浓度

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

主要预测因子

削减污染源(若有)

环境空气变化目标

被取代污染源(若有)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若有)

3.气象参数收集与统计:

地面气象参数:

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干球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站点处大气压8项,前5项属于AERMOD预测模式必需参数。

地表水

1.影响生物自净作用的关键是:

溶解氧的含量、有机污染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2.在河流中,影响污染物移输的最主要物理过程:

对流、横向、纵向扩散混合

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

4.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

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收纳水体的数环境状况、评价工作等级、当地环境管理要求

5.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稳态或准稳态进行预测。

地下水

1.地下水运动基本形式:

饱和水带中的地下水运动,无论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均表现为重力水在岩土层的空隙中运动,从其流态的类型可分为层流运动和紊流运动,大多数情况下为层流运动,只有在裂隙或溶隙比较发育的局部地区,或者在抽水井及矿井附近、井水位降落很大的情况下,表现为紊流状态。

2.达西定律使用于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

3.污染物进入包气带中和含水层将发生:

机械过滤、溶解和沉淀、氧化和还原、、吸附和解析、对流和弥散等一系列化学和生物过程,有机污染物在一定温度、pH和包气带中的微生物作用,还可能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4.吸附和解吸:

是污染物在地下水中与水相、气相、固相介质之间发生的重要物理化学过程,物质的吸附有两种机理:

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

5.地下水污染方式:

直接污染:

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在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的性质不变,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

间接污染:

地下水并非由于污染物直接进入含水层引起的,而是由于污染物作用于其他物质,使这些物质中的某些成分进入地下水造成的(如污染引起的地下水硬度增加、溶解氧减少。

6.地下水污染途径:

(1)间歇式入渗型:

主要污染对象时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

(2)连续入渗型:

主要污染潜水(废水池、废水渠、废水渗井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3)越流型:

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4)径流型:

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

7.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①解析法

(DL:

纵向弥散系数,m2/d、DT:

横向y方向的弥散系数,m2/d)②数值法:

适用复杂便捷条件、含水层非均质、多个含水层的地下水系统。

(2)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①水量均衡法:

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②解析法③数值法

声环境

1.声音三要素:

声源、介质、接收器

2.声压:

L总

L总=

Lp:

单个声压级,dB

N:

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3.分贝和的增值

声压级差(L1-L2)/dB

1

2

3

4

5

6

7

8

9

10

3.0

2.5

2.1

1.8

1.5

1.2

1.0

0.8

0.6

0.5

0.4

例如:

L1=100dB,L2=98dB,L1+2=100+2.1=102.1

3.等声级线图绘制:

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应大于5dB(一般选5dB),等声级线最低值应与相应功能区夜间标准一致,最高值可为75dB;

对于LWECPN,一般应有70dB、80dB、85dB、90dB的等声级线。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1.生态影响评价:

重在阐明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目的是寻求有效地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改善生态的途径。

2.生态影响评价通过:

分析项目影响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项目对区域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

3.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生态机理分析法: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指数法与综合指数法:

利用同度量因素的相对值来表明因素变化情况的方法。

类比法:

一种比较常见的定性和半定量结合的方法。

生产力评价法:

绿色植物的生产力是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评价法:

重在实际调查,分析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的历史变迁、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

4.水土流失:

又称土壤侵蚀,并且主要是指水力侵蚀,一般有侵蚀模数(或侵蚀强度)、侵蚀面积、侵蚀量几个定量数据。

5.水体富营养化:

人为因素引起的湖泊、水库中氮、磷增加对其水生生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一般认为水体磷的增加时导致富营养化的主因。

春季湖水循环期间总磷浓度在10mg/m3以下时,基本上不会发生水华和降低水的透明度;

总磷在20mg/m3时,常常伴随着数量较大的藻类,因此,可用总磷浓度10mg/m3作为最大可接受的负荷量,大于20mg/m3则是不可接受的。

6.湖泊富营养化等级:

TP<10mg/m3,贫营养;

10~20mg/m3,中营养;

>20mg/m3,富营养。

TSI<40,贫营养;

40~503,中营养;

>50,富营养。

7.用TN/TP比率评估湖泊或水库何种营养盐不足,对藻类生长来说,TN/TP比率在20:

1以上时,表现为磷不足;

比率小于13:

1时,表现为氮不足。

8.生态风险的属性:

具有不确定性、带来不希望发生的后果或损失、事件链

9.生态风险的类别:

存在的性质:

客观风险、主观风险;

产生原因:

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

风险性质:

静态风险、动态风险;

对风险的承受力:

可接受的风险、不可接受的风险

10.生态风险的特征:

①目标性②不确定性③动态性④复杂性⑤内在价值性⑥危害性⑦客观性

11.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影响评价的区别在于:

生态影响评价强调因果关系,突出必然性;

生态风险评价强调不确定性,突出风险程度。

12.生态风险表征包括两部分:

风险评估、风险描述

13.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按框架分为生态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生态风险识别方法、生态风险损失计算方法、生态风险路径分析方法、生态风险受体分析方法、生态风险源分析方法

14.生态风险识别方法:

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分析因素预先分析法、环境分析法

15.景观阈值评价:

对外界干扰的耐受能力、同化能力、恢复能力

固体废物

1.固体废物: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不能排入水体的业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2.固体废物分类:

污染特性:

一般废物、危险废物;

废物来源:

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3.城市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

4.工业固体废物:

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

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

6.固体废物特点:

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资源和废物的相对性、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处理过程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

7.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

渗滤液、填埋气体

8.“年轻”填埋场特点:

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pH较低,BOD5及COD浓度较高,色度大,且BOD5/COD的比值较高,同时各类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

9.“年老”填埋场特点:

填埋时间在5年以上,pH接近中性或弱碱性(6-8),BOD5及COD浓度较低,且BOD5/COD的比值较低,而NH4+-N的浓度高,重金属离子浓度则开始下降,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差。

10.填埋场释放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11.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

(1)填埋场渗滤液泄露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

(2)填埋场产生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3)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4)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5)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6)填埋场姿势的害虫、昆虫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7)填埋场的塑料袋、纸张可能飘出,造成环境污染(8)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1.环境容量:

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修正的A-P值法、模拟法、线性优化法

3.污染因子应包括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重点污染物,开发区可能产生的特征污染物和受纳水体敏感的污染物。

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分析:

是对计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在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时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2.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可以抽象成8个方面:

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管理、员工等6方面的输入,得出产品和废弃物的输出。

3.清洁生产指标分为3级:

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