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9000Word文件下载.docx
《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9000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9000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通过留学期间的学习,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余种语言的能力,尤精于梵文和巴利文。
◆1925年,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赵元任接受清华邀请,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做导师。
但要辞职需找个相当资格的人代替,赵元任与系主任都觉得,只有陈寅恪有资格接替他,便给远在柏林大学求学的陈寅恪写信征求意见,陈回信说:
“我不想再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
◆刘文典鄙视新文学作家,当他得知西南联大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勃然大怒说:
“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朱自清该拿四块钱,沈从文连四毛钱都不该给。
他要是教授,我岂不是太上教授!
◆1940年暑假,陈寅属去香港探亲,并等船赴英以应牛津大学之聘,终因二战爆发未能成行,困居香港。
后在全家返回内地途中,两木箱随身携带的书籍又遭盗窃。
据说这是两箱更加珍贵的书籍,所以这一次的打击更大,等于多年心血彻底付诸东流,令陈先生精神几近崩溃。
◆1925年,陈寅恪从欧洲留学回国。
这时,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
“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他。
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评价
傅斯年说: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
“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季羡林《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讲道:
“寅恪先生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
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
二、[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1901年赴日本留学。
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靠不住的
王国维的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的。
他与人交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
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着录,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会说:
“靠不住的。
”他不附和,也不驳难。
◎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主动跟学生谈话。
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
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是辩论,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甚至有当时东南大学的学生特意赴京求教,就住在王先生家里。
在他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他都有问必答。
在他执教清华的两年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领受了他的恩泽。
在讲课之时,王国维遇到某些问题常以“这个问题我不懂”一语带过。
语言学家王力当年曾师从王国维,起初不理解为什么先生常说“我不懂”,后来悟出,这正是先生治学严谨的表现。
王力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国维讲《诗经》。
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又很精辟新颖,为王力闻所未闻,他深感受益。
但是,当碰到某些问题时,王国维却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竟说了几个“我不懂”。
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懂”呢?
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实,王国维先生说的“不懂”并非真的不懂,课后有学生问及他说“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他之所以在课堂说“不懂”,一是出于立言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结论;
二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定论的问题。
王力对王国维这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它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比喻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
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
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
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
关于他的死,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
“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草遗书怀之。
是夜熟眠如常。
翌晨(即1927年6月2日)盥洗饮食,赴研究院视事亦如常。
忽于友人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和园。
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
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
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
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
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
宁静无悔的选择,似乎在追求着什么,也许是中国知识分子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恬然吧!
三、[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1869年,章太炎出生于浙江余杭的书香门第,祖父为他留下了多达5000卷的藏书。
到他父亲时,因太平天国战乱,家势开始衰微。
因此更加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冀望能够重振门楣。
为此还立下《家训》,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妄自卑贱,足恭谄笑。
第一条实际上是要求子女们不得对清廷卑躬相事。
第二条是希望子女们精研经史,而不是专心于词章、书画等。
从最初的家庭启蒙,到诂经精舍的8年教育,章太炎人生的两大主题——排满革命、精研学问——基本确定。
章太炎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吐出两句遗言:
“没有异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
”遗言与其父如出一辙。
◎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章太炎愤怒之下,北上见张学良。
在燕京大学演说,号召青年拯救国家的危亡。
次年2月,章太炎与马相伯联合宣言(“二老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领土。
章太炎晚年,外患日亟。
他在讲学时着重宣讲“行己有耻”,议论时政。
◎1937年11月,苏州沦陷,日军闯入章家后花园内,看到后园内一座新墓,没有墓碑,怀疑内埋财宝,一定要挖墓看个究竟。
章氏留下的唯一一位老家人苦苦劝止,竟遭毒打。
亏得有个日本军佐闻讯赶来,知道这新墓是章太炎的,便喝退了日军。
过了几天,还亲自来祭奠了一番,并在墓旁立了一个木柱,上书“章太炎之墓”几个大字。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日本兵来骚扰。
◎章太炎在把印度与当时的中国加以比较后认为,中国人患有六种精神痼疾:
诈伪无耻,缩肉畏死,贪叨图利,偷惰废学,浮华相竞,猜疑相贼。
◎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期间,一度决定绝食,并留下遗言:
“我死之后,华夏文化亡矣!
”他的弟子吴承仕、钱玄同等忙来探望,屡屡劝他进食,他都不为所动。
袁世凯气得冒烟,又自嘲说:
“彼一疯子,我何必与之认真也!
”时人称章太炎为“民国之祢衡”。
四、[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才思敏捷
梁启超十岁那年,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
一进家门,他便被院子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阔的袖筒里。
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教子甚严的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
筵席上,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声色暗示儿子一番。
为活跃气氛,父亲便当众对启超说:
“开宴前,我先出一副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
”小启超不知父亲用意,毫无思想准备,但凭腹中才学,自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
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恍然大悟,但未显失色,随口对来: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对联一经出口,堂前喝彩不已。
◎爱国救国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
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
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
对此,梁启超说:
“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
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就是爱国。
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
就是救国。
◎真诚宽容
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
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
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
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
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
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
“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笃信科学
梁启超终生笃信科学,他为西医辩护,便是为科学辩护。
“我们不能因为现代人科学知识还幼稚,便根本怀疑到科学这样东西。
诊病应该用这种严密的检查,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这是毫无比较的余地的。
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生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这是我发表这篇短文章的微意。
私下里,梁启超先生对家人说过,“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也曾说过“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但面对公众舆论,他还是发表了上述为协和、为西医、为科学辩护的文章。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后再次住进协和医院,最后在该院病逝。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梁启超先生这样,因自己的“病”与“死”,留给后人许多感慨,许多敬仰。
四、[陈垣]
陈垣(1880—1971),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他的宗教史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对已消亡的外来宗教,如火袄教、摩尼教、一赐乐业教做过专门研究;
也就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的兴起和流传写过不少论着;
对中国本土的道教,也撰有专书。
他的宗教史研究,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信有师生同父子
1970年,陈垣身体日衰。
1971年6月21日,在京逝世。
陈垣逝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家属将他的稿费4万元交作党费,将他珍藏的4万余册图书和几百件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
获知恩师陈垣驾鹤远行,启功十分悲痛,当即为恩师写一副挽联:
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
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誉陶甄。
启功为报师恩,耄耋之年,呕心沥血伏案3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
在陈垣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他以在香港义卖所得的163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基金以“励耘”命名,以慰老师于九泉。
启功说:
“老校长教导我的样子,我现在蘸着眼泪也能画出来。
”赵朴初先生题诗赞曰:
“输肝折齿励耕耘,此日逾知师道尊。
万翼垂天鸾凤起,千秋不倦诲人心。
北师大著名教授童庆炳说:
“启功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博大的爱,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对陈垣先生的爱,那真是一朝从师,终生感恩。
如今启功先生也已作古了,陈垣及其弟子启功两代国学大师,两位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伟人,他们师生之间的情缘及其交往的事迹,被世人当作典范而永远流传。
◎赤子之心斥败类
抗战期间,陈垣在著述中一改以往不喜议论的文风,加入了更多主观色彩,借古喻今,通过这些书斥敌寇汉奸,斥责当局发国难财等。
他批评得最多的是那些勾结外族、统治国人的败类,如石敬瑭、赵德钧等,他常以“人之恨之,不比人类”,“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等痛斥这些汉奸。
五、[刘师培]
刘师培(1884—1919),江苏仪征人。
8岁开始学《周易》变卦,12岁读完四书五经,1897年起开始研究《晏子春秋》。
1904年春后回扬州,创办师范学会和协助扬州乡人出洋留学社。
刘师培作为经学大师,在继承《左氏》家学的同时,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
?
聪明过人,记忆惊人
刘师培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
“为人虽短视口吃,而敏捷过诸父,一目辄十行下,记诵久而弗渝。
”有一次,冶春后社诗人程善之从上海购得新出版的蒙古地图,回到扬州府中学堂后,邀请刘师培、方地山二人共同浏览。
时近晌午,佣人来喊他们吃午饭,程善之先去,等了许久还不见刘方二人。
于是程去催促。
一会儿,刘师培来了,但方地山未至。
程再催,方地山说,还缺十数个地方。
程善之不解其意,直等到方地山也来吃饭时,程问为何姗姗来迟。
方答曰:
“我刚才默记地名,尚有疑误,重新检查一下。
”程善之大惊,一张蒙古全图有千把个地名,而且个个佶屈聱牙,仅一两个时辰,怎可能记住?
简直是活说大三光!
方说:
“我方某人不敢自夸能全背下来,但我保证刘师培绝没有多少误差。
饭后,刘师培与方地山二人各取一块漆牌,持粉笔,默绘地图。
等到完成后,与原图比较,方地山有六七处错误,而刘师培只有一处错误!
刘师培在北大教书时,授课不带片纸,信手拈来。
“随便谈起来,就头头是道。
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
当时学生都很佩服。
一笔烂字不成书
刘师培以“一笔烂字”出名。
据说当年他考秀才时,被主考官形容为“字如花蚊脚,丑细不成书”。
在北大当教授时,他的字被公认为倒数第一。
有趣的是,刘师培对自己的字却自我感觉良好,说:
“我书之佳趣,唯章太炎知之。
”有一次与同为国学大师的黄侃聊天,谈着谈着就哭起穷来,觉得当教授没劲还不如下海卖字算了,还一本正经地征求黄侃的意思,黄侃此时已拜在刘门下,想想刘师培的书法实在不敢恭维,又不好意思黄他的面子,憋了半天,才说了一句:
“先生只要签刘师培三个字,就有人肯出钱买了。
六、[黄侃]
【篇三: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集锦】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集锦
第Ⅰ篇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抄袭。
浙江考生
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
妈妈紧紧地牵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
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城里。
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
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有一些另类。
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他在楼前被废弃的土地开垦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种奇奇怪怪的伺弄,神情严肃地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
因为我也有着这样孤独。
我怀念故乡的老屋。
那每日清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那让人无法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我看见爷爷每次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的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徘徊在角落的窗前。
我过去,握住了爷爷的手。
爷爷说:
“我想回家。
”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孩童。
“好,我们一起回家。
”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到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
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他的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70分)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上海考生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那是郑燮的字。
”一个沉沉的声音。
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
“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
老人笑了起来:
“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
“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
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我思索着,说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
只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
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
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
”老人回答道,“他便是便是那个不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老人拍拍我的肩:
“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
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点评]今年高考作文看似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但是在文体要求上只有四个字:
外。
”所以,也不排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例如此文这样的想象作文,就是成功除此以外,本文优点相当明显。
首先,题目不同凡响: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其与“老人”的对话形式很好地对应了当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
再者,将法艺术提升到“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