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5126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天安门广场的?

2、小结:

①广场上的景物②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③广场清晨升旗和节日的壮观景象

3、再读课文思考,仍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由此可见,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段落?

怎样分?

4、小结:

(1)二(2-3)三(4)四(5-6)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其余思考:

这段讲了什么?

2、讨论:

①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②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两个词语是什么?

为什么最重要?

3、齐读。

六、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初读了课文,你对于天安门广场有着怎样的印象?

2、布置作业:

①熟读课文。

②听写生词。

③完成习字帖,注意间架结构。

④请以“宽广”、或者“壮观”为主题搜集资料,给大家介绍天安门广场。

 

1、各抒己见。

2、自由交流,展示资料。

1、自读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

2、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3、大组交流。

1、默读,思考。

2、尝试交流。

3、再读,思考。

4.尝试交流,讨论。

1、听读,思考。

2、指名交流。

3、讨论。

4、齐读。

指名交流。

作业

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听写词语。

板书

广场上的景象

6、天安门广场广场的象征意义

升旗和节日的广场

教学

反思

第2章第2节∕课第2课时(总20课时)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

1、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

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同桌交流反馈,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

3、提问:

天安门广场是一座什么样的广场?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天安门广场的?

你愿意就哪一个特点来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1、指名读2、3段,思考:

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

(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

2、完成课后第四题:

出示挂图,指名介绍各个景点的位置。

重点理解并且用好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思考:

观察点有变化吗?

3、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思考:

你从哪儿看出天安门的雄伟壮丽?

把你认为写出天安门雄伟壮观的语句勾画下来,在你觉得写的好的地方加上着

重号。

4、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

勾画有关语句。

⑵广场上有哪些建筑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5、看图完成练习:

填上合适的词语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抓住重点词指导理解:

⑴“向往”是什么意思?

⑵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

训练朗读。

⑶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

3、齐读第4自然段。

四、讲读5、6自然段

1、小声读,思考:

这两段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

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清晨升旗仪式;

②节

日之时。

2、再读第5自然段,思考:

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

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谈一谈你的感受。

3、出示句子: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提问:

你对于这一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指导朗读:

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受来?

4、小声读第6自然段,想像课文描写的画面。

思考: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把你喜欢的词语、句子勾画下来,向大家介绍你的阅读感受,可以结合自己的想像来谈。

5、朗读交流:

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

评议朗读:

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

6、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你能用上它们也描述一段类似的景象吗?

7、出示填空题,指导背诵第六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通过学习,你对天安门广场有了怎样的认识?

你想去吗?

为什么?

2、出示图片,要求仿照课文第二小节的写法描述图画上的景象,注意方位的顺序,用上我们学过的成语。

听写。

交流反馈。

讨论,交流

2、指名介绍,评议介绍语言是否清楚。

3、自读,思考,勾画。

4、指名交流。

5、齐读。

6、自由读,思考,勾画。

7、看图完成练习。

8、指名交流。

9、齐读。

2、一一讨论交流。

自读,思考。

3、再读第5自然段,思考,勾画。

4、交流感受。

5、读句子,交流感受。

6、尝试齐读。

7、读书,想像,勾画,介绍。

8、交流。

9、指名读。

评议。

10、拓展应用。

11、完成练习,尝试背诵。

1、指名交流。

2、看图,同桌试说。

3、尝试交流。

4、尝试小练笔。

完成补充习题

完成练习与测试

(宽广、壮观)升旗和节日的广场

教学反思

第2章第2节∕课第2课时(总17课时)

5、我给江主席献花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

一、导入新课,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

(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

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

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

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江主席献花》。

(板书:

我)

5、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课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课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

学生介绍:

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

学生自学

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解决吗。

学生发言

1、完成习字册

2、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激动兴奋

第2章第1节∕课第2课时(总18课时)

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

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

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

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二、自学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

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

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c、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

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

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

盼着,盼着,中央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

你仿佛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

欢迎!

热烈欢迎!

……”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

(展现情景)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c、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

(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c、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

“失散多年”原指什么?

现在指什么?

“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c、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

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

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5、延伸:

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学生读

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词语

生观看录像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自学课文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师生交流

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完成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

等待激动

献花激动万分

幸福永生难忘

第2章第3节∕课第1课时(总21课时)

7、徐悲鸿励志学画

1、学会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1、徐悲鸿的图片及介绍。

2、课件。

一、揭示课题

1、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提问:

这是一幅国宝级作品。

谁见过,并且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它?

2、谈话:

它的作者就是——(板书课题)

3、简介徐悲鸿。

还有谁有补充?

4、组织解题:

⑴“励志”是什么意思?

通常什么时候需要“励志”?

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⑵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经过预习解决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有解决?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⑴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⑵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

⑶将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

⑴正音:

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

“怒”鼻音;

“租”平舌音。

⑵词语释义:

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

3、指导写生字:

⑴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音。

⑵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

⑶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自由读,要求比较熟练,有一定速度,读完后思考:

徐悲鸿的“志”是什么?

他是怎么“励志”的?

结果怎样?

尝试连起来用一两句连贯、通顺的话说说。

2、默读课文,要求按刚才的归纳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3、小结:

一(1-3)二(4-7)三(8)

四、小结,布置作业

现在,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②听写词语。

③用一两句连贯通顺的话概括课文

的主要意思。

④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当时中国的世界上地位。

1、指名介绍,并补充。

2、齐读课题。

3、组织交流。

4、一一交流解题。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听读,评议,正音。

3、交流词义。

4、齐读,正音。

5、听,补充。

6、尝试描红。

1、自读,思考。

2、各自练习。

3、指名交流。

4、默读,尝试分段。

5、指名交流。

完成习字册

完成词语听写

学画受辱

作品轰动巴黎

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2章第3节∕课第2课时(总22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3、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组织反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1、小声读1-3自然段,思考:

徐悲鸿留学时发生了什么事?

为此,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2、那位外国学生说了什么?

⑴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⑵哪一句话最使徐悲鸿和我们气愤?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⑶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那么,这个外国学生为什么敢这么说呢?

4、提问:

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

5、徐悲鸿又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激怒”是什么意思?

“激怒”的人会怎么做?

②徐悲鸿被激怒了,说明了什么?

③激怒的徐悲鸿是怎样的?

他为什么会这样?

6、谈话:

是呀,徐悲鸿也是这样想的。

我想每一个真正有骨气,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都会这么想,这么做的。

7、指导朗读:

8、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

⑴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与文中原句比较体会。

⑵指导朗读,

9、默读课文5、6小节,思考:

哪些地方的描写突出了徐悲鸿的“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分别勾画下来,在边上写出自己的体会。

10、组织交流。

11、结果呢?

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

①这儿的“功夫”指什么?

这个词语还有什么意思?

②徐悲鸿花了怎样的“功夫”?

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

③联系徐悲鸿想一想,“有心人”又是什么样的人?

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这话还可以用来形容谁?

12、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

默读第8小节,思考:

徐悲鸿取得了哪些成就?

13、讨论归纳

14、出示这次外国学生说的话。

⑴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⑵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这句话通常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⑶外国学生这么说,说明了什么?

⑷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⑸现在,徐悲鸿此时内心可能有什么想法呢?

15、谈话:

是呀,只有用事实才能让他们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题。

(3)为“真正的中国人”主体班会搜集资料。

1、听写。

2、同桌交流反馈。

3、默读,思考。

4、一一指名交流。

6、指名交流

7、读句子,思考,讨论,体会徐悲鸿的感情。

8、齐读第3自然段。

9、自学第4自然段,讨论。

10、齐读第4自然段。

11、自学5、6小节。

12、指名交流补充。

13、互相交流朗读。

14、齐读5、6小节。

15、读句子,思考,讨论。

16、默读,思考。

17、指名交流。

18、读句子,思考,讨论。

19、齐读句子。

自由交流。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

第2章第4节∕课第1课时(总23课时)

8、虎门销烟

⑴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⑵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⑶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⑷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1、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

1、出示林则徐画像,提问:

他是谁?

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2、板书课题。

3、解题:

⑴出示地图,介绍虎门的位置。

⑵圈点“烟”指什么?

“销烟”又是什么意思?

  ⑶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呢?

(教师相机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

尽量让学生介绍)

⑷你对林则徐还有什么了解?

简介人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预习:

(1)在预习中,你了解到什么?

给大家汇报一下。

(2)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

的问题?

教师整理问题归类,并且板书。

3、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4、读后讨论:

帮助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

5、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