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叙事案例Word下载.docx
《初中教育叙事案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育叙事案例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
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
“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
”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
“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
”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
看来不得不承认:
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
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
还是等等吧!
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
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
“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
”“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
”“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
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
怎么办?
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
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
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
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
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
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
我对大家说:
“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
”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和老师交朋友……”这群顽皮的孩子忍不住欢呼起来。
我借机鼓励道:
“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如果大朋友做错了事,现在知道错了,很想改正错误,你们会原谅我吗?
”“会!
”“我也会”……孩子们回答得很真诚。
眼看时机成熟,我赶紧揭示游戏主题——“知错就改”,并宣布游戏要求:
“下面我们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诉说压在你心里的秘密。
倾听秘密的朋友要做到:
帮助他保守秘密,提醒他改正错误!
悄悄话游戏开始!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
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
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
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
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
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
还能找得回来吗?
我的心中充满忧虑。
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
”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
“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有一次,我的同桌李响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
”我趁势引导:
“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
”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李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
“对不起!
”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
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
“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4、等待花开
“丁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
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
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
“要不要老师帮忙?
”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
“毛老师,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吴梦的跳绳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诉别人,行吗?
”我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天等待,“借跳绳事件”终于可以结案。
“知错敢于承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那你准备怎么办呢?
”“我不敢自己还给她”。
“明天你悄悄把跳绳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我帮你还。
不过,以后借东西时,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好吗?
”她使劲地点点头,我笑了,她也笑了……
案例反思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
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
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
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
“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
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
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
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
对于晓菁的这份等待,是我对她犯错的宽容,更是对她自尊的呵护。
正是这份等待让她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慢爱的脚步,用我们的真诚、宽容、耐心、期待、信任、尊重……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守候花开。
掩卷反思,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而等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等待中付出必然能在等待中收获。
种子会慢慢地发芽,花儿会悄悄地开放,我会静静地等待。
我要用汗水浇灌校园沃土中的每一种植物,耐心等待每一株鲜花争奇斗艳、每一棵小草勃发生机。
我将用我的等待引领每一个孩子都揣着自信,走向成功!
让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倾听花开的声音,守候花开的幸福……
初中教育叙事案例
(二)
案例: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
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懵。
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
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
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
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
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数字规律题与图形规律题,得到的规律式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
有的是一次函数关系,有的是二次函数关系。
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
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
你们真了不起!
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判断这个规律式是一次函数关系呢?
带着这一问题,同学们又积极探索起来。
从几道一次函数规律式问题中找到了真确答案:
当因变量的差除以相应自变量是常数时,就是一次函数关系。
那么,其他情况一般就是二次函数关系了。
带着同学自己得出的结论,我们展开了应用大练兵活动,通过一番实战,有些对结论持有怀疑态度的学生也打消了疑虑。
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初中教育叙事案例(三)
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
但是他性格外向,脑瓜很灵,尤其擅长体育运动。
而且自尊心极强,特要面子。
另外,他对爷爷奶奶的感情较深,但在他们面前有时也要发脾气耍性子。
[家庭背景]
首先从他的家庭情况来分析。
他的母亲在他四岁时就与父亲离婚给年幼的他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随后母亲没了音讯,使得他自小就缺乏母爱,拉开了与同龄儿童的距离。
他的父亲也不管他,常年住在外面,常年不和儿子见面。
父亲也未尽到应有的教育,拉大与他的心理距离,使得他对父亲很冷,毫无感情可言。
平日里他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
他们总是过于宠爱、也放任甚至无力去管教他。
于是他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他就肆意指责对方,小则辱骂,大则动手。
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其次,他的脾性让他易冲动,对于教师的管理也不屑一顾,常常自暴自弃。
对别人缺乏信任感和爱心,当然也不会去爱别人。
为人冷漠无情,并沾染一些坏习惯,如抽烟,喝酒。
[措施和手段]
1、耐心激励,换位认知。
“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忍耐、等待;
对其转化过程中表现的闪光点或进步,则要及时挖掘,予以激励,使其有成就感,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信心。
因此,看到他早早地来值日,我就在班上表扬他。
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
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提醒他不要影响课堂纪律,等到课后再找他进行个别谈话。
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常采用“角色换位”这一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正确理智地处理,同时也让他逐步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
2、量才而用建立威信。
有一回,上体育课我发现他跑的很快,就对他说:
“看来我们班的运动会有优秀运动员了。
”他吃惊地又有些得意的看着我并且说:
“我长跑行,短跑也很快,我是飞毛腿。
”他笑着,他当时笑得很灿烂。
于是我接着说到:
“那我推荐你去参加我校的足球队,力争为我们学校取得好成绩。
”过了几天,我和体育老师去推荐了他参加校足球队。
同时我也对他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我告诉他:
“体育老师同意先试2个月,第一,看看你是否能按时到校训练。
第二,你在足球队的行为是否影响大家。
第三,你在训练中是否能刻苦,是否有坚强的毅力。
如果你的表现很差,随时退出校足球队。
”他听了我的话马上答应,说“我同意,我一定努力做到。
”结果,他每天早早的来到学校和其他学生一起坚持锻炼,在训练过程中遇到跌伤,他也能克服疼痛,坚持训练。
他代表我校参加了全国特奥足球比赛中为上海市和我校争了光。
借助这个机会,大力地表扬了他,让他成功的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另外,为了较好地约束他的行为,消除其一些不良的意念于萌芽状态。
我有意让他当纪律组长,负责他那一排的纪律、卫生。
在我的协作下,他的工作完成很出色,他的组一直比较规范。
以此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同学的重视,从此他的行为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规范,在同学中的威信也增加了。
3、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他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
我了解到他自幼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对他们还有感恩之情,所以我对他进行多次家访,取得他爷爷奶奶的支持,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多次与他谈心,利用爷爷、奶奶的亲情去打动他。
在学校三八节组织的给母亲的一封信活动中,由于他情况特殊,我鼓励帮助他给奶奶写封信。
于是他用自己最普通的语言给奶奶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奶奶长期来抚养自己的感恩之情,做到这些对于别人来说也许不足为奇,然而对一个“问题学生”来说真是不易,对于他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为此我还特地利用班会课,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和肯定。
[心得与反思]
现在他的脾气有明显好转,基本上能克制自己急躁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本学期他与同学只打过一次架,事后他主动承认错误,自我检讨,还写了反思,确实有了一些质的改变。
面对他的转变,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
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
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
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
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
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的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
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