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045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百字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⑤。

人而无耻,何以为人哉⑥?

耻存,则进于圣贤;

耻失,则入于禽兽⑦。

倘士、民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⑧!

注释①源自《管子·

牧民》: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

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四维:

在帐蓬之外,绷起帐篷四角,以使帐蓬牢固不动的四条大绳,喻维护国家统治的四根支柱,缺一不可。

②源自宋朝欧阳修《新五代史·

杂传》:

“立人之大节”。

治人:

治理、统治他人。

立人:

立身,做人。

③引自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④源自唐朝柳宗元《四维论》:

所谓耻者,曰“不从枉也”;

世人之名耻者,曰:

“羞为非也”。

不从枉:

不参与不正直的事,不顺从邪恶。

不为非:

不做坏事。

⑤引自清末康有为《孟子微》卷六。

有所不为:

指坏事、不好的事、不该做的事不去做。

无事不可为:

没有什么事(包括坏事)不去干。

全句意为,人所以能够做到不该做的事不做,是因为尚有羞耻心在。

倘若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了,那么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⑥引自《陆九渊集·

拾遗?

人不可以无耻》。

⑦源自宋朝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

尽心上》:

“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

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

”⑧源自清朝龚自珍《明良论二》: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士:

指当官的。

民:

指老百姓。

4不可不知耻人不可以无耻①。

耻,便是羞辱之心②。

无羞辱之心,非人也③。

辱,莫大于不知耻④。

耻之于人,大矣⑤。

人而无耻,则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天下其有不乱、其有不亡者乎⑥!

人而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⑦,则能保社会繁荣、平安⑧。

故治世之大法,乃在教化风俗⑨。

风俗之美,首在养民知耻⑩。

尽心上》。

②引自朱熹《朱子语录》卷十三。

羞辱:

指羞耻、憎恶。

③引自《孟子·

公孙丑上》。

④引自王通《中说·

关朗》。

⑤引自《孟子·

大:

重大。

⑥源自顾炎武《日知录·

廉耻》:

“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其有不亡者乎!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无所节制。

⑦引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以道义为标准,不该干的事不干。

⑧笔者增添。

⑨笔者据上下文意撰。

⑩引自康有为《孟子微》卷六。

5明辨是与非天下义理,只有一个:

是与非而已。

是便是是,非便是非①。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②。

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③。

类非而是,类是而非,理辨不可不明④。

是是,非非,谓之智;

非是,是非,谓之愚⑤;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谓之奸⑥。

好恶失其宜,是非乱其真⑦。

是非混淆,国之大患也⑧。

注释①宋朝朱熹语。

②引自《孟子·

③引自《淮南子·

主术训》。

④源自《吕氏春秋·

慎行论》:

“辞多类非而是、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⑤引自《荀子·

修身》。

⑥源自《晏子春秋》:

“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诽也”。

奸:

此处作奸邪解,奸诈、邪恶之意。

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是奸诈行为。

⑦引自《二程全书·

二》。

⑧笔者语。

6明辨义与利学莫先于义利之辨①。

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②。

当营而营,当取而取,便是义;

不当营而营,不当取而取,便是利③。

见利思义④。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⑤。

义以利生,利以丰民⑥。

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⑦。

义胜利者,为治世;

利克义者,为乱世⑧。

人必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⑨。

注释①引自刘宗周《人谱类记》。

②引自《二程集·

河南程氏遗书》。

③引自陈淳《北溪字义·

义利》。

营:

谋求。

④引自《论语·

宪问》。

⑤引自《论语·

⑥引自《国语·

晋语一》。

⑦引自《颜元集·

四书正误》卷一。

⑧引自《荀子·

大略》。

⑨引自《颜元集·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

斡旋乾坤:

斡旋,扭转。

乾坤,天地。

寓意革故鼎新,振兴国家。

7要见利思义天地之所贵者,人也;

圣人之所尚者,义也①。

君子以义为质②。

见利争让,闻义争为③。

临财不苟得,临难不苟免④。

利人者,即为;

不利人者,即止⑤。

义之所在,毅然必为⑥。

人之毁誉欢戚、事之成败利钝、己之死生祸福,皆所不顾⑦。

故有名士不爱无名钱,若爱一文,则不值一文矣⑧。

注释①引自汉朝王符《潜夫论?

赞学》。

②引自《论语·

卫灵公》。

“质”,本意,“以义为质”,即以义为根本。

③引自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

④引自《礼记·

曲礼上》。

全句意为在财货面前,如义不当得,就不要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在面临危难的时候,若义不能免,就不要苟且贪生,偷偷地逃跑。

⑤引自《墨子·

非乐上》。

意为有利于别人的事就可以做,不利于别人的事,则不能做。

⑥引自宋曛《古今药石·

理学名臣言行录》。

⑦引自宋曛《古今药石?

⑧引自李惺《药言》。

有名士:

有德行的人士。

不用无名钱:

不用来路不明的钱。

不值一文:

意谓丧失人格。

8要心存仁义人生在世,苟能心存仁义,时行方便;

释冤解仇,利物救民;

捐赀成美,垂训教人,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

倘若心存恶意,奸盗邪淫;

坏人名节,妒人技能;

恃势辱善,倚富压贫;

引人作恶,不报有恩;

倒行逆施,肥家润身,则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也。

注:

本文系根据《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士真经》、《东岳大帝回生宝训》等几篇经文整理而成。

9不义不能处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

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①。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切莫妄想;

淡泊之守,镇定之操,务须谨记②。

不义不处③,不忮不求④。

处其实,安其内⑤。

为其所当为,不为其所不当为⑥。

方方正正面世人,清清白白对苍天⑦。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⑧。

注释①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②笔者语。

非儒下》。

④引自《诗经·

邺风·

雄雉》。

忮:

嫉妒。

⑤引自明朝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内:

指内心世界。

⑥引自明朝刘基《郁离子·

戚之次且》。

⑦源自俗语。

⑧引自宋朝梅晓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诗。

荣禄:

官职和奉禄。

扰扰复营营:

上下左右往来周旋的样子。

10穷达贵持节君子处事,事之无害于义者,从俗可也。

害于义,则不可从①。

富,人之所欲也。

苟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

如义不可求,宁贫贱以守其志也。

非乐于贫贱,义不可去也②。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④。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⑤。

苟“生以载义,生可贵;

义以立生,生可舍”⑥。

注释①引自《二程集·

经说·

论语解·

子罕》。

从俗:

随从世俗。

屈己:

使自己屈就。

③引自《论语·

学而》。

④引自元朝方回《桐红续集》卷29:

《赵观父石心铭》。

意为,穷困的时候不失去道义,仕途亨通、通达的时候也不离开道义。

⑥引自王夫之《尚书引义·

大诰》,增一“苟”字。

生以载义:

用生命负载道义。

义以立生:

以道义为立身之本。

第二集成人11人情警于抑12福兮祸所伏13成人不自在14虎豹丛中健15逆境出奇迹16显微均慎独17要苦其心志18当求进于己19德业勿落后20功归于勇士11人情警于抑人情警于抑放于顺,肆于誉敕于毁①。

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②。

故常闻逆耳之言,常有拂心之事,并非坏事③。

若言言悦耳,事事称心④,将有大不称心在其后⑤,便把此心埋在鸩毒中矣⑥。

为人处世,应“宁抑而济,勿顺而溺;

宁毁而周,勿誉而缺⑦”。

知此理而警者,方能免怨尤⑧。

注释①引自明朝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②引自明朝钱琦《钱公良测语》。

③源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常有不快事,是好消息。

”④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⑤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⑥引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

鸩毒:

鸩(zhen),传说中的毒鸟。

鸩毒,用鸩的羽毛炮制成的毒酒。

⑦引自清朝申涵光《荆园小语》。

⑧源自明朝薛应旗《薛方山纪述》:

“知此理可免怨尤。

”12福兮祸所伏人皆知防患,莫知使患无生①。

人皆欲邀福,莫知使福常驻②。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④。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⑤。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⑥?

祸不妄至,福不徒来⑦。

祸之所生,必由怨积;

过之所使,多因忽小⑧。

不怨天,不尤人⑨。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⑩。

注释①引自《老子》。

②笔者据上意撰。

③引自晋朝挚虞《门铭》。

④引自元朝杨文奎《儿女两团圆》。

⑤引自《老子》。

⑥引自《淮南子·

人间训》。

⑦引自《史记·

龟策列传》。

妄:

乱,不合理。

徒:

白白地。

⑧引自北齐刘昼《刘子·

慎》。

由:

因为。

忽:

不注意。

⑨引自《论语·

尤:

责怪,归咎。

⑩引自《史记·

滑稽列传》。

13成人不自在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①。

成人者,志不可不高,心却不可太大②。

能辨是非,不忘廉耻③,神闲气静,智深勇沉④。

持身贵严,而不可矜;

处世贵谦,而不可谄⑤。

做事论是非,立言贵平正⑥。

善不以名而为,功不以利而劝⑦。

达不足喜,穷不足悲⑧。

宁为随世之庸愚,不做欺世之豪杰⑨。

注释①引自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

成人:

道德高尚、有所成就。

自在:

随心所欲,无所追求。

②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③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

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④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意为心神安详、气质沉稳、智慧深刻、勇气沉毅。

⑤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

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

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

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⑥源自清朝王永彬《围炉夜话》: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

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⑦引自宋朝胡宏《胡子知言·

好恶》。

意为,不要为了获得好的名声才去做好事,也不要为了获得重大利益才去建功立业。

⑧源自唐朝李白《誉五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

“达亦不足喜,穷亦不足悲。

”⑨引自明朝陈眉公《小窗幽记》。

庸愚:

平庸愚笨。

随世:

顺应世事。

全句意为,宁可做一个顺应世事而平庸愚笨的人,也不要做一个欺世盗名而出人头地的人。

14虎豹丛中健人生由来少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②?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②。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③。

冲霄之羽,岂铩于樊中;

千里之蹄,岂淹于枥下④?

人在虎豹丛中健,天从峰峦缺处明⑤。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⑦!

注释①源自明朝于谦《静夜思》诗:

“人生由来不满百”。

现代百岁人已不少见,故改为少满百而后用。

由来:

从来。

安得:

怎能。

隐忧:

深忧,自寻烦恼。

②引自明朝冯梦龙《警事通言》。

风云志:

远大志向。

③引自《荀子·

岁:

指时节,天气。

④引自明朝张居正《关大曹长谷南先生赴留都考功序》。

霄:

天空。

羽:

代指鸟。

铩:

伤。

樊:

樊笼,关鸟的笼子。

比喻受拘束不自由的境地。

蹄:

代指马。

淹:

淹留、迟滞。

枥:

食槽。

⑤引自清朝张问陶《煎茶坪题壁》诗。

虎豹丛:

虎豹成群,喻指环境险恶。

⑥引自清朝屈大均《鲁连台》诗。

指不平凡的人。

布衣:

指平民。

⑦引自唐朝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

蓬蒿人:

终生默默无闻的乡野之人。

15逆境出奇迹奇迹,多是在逆境中产生的①。

逆境能促进勤奋,能使人发奋图强②。

天下无难事,惟有“坚忍”二字为成功之要诀③。

处逆境,须用开拓法④。

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始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

古之为圣为贤、建功立业者,未有不得力于“忍”也⑥。

注释①英国人培根语。

所见翻译文字都是“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②郭沫若语。

③黄兴语。

④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

⑤引自汉朝司马迁《报任安书》。

⑥源自唐朝《白居易集》:

“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16显微均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①。

所谓慎独,即不自欺之谓也②。

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者、一念方动之时也③。

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

大处如此,小处亦如此;

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

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④。

注释①引自《礼记·

中庸》。

莫见乎隐:

此指心中微妙的变化。

莫显乎微:

此指一般人觉察不到的事情。

②源自《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

“慎独即不自欺”。

③引自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一。

④引自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

17要苦其心志若想他日担当宇宙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②。

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③。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④。

沉潜意念,奋发志气⑤。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⑥。

鞠躬尽瘁,死而后矣⑦。

⑥。

注释①笔者语。

担当宇宙:

担当天下重任。

告子下》。

③引自清朝金缨《格言联壁》。

触忤:

不顺心,逆境。

意为,必须能够忍受通常人不能忍受的逆境,才能取得通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功。

④引自唐朝魏征《群书治要·

昌言》。

贰:

背叛。

革:

改变。

意为,无论安全还是危险,都不悖离自己的志向;

无论艰难还是容易,都不改变自己的初衷。

⑤源自清朝金樱《格言联壁》:

“把意念潜沉得下,何理不可得;

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⑥引自《后汉书·

马援传》。

益:

更加。

意为,即使遭遇穷困,意志却越发坚定;

年岁虽然老迈,抱负却越发雄壮。

⑦引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

恭敬谨慎。

尽瘁:

竭尽劳苦。

鞠恭尽瘁:

尽心竭力,贡献出全部力量。

18当求进于己士当求进于己,不可求进于人。

所谓求进于己,道业学术之精是已;

求进于人,富贵利达之荣是已。

盖富贵利达在天,而不可求;

道业学术在我,则不可不求。

古人不以富贵利达为心,其所以从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

道不行而富贵利达,则以为耻,不以为荣也。

本文系根据明朝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疏》中《求进于己》整理。

原文是“士当求进于己,不可求进于人也。

所谓求进于己者,道业学术之精是已;

所谓求进于人者,富贵利达之荣是已。

道业学术在我,而不可不求。

况古之人,不以富贵利达为心也,其所以从仕者,宜假此以行道也。

道不行而富贵利达者,古人以为耻,而不以为荣。

”19德业勿落后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弛,忌旁鹜①。

见识要广,交游要多,理路要清,主义要真,气习要雅,心术要好②。

勿妄自菲薄,勿妄自尊大③。

勿恃己善,勿矜己艺④。

勿慕富与贵,勿忧贱与贫⑤。

宠利勿居人前,德业勿落人后,享受勿逾分外,修持勿减分中⑥。

坐弛:

指身子坐着不动而心神游外界。

旁鹜:

指不专心正业而另外追求其他。

②引自明朝陈荩《修匿余编》。

③未查明出处。

④源自唐朝皮日休《单箴》:

“勿恃己善,不服人仁;

勿矜己艺,不敬人文”。

恃:

依赖,凭借。

矜:

自夸。

艺:

技能。

⑤引自唐朝白居易《续座右铭》。

20功归于勇士富贵不随达士,功名必付狠人①。

故君欲任天下之重,当有破釜沉舟之胆略,务去瞻前顾后之疑虑②。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③。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④。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⑤。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⑥。

一不做,二不休⑦,不到黄河心不死⑧。

注释①源自明朝徐学谟《归有园尘谈》:

“富贵不随达士,以其无逐尘妄行之心。

功名必付狠人,为其背水决战之气。

”②笔者据上下文意撰。

③引自汉朝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

④引自《宋史·

王安石传》。

恤:

忧虑。

⑤引自宋朝苏轼《留侯论》。

猝然:

突然,出乎意外。

⑥引自元朝关汉卿《邓夫人痛哭存孝》。

⑦引自宋朝惟白禅师《续传灯录》。

⑧引自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第三集君子21信义为准绳22忠信是根本23要以义为上24以诚信为贵25无信则不立26君子有三患27君子之品行28君子之大节29君子之正道30君子坦荡荡21信义为准绳君子以义相褒,小人以利相欺①。

故凡为利动者,“其始相助,后必相恶”②。

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③。

是以知之,“疟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④。

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和,朋友以义信⑤。

倘皆以信义为准绳,则“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也”⑥。

注释:

①引自《新语·

道基》。

君子:

指有知识有修养道德高尚的人。

褒:

赞美,表扬。

句意为,君子依靠道义互相赞美,小人为了私利彼此欺诈。

②源自《吕氏春秋·

慎行》: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意为,凡是私利行为,开始时总是互相帮助,后来必定憎恶。

③引自《吕氏春秋·

慎行》。

相与:

互相交往。

意为,为了道义行事的人,开始时互相交往,日子长了就互相信赖,最后就互相亲爱。

④源自《新语·

道基》,“是以知之”四字为笔者所加,中间删“百姓以德附”五字。

意为,从上述可以知道,暴虐肆行就会积累怨恨,道德广布就能功业兴盛。

⑤引自《新语·

意为,父子依靠仁慈而亲爱,夫妻凭借道义而结合,朋友依仗节义而信任。

⑥源自《吕氏春秋·

慎行》:

“倘以信义为准绳,则”八字为笔者所加。

意为,如果人们都以信义为标准,那么就可以一起开始,可以一起结束,在被尊通达时可以相处,在受到轻贱困厄时也可以相处了。

22忠信是根本忠者,天下大公之道①、公正无私之意也②。

天下事,莫大于忠③。

忠者,实之谓也④。

下之事上,上之待下⑤,相互交往,皆当以实⑥。

故忠者,共辞也,交尽之道也⑦。

夫忠,兴于身,著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⑧。

忠者,非忠君一意也,忠于民,忠于亲,忠于事,始终不渝,一以贯之,皆谓之忠也⑨。

注释①引自《二程集·

程氏外书·

朱公掞问学拾遗》。

②引自汉朝班固《白虎通·

爵》。

③源自《忠经·

天地神明章》: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

”④源自清末谭嗣同《仁学·

卷下》:

“古之所谓忠,以实之谓忠也。

”⑤源自清末谭嗣同《仁学·

“下之事上当以实,上之待下乃不当以实乎?

”⑥笔者据上意撰。

⑦源自清末谭嗣同《仁学·

“则忠者共辞也,交尽之道也。

”共辞:

社会普遍适用的词,非专指下对上,臣属对君主而言。

交尽之道: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包括上下、君臣、父子等等,相互都应该诚实、尽心的伦理概念。

⑧引自《忠经·

天地神明章》。

全句的意思是说,忠的精神和行动是在个人身上形成的,他表现于家庭伦理中的孝慈,而完成于献身国家事业。

无论是个人、家庭,其忠都应该是一心不二。

⑨源自《孙中山选集·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第六讲》:

“我们到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民是可不可呢?

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

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

”23要以义为上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物;

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①。

内外上下皆节,乃义之情也②。

故君子义以为上③。

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

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

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④。

义者,万事之始、万利之本也⑤。

以义制事,则知所利⑥。

凡义之所在,君子敢不竭力而为之哉⑦!

注释①源自《荀子·

强国》: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

”节:

节制,适合。

此句的意思是说,所谓义,就内部而言,是适合于节制人民的;

就外部而言,是适合于节制万物的;

对上层来说,是可以稳定君主的;

对下层来说,是可以调和百姓的。

②源自《荀子·

“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义之情:

义的实际内容。

这句意思是说,人和万物、君臣上下的关系都处理得十分恰当,这就是义的实际内容。

阳货》。

义以为上:

义是最可贵的。

④引自《墨子·

节葬下》。

寡:

少。

⑤引自《吕氏春秋·

无义》,意思是说,义是一切事情的开端,也是一切事情的根本。

⑥引自《荀子·

君子》。

制事:

采掘、判断政事。

意思是说,用义为标准来判断事物,就知道历史什么,以决定该做还是不该做。

⑦笔者据上意撰。

意思是说,只要是为了正义,君子能不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吗!

24以诚信为贵君子诚之为贵①。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②。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③。

惟笃实可以当大事④。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⑤。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⑥。

投机取巧,或能取信于一时,终难立足于世界⑦。

意思是:

君子把诚实看作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②引自宋朝晁说之《晁氏寄语》。

③弘一大师语。

④引自宋朝杨时《二程释言·

论事篇》。

笃实:

诚实敦厚。

⑤引自《二程集·

论学篇》。

⑥引自蔡锷《曾胡治兵语录·

序及按语》。

⑦鲁迅语。

25无信则不立君子养心,莫善于诚①。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②。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③。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⑤。

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⑥。

诚者,物之始终⑦,不自欺之谓也⑧。

妄诞欺诈为不诚⑨,不诚则无物⑩。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⑾。

注释①引自《荀子·

不苟》。

②引自《礼记·

诚者,天之道也:

言天道运行,四季昼夜,无一差减,最为诚实。

诚之者,人之道也:

指人生活于自然界中,应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颜渊》。

意为,自古谁都不免一死,人无食则死,有食也会一死,但是,无信就什么都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民信是最重要的。

④引自班固《白虎通·

性情·

论五性六情》。

⑤引自《论语·

为政》。

做人却不讲信用,怎么可以呢!

⑥引自《礼记·

诚者自诚也:

诚是自我完成的。

道自道也:

做人之道要由自己去实行。

⑦引自《礼记·

意思是,诚本属天之道,自然之理,因此诚的精神通贯万物的始终。

⑧源自《朱子语类》卷119:

“诚者何?

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⑨引自《朱子语类》卷6。

⑩引自《张载集·

语录中》。

意思是,如果失去了诚,也就不成其为物了。

⑾引自《礼记·

不勉而中:

不用勉强而处事就能合理。

不思而得:

不用思虑而言行就能得当。

从容中道:

从从容容地就能合乎中庸之道。

全句的意思是,不用勉强而处事就能合理,不用思虑而言行就能得当,从从容容地就能合乎中庸之道,能做到这样,就是圣人了。

26君子有三患君子有三患:

未之闻,患不得闻;

既得闻之,患不得学;

既得学之,患不得行①。

君子有三鉴:

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②。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③。

君子有三变: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