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4384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docx

届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模拟测试

理科综合试题

第Ⅰ卷(必做,共88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O16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类神经递质,其主要功能是把信息从神经细胞传递到肌肉细胞,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胆碱+乙酸,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

关于该反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以外排的形式进入组织液中B.可以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D.胆碱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2、如果人体吞噬细胞不能正确地识别病原体和自身正常细胞,人体正常细胞就会被吞噬和破坏,使人患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可以识别病原体,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

B.正常人体中吞噬细胞没有与自身正常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如果人体的正常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和破坏,属于免疫缺陷病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50%酒精代替丙酮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B.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C.在用显微镜观察已处于视野中央的细胞时,若想放大细胞进一步观察,可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D.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的生根数是因变量

4、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存在于动物的各器官组织中

B.该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

C.该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8条

D.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两种

5、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右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

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B.基因b

C.基因cD.基因d

 

6、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7、如图表示人群①和人群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3h期间,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变化,其中一组在实验前1周内,每天用甲状腺激素处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组人群用甲状腺激素处理后刺激了TSH的释放

B.①曲线说明甲状腺分泌是分级调节但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②组人群在用TRH处理前每天用甲状腺激素处理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②组人群的TSH释放

 

8、下列关于农业生态系统设计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根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B.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C.合理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态农业中

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B.在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馆中展出的“神七宇航员所穿的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绗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同一物质溶于不同的物质时,可形成不同的分散系,如将NaCl溶于水中可形成溶液,溶于酒精则形成胶体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棉、麻、丝、毛、PET和酚醛树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

观察:

开始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液面。

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仅发生析氢腐蚀

C.墨水回升时,碳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D.具支试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2,5一二甲基己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会出现三组峰

C.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只有三种,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pH=4的醋酸溶液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时恰好呈中性,则此NaOH溶液的pH大于10

B.一定温度下,1Llmol•L—1的氨水与2L0.5mol•L—1的氨水中,n(NH4+)后者多

C.T℃时,Ba(OH)2溶液中c(H+)·c(OH-)=10-12,向pH=8的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4的盐酸,则混合溶液的pH=7

D.在0.1mol/L的硫酸氢铵溶液中:

c(H+)>c(SO42-)>c(NH4+)>c(OH-)

13.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干燥SO2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O2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D.吸收氨气

14.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循环系统,来生产能解决能源危机的某种物质,其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通电

A.设计该循环系统的目的是制取I2

光照

B.电解池A中离子反应方程式:

H2+I2=====2H++2I-

C.光催化反应池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2++I2=====2Fe3++2I-

D.该系统中的Fe3+、H2O、I-都是循环使用的物质

 

15.NO2和N2O4可相互转化:

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Y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c

C.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N2O4

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能采取的措施是适当

缩小容器体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mA>mB),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B球受到的风力F为mAgtan

C.杆对A环的支持力不随着风力的增加而改变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B/(mA+mB)

 

1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滑块以初速度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加速度、势能和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图线(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18.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探测和研究.如图,嫦娥二号卫星的工作轨道是100公里环月圆轨道Ⅰ,为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图中B点正下方)进行精细成像,嫦娥二号在A点将轨道变为椭圆轨道Ⅱ,使其近月点在虹湾地区正上方B点,大约距月面15公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轨道Ⅱ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І运动的周期

B.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І上A点的速度

C.完成任务后,卫星返回工作轨道Ⅰ时,在A点需加速

D.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І上A点的加速度

19.一交流电路如图甲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

1,C为电容器,灯泡L的电阻为。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B.由于电容器C可以通过交流电,灯泡L将不发光

C.通过灯泡L的电流有效值为A

D.灯泡L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1200J

20.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顶点、、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点为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点分别为、、的中点,点为点关于电荷的对称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可能为零

B.、两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电势相等

C.、、三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

D.若释放电荷,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21.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拉质量为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边长为,总电阻为,在1位置以速度进入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并开始计时,若磁场的宽度为,在时刻线框到达2位置速度又为,并开始离开匀强磁场。

此过程中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时,线框右侧边的两端电压为

B.在t0时刻线框的速度为

C.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速度一定比时刻线框的速度大

D.线框从1位置进入磁场到3位置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

 

22.如图所示,重10N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开始压缩轻弹簧,到c点时达到最大速度,到d点(图中未画出)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恰能再回到a点.若bc=0.1m,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8J,则(  )

A.轻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B.从d到c滑块克服重力做功8J

C.滑块动能的最大值为8J

D.从d到c弹簧的弹力做功8J

第Ⅱ卷(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

23.(13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①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与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B.C.D.

③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用h1、h2、W0表示)

(2)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

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

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v约为4.0kΩ)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