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案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
难点:
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学生活动学习单,毛巾等。
教师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弓I出课题
1.出示一张纸巾擦汗,然后揉成纸团,提问:
如果把它扔到水里,会怎样?
(预设:
会湿)
2.出示塑料杯,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
会或不会)
3.追问理由:
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点。
4.引出疑问:
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
我们怎么来证明?
(预设:
通过实验)
二、探索问题,解决矛盾
(一)压杯入水
1.实验操作指导: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
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
(1)揉成纸团,粘在杯底
(2)竖直倒扣,没过杯底
(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
(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
(5)每人一遍,思考记录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第组
<
=>
▲我会观察:
①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杯底的1纸团有没有湿?
图2
▲我会思考:
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
(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了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没变)
(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
没湿)
(3)纸团没有湿,杯中水面没有变,说明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进到杯子里面?
(没有)
(4)水为什么进不去呢?
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
(5)小结:
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
(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
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
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
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
(二)扎孔观察
1.引出扎孔:
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杯子里吗?
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
2.为了大家的安全,杯底的小孔已经扎好了,你们只要撕开杯底的胶带纸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
(3)松开手指,观察变化
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4.简单交流:
(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杯子中水面变高了)
(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
水跑到杯子里面了)
(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
松开手指以后)
(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
空气被水挤出了小孔)
(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
(水)
(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
湿了)
(7)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
(三)打气观察
1.提问:
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
向杯子里吹气)
2.出示气筒:
怎么吹?
嘴巴)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
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
(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
(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杯子里的水
慢慢变少,水位下降。
)
(3)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杯子里的水被空气挤出去了,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三、研讨交流,小结课堂
1.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
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
些现象?
第一次水没有进杯子,纸团没有湿;
第二次水进入了杯子把空气挤出去了,纸团湿了,第三次往杯子里打气时空气把水挤出杯子,空气又重新
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2.课堂小结: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空气能占据空间)
3.提问引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能)划去“吗”字
四、拓展延伸,应用挑战
1•谈话激趣:
刚才李老师让小朋友们玩了气球,还想不想玩?
但是老师要你们自己把气球吹大。
谁会吹气球?
2.出示瓶子和气球:
今天这个吹气球有点不一样,老师要你们吹瓶子里面的气球,谁来吹?
(1)吹不大。
这是怎么回事?
谁能利用今天学过的科学知识来给大家说说
原因。
子里面充满了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气球就吹不大。
)
(2)能吹大。
怎样能吹大?
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去)你要不要再试试?
(3)看瓶解惑:
老师在这个瓶子上施了魔法,瓶子底部有个小孔,第一次吹的时候,老师把小孔堵住了,瓶中的空气没法跑出去,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气球就没法吹大;
第二吹的时候,我把手松开了,吹气球的时候就把瓶中的空气挤出外面,气球就吹大了。
(4)生活中的空气占据空间现象:
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原理(PPT出示气垫等图片),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去生活中研究一下这些物品。
【板书设计】
2.空气能占据空间会湿水进入杯子不湿杯内有空气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手册中的三个图中,分别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在杯内画出水位,边观察边画图,培养学生如实记录的习惯。
2.图下方的解释,需要学生在实验观察结束后归纳填写。
【作业设计】
1.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杯子中的
纸团()。
A.会湿B.不会湿C.会掉下来
2.小明按下图做了一个压杯入水实验,观察发现杯子内的纸团没有湿,是因为
()。
A.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B.杯子中有水
C.
水没进入杯子
2.水沸腾了教案教学设计
2、水沸腾了
〈〉(
【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水沸腾了》
【学习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1.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时要抓住沸腾时的主要特点及发生沸腾现象的顺序来进行观察。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等。
【学习难点】教学仪器的组装,使用仪器时的讲解示范,学生使用仪器时教师的指导。
【学习准备】为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小组准备:
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时钟、湿抹布。
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
【学习流程】
一、聚焦
1、同学们,你在家里烧过开水吗(出示书中的第一幅烧水的图片或是几幅翻滚的火锅的图片)?
请你说说水烧开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
家里的锅是不透明的,现在,我们就把这个现象搬到实验室里,来研究一下(出示图中烧水的实验装置)这样,我们会看得清楚一些。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二、探索
1.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同学们回答(这里我采用让学生说一说的方式):
讲解:
当水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水面时就是水沸腾的现象(板书:
《水沸腾》)那么水沸腾有哪些秘密呢?
我们就来实验一下。
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识实验器材和使用方法
1).介绍:
三角架、石棉网、烧杯
2).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
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
少于2/3。
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最好要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A.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用微课的形式或是视频播放来进行讲解。
4).安全教育
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时要注意安全教育。
用课件出示书中的提示:
A.—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D.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三、研讨
1.实验一:
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1).出示:
(活动手册表格)
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
时间0分钟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
温度计的示数
水的变化
2).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一份活动手册里的记录单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
5).师生总结
水在没加温时是常温,当水温上升到100摄氏度时开始沸腾,继续加温则水的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不变。
2.实验二:
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
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出示:
(活动手册表格)
2、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
水沸腾水沸腾时水沸腾时
时的温度水中的现像水面的现象
1).先进行猜测,然后每组在实验时填写一份活动手册里的记录单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4).师生总结
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水中有很多气泡上升;
气泡在水面破裂逬出水花,水面的水会不停翻滚;
水面上会有大量的水气飞向空中。
四、.讲解
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正常大气压下为100C)温度计100摄氏度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水变成水蒸气后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
教师演示:
将套有排空气体的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观察袋子的变化。
(水蒸气将袋子鼓起)
1).说明了什么呢?
2).讲解: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呢?
(师生共同总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