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2841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5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理科综合模拟试题经典Word文档格式.docx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

 ②

 ③

 ④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④属于金属元素

6.修筑三峡大坝时用混凝土(成分中含有氧化钙)浇筑,为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水化放出的热量使坝体温度升高,技术人员在仓内埋设了许多管道,一旦温度升高,则通水冷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B、混凝土是混合物

C、混凝土的水化过程中吸收热量D、混凝土水化过程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7.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8.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比造成污染后再去治理的意义更重大

B、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但煤矿坑道中由于它的存在,可能引发爆炸

C、CO2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生长,为使农业增产,大气中应增加CO2的含量

D、塑料制品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9.下图所示的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BCD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0.小飞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

“如果厨房不装油烟机家具将全沾满油渍”,小飞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成原子

11.关于能源和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核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

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来传递信息的

D、卫星通信是通过通信卫星利用微波或中波传递信息的

12.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13.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1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15.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初中生跑100m约需8s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220V

16.如图5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

A、方向向右,逐渐增大B、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C、方向向左,逐渐增大D、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17.关于电冰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使用的压缩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

B、电冰箱散热器摸起来烫手,这主要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

C、电冰箱内的温度比较低,这是利用液体汽化吸热造成的

D、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18.中国女子冰壶队勇夺2009年世锦赛冠军。

冰壶比赛得分规则是:

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去后,在冰面上滑行(运动员不能再触碰),依据最终停在得分区的不同位置得分(如图6所示)。

关于比赛中的冰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掷出去后,在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6

B、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为零

C、离开运动员手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静止在冰面上的冰壶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平衡力

19.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哪些实验。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

②测出木块的体积;

③测出木块的密度;

④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如图7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C、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

D、这一过程中,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21.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22.如图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

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3V,在定值电阻R1上的实际功率为13.5W。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5V

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C、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8Ω

D、在定值电阻R1上10s最多可以产生540J的热量

海港区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总分

核分人

卷Ⅱ(非选择题,共76分)

1.答卷Ⅱ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Ⅱ时,将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题号

38

39

40

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S:

32Na:

23C:

12

评卷人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

每空1分,共31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空格内)

23.如图10所示是一把理发用的剪刀,写出两条这把剪刀上涉及的物理知识:

(1);

(2)。

24.如图11所示,水中温度计的示数是℃,虽然继续加热,但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

这说明

由此还可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实验中若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是:

   

  。

25.物体的稳定性,也称稳度,它是指物体在同样受力的情况下,是否容易倾倒,稳度高,物体就不容易倾倒,为了探究影响稳度的因素,王伟同学做了下面一个实验,把一个如图12所示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上端使之倾倒,然后再把该物体倒置在水平地面上,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推它,王伟发现,第次(填“一”或“二”)更容易倾倒,由此王伟发现稳度至少与物体的有关,若王伟第一次是在A处推物体,请画出它所用最小推力的方向。

2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逐渐地进入千家万户。

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

我市近几年来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很快,环保面临如汽车污染等问题的考验。

(1)关于汽车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填字母)

A.轿车行驶时,只要不鸣喇叭,就不会产生噪声

B.汽车在弯道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E.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为了避免因光的反射而干扰驾驶员的视线

F.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G.轿车上凸下平近似流线型的设计,使它行驶时底部比顶部受到的气流的压强小

(2)提出一个与惯性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解答:

(3)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一座长3km的大桥需s;

以桥为参照物,汽车司机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4)请为我市治理汽车带来的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7.如图13所示是一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具体的调节方法是:

                       ;

如果不进行调节直接用此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偏      。

28.化学电池在通信、交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废弃电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已知镍镉(Ni-Cd)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d+2NiO(OH)+2H2O2Ni(OH)2+Cd(OH)2

其中2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请回答:

(1)镍镉电池充电时,其能量的转化是由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一节废镍镉电池会使1m2的耕地失去使用价值,在酸性土壤中,这种污染尤为严重。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减少甚至消除废弃电池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

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

(1)自然界的水中大都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和Mg(HCO3)2,它们在受热时分别生成CaCO3和Mg(OH)2,这两种白色固体在容器内壁上积淀,即形成水垢。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水垢形成的过程(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便的方法确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写出主要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30.有一道家常菜名叫“凉拌白菜蜇皮”,它的配料如下:

主料:

白菜

辅料:

蜇皮、胡萝卜、香菜

调料:

食盐、蒜泥、白糖、醋、香油、鸡精

 

(1)从该配料中选出一种物质填空:

富含糖类的是;

(2)缺乏易患夜盲症,配料中富含之。

31.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常温下,甲是一种无色液体,乙是无色气体,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图14

(1)写出化学式:

甲是,E是。

(2)写出F与硫酸铵研磨的化学方程式:

(3)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

第32、34小题4分,第33小题3分,第35小题6分,第36、37小题各5分,共27分)

32.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

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中性笔、一张白纸、足够的水,请你选用这几种器材,设计两个不同原理的小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

实验器材和方法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实验1

实验2

33.小明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

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石块、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

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猜想或假设:

(3)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34.小聪在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刻度尺旁边(如图15所示),此时物距为

cm。

移动光屏后,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小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3)小聪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放大镜的原理,他能看到烛焰放大像的操作方法是:

                        。

图15

35.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明根据设计出的实验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如图16所示。

请你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物图的电路图。

(2)检查连接的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则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W。

(3)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小明画出了通过小灯泡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18),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在集气瓶内放入一装有少量酒精的坩埚,先点燃坩埚内的酒精,再将镁条伸入集气瓶内点燃。

可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在瓶底白色固体粉末中夹杂着少量黑色固体,瓶内壁也附着一些黑色固体。

甲同学将生成物取出,用足量的盐酸处理,结果发现白色物质溶解,黑色物质不溶。

于是他猜测黑色物质是原镁条中所含的杂质。

图19

乙同学没有轻易赞同甲同学的意见,他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镁与空气中三种人们熟知的气体都会发生反应,他推断这黑色物质是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点燃坩埚内的酒精,对后续实验的作用和影响是。

(2)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砂的作用是。

(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方法

现象及结论

(4)镁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

37.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这说明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这说明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那么温度、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1)猜想与假设

a

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收集证据

实验仪器和试剂: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量筒;

锌粒、5%盐酸、20%盐酸

利用上述实验仪器和试剂进行探究,如果猜想与假设是b,你认为需要改变的变量是,在实验中通过观测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3)结论与解释

实验证明,其他条件相同,盐酸的浓度越大,与金属的反应速率越快;

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快。

从反应物的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角度,你认为原因是。

(4)交流与反思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个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来控制化学反应快慢的事例。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

第38小题5分,第39小题6分,第40小题7分,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8.某校实验室里有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废液20.44kg,该校用某化工厂废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当向混合液中加入20kg稀硫酸时,测得溶液pH=7,此时溶液总质量为40kg。

求原混合废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39.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街头安装了许多吉祥物“海宝”,如图20所示。

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

103kg,所用材料密度为1.5g/cm3,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75%。

求:

(g取10N/kg)

(1)“海宝”的体积;

(2)为使“海宝”对底座的压强不超过105Pa,则“海宝”与底座的最小接触面积为多少m2?

图20

(3)若起重机在20s内可将“海宝”从地面匀速提升到2m高的底座上,起重机的功率为多大?

40.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由机内温控开关S0自动控制),饮水机加热内胆里的水温达到90℃时,温控开关就会自动断开,停止加热进入保温状态;

当水温降至60℃时,温控开关又会自动闭合重新加热。

从说明书上收集到的数据及电路原理图21如下:

水桶容量

18.9L

热水箱内水的质量

1kg

额定电压

220V

加热时的功率

450W

保温时的功率

50W

饮水机 电路原理图图21 

(1)电阻R1的阻值;

(2)当热水箱里的水温度降至60℃时,温控开关自动闭合重新加热至90℃这一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若每次加热状态的时间为5min,饮水机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的效率是多少?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103J/(kg·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电源电压仅为200V,饮水机加热状态需启动多长时间才能停止?

2010年理科综合模拟试卷

(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A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填空及简答题

23、费力杠杆刀刃锋利增大压强

24、97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低于提高水的初温度(或将烧杯中的水倒出一部分等)25、二重心如图所示

26、

(1)C、E、F

(2)略(3)150运动(4)略

27、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小

28、

(1)电化学

(2)Ni(OH)2和Cd(OH)2能溶于酸

(3)回收废旧电池,集中统一处理。

29、

(1)Ca(HCO3)2

CaCO3↓+H2O+CO2↑

(2)取适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肥皂水,若泡沫很少或没有泡沫即为硬水;

若泡沫丰富即为软水。

(3)蒸馏

30、

(1)白糖

(2)维生素A胡萝卜

31、

(1)H2OCaO

(2)Ca(OH)2+(NH4)2SO4

CaSO4+2H2O+2NH3↑

(3)Fe2O3+6HCl==2FeCl3+3H2O

三、实验探究题

32、(略)33、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深度无关(有关)。

(1分)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并记录数据,再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并记下对应的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1分);

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不同深度出所受的浮力并比较,如果不同深度处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深度无关,反之则有关(1分)。

34、

(1)12.0缩小

(2)远离(3)移动蜡烛(或凸透镜)使物距小于5cm,从透镜的右侧观察烛焰

35、

(1)如图(2分)

(2)右0.396(3)0.625增大

36、

(1)酒精燃烧产生的CO2作为后续反应需要的反应物,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点燃镁条

(2)防止集气瓶底部局部受热而炸裂

将镁条浸入足量的盐酸中

镁条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3)

(4)2Mg+O2

2MgO

37、

(1)a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

(2)相同时间内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快慢(3)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4)二氧化锰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四、计算应用题

38、1.06kg39、

(1)2m3(1分)

(2)0.3m2(2分)(3)4000W(3分)

40、

(1)121Ω(2分)

(2)Q吸=1.26×

105J(1分)93.3%(2分)(3)363s(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